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幸福人生 -->为人处事

 交友之道


   日期:2016/1/13 9: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是结交正直的朋友,“友谅”是认识诚信的朋友,而“友多闻”是要把见识广博的人拉进你的朋友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经常与虚夸的人为伴,你不会踏实;而如果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友直,能修身

  正直的朋友是一面镜子,即唐太宗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朋友作为旁观者会看到你的失误,但只有正直的朋友会不避繁琐、不讳非议地给你指出来。

  汉武帝时,有个叫何武的人,为人正直,当他发现官员戴圣常不按法律办事时,便向朝廷举报了戴圣为官的过失和不法行为。

  戴圣因此怀恨在心,一有机会就和别人说何武的坏话。

  一天,戴圣的儿子犯了罪,被抓获后押至何武处听候处理。戴圣认定何武定会将他儿子置于死地,结果何武公正判决,戴圣的儿子没有被判死刑。

  戴圣对比自己以前的所为,觉得很惭愧,并深深敬佩何武的为人,二人从此成了好朋友。

  或许直言会令你觉得不快,但有了这样的朋友,做事可以少犯错,少了面子会留下里子。

  所以说,为君要有诤臣,为人要有直友,他们能将你打磨得更完美。

  友谅,是原则

  “友谅”指结交诚实的朋友,很多古人对此推崇备至。

  比如元末和朱元璋争天下的陈友谅,他的名字即来源于此。

  可惜他名不副实,诡诈性格甚至超过曹操和朱温,手下的谋臣猛将都忌惮他,所以落得离心离德,兵败鄱阳湖……

  很多人并不在乎身边朋友的信用,只在乎意气相投。即使好友有不诚信的行为,总会自我安慰“他又没有骗过我”、“他肯定不会骗我”……殊不知,他今天可以失信于人,明天也可以骗你。

  他不骗你只是他衡量后的利益抉择,而以诚信为本的人,菜单里根本没有失信这个选项。

  选择朋友,诚信是一条基本红线。

  友多闻,是眼界

  在资讯爆炸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充斥我们的电视、电脑和手机,有人认为再也不需要见识广博的朋友了。

  恰恰相反,现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最需要一位见多识广的益友来帮你去粗取精,剔除糟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友多闻,带来的不仅是资讯,更是别开生面的思维。

  他有清晰的逻辑和良好的决断力,因为对你熟悉,所以他能为你的工作和生活提出良好建议,三言两语,切中要害。

  你也乐于与他分享自己的欢乐与疑虑,与其说他是益友,更不如说他是良师。

  但前提条件是,他也要正直和诚信。如果没有这种品质,一个博学又了解你的人,反而对你有害。

  如果一个朋友同时具有正直、诚信、多闻这些美德,那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反过来说,如何成为别人心目中的“益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自我检视,你又是哪一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诚信       惭愧)(五明学佛网:诚信       惭愧)  

 明一法师:生命生存的惭愧 

 如瑞法师:学以致用 惭愧忏悔 

 宽运法师:惭愧心与七圣财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四章 惭愧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四章 惭愧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四章 惭愧心 问答 

 能利法师:佛教诚信观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 

 继程法师:惭愧心 

 其它法师:佛教论诚信友爱(戒毓法师) 

 传喜法师:佛愿宏深驾慈航 心生惭愧发菩提 

 传喜法师:佛带众生业 弟子心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