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享受寂寞,享受宁静


   日期:2016/1/13 10: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的思想那么多,自己看不清楚。其实大家静坐下来,是不是知道自己思想那么多啊?譬如诸位坐在这里听的时候,是不是知道有一个很清楚的在听讲话的,有没有?一定有吧!当然有个知道的,那个是知性,不是思想。

  现在我讲话,你们听到,同时你们自己也在分析这个话的道理,对不对?起了很多作用,对不对?可是你有一个知道自己在分析、知道自己在听话、知道自己在思想的这个东西,它没有动过,这个东西很清楚。所以这个东西不需要你去用力的,不需要你去找的,你自然知道自己思想。搞清楚了吗?起码有一两个搞清楚的吧?假如全体搞清楚,那不得了啦。

  我们知道自己有思想有感觉的,这个是知性,它没有动过。当我们睡觉一醒过来,第一个是这个东西,那个叫“睡醒了”,很快的,第二个东西——思想来了。是不是这样?对,就是那个东西,你把握住。

  自己的思想为什么那么多?这个叫妄想,也可以叫浮想。我们知道的这个妄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就没有了,未来还没有来,现在已经没有了。所以你静下来的时候,不要怕妄想多,你那个知性看到妄想,就把握这个。前念已过去,未来还没有来,就看着现在。分成三段。常常这样反省、体会,时间一长,你就会很空灵了。如果你把握这个空灵,假如盘腿打坐,越把握得久越好。这个把握久了以后,你的身心、脑力、体力什么都转变了。

  有时候打坐会有一个灵感来,这算是妄想吗?

  这也是个妄想,但是这个妄想不同。当你很宁静时,妄想也比较细小。忽然一个思想来,明白了一些事,这叫做“觉”。这个“觉”比妄想高得多了,是智慧的初步作用,在西方哲学叫做“直觉”,也叫做“直观”。

  这是好的,但是也是妄想。如果没有这个妄想,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当下很空灵,没有直觉的妄想,在里面能知道的,这个叫“智慧”、叫“般若”了。

  佛学里有一句话:香象渡河,截断众流。它比方人的思想、情绪,像长江、黄河的水流一样连着的,非常大,断不了。象王叫“香象”,普通的象是两个牙齿,菩萨骑的象王有六个牙齿,也比一般的象大得多!那就是大英雄了。象王渡过急流时,不转弯走,急流力量那么大,它用身体把急流切开。所以叫“香象渡河,截断众流”。

  中国人有两句俗语形容有勇气的人,“提得起,放得下”。思想也可以有勇气,我常常告诉人,借一个力量来,“想他妈的”,没有了,切断了,这就是咒语。不过话说回来,这是借用的办法,不是究竟。

  要自己对心念有很大勇气,马上放下就放下,切断。但是不是压制的,千万不能压制,不是很紧张的硬压住,那对脑神经对身体有妨碍的。还有个方法更清楚,一个人到最伤心的时候,痛哭一场,悲哀时大号一声,痛苦就没有了。

  为什么大家喜欢跳舞?因为这个时代的人都很苦闷,物质生活的压迫,他在跳舞时放松了,可是他没有办法把握。在唱歌跳舞的时候只是暂时忘了,一回到家还是感觉凄凉。如果他把握到放松空灵的境界,就了不起了。

  音声瑜珈,这样一念,使你身心空灵,会进入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境界。你跟着音声进入,自己会流下眼泪,那个眼泪不是悲哀也不是欢喜,是自然进入宁静的世界。中国有句唐诗,叫“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是凄凉也不是悲哀,是菩萨的大悲心。“独怆然而涕下”的独字,是没有一切人,或者独自一个人空灵地在这里,这就是大悲的境界。

  我告诉你们一个经验: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跑到高山顶上或大沙漠里,非常宁静,自己的眼泪就不晓得怎么会流下来。这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欢,那是一种无比的宁静的舒服,身体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心里的痛苦、烦恼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古人所谓的“空山夜雨,万籁无声”。只听到空山里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在这种境界中,没有了身体,人和宇宙合一了。从科学上讲,你把自己脑神经一放松,就很少生病,从而健康长寿了。

  所以我的结论告诉大家,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不懂得寂寞的享受是没有用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