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幸福人生 -->为人处事

 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


   日期:2016/1/16 8: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一旦被浮躁所左右,就会变得六神无主,盲目地追随潮流而丧失明确的选择。做起事来,就像盲目的掘井人,四处掘井,很难掘出水来。

  有位青年出外创业,三年换了四个职业,都以失败告终。他去请教一位禅师,禅师以茶相待。禅师将茶水倒入杯中,杯子里茶水满了,禅师还继续往里倒。青年赶忙说:“师父,茶满了,不好再倒了。”

  “你也知道满了不好再倒?”禅师淡然一笑说,“可你自己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想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一个“满”字,道出了青年人的病症。这位青年心里装满了许多许多事,什么都想干,结果什么也干不成,就像盲目的掘井人,四处掘井,一眼也没掘到底,因为三心二意是永远找不到水源的。

  浮躁是现代青年人的一种流行病,得了这种病,人就会失去自控,老是在潮流中漂浮,刚刚追上一个潮流,又一个新的潮流开始出现,自己还未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时,就又掉转头去追赶另一股潮流。我的一位学生,曾在某科研单位工作。10年前,他禁不住“下海”的诱惑,停薪留职到深圳去淘金,先是在一家公司当经理助手,后又与人合作开办了一个咨询公司。不久,他从媒体上发现自己的一位学友写的电视剧一炮打响,成了名人。他又想去当作家,离开了咨询公司,凭着他自己一时的写作冲动,写了几个电视剧本,由于自己的功力太浅,尚未入门,全扔进了废纸篓。这些年,他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做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在追求的忙碌中,人就像一只陀螺,被现实这根鞭子抽打得团团旋转。最后,他才发现,自己原想离开单位获得自由,结果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却失去了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浮躁的原因,一般来讲,都是由于所要和所想的太多太多,而一时达不到目的造成的。浮躁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它却能伤害人的健康,剥夺人的成功。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人要轻装上阵,就要不理会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学会倒出那些烦人的‘小沙粒’。”浮躁正像那烦人的“小沙粒”,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无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使宝贵的年华在疲于奔命中白白地浪费。在现实生活中将人击垮的往往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小麻烦。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灾难突然降临时,因恐惧、紧张而本能地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抗争力量,然而遇上急躁、轻率、攀比和盲从等小事时,反而可能会迷失自己。人一旦被浮躁所左右,内心就会失去平衡,就会变得六神无主,盲目地追随潮流而丧失明确的选择,追求感官刺激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充实,做起事来,就无法聚精会神,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潜能。

  “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我国四书之一的《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清代学者王之春在《椒生随笔》中说:“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栝,唯静者能看得透。”这些都是走向成功的至理名言。一个人只要通过自我制约,达到内心的宁静,就能产生智慧,人一旦有了智慧,就会大有作为,成功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从20世纪最杰出的两位成功者的身上可以得到印证,一个是安德鲁·卡内基,一个是爱因斯坦。

  卡内基小时候,一天跟随母亲来到市场,在一处水果摊前,他眼睛直望着一篮樱桃。水果摊老板看见这小男孩长得十分可爱,便说道:“小弟弟,抓一把樱桃去吃,就算我送你的。”卡内基犹豫了一下,并没有伸手去拿樱桃。

  老板诧异地问:“你不喜欢樱桃吗?”

  “不!我最喜欢樱桃!”卡内基小声回答。

  “那就抓一把去吃啊,我不收你钱!”老板说。

  “老板对你这么好,你就抓一把樱桃吧!”母亲也这样说,但卡内基仍没有伸出手来。

  这时,老板反倒觉得不好意思,连忙抓了一大把樱桃塞在卡内基的口袋里。口袋里装满樱桃的卡内基,很高兴地跟着妈妈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母亲问卡内基:“刚才老板对你那么好,你怎么不敢伸手拿樱桃呢?”

  卡尔基笑着回答:“我当然想拿,可是……老板的手比我的大,他一把能抓好多樱桃呢!”

  年纪尚小的卡内基能控制自己一时之间的急躁,不让想要得到樱桃的欲望战胜自己的理智,最后终于获得了更多的樱桃。他长大后,无论是当纺织工人,还是当钢铁工人,总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低微的地位,努力塑造最佳的自己。他做事的原则是“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到位”。正是这良好的沉着、冷静和耐性,使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变成“钢铁大王”,世界巨富。

  人常说:心想事成。为什么有时候心想事不成?那是因为想得太多,想得太多了,反而会影响成功。爱因斯坦有位好友叫贝索,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师”,他知识渊博,思想敏捷,但是他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突出建树,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常常思想很难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就像一只蝴蝶,不停地从这儿飞到那儿,又从那儿飞到这儿,在一件事尚未完成时,马上又想着另外一件事。

  与此相反,爱因斯坦的知识未必有他渊博,但爱因斯坦能让“宁静”抚慰自己的心灵,能一心一意围绕自己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学习思考,所以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者。也可以说,他的“相对论”就是“聚精会神的产物”。

  学会心宁,就能战胜浮躁。当你遇上烦躁之事时,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我建议你什么也别做,先停下来,集中精力洞察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心平气和地想想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有何价值?然后再问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你人生中最主要的成功?”这样你就可以集中精力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摆脱心中不大重要的事情,遇上烦躁之事时,也不至于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宁       智慧)(五明学佛网:心宁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