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境法师:如何消除烦恼(二)


   日期:2016/1/18 16: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六

  吾侪为佛子,应学习佛法,引如理作意,对治诸烦恼。

  我们佛教徒,在家佛教徒也是一样;出了家的佛教徒,在家的佛教徒都是佛弟子。「应学习佛法」,我们需要有智慧,能够如理作意,这个智慧从什么地方来呢?就是要学习佛法,学习经律论。经律论是佛菩萨的智慧,学习经律论,我们也就有智慧了,就有闻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乃至证悟诸法实相的智慧。那和世间上的事情又不同了,超越了世间上的如理作意,我们应该这样做。

  当然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我们还没能够掌握到闻思修的智慧。我们也可以写文章去弘扬佛法,也可以为人讲解佛法,但是自己做不到。自己有的时候和在家人一样,不如理作意随时会发动,也会这样子。但是这件事不应该这样子,不应该不如理作意,应该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比较容易,我们的烦恼随时会动,这个事很容易;但是要有智慧来调伏内心的污染,调伏烦恼,这件事是难,这件事不容易。不容易,我们要这样做,我们希望能够如理作意,那怎么办呢?就非要静坐不可。我们学习了佛法的智慧的时候,我们多静坐的时候,学习奢摩他的止、学习毗婆舍那的观,这样子我们如理作意就容易生起,不然是不能生起的。一有问题的时候,虽然出家几十年都一样,你出家一千年都是一样,你不坐禅,你原来还是一样的;不要说你出家久了,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了不起。「我出家五十年了!」出家五十年没有用,你不坐禅的时候,你和初出家、和在家人一样!这是很明白的事情。

  「吾侪为佛子,应学习佛法」,我们要从佛法,从经律论上、文字上的佛法去学习,我们就能够「引」发出来「如理作意」。如理作意能现前的时候,「对治诸烦恼」,就能够调伏一切烦恼。如理作意一现前,就能把烦恼就转变了,就不烦恼。

  所以我们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子?」这话说了没有用。非要你常常学习佛法了,而还能多坐禅,才能发生作用,不然没有用。当然也算有点好处,我们学好了以后,可以在佛学院当老师,可以写文章,可以给人讲,但是自己的品德不能增上,不能改变过来;你说你做住持、做方丈,一样的。

  这是简单的说。「吾侪为佛子,应学习佛法,引如理作意,对治诸烦恼。」所以如何消除烦恼?要学习佛法,你才有可能调伏烦恼。

  下面第七段。

  七

  无量劫熏习,烦恼力甚大,暂时习佛法,生如理作意,其势能敌乎?

  这里有个问题。我们这个烦恼从无量劫以来,久远以来这个烦恼不断地熏习。我们生了一回贪心,就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了种子。第二回、第三回又生了贪心,

  原来的种子力量又加强。常常地生贪心,贪心的力量就大。你常常发脾气,你的瞋心就大。瞋心大,就是那个种子的力量大;种子的力量大,它一现行的时候,瞋心就不得了。为什么烦恼那么大呢?就是无量劫来的熏习,所以它力量很大的。

  「暂时习佛法,生如理作意,其势能敌乎」,我学习佛法才三年,学习佛法五年,从经律论里面得到了一点智慧,能引出来如理作意,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我修如梦观、修毕竟空观、修唯识观,这如理作意现前。「其势能敌乎」,你暂时学习佛法的如理作意的智慧那个力量,能够和无量劫来熏习的烦恼力量作战吗?你能够调伏它吗?在时间上说,你的时间很少,烦恼熏习时间很久,这么短的时间能有力量敌过那么长时间的烦恼吗?这是个问题。下面就回答这个问题。

  若能不放逸,精勤修瑜伽,止力及观力,渐次得增长。二力增胜时,遂薄弱烦恼,故能对治彼。

  若是我们不放逸,不放纵自己的烦恼。「精勤修瑜伽」,我们不放逸地学习佛法,我们也能够精进勇猛地修习止观,能这样子,你要精进。

  「止力及观力,渐次得增长」,修奢摩他的力量、修毗婆舍那的力量,「渐次得增长」,我们修了很久的奢摩他,不感觉有力量,修了很久的毗婆舍那也不感觉有力量,但是它逐渐逐渐地增长。在《阿含经》里面佛说个譬喻,说那个匠人拿那个斧头,斧头有个把,斧头用手捉的那个地方,最初你没有用过那个新的斧头,「把」那个地方,看的是那样子。我们用手捉住它去砍东西的时候,砍这个、砍那个,你用它一天两天,也不感觉有什么变化,但是时间久了,手捉住那个地方就细了,就比以前细小了一点。就是在你不知不觉之中,你的力量就增长了,就是这样意思。

  「止力及观力,渐次得增长」,渐次地,小小地、小小地逐渐地增长了;止也增长了,观也增长了,在你不知不觉中就增长了。

  「二力增胜时,遂薄弱烦恼」,止的力量就是奢摩他的力量,和毗婆舍那观的力量,这两个力量,如果你不懈怠的话,你常常地努力去修学的话,它力量渐渐就会大起来。「遂薄弱烦恼」,能使令烦恼薄,能使令烦恼弱,烦恼力量就不大了;就能有这个力量。「故能对治彼」,所以我们学习佛法时间虽然不是很久,但是它的力量能消灭烦恼。

  这里边其中有一件事我们也应该是觉悟到,就是烦恼是不讲道理的;烦恼讲的道理都是虚伪,它实在不强大,烦恼的强大都是虚伪的。但是我们学习佛法,这个智慧的力量是真实的。譬如说我们修不净观的时候,说我们的欲心很重,怎么能够把欲心调伏呢?你修不净观的时候,它就有力量,它就能胜;不净观的力

  量能胜过我们的欲心,它就能胜。你观一切法空的时候,它就能够调伏一切的执着心,它的力量大,就是智慧高。

  经上也特别提到一件事,其实我讲课的时候也提到,就是非佛教徒他们也能够放下世间上的欲,到深山里面去修禅定,也会得色界四禅,也能够得神通。我们佛教徒呢,当然也是放下了世间上的欲出家了,也能修禅定,得色界四禅,也能得神通。佛教徒得的神通,那比世间上非佛教徒得的神通不一样;就是佛教徒得到的神通,它的力量强大,不容易退,非佛教徒得到的神通容易退,容易失掉。因为什么呢?就是佛教徒苦、空、无常、无我,这不净观的力量强,所以得到神通以后,这个禅定不失掉。非佛教徒,他们没有佛法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他的定力容易失掉,失掉了神通就没有了。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是「二力增胜时,遂薄弱烦恼,故能对治彼」。所以我们佛教徒,如果你肯用功、你肯努力,是会有成就的!这道理是一样的,常常地生烦恼,烦恼力量就大,那么我们常常地修习止观,止观的力量也是一样大,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一方面学习佛法,一方面修学止观(一方面坐禅)。说「我不坐禅,我是念阿弥陀佛的根性,我的根性是念阿弥陀佛的。」那好,念阿弥陀佛也好。你不坐禅,你念阿弥陀佛也是好,也可以。但是我看,若是你有因缘、你有条件学习经律论,你就有条件修学止观。修学止观的时候,这止观的力量逐渐逐渐增长,比念阿弥陀佛不同,不一样的。当然我也赞成念阿弥陀佛,我不反对。

  如理作意者,二力增胜时,圣道则现前,不与烦恼俱。光明与黑暗,二者不同时,圣道断烦恼,其义亦如是。

  这是进一步说如理作意的力量。「如理作意者」,就是随顺佛所开示的第一义谛,开示的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你能这样随顺去思惟观察的话,你能有这样的观,再能够有止;止也是如理作意,观也是如理作意,所以「二力增胜时,圣道则现前」。

  我们读《阿含经》、读《般若经》、读《大宝积经》,我们也会感觉到那个时候,佛在世的时候,听佛说法的人,就听佛说这一坐经,就得须陀洹果了,就得阿罗汉道了,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个情形。当然也有的人,结夏三个月然后得阿罗汉,或者得四禅八定,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当然有这个情形的。那么他们那样的情形,「如理作意者,二力增胜时」,有些人,佛在世的时候,随佛出家的,随阿罗汉出家的,也不是完全得圣道,也有人没得圣道,这也是事实。但是我们看到得圣道的人,有些人也不是用很多时间,不是要经过很久才得圣道,也不是的。有的人就是一个星期就得了,他就得初果了,就得阿罗汉道了,也有

  这个事情。舍利弗尊者就是听了马胜比丘说一个偈,就得须陀洹果了。那么舍利弗尊者把这个偈回来转述于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听到了也得初果,还有这种,这是特别利根的人。我们不必取这个利根的人,就稍微钝一点,要几个月,或者多少年,或者三年,就是得圣道了,不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圣道则现前」,圣道实在是智慧,智慧则现前。智慧现前……下面还有,在这不说那么多了。「圣道则现前」,就是智慧则现前。「不与烦恼俱」,圣道现前的时候,成就智慧的时候,成就无漏的智慧的时候,无漏的智慧和烦恼不同时存在。烦恼现前,智慧就不现前;智慧现前,烦恼就不现前。

  「光明与黑暗,二者不同时」,譬如说光明它和黑暗不能同时的,有了光明就没有黑暗,有了黑暗就没有光明。说是有智慧的时候就没有烦恼,有烦恼的时候就没有智慧。「圣道断烦恼,其义亦如是」,说是我们修学止观,得了圣人的智慧的时候,他断烦恼的道理也是这样子。

  在《阿毗达磨杂集论》上提到这件事。就是过去的烦恼已经过去了,你不能断,你不能断过去的烦恼;过去的烦恼已经不在了,你不能断它。未来的烦恼还没生起,也不能断。现在的烦恼,现在的烦恼一剎那间已经不在了,你也不能断了。那么怎么断烦恼呢?就是圣道现前了,烦恼不生起,就是这样断烦恼,是这个意思。「圣道断烦恼,其义亦如是」,也就是常常地修止观的时候,消灭了烦恼的种子,烦恼种子就不现;烦恼种子灭了,烦恼就不活动了,没有烦恼现行了。断烦恼是这样断。

  八

  圣道云何起?依空性而起。

  这下面详细说这个如理作意。这个圣道,就是无漏的智慧它怎么能够现起呢?「依空性而起」,你要观这个色受想行识、观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是毕竟空的。这个分大小乘,小乘佛法有可能会修不净观,然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修苦观,观心无常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主要是修无我观能灭烦恼。小乘佛法,我空也是空;大乘佛法也是观我空,但是又观法空,这和小乘不同的地方。

  「依空性而起」,修我空的时候,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时候,修我空观,当然先要修无常观。修我空观的时候,色受想行识都不见了,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我也不可得,那么这个时候圣道就现前;一定要观察空才可以。「依空性而起」,就是观察诸法空,圣道才能现前。怎么样观空呢?

  止观空性时,圣道遂现前,烦恼则不生,是即名为断。

  「止观空性时,圣道遂现前」,修奢摩他的止、修毗婆舍那的观,我们初开始我们奢摩他的止,一定是一般的这些有为法作所缘境,或者是用出入息是色法,用出入息作所缘境,或者是观脐轮作所缘境,或者观丹田作所缘境,或者观地水火风作所缘境。

  《清净道论》上,说那个地遍处就是以地为所缘境。地它怎么办法呢?就是找那个土,就是大地这个土,或者你感觉到满意的土,或者是黑土,或者是黄土,然后用一个木板,用木板把这个土放在木板上,用一点水把它混合一下,然后太阳把它晒一晒,当然太阳不要太热,小小的热,慢慢地干,它就不爆裂。做好了以后,就用这个方的土作所缘境;不是我们内身作所缘境,另外制造一个所缘境。

  譬如说是我们修不净观,先观这个大指,足上的大拇指,它是青瘀了、膨胀了、坏烂了,那个白骨现出来了,就用那一点白骨作所缘境也可以。把全身都是脓烂了、破坏了,白骨现前,那么任何一处都可以作所缘境,以白骨为所缘境也是可以。或者是用水作所缘境,或者是火作所缘境都可以;或者是以地水火风,用风作所缘境,也都可以的。要找一个适当的所缘境。

  「止观空性时」,我们初开始我们不能以毕竟空作所缘境,我们没有这个智慧,我们用有为法里面,你选一个作所缘境。作了所缘境的时候,这是修止,同时也修观。或者我们说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是小乘的四念处。若是我们读《金刚经》的时候,以《金刚经》所说的作毗婆舍那观也可以,也是可以。当然这个观有我空观、有法空观。《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么是修无我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那么这是法空观了。《金刚经》一直地说我空观、法空观,一直说到最后。你这样也是可以,当然这个就是大乘佛法,这就是和小乘佛法的空观有点不同。

  我们中国佛教,汉文佛教是大乘佛教,但是愿意修小乘佛教的四念处我也同意;若是你欢喜,我也同意,修小乘四念处也可以,因为也可以得圣道。小乘的四念处似乎是容易懂,你若能够把心静下来,我们已经学过的《瑜伽师地论.声闻地》,那就是小乘的南传佛教,我们这样修行也可以。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难懂一点。譬如观一切法空,有《中观论》的诸法自性空;若是修唯识观的,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言句不同,言句不一样。但是这个呢,你要深入地学习、思惟,有可能你才能懂,不像小乘说的苦、空、无常、无我容易懂,是有深浅的不同的。

  「止观空性时」,我们初开始的时候以有为法作所缘境,那么毗婆舍那,一方面修止,一方面修观,等到进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以我空的空性为所缘境,为

  奢摩他的止了;智者大师说那个叫体真止,就是这个意思。观这一剎那心是毕竟空的,心就止在这里,那么这就和以地水火风为所缘境有点不同了。

  「止观空性时」,止在空性那里,或者是观空性的时候,这样子时间久了,当然就是有所谓的止观双运。最初的时候修止就不是观,修观就不是止,但是进了一步的时候,止观是双运的,止观可以同时了。

  当然,这个地方还有点事情。我们在台湾的时候,我在福严佛学院讲《摄大乘论》的时候,就有个同学提出这个问题,说他们到法光佛研所去听一个居士讲《阿含经》的时候,他问他:「修观的所缘境是怎么回事?」他说是要出定修观,而不在定内修观。回来把这问题来问我:「是定内修观?是定外修观?」我说是定内修观,当然就和他说的就不一样。我们完全把它说明白也可以。也有同学去问印顺老法师,印顺老法师也是说定外修观,也是这么讲。那么你妙境为什么这么讲呢?我说我有两个根据:一个是《大智度论》的三三昩,现在你可以翻出来看,看那三三昧是怎么讲的?那就是定内修观的意思。另外就是《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你看那上面也是定内修观。我们现在学习〈声闻地〉,〈声闻地〉里面还有一段,也可以看出那是定内修观的意思。

  头几天我遇见一个居士也提到这件事,他认为南传佛教是主张定外修观;我说,我们北传佛教主张定内修观。当然,定外修观这句话也没有错。譬如说我们现在我们也没得未到地定,更没得到四禅八定,那我们心里面也可以用奢摩他止一会儿,然后我们也可以修观,那当然这是定外修观,因为我们没有得定嘛!当然是定外修观。等到得了定以后,那就有定内修观,也有定外修观。因为你不入定的时候,你心里面也可以如理作意嘛!那就是定外修观。等入定以后,在定里面修观,那就是定内修观了。

  其中这个地方不要误会,得了定以后,那个心可以止,可以定也可以不定,也可以修观的,修观而定还在,这个事情很妙。我们现在修奢摩他止的时候,心里没有妄想,好象是寂静住,但是心里一修观的时候,这个寂静没有了。我们现在是这样子。但是若得了未到地定,或者是得到了色界四禅的时候,或者无色界的四空定,前三空定的时候,你在定里面修观的时候,那个定还在,定不失掉,所以是定内修观。

  定外也可以修观,定内也可以修观,但是你想要断惑证真,一定是定内修观才有这个作用。因为你若是出了定的时候,散乱心,散乱心就没有断惑证真的力量。并且我们在《瑜伽师地论》上看,戒能增上定,定能增上慧,由慧得解脱;这文就是这样说。所以我们出家人为什么要持戒?因为想要得禅定;我们若持戒,容易得禅定。那么为什么要修定?因为修定能帮助我们得智慧。为什么要修智慧?

  由慧得解脱。它互相帮助的。所以我们在定里面修毗婆舍那观,就能断惑证真;如果出定,你得不到定的帮助了,那你还能断惑证真吗?这是个理由,很明显的是这样子嘛!怎么能说一定是要出定才能修观,不应该是这么说。

  我们这里说「止观空性时」,这要有一点程度的人,奢摩他的止才能止在第一义谛这里,初开始我们不能,就是要有一点程度。有一点程度的时候,止在第一义谛那里,也不是真实的第一义谛,是相似的而已。若是你得圣道的时候,那时候你的无分别智停在第一义谛,那是真的;没证悟第一义谛的时候不是真的,但是有点相似就是了。

  「止观空性时,圣道遂现前」,这时候逐渐逐渐地进步,到止观双运的时候是无漏的智慧现前;圣道就是无漏的智慧。「烦恼则不生」,这个时候你的清净无分别的智慧现前的时候,烦恼就不动了。因为它见到空性的时候,能断烦恼的种子,所以烦恼就不现前了。「烦恼则不生,是即名为断」,这就叫做断烦恼。

  如人在梦中,由不了梦境,假有而体空,执以为真实,生起爱与憎,恐怖诸分别。

  「如人在梦中,由不了梦境,假有而体空,执以为真实」,这里面还是说如理作意断烦恼的事情;就像人在做梦的时候,由于我们不知道是做梦──「假有而体空」,梦里面的境界都是假的,那件事的体性都是没有的,是没有那件事的。做梦的时候,有人送给我有一万两黄金,心里很欢喜,醒了梦没有,没有黄金,什么也没有,但是梦的时候和真的一样,就是做梦的时候看见那个黄金,那个「假有而体空」,实在是没有黄金的,「假有而体空」。「执以为真实」,在做梦的时候认为是真的,认为这个黄金是真的,「执以为真实」。「生起爱与憎」,做梦的时候,对可意的事情生起爱,不可意的事情生起憎。还有一种境界令我们心里生恐怖,做梦的时候狗来咬的时候就是跑不动,为狗所咬;或者看见老虎了、看见毒蛇了,就是想跑也跑不动,那就是有恐怖的事情。生起爱也是虚妄分别,生起憎也是虚妄分别,生恐怖也是虚妄分别。

  剎那觉悟时,证彼体性空,谁复于彼起,爱憎诸烦恼,烦恼不起时,是即名为灭。

  「剎那觉悟时,证彼体性空」,一剎那间从梦里面醒过来了,觉悟的时候才知道梦里面的那个境界,可爱的境界也是空的,可憎的境界也是空的,恐怖的境界也是空的,都是空的,「证彼体性空」。「谁复于彼起,爱憎诸烦恼」,这个时候在什么境界上起爱烦恼、起憎烦恼、起恐怖的烦恼呢?没有那么回事嘛!「烦恼不

  起时,是即名为灭」,说我们修学止观、观一切法的时候,也是像做梦那样子,像梦里的境界一样。我们看见的都是明明了了的,有一个某甲在这里、某乙在那里,这个东西是可爱的、这个东西可憎的,都是很分明的事情,但是「假有而体空」,我们也是认为真实的,若是觉悟了呢,都是假的、都是空的。

  「谁复于彼起,爱憎诸烦恼,烦恼不起时,是即名为灭」,我们若观察一切法是假的,观察一切法是空的,那么烦恼就不生起了,这就叫断烦恼,就是这样意思。

  我们若是不修止观,光是在文字上这么样的分别,只是说说而已,也不感觉有什么奇妙。但是若常常地修止观,那里面有微妙的境界,你就会感觉到。这是从实践中逐渐地逐渐地进步,你才会有这个感觉,不然不感觉有什么,只是用嘴说说有什么用,没有用。这底下我念一遍。

  九

  法句经偈云:此心随欲转,轻躁难捉摸,善哉心调伏,心调得安乐。

  这是赞叹我们修止观有成就的时候的快乐。我们没修止观的时候,这个「心随欲转」,欢喜什么就想什么,欢喜吃糖就想糖,欢喜吃面包就想面包,心随欲活动。「轻躁难捉摸」,这个心非常的轻躁,你很难控制它的,它动乱得很厉害,你控制它很困难。「善哉心调伏,心调得安乐」,若是我们常常修止观,心就不是那么轻躁难捉摸,就可以不动了,就是烦恼也不动了,心就得调伏,这个时候心情是快乐。应该起贪心的时候心里不贪,因贪而烦恼的境界没有,应该起瞋烦恼的时候心不起瞋烦恼,这时候心情还是很自在的,这时候心情快乐,所以「心调得安乐」。

  我们也不妨看别人起烦恼的时候,你不要走,你注意那个烦恼的相貌,他起瞋心的时候,你注意,然后你就知道自己起烦恼的相貌,不然我们不注意还不知道。注意的时候起烦恼,唉呀!感觉烦恼很苦,起烦恼的时候很苦。

  我是一九七三年来美国,大概一九七一年、七二年的时候,香港的股票大跌,跌下来。大概七○年、六九年的时候,香港股票不得了,很多人疯狂要买股票。等到一下子跌下来的时候,很多人跳楼;很多人……就是看到水边两个鞋在那里,人不见了。这个贪心的烦恼,这是贪心的烦恼。也看了很多瞋心的烦恼,你看报纸就看出来,瞋心的烦恼也很苦。若是我们修止观的时候,贪的时候不贪,瞋的时候不瞋,那些苦恼境界没有,心情老是自在的。「心调得安乐」。

  彼人心寂静,语与业寂静,正智而解脱,如是得安隐。

  修止观成功的人,他那个心不动,看见什么他心不动,贪不能动其心,瞋也不能动其心,各式各样的烦恼,他心里不动。「语与业寂静」,他说出来的语言也寂静;不管怎么样的事情,他说话的时候合道理而寂静,而不是那么不得了。「语与业寂静」,「业寂静」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非常寂静,因为心里面……,这个动乱是烦恼的相貌,没有烦恼的时候,身语意都是寂静的。

  「正智而解脱,如是得安隐」,为什么他身语意都是寂静呢?他心里面有大光明的智慧,什么事情都看得明明白白的,他说话可能很钝,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但是心非常利;「正智而解脱」,他心里面有大光明的智慧,解脱了一切的烦恼,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境界,他心里面安隐,不动乱。

  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解脱一切缚,不执著名色,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

  「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这是另一个偈颂。修止观成功的人,他这个忿怒弃舍了,再不忿怒;不管伤害到什么程度,他心里面不忿怒。「除灭于我慢」,他虽然道德很高尚,但是他心里面不高慢,没有S瞧不起人,不轻视任何人,舍弃于我慢。

  「解脱一切缚」,不管什么境界,对他没有影响的,你不能系缚住他的;不但是人间的境界,天上的境界都不能系缚他,「解脱一切缚」。「不执著名色」,为什么他能解脱呢?就是他对于这个名——就是心,心法,对于这一切物质的境界,就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一切的境界都不执着。不执着它是有,不执着它是真实的,通通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有而不实,都是毕竟空的。

  「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一切一切法在他心里面连影像都没有,他心里面能离一切相。「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一切的苦恼不能随逐他,不能苦恼他,不能的。这苦恼的境界现前了,他心里面不苦恼。我们平常人,当然一般的病痛我们觉得很苦恼,说是要死也不得了。这个修止观成功的人不怕死,他对于死亡没有恐怖;因为他止观现前的时候,没有生死这件事,他心里面。所以,一切时心里面都是安隐自在的。

  十

  现世此处苦,死后他处苦,作诸恶业者,两处俱受苦;现悲我作恶,堕恶趣更苦。

  「现世此处苦,死后他处苦」,这底下自己警戒自己。现在我们在这里很苦恼,死亡了以后到别的地方去了,也是很苦恼。为什么呢?「作诸恶业者,两处俱受

  苦」,常常地烦恼动,常常地造罪业的人,「两处俱受苦」,现在此处苦,死后他处还是苦恼。「现悲我作恶,堕恶趣更苦」,「两处俱受苦」实在是什么呢?就是现在,「现悲我作恶」,现在心里面有点难过,我做了很多罪,将来不得了,心里就受苦;将来死掉了以后,堕落到恶趣里面是更苦,所以是两处俱苦。

  现世此处喜,死后他处喜,修诸福业者,两处俱欢喜;现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

  「现世此处喜」,这个众生,这个修行人他现在在这里心情快乐,死掉了以后到别的地方去,心情也是快乐,为什么呢?「修诸福业者,两处俱欢喜」,修福业的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福业的人,这两处都欢喜。那两处呢?「现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我现在修了很多福,虽然还没得果报,心情也欢喜了。「生善趣更喜」,将来这个生命结束了,生到安乐的地方去,生到光明的地方去,那是更欢喜了。

  你若修止观,这几句话你能背下来,在心里面思惟,自己不敢做恶,不敢做恶的。

  下面第十一段。

  十一

  烦恼因缘生,亦由因缘灭。彼诸有智者,能知自爱者,坚忍于逆顺,勇猛修禅定,烦恼得消除,其心安乐住。

  「烦恼因缘生」,这是把前面的大意重说一遍。

  「烦恼因缘生,亦由因缘灭」,烦恼是因「有境界现前,深心藏种子,不如理作意」,才有烦恼,是因缘生。「亦由因缘灭」,亦由止观的因缘而消灭烦恼的。

  「彼诸有智者,能知自爱者」,那些学习佛法有智慧的人,能知道爱惜自己的人。「坚忍于逆顺」,坚固的忍耐——不顺我意的境界,或者随顺我意的境界,都要忍耐。不顺我心的境界我要忍耐,顺我心为什么也要忍耐呢?这件事更难;随顺我的意思,随顺我的心的事情更要忍。什么呢?你现在应该学习佛法,不!那个地方要请你去做方丈,你能不去吗?那个地方请你做董事长,请你去做总统,这是顺你的意,你要忍!就是你要能够不动,不为这些境界所动,还继续地学习戒定慧,这就要忍。你若随着那个境界去,就是为那个境界所动了,你就不能学习戒定慧了,所以也要忍。

  「坚忍于逆顺,勇猛修禅定」,勇猛不怕,不害怕,「我不怕冷,我不怕苦,我一定要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不怕!」这就是不怕苦,不怕辛苦。「勇猛修禅定,

  烦恼得消除,其心安乐住」,你要这样子,你的烦恼才能够灭掉。你说完全如我意,那有那种事情?世间上有那样事情吗?百分之百都能如我意?我看没有。说是「你办的佛学院办得不对!」那好,你来办,你来办也是一样,别人也不感觉完全满意的。说是「别人做总统做得不对!」你来做,一样,别人也会反对。「你做老师讲的经讲得不好听!」好!就请你做老师,看你讲的经别人都满意吗?也不可能的,不可能完全满意,世间上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完全满意的。

  我说一件事。我到了温哥华去,有一个工程师和他的朋友来见我,说我有世间的事情,向我说说可不可以?我说:「可以!」说:「我和我太太要离婚,我们不能合,要离婚,你说应不应该离婚?」我说:「我是出家人,这个事情我不明白,你问我是问错了!」「不行!您表示点意见。」我说:「我问你,你和你这个太太离婚了,你还结婚不结婚?」他说:「还要结婚。」「那个结婚,能百分之百令你满意吗?」「唉呀!也不能。」「这样子,你和这个你感觉不满意要离婚,你将来还不能完全满意,那怎么办呢?不可能完全满意的。」所以我告诉他:「你和你太太谈判,你太太对你不满意,你对你太太的不满意,都诚实地把它写出来,你就两方面谈判,我对你不满意的地方我改。我从今天开始,把这不满意的地方我能改变过来。我不能立刻改变呢,我们分时间,我一个月内能改变,把我这个错误改变,我两个月内、三个月内,决定把不如意的事都改变。你也这样做,她也这样做,那么就不要离婚了。」因为你不能保证将来结婚是百分之百满意,还是有不满意的事情;就是重要的地方决定要满意,其他不重要的不计较,这样子才能够合,才能合的。

  做夫妻是这样子,其他世间上一切事情也都是,不能完全可以满意的,不能。只有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满意呢?就是得圣道。得圣道的时候,无论什么境界,一切法都是不二相,他心里面都是第一义谛,都是满意的,他心里不动,不受这一切世间法所染污,他心里面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安乐自在的,你不得圣道是不可能。有福报的人稍好一点,但是福报还是无常的,不是永久的。

  「如何调伏烦恼?」怎么样消除烦恼呢?就是大概地说这么一段。希望各位同学慈悲指教。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