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为啥人常做蠢事?佛说根本原因是这个


   日期:2016/1/19 21: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经介绍】《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迦叶摩腾、竺法兰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又绘画释迦牟尼佛像供养,由是东土佛法僧三宝具足,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佛说四十二章经》集结了佛陀关于持戒、忍辱、断欲、精进、观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语录。通篇言简义丰,明了易懂,通摄大小乘一切教义,涵诸法要。这部经典反复强调了持戒的重要性,告诉佛教弟子应该如何修行。祖师大德将此经和《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之为《佛遗教三经》。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经原文】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章

  【经文解释】第三章是赞叹头陀的胜行。你能行头陀这种殊胜的行,才能证道果。

  佛言:这是佛说的话,佛说了什么呢?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出家人把须剃了,头发也剃去了,而做为一个沙门。受道法者:受道就是修道的这个人,要把道受之于心,也要修法。修道法的这种人,要去世资财:把世间的财都不要了,所以我们这儿有几个出家人持银钱戒,这是最好的,这就是去世资财。世间争斗都因为财而发生的。你看,国与国战、家与家争、人与人斗,这互相都是因为利。你能去世资财,把世间这一切贵重的东西都不要了。

  乞求取足:每一天托钵乞食,吃饱了就算了。乞求,就是去托钵乞食。取足,吃完了就够了,也不贪,也不多吃。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只是一天吃一餐,住就在树下住。而且同一棵树下只住一宿,最多不超过三宿。慎勿再矣:你要谨慎,不要再多求了。再矣,就是不要再多求其他的东西了。

  使人愚蔽者:愚蔽,是愚痴蒙蔽。愚痴,这就好像心里生了草,被草、石头给压住了。蔽,就好像太阳光被云遮上了一样,给蔽住了。所以,使你愚痴不明白的是什么呢?爱与欲也:就是这个“爱”和这个“欲”,教你愚痴的。

  你说你不愚痴吗?你若不愚痴,为什么你受了戒,还要犯戒?你若不愚痴,为什么一切不应该做的事情,你都要去做?为什么?就因为爱和欲。爱,也看不破; 欲,也放不下。因为你看不破、放不下,所以就不得自在;你若看得破、放得下,就得到自在了。得到自在,那时候就无忧无虑、无烦无恼,什么都是很好的,什么都没有问题,也可以说是Everything is OK! (什么都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供养       持戒)(五明学佛网:供养       持戒)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其它:云何「菩萨供养如来(何鹄) 

 净界法师:怎样才叫作持戒清净?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六章 法供养品 

 持戒四关 

 仁清法师:受戒持戒的关系 

 达照法师:永嘉禅中级班19讲《实相法供养》内容概要 

 开愿法师:可以烧纸钱烧元宝供养佛菩萨吗? 

 明一法师:广修供养 

 如瑞法师:持戒与用心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