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祥法师:缺少福报的原因之一就是供养父母不到位


   日期:2016/1/21 1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供养父母,这个供不是一般地给点东西就可以了,必须挑最好的,甚至是最干净的,以恭敬心奉上,这才可以。使他们不缺乏衣食,不少衣、不少食,而且应该是有恭敬心,也就是说你尽心尽力去做,这为供奉。

  父母本身就是福田之一,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福报不够?就因为其中一条,供养父母不到位。父母把我们养大,念上书,念完书了回来对父母一点贡献也没做,就要结婚生子。还得让父母做劳工,给操持家务、看护孩子,甚至因为个人的利益嫌弃父母,这都会失去福报。

  所以我们想获福,首先应该这么供养父母。为什么这么做能获福呢?因为这些本来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你没做,所以说福报就没了。为什么叫获福呢?不是通过你做而有福,而是你本来就有这个福,是你因为不做而失去了。因为你做了,又获得你本来应该有的,这叫获福。

  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做事情,是因为有错误失去了福报。那我们讲《吉祥经》是什么意思?是要去掉你不该做的,称赞你应该做的。知道你应该做的,再获得你本来应该有的东西,这叫获福。这是讲第一个问题,就是说第一个应该供奉父母,使物质无乏。这个供奉一定要记住了。

  二者,凡所有事情先跟父母商量。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跟父母商量是一种好的习惯,或是走一种形式,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有些事情跟父母商量,一个是对父母的尊重,再一个父母的经验使我们远离了很多的灾难。

  我就在这方面比较有感触。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叫什么?武斗据点,我也去了。刚去,晚上我父亲就把我找回来了,我当时还挺生气,说:“你看,我刚到你就把我找回来了。”等回来的第二天,就听说晚上连枪带炮的打了一宿。你看,我就躲了一个灾难。所以说,父母跟你说的事情都是非常有道理的,虽然没随你的意,但其中的好处不是一下能看出来的。事后想来,还是父母帮助了自己。

  再一个是父母生活经验丰富,给我们很好的建议。另外更主要一点,父母有加持力。比如你出远门了,顺便跟父母打个招呼,说我今天出远门,或是到哪儿去了,父母只要知道了,你这一路就非常吉祥平安。

  僧团也有这个规定,凡是出门都要跟师父请假、告假。这样的话,你出门这一路就会吉祥平安。包括我出门也是一样,虽然我作为师父,我也得请假。有时候跟亲藏师啊,还有亲舟啊、亲融啊,甚至如果没比丘,我遇到了沙弥,也要告诉一声:“我要出门了,你跟大家说一下。”因为这种请假,恭敬的态度你就会获福,获一路吉祥。所以我们所有的事情先告诉父母,先白父母,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获得吉祥。

  第三个问题,还是孝养父母的问题。孝养父母还从哪方面入手呢?父母所为恭顺不逆。这主要是讲对父母所作所为不要随意背叛和批评。因为父母所做的事情都有他的道理,就算父母有时候所做的事情我们并不能理解,但我们应该隐恶扬善,不要随意去说。如果你去随意说,对父母有所批评,别人一看你对父母都敢说,将来我们和你相处,那你更敢说了,我们有点隐私的事情你都会给漏出去了。这样随意批评父母的人,大家都不愿意和你相处。

  人和人之间都需要隐恶扬善的,何况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更应该隐恶扬善,只称父母好。因为父母有养育之恩,如果我们随意批评,首先坏的是我们的心地。父母做的事情事小,但是我们批评事大。因为不点儿事,就把自己的福田给毁了。就像一块稻田似的,长几棵草,因为这里长草,而把所有的田全给毁掉了,今年可能就没有收成,粮食就缺乏了。我想大家谁也不愿意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都希望把草除掉,获得丰收。所以对父母这块儿,我们应该隐恶扬善。这样的话,不至于毁掉我们的福田,我们就会获福。过去很多的古人,在孝敬父母这块儿都做出榜样了。

  第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意思是说父母的命令,父母叫我们做的事情,不要违抗。“正令”也就是正确的事情,父母叫我们做的事情,我们应该努力去做,不要违背和违抗,因为父母有很多经验。首先我们应该怎样呢?像寺院讲的要依教奉行,应该先努力去做,然后再去分辨好和坏。父母刚讲完,你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样就不合适,我们应该先去做。

  比如说父母的指令,说你去做那件事情,但这个事情不太正确,比如说你去杀生,去杀鱼。最起码我们先依教奉行,先走到鱼的跟前,我们看到鱼,再回头跟父母讲,这鱼不能杀。或是说把这个鱼放生比什么都好,这样的话事情就容易解决了,父母可能就随顺我们的心。 如果父母刚告诉你:你去把那鱼杀了。你没等怎么样呢,就说我不能去杀,我不去做。这样父母就起烦恼了,互相就争执不下,事情反而办不好。

  首先你得有个依教奉行的心去做,然后再跟父母请教一下是不是不杀,或是怎么给它放掉,这样的话就容易解决问题。这里强调一个什么呢?就是我没有违背父母的意思,在没有违背父母意思的前提下,我再把事情做得最好,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方法。

  第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这句话是说要把父母的事业继承发扬下去。注意的是:指父母所做的正业,而邪业就不行了。父母的正业让我们继承,我们应该继承,父母好的传统,好的方法应该继承。比如说勤俭,父母一般都比较勤俭,我们应该继承,不应该违背。这五种就是善能事父母。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顶礼上妙下祥法师

  随喜诸位师兄闻法

  恭录于大悲寺上妙下祥法师讲述的《吉祥经讲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