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关注内心感受,才算入门


   日期:2016/1/23 12: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老法师在讲法时,关于极乐世界,老法师把极乐世界描绘的有声有色,黄金为地,莲花化生等等富丽堂皇,完全迎合了人性的欲望,具有很强的诱惑性和迷惑性。

  老法师所说的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吗?如果不是极乐世界,那是什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境界分真境和幻境,这是规律决定的必然存在。

  真境是本质,具有恒久性;幻境不是本质,只是暂时存在,虽然短暂,但有其用,这一点不能忽视。但只要是幻境,终有幻灭的一天。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境呢? 心才是真境所在,修心才能养性,心才是真正生命的家园。所有宗门都强调修心,就是要解决心的问题,而不是如何满足、放纵欲望。因为欲望是为心灵服务的工具。

  心为心态,表现为心情,不同情绪决定了能量的增加和减少。

  所谓正能量就是能量的增加,这种能量的增长是以正确的态度为基础,表现出良好情绪实现的。正能量越多,内心就会越充实、越强大。相反,负能量越多,内心就越空虚、脆弱。

  幻境是除心以外的世界,统称为幻境。比如我们看得见的有形世界,意识界等。

  欲望、神识都属于意识界的范畴,所以神识所见都是幻像、幻境。

  佛陀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相非相,则见如来。这里所说的“相”就是指幻像和幻境,因为这里是“见”相,不论是眼见,还是闭眼所见,都不是真境,因为不是由心所感,比如喜悦,比如痛苦,是无法见到的,即使从表面看到喜悦、痛苦的迹象,也无法真正体会内心的真正感受。

  佛在金刚经中还说:不能以相见如来,不能音声见如来等等,都在提醒学人分清真幻,不要执著、迷恋幻境,以免误入歧途,事与愿违。所以真正关注内心,关注内心感受,才算入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法师所说的极乐也不是真正的极乐,而是幻境,老法师把极乐世界描绘成有模有样,有美景,有音乐等等,恰恰满足了人性的贪欲,即物欲的享受,根本不是内心的感受。既然不是极乐,那是什么?是地狱,无间地狱,能发觉的苦还在后头,凭想像制造成所谓的“极乐世界”,众生本身不知其为幻境,而且自愿执迷其中,不想出离,真正中断了众生进化之路,这是真正的杀生。幻境迟早会坍塌,当发觉错了,也来不及了,因为已倾尽所有能量,再无力回头,可叹可悲。

  有的人把极乐世界当成修行的终点,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缔造的世界,并不属于众生。(参考阅读——质疑:只有认同,没有修行)

  有的所谓具有神通功能人还为人传话说:***见到了阿弥陀佛,并看到极乐世界是如何美好等等。这些都是见的相,都是幻像,并不是真实。如果他们所说真实,那么人的梦境也应该是真实,事实却不是这样。

  关于念佛,口念心不念,没有正确知见指引,不去利益众生,利益社会,不能体现作用和价值,心性不纯不改等等,都不能进入极乐世界,更不要谈成佛。

  就像读文章,不解其义,念经不知道说什么,然后就说好,这样能受益吗?

  比如一个人想去北京,不清楚北京什么样,不知道怎样才能到达,只是想去,能去吗?

  再说佛是有思想、有境界、有内涵的,阿弥陀佛缔造的极乐世界不是一厢情愿,想去就能去的,不能同频,不能共振,如何沟通和接通。心性境界达不到,无法与极乐世界相融。这些都是问题,不可以放宽条件。因为极乐是阿弥陀佛的世界,阿弥陀佛才是极乐世界的主人。放宽条件的极乐就不是极乐了,而是在缔造幻境。幻境中的主人已经不是佛了,而是迷惑人的魔王。在这里同样要遵循因果规律,不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是违背规律的。

  所以不论做什么,一定要分清真幻、虚实,分清主次和轻重,否则就是事与愿违,背道而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极乐       欲望)(五明学佛网:极乐       欲望)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极乐愿文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上师阿弥陀佛修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极乐依正第一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五章 发往生极乐愿 

 方伦居士:《净法概述》第二章 极乐国轮廓 

 仁清法师:应当发愿求生极乐 

 仁清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张秉全居士:读印祖文钞(正)印施极乐图序笔记 

 张秉全居士:读诵法华,是往生极乐之最佳助行。 

 张秉全居士: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西方极乐世界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二讲 厌离娑婆 欣求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