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书到今生读已迟,黄庭坚的故事


   日期:2016/2/2 20: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难以解释的“天份”在许多小孩子身上,尤其可以看到一些难以解释的才华或特质,而此种似乎“天生”的才华或特质,如果以“现实”的基因或环境理论来解释,是极为牵强或丝毫不通的,因为从这个小孩子的家人 或环境方面来看,都难以找到足以造成此种才华或特质的影响因素,但如果以“超现实”的前世今生来看,就可轻而易举的理解了!

  一些杰出伟大的音乐家,如巴哈、莫札特、贝多芬等,对于他们杰出的才华,不需以“前世今生”来解释就可理解,因为他们的父亲都是音乐家,“基因”与“环境”加努力的现实解释,就足以让他们展露出伟大的才华了。

  但也有一些伟大的音乐家,是无法以基因和环境来解释的,像德布札克的父亲是个屠夫,孟德尔颂的父亲是个银行业者,至于韩德尔的父亲则是一个理发匠,上述的音乐家不只先天的基因不足,而且后天的环境也失调,能够让他们出人头地的,光是“努力”一项,实难以解释他们的成就。

  其中,尤其是韩德尔,更具有启示性,因为韩德尔的父亲,不只没有音乐细胞,而且当韩德尔在儿童时期显露出他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和兴趣时,不只没有加以启迪,反而百般加以阻挠,至于韩德尔的母亲,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协助,韩德尔身在这么恶劣的启蒙时期,以后还能成其“伟大”者,其非“天份”,又能如何解释呢?

  而“天份”者,不在今生,是在前世!

  书到今生读已迟

  宋朝的黄庭坚,就是一个典型的故事。

  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的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黄山谷不止有文名,秉性也至孝,他常亲自为母洗涤溺器,就是后来做了官,也不改其孝行,由于他的孝行,被后人选入二十四孝中。

  相传黄山谷在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时他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当他正在午寐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州衙大门,直来到某处村庄,看见一个老婆婆站在某门外的供案前,手持清香,口中喃喃自语,类似呼喊某人的姓名,黄山谷趋前一看,看见供桌上摆着一碗煮好的芹莱面,香味飘溢,黄山谷不自觉的端起来便吃,吃完后就走回衙府,等一觉醒来,梦境仍甚为清晰,尤其奇怪的是,嘴里还留有芹菜的香味,他心中虽然纳闷,但并不以为意,只觉得是做了一场梦。

  等到次日午寐时,梦境又和昨日完全相似,而且齿颊还是留有芹香味,黄山谷不禁甚感讶异,于是他遂起身步出衙门,循着梦中记忆的道路行去,令他诧异的是,一路行来,道路的景致竟然和梦中的情景完全一样,最后终于来到一处人家门前,但门扉紧闭,黄山谷便前去叩门,一位白发的老婆婆出来应门,黄山谷问她,这两天是否有人在门外喊人吃面之事。

  老婆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非常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时,我都会供奉一碗芹菜面,呼喊她来食用!”

  黄山谷问:“你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说:“已经二十六年了!”黄山谷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岁吗?而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于是更进一步问这婆婆,有关她女儿在生时的种种情形。

  老婆婆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女儿在生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后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死了,当死的时候,还告诉她说一定会回来看她!

  等黄山谷进到屋里,老婆婆指着一个大木柜告诉他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奇怪的是,黄山谷那时突然记起了放锁匙的位置,依记忆果然找出锁匙,等打开木柜,在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黄山谷细阅之下,大吃一惊,原来他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全在这些文稿里,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黄山谷心中已完全明了,这老婆婆就是他前生的母亲,于是将老婆婆迎回州衙,奉养余年。

  后来黄山谷在衙州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并且自题石碑像赞曰:“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从这首像赞,似乎可以证实这个转世故事,可能确有其事。

  而明朝的进士袁枚,也在听闻这个故事后,不禁发出:“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

  当然,袁枚“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对事物的兴趣、技艺、才能、才华,如果培养到某一种强烈或优越的程度,在来生,常常能秉持前世的基础,而能有着较为优势的“延续”作用,但如果只是秉持前世的基础,而不再继续学习开发或自我突破,那么,今生大概只有“已迟”的感叹了!

  至于,故事中所说,黄山谷今生所写的文章,和前世“完全一样”或“一字不差”的描述,大概是传闻的言过其实了,只能说,以文章的架构,或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可能有着极为高度的类似性而已罢了!

  当然,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不只一个人的兴趣嗜好、才华,如果培养到某种的程度,会延续到来生去,就是一个人的个性、人格特质、观念思想或信仰,如果培养到某种强烈的程度,也同样的会延续到来生去,就像黄山谷学佛和孝顺的本性,显然就和他的前生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庭坚       才华)(五明学佛网:黄庭坚       才华)  

 方海权:怎样使怀才不遇,运气不佳,变成一施才华,运气亨通 

 佛陀教你如何成为一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老祖宗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 

 法王如意宝:当我们具足财富、容貌、才华时,该怎么做? 

 心事要明,才华要藏,立身要高,处世要退 

 黄庭坚梦中会母 

 宣化上人:晦堂训导返故庄,黄庭坚闻香开悟 

 印光大师:子弟之有才华,有善教,则易于成就正器 

 黄庭坚的轮回故事: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黄庭坚的前世今生 

 蔡礼旭:才华能让你看不到德行上的不足 

 古代帝王中最具有才华的三大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