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不被境转了,就能转境


   日期:2016/2/15 10: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可能遇到一些情境的时候,之前的影像会浮现出来,类似的一些经历会出现。但出现的时候,我们心里的情绪起伏大不大?假如起伏很大,那就代表之前那件事,看起来是忘了,事实上没忘,还是很在意,在心理上没有能够把这一件事释怀。所以放下的前面,还要看得破,就放得下。

  所以之前这一件事情我们有没有用理智去反思自己,去包容,去宽恕。真的心情调整好了,不把这件事再挂在心上了,那个才是真正放下来了。还掺杂着难过、怨恨,只要还掺杂着情绪,遇到事它还是会再来。所以确实就像师长说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假如真的把这些心态变成我们处世的态度,那没有事情放不下了,感恩每一个境界了,想到每个人、想到每件事,都是感激他对我们人生的启发,不可能会情绪波动了。

  所以这个明理很重要。懂得转念,转自己的心,就是功夫了。把这些情绪转成感恩他,不记恨,不埋怨。把这个心转成反求诸己的心,转成明因果的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为什么找我,那是我造成的,我之前没有这样对他,他今天也不会这样来对我,所以就释怀了。甚至于你更有胸襟气度,既然这一生跟他有缘,不只要化掉这一段不愉快的缘分,还要藉由这个缘分变成一个殊胜的机缘,让对方因为接触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信心。他本来是对我们不满、对我们刁难,我们统统包容接受,还以一颗真诚慈悲的心对他,不只不计较,还成就他,那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有修养的人!就转了。不只把这个恶缘转掉,还成为善缘。

  就像跟大家讲的,“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这一段你们没背起来?这一段很重要。唐朝宰相娄师德就有唾面自干的修养。人有这种修养,任何境界来你都不会难过。甚至高高兴兴接受考试,叫“欢然受赐”,接受别人的考验,然后说,来,放马过来。有德了,不动怒了,不被境转了,就能转境,就能表演修养给人感动。

  当然,假如以前的事情又浮现出来,也不要懊恼。整理整理自己的心,调整调整心,赶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慢慢的,常常正念提起来,它就淡掉了。然后你心胸又开阔了,就化掉了。你不要到时候又有这个念头起来了,你就自责老半天,又在浪费精神跟时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