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践行《弟子规》《感应篇》将来考上重点大学之二


   日期:2016/2/21 11: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最近看了一则报道,多名学生聚众玩起了一种名叫“暴打路人甲”的游戏,就是看中过路的路人,没理由地冲上去暴打他人,造成多例死伤。无独有偶,一位老师因好心相劝一位不知识的学生不要随地大小便,被该学生打伤,不得不送入医院治疗。考试时,一位临考老师突然猝死,该考室所有学生只有一个为该老师寻求救援,而是面色不变地继续答题。直至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该老师才被送至医院,虽经抢救担已回天乏术。

  到底是怎么了?竟会令学生的人性如此扭曲?

  据不完全统计,青少年犯罪六成都是因为网瘾,而青少年上网目的仅有约4%是学习目的。那么剩下的在干什么呢?小说阅读,网络游戏,聊天软件……某位智者说过,现在世间三大魔鬼是手机、电脑和电视。为什么是这三者呢?手机,当是榜首,携带轻便,功能强大,一个手机基本可以等于电脑、电视、摄像机、计算器……功能繁多,牢牢抓住人心。随着网络的急速发展,信息间的传递越来越快,指间便是世界。“人在少时,气血未定,戒之在色”。“色”不一定只指色情,在暴力血腥、颠覆世界观的,种种信息传播受人们青睐,它还有一大特点:网络游戏。不同于手游,这些网络游戏画面更为华丽,吸引眼球,其远胜于手游的流畅性与可玩性深受人们追棒,不乏暴力血腥的主题,对于少年们,无疑在不觉中便会改变世界观,导致分不清游戏与现实。电视更不必说,吸引眼球的同时穿杂了不少少儿不宜的信息。

  三者都具强辐射与成瘾性,一旦领教其中“乐趣”便再也难割舍。

  所以我们的学生们都怎么了?中华民族的“尊师”在那一瞬间消失不见,是我们无情了吗?是社会的错还是我们的错?

  我们在很小时便学过《弟子规》:弟子规圣主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将品德看作比学习还重要的事,而现在正好相反。那么,这是什以时候改变的呢?

  19世纪是个令中国人心碎的时期,国家受辱一片乱世,列强入侵。落后就要挨打。报复-弃的是礼教,它被人们看作软弱的表现,在文革时期更是有“封建礼教吃人”的说法。

  那么被舍弃的,一定是不好的吗?不然,我们这些年狠抓学习,结果却不尽人意,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学生的质量使人惊讶。礼教的作用,是否是让人软弱?并非如此。

  学习如同水源,供人取用,但如果没有素质作诵承载学习,水源便无法被人所真正取用,因为不知道如何以礼教为界限去领悟学习的源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如果连自己的行为都无法控制,那么一个人的品质便很值得怀疑。它说的难道不对吗?它吃人了吗?古人的思想不一定就是落后的,为什么多个国家都开办了“孔子学院”,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需要学习,而我们却把它的地位看得如此之低,远低于语数外理外生等等。所以素质应高于知识,礼教不应是使人软弱的、“吃人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素质)(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素质)  

 其它:加强教团建设 提高自身素质——复旦大学哲学系王雷泉 

 王雷泉教授:加强教团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复旦大学哲学系王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成道需要综合素质 

 万行法师:良好的素质来自良好的习惯 

 道坚法师:发心出家要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明一法师:断除烦恼因素质 

 其它法师:宗教对民族文化素质的影响和作用(释心月)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正确推动素质教育 

 蔡礼旭老师:素质的根本是善心、孝心、爱心 

 觉真法师: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和谐,人间佛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