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因为戒YIN而获得福报的小故事


   日期:2016/2/22 20: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明宣宗时,有位曹鼐先生,最初只是一名基层官吏,后来因为捕盗,在驿亭中,获得一名十分美貌的处女,该名女子想主动献身于曹,曹鼐立刻告诉她:‘你是处女,我不能侵犯你。’并且拿出纸来,在纸上写:‘曹鼐不可’四字,将纸焚化,警惕自己不可犯YIN。次日又召请该女子的母亲将她领回。后来,曹到京城考进士,考试时,从天上忽然飘下一张纸,落在曹鼐的考桌上,纸上竟然是写著「曹鼐不可’四字。曹鼐于是在瞬间中头脑变得极好,文思变得非常充沛,果然,就考取状元,做了朝廷大官。可见能戒邪YIN者,必得上天将下福报。

  ◎浙江省有位姓陈的考生,到京城考试,阅卷的主考官,觉得陈生的文章不好,准备扔掷一旁,不予录取,突然主考官耳边听到呼叫说:‘不可’,主考官因此再看一遍陈生的文章,觉得文章确实写得不好,准备再弃,此时耳边又听到呼叫:‘不可不可’,主考官感到很奇怪,可是陈生的文章经过反复评阅,实在难以录取,最后决定一定要放弃它。这时耳边听到很大的喊叫声:‘不可二字最难’,且声响不断。主考官心想,或许陈生又大阴德,否则怎会如此,因而乃录取陈生。并召见陈生,问他原故,陈生也答不出来。陈生中榜,衣锦还乡后,将上情告诉父亲。陈父说:‘这是我壮年时的事情,想不到上天因我一念之善,赐给我儿子荣贵的报应。’原来陈父在壮年时行医,曾医治过一个贫穷病危的人,治好病后,捕取分文。后来有次在他家避雨过夜,对方为报恩德,命少妇陪伴陈父过夜。陈见该少妇年轻貌美,本也心动,但立刻克制自己,自己口中说出:‘不可’。该少妇想强就于陈,陈又说:‘不可不可’,最后感到无法克制,乃大喊‘不可二字最难’。坚忍到天亮时,立刻离开。陈父能行善拿,有能坚拒美色,不望回报。因此感动了上天,赐报子孙荣贵的福报。

  ◎历史上很有名的宰相冯京,他父亲冯商在壮年时,原本无子。太太便劝他纳妾。冯商路过京城买了一妾,问该女家居何处。该女子哭泣流泪说,她父亲因为欠人债务,才卖她还债 。冯商听了,觉得可怜。立刻将该女归还其父,并且付出的银两也赠送给该父女。回家后,冯妻责问丈夫,怎不买妾回来。冯商便把经过告诉太太。太太听了,说道:‘你的善心阴德如此好,不必耽心没有儿子。’果然经过数月,冯妻竟然怀孕,而且将产婴的那天傍晚,乡里邻居,都突然见到一群鼓乐队,锣鼓吹乐,护送一个状元郎到冯商家。当天傍晚,婴儿诞生,取名冯京。长大考取状元,当了数朝的宰相。由此事例,可见上天对于居心善德、能戒邪YIN的人,所赐的福报,是相当崇显的。愿读者亦能自勉勉人,戒YIN得福。

  ◎明朝江苏无锡人孙经继皋,受聘住在某家当教师。有日,主人的妻子,命婢女送茶给孙,茶杯内放一金戒指,孙假装不知,叫婢女收回,当天深夜,婢女在房门外扣门,说主母到了,孙赶紧拿大木板,顶珠房门,不开门接受。第二天,孙便辞去家教返乡。有人问他为何辞教,孙不愿扬人之丑,只说是学生不受教导,始终不露出原因。后来孙到京考试,得中状元,而且子孙也都做了大官。足见,能戒拒YIN色、又不扬人丑行,有德有慈,故得善报。

  ◎温州周旋的父亲,在中年时,家中贫穷多子。有一邻居刚好相反3,富有但无子,这位富邻命妾向周父求种。在某天夜间,请周父到他家饮酒,富邻主人假装酒醉而出,邻妾便出来陪周父,并告诉求种的事,周父一听,十分惊讶,转身想走,但厅门已被上锁,这时周父以手指向空中写了一句话:‘欲传种子术,恐惊天上神’(意思是说:你们家想藉者我来传种子,可是我却恐惧自己犯了邪YIN的罪过,因而惊动了天上的神明),周父写后,就面对墙壁,不去看邻妾的容貌。二十年后,儿子周旋考中席乡试,太守梦见迎接新状元,这位梦中新状元即是周旋,旁边有一彩旗,上写著:‘欲传种子术,恐惊天上神’,太守对自己所做的梦,也不知何故。后来,周旋真的考中状元,太守亲到周家恭贺,并述说以前所做的梦。周旋的父亲便说:‘这是我二十年前,对著天空所写的话。’但是周父为了不揭发别人的隐私,重其一生,始终隐讳这件事情。——面对美色当前,却能严守节操,德行福荫子孙,得尊贵的善报。

  ◎毗陵地方,有位姓钱的老翁,夫妻年老,依然无子。乡中有一名姓喻的,欠人债务被索,妻子女儿都因贫困饥饿冻寒,便向钱翁借钱,翁如数给予,并且不立借据文书,救济对方。事后,喻氏夫妻带女儿登门拜谢。钱翁的妻子,希望喻氏的女儿,做妾生子,喻氏夫妻也欢喜愿意,但钱翁却说:‘乘人为难而取,是不仁的行为。我救急对方,原是善心而发,如果却以色欲交换,则是不义的事,我宁可无子,也绝不敢侵犯。’喻氏夫妻听了,十分感动涕泣,向钱翁拜谢而退。当天夜晚,翁妻梦见天神,告诉她说:‘你丈夫救人行善,并且能怜贫恤困,不YIN人女,故阴德深重,当赐你贵子。’第二年,翁妻果然老蚌生珠,生了儿子,取名天赐,才到十八岁,就连连考取朝廷的各项考试,官位受封到御史的大官。

  ◎归安县沉桐,家贫穷,族兄推荐她到义寡妇家当家教。有一夜,该寡妇企图向沉桐投怀送抱,沉桐严加拒绝。第二天,沉便辞去返家。寡妇深怕自己节操不坚的事泄漏,有准备厚礼,敦促沈的族兄,再邀请沉到她家教书。但沉桐坚决不去,族兄问他为何不去,沉桐始终不揭露寡妇的丑行,只说不方便而已。第二年,沉桐考试联中,官位做到巡抚大人。——拒绝邪YIN,事节操之德。不扬人之丑,是仁厚之善。读书人如能节德仁厚兼备,得显贵之报。

  ◎安徽商人王志仁,已三十岁,夫妻无子。有已相士告诉他在十月有大难不易逃过。王一向觉得该相士的相术很准,因此急忙往苏州收货钱,回到寓所。傍晚到河边散步,恰巧见到一名妇女投河子自杀,王立刻拿出十金,呼叫渔船将该妇救起,问该妇为何自杀,该妇说:家中靠养猪来偿还欠租,丈夫替人做佣工。她昨天卖猪,却收到伪造的假银,深怕丈夫回家责骂,难以过日,所以自杀。该妇回家后告诉丈夫,丈夫不但不信,反而怀疑妻子和王有不正当的行为。于是带著妻子,深夜到王的寄宿住所责问。此时王已入睡,该妇敲门叫说:‘投水妇来道谢。’王志仁听了,马上严厉地说:‘你是人家的少妇,我是经商的孤身旅客,在深夜中怎么可以相见!’该妇的丈夫听了,才疑心消除,并敬畏地说:‘我夫妇二人一同来拜谢。’王才披上衣服出门相见,刚刚开门,墙壁忽然倒塌,房内的卧床全压碎,王因此才逃过劫难。事后,王志仁回安徽故乡,相士见到王,十分惊讶地说:‘你满面有阴骘纹显现(积大阴德者,脸上所出现的善纹),你一定在这段期间内,曾救过人性命。将来必后福无穷,不可限量。’果然王志仁后来连生了十一个儿子,而且王活到九十六岁的长寿,身体依然康健。--救人宝贵生命。捐钱解人危难、不求回报,不生浮心,王志仁兼具了这些阴德大善,故能逃过命中劫难,短命变长寿,无子变多子,享福享寿,实在是因果不差,善有善报!

  ◎宋朝新津人杨希仲,在未得功名前,曾到四川成都一富家的教馆教书,富家有一美妾,自认才色出众,到教馆中调戏杨,杨严正拒绝。当天晚上,杨故乡的妻子,梦见神告诉她:‘你丈夫肚子在他乡外地,却那个不欺暗室,拒YIN人妾。当赐他考试得魁,一彰显善报。’第二年,杨希仲果然在蜀郡考试中,考取第一名。

  ◎微州人程孝廉,家住溪边,溪上木桥很窄。有一女子过桥探亲,掉落溪中,程叫人将她救起,并叫妻子为该女烘干湿衣。当时天色已晚,女无法回家碍。程便命妻子陪该女过夜,第二天,送该女回家。该女已经订婚,婚约男方的舅姑们,都认为媳妇还没过门,就住陌生人家中,恐怕已经不是处女,令媒婆退婚。程孝廉得知,亲往对方家中,力说详细经过,保证该女清白。因此,双方才完成婚姻。不到一年,丈夫早逝,该女守寡,独自养育幼子,并教孩子读书,在教子读书的灯下,时常流泪向儿子说:‘你如果成名,不要忘记程孝廉的恩德啊!’儿子年少便考中举人,后来到京城参加朝廷会考。考试时,每写成一文,就拍桌朗诵,感觉满意,突然却放生大哭。刚好程孝廉在他隔壁号场(古时朝廷会考,考场内以黑布幔隔成许多小间,每小间放一桌一煤灯及考试卷,让各考生肚子在所隔成的小间内考试),程问少年为何哭泣,少年说:‘写了七篇好文章,卷纸却被灯火烧到,一定落榜,因此哭泣。’程说:‘好文章却不能用,实在可惜,如果能赐我而考中,一定报答。’少年将文章赐程,果然程考中进士。放榜后,少年到程的寓所求报答,并问程:‘你做了什么阴德事,而以我的文章成名。‘在少年再三请问下,程孝廉才说出从前曾经救了一位落溪女子的事,少年听了,立刻俯地下拜说:’那名女子正是我的母亲,您救了我母亲的命,又保全了她的节操名誉,甚至促成她得以完婚,布被抛弃。您是我母亲的大恩人,我怎么敢向您要求报答呢?’少年哭泣著把母亲常在灯下叮咛的话,告诉程,并且以师礼来恭敬程孝廉。后来两家世代结为姻亲。

  愿在此转载的故事能让有缘看到的朋友认识到“天道福善而祸YIN”的道理,从而克己自律,远离邪YIN,多做善事。欢迎多多转载流通!

  忏悔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