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学习对自己的习气弯腰


   日期:2016/2/29 9: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360截图20160229094642224.jpg

  《学习对自己的习气弯腰》Learning to Bow to Our Habits

  作者: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Shang Longrik Gyatso Rinpoche

  请记住圣哲曾经讲过的一句话:「败坏的先兆是在于一个人的骄傲,骤跌之因是因有狂乱之心。」我们本身之所以会累积着数不清的烦恼,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我们没有办法很清楚的往内观看自己的习气,所以对自己完全不了解,所以才会在人生的旅途上不断地跌倒。这另外一个原因是不懂得谦卑地对待自己的无明和愚昧,由于自己太过自负不够谦卑,渐渐地自己就愈来愈被自己的习气所遮盖和迷惘。

  没有智慧的人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别人关心他、了解他、认识他、欣赏他、赞成他。有智慧的人刚好相反,他会用一颗谦卑自牧的心不断地去往内观察自己、寻找自己,和了解自己。所以谦虚的人是懂得向自己低头的人,他的烦恼永远比那些自私自利凡事都往别人身上找问题,有困难和压力产生的时候都想成是别人加诸在自己身上的人较少。

  实际上,我们如果不给自己烦恼,任何人绝对没办法带给你任何的烦恼。我们也可以看一看周边的人,那些自负、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人,他们有几个人是真正的内外自在而且是真心的快乐,你看过吗?所谓极高之处必有坠点。英国的西敏寺是我很欣赏的一座建筑物,它也几乎是英国王室选择结婚和死亡的殿堂,有多位历代的君主都被放置在这个教堂。但曾几何时这些国王现在何处?他们都曾经引领风骚权倾一时,去看这些历代的君主他们的生平,几乎都在压榨人民的血和膏,踩着人民的鲜血把人民的头颅堆拱成宝座,让自己坐在宝座上。但实际上去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历史,他们双手沾满了血腥才能够稳坐江山,所以公侯王胄罪业多,而今他们躺在冰冷无人跪拜的教堂里又有何用?魂兮!魄兮!如今安在?

  这个让我想起八百多年前的一位成就者朗立当巴,他的修行方法跟其他人不一样,而且也没有任何人理解他为何这样修行。他放弃了一切富贵的生活与世隔离,不断地闭关、断食,但是他和许多闭关修行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他每天都很痛苦。探访过他的人都知道,他无时无刻整脸都充满了扭曲和挣扎的表情,而且为了所有一切众生的罪业,他不断地在哭。在未开悟之前,他一直都是用这种方式帮所有的众生赎罪、忏、回向,就如同神圣的巴楚仁波切曾经回忆他的某一个前世,他说他曾经身在印度当一名妓女,有一次他把自己辛苦所挣的钱,累积起来买了一个纯金打造的手镯,很谦卑地很恭敬地无我的供养给一位修行人。巴楚仁波切说,从此以后他生生世世没有再愚笨过,而且都成为利益众生的大班智达。这个和为追求权利欲望名声和尊严,而不惜用尽心思和手段去伤害别人为自己打造金牌,是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呢?

  人其实最尊贵的不是头上戴着充满钻石的宝冠坐在黄金打造的宝椅上,或者受所有人欢呼鼓掌称赞才是功成名就;人类最尊贵的地方是在于他不仅仅只是谦虚的外表,或者是无吝的布施,或者是因为死守戒律庄严的外表,比起这些人更难得的是懂得清楚无私谦虚地对着自己的执着弯腰,因为那象征着你已经远离了一切的执着。当你手上捧着一个东西,一直凝视专注它的时候,那代表你只能拥有这件物品。由于你的不肯放下,你也许没有任何机会选择开悟。所以心如果有所住有执着,那就表示他开悟的境界只能达到某一个程度而已。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经常提醒自己的一些思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习气       谦虚)(五明学佛网:习气       谦虚)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九、意生身与习气身——说“受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开愿法师:如何对待修行过程中的习气 

 开愿法师:人性本善,不善的是--习气 

 妙祥法师:除一分习气证一分法身 

 能弘法师:谦虚与赞叹 

 雪漠: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 

 超然法师:随缘,还是随习气 

 雪漠:辱与清除习气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 

 慧光法师:烦恼与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