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能温暖千万个家庭


   日期:2016/2/29 18: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不是口头禅,学佛是实实在在的实践。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人人都想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然而,不起风波不吵嘴的家庭又有几多呢?

  我过去经常教育子女可以向父母提意见,主张家庭平等,结果人人个性都很强。有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反而出现很多争论和吵闹。爱人在部队工作多年,养成了一种军人作风,到地方工作还是直性子脾气,我也是个直性子脾气,两人直对直。有了儿女再也没有婚前相敬如宾的礼貌,彼此倾出的话更加率真,有时直言伤人,难免争论、发火、怄气,有时觉得真不如出家当尼姑清静。我时常有挣脱家庭的想法,觉得女人要想干自己的事业就不应该有家庭。其实这是偏见。有了家庭,若处理得好,就是动力。若处理不好,就是负担,就是烦恼的根源。

  学佛以后,我那根深蒂固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气慢慢地得到了一些改变。读了一些经典后,我开始学会包容,在家庭中不再固执己见,而是求同存异。我发现自己和丈夫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都喜欢读书。我从寺院流通处请回去的书,他比我看得还快。这样我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基础。

  佛家的“忍”、“包容”、“放下”、“断烦恼”、“六和敬”等思想观念启迪了我的心智,让我明白了在家庭生活中如何断烦恼及处理好夫妻关系。有时丈夫为一件小事发脾气, 我不象从前那样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他没必要发那么大的脾气,或开个小玩笑,来点小幽默,逗他笑了。这样,家庭气氛就融洽多了。我过去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火冒三丈,怒目金刚般地发脾气。学佛之后,现在对什么事都看淡了,觉得发脾气是非常可笑的。遇事 不急不躁,见到丈夫发脾气,为避免冲突,我就常常赶快到另一间房子去看书,或者干脆到街上买菜转一圈,让他孤掌难鸣,无处发火,气自然就消了。等我从街上回来,他已变成了一个无事人了。两人相对一笑,无怨无恨。久而久之,丈夫的火暴脾气改了许多。

  学佛贵在反省。我以前总习惯于把目光盯着别人,凡不如意之事,总在别人身上找原因。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冲突都跟自己的习气毛病有关。有一次丈夫对我说:“你为什么总是以命令的口气对我说话?”我平心静气地认真地检讨一下自己,发现自己的言行确实象个指挥官似的,不是命令他干这就是命令他干那。学佛以后,这个毛病我改了不少。

  有一次,他深情地对我说:“你现在怎么这么好了,学佛后真是洗心革面了,变得慈悲了。”这样,我学佛他不但不反对,反而支持我,从不干预我学佛的活动。星期天我要去佛协听讲经,他就为我做好饭,还催我别去晚了。听完课,他又做好饭等我。我真正体会到学佛是一件明智的选择,它为我的家庭生活带来了和谐。

  家庭中,与双方父母关系一般来说比较难处理。我对双方老人一是尊敬,二是自己有什么好处想着父母。所以,双方老人对我都很慈爱。妈妈生前常帮我带孩子做家务,而我很少做家务。她老人家常跟亲戚朋友说我是最孝顺的女儿。我回家时,舅舅和乡亲们都说我是孝顺闺女 。妈妈八十而终,走得很安祥。学佛之后,再回忆这一段生活,我发现我做得很不够,真是惭愧。妈妈把饭做好了,我有时还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每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并不生我的气,反而慈祥地叹口气,无可奈何地说:“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哇!”

  老人现在离我而去 ,想到我欠母亲很多的情,此生再没有机会相报了,我心里很痛疚。我思念慈母,想到父母对我的慈爱之诸般细节,我常常就忍不住流泪。婆母对我象亲生女儿一样,她常教导我:“ 过日子不要吵架,即便生活贫穷也要过个穷乐和。”她和公公夫妻几十年,从没红过脸。我深知婆母宽忍的心量。她曾是多年的劳动模范。在外,她勤勤恳恳地工作,回到家任劳任怨,从不抱怨,也不表功摆架子。她总是默默地做事。她的敬业精神和对家庭的操劳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婆母和母亲都很贤淑勤劳。她们为我树立了榜样。在生活中学佛,首先就要象她们一样,尽职尽责,做一个勤劳奉献的人,做一个宽容仁爱的人。

  做了母亲以后,我也和别的母亲一样爱对子女唠叨。因为从小允许他们反驳父母的意见,主张家庭成员平等。所以,子女常常反驳我。这样,争论时也难免发脾气。学佛以后,我常常向他们讲佛经上的话,自以为懂得很多,叨叨地讲个不休。女儿有一次对我说:“你说那么多。累不累?唠叨多了,起逆反心理,你懂不懂!佛家讲的是随缘教化,你点到为止吧!”女儿的这番话倒真的使我开了窍。我终于明白了,弘法不是靠你去硬灌;而是要随缘,不光是说,还要自己努力地去做,用行动来教化他们。

  孩子不是三岁两岁,他们长大了,领悟力比我强得多。我向他们做了自我批评,忏悔了自己学佛的骄慢心,肯定了她讲的正确。她也鼓励我学佛。有一次,单位分新房,可连旧房都没给我,心中很憋气。女儿见我生气的样子就说:“你还是佛家呢!咱家住的房子比别人也不差,你们单位新盖的房是比咱们家的房好,还有比你们单位更好的房呢!还有大宫殿、洋别墅,你生气去吧!”这一番话真的把我的贪心给点出来啦!听了这话,我感悟到大凡生气和烦恼都是自己有贪心,这贪心不正是佛家要破除的无明吗?

  家庭生活虽说有许多烦恼,但只要我们有一颗向道心,它也同样可以成为我们磨炼心性、趣证佛法的道场。佛法一旦在家庭生活中落实下来,我们就会从中得到真实受用。柏林禅寺方丈净慧大和尚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我想这是促我自觉承担家务的主要动力。过去我在家里至尊至上,自以为干事业为主,把家务琐事推给别人做。现在我才明白家庭中的每件琐事都可以成为我们觉悟奉献的机境。认认真真地专于一境地做好每一件事,这就是觉悟、奉献的表现。能这样去做,生活就会主动多了,不切合实际的妄念也会少很多,干起家务既轻松又愉快,虽然累了些,却能体味到奉献的快乐。

  佛法拯救了我的家,也温暖了我的家。世间有千千万万的家庭正在组成,也有千千万万的家庭正在破裂。我想每个做丈夫的、做妻子的如果都能学点佛法,也许这世间将会少很多烦恼,将会少很多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

  愿佛法温暖天下千千万万个家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家庭)(五明学佛网:学佛       家庭)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