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平生业成不期来迎的经证三


   日期:2016/3/5 7: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上回我们引用第二段的经文,今天我们来引用第三段经文《观经》的经文,说明平生就往生决定。《观经》是净土三部经之一,很值得我们念佛的行者好好的来研究探讨。

  《观无量寿经》:【尔时世尊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

  这段《观经》的经文,说世尊为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个侍女说法,在华座观之时,韦提希夫人亲眼目睹西方三圣住立在空中,得到无生法忍。除烦恼、苦恼,同时世尊为韦提希夫人在王宫说《观经》教法,不只是韦提希夫人一人听闻世尊说法,还有韦提希夫人的五百个侍女。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听到世尊的说法,当下亲眼目睹西方极乐世界,亲眼目睹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见佛是见正报,见净土是见依报,西方依正庄严。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是当生在闻佛说法之时就得见,韦提希夫人在世尊说十六观法的第七观华座观之时,亲眼目睹西方三圣住立空中,得到无生法忍,就是往生决定。这时候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是还在世上之时,并不是死去之时,也不是临终之时、是平生之时,所以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发心要成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愿生彼国。

  为什么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发菩提心愿生彼国?因为亲眼目睹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韦提希夫人是《观经》的当机者,代表未来世一切被烦恼贼所害的众生,所以韦提希夫人就是代表我们。虽然我们现在出生在世尊的末法时代,不要说看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们连世尊也没有亲眼目睹。但是既然世尊为韦提希夫人演说《观经》,韦提希夫人亲眼目睹西方的依正庄严,岂不就是韦提希夫人代替我们看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要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我们没有看到,韦提希夫人看到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代表我们看到佛菩萨,等于我们看到的。虽然我们烦恼障眼没有亲眼目睹西方三圣,所以我们相信佛经的记载,我们虽然没有看见,也知道这是事实、这是真相,这就是信佛的佛弟子。如果佛经所记载的道理,我们佛弟子不相信,就不用说修行了。一切佛法的修行都是经历信、解、行、证,第一要深信,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如果我们对世尊在佛经所开示的真理不相信,根本就不用修行了。

  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相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生可以决定的,因为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世尊为他们授记皆当往生。「皆」就是通通,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通通在将来都可以往生,「往生」这两个字,前面有一个「当」字,「当」就是站在现在看未来,所以往生现在决定。虽然人还活着、还在娑婆世界,但将来可以到西方佛国,这就是世尊为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授记的事实。

  「皆当往生,生彼国已」,一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才得到诸佛现前三昧。「诸佛现前三昧」就是可以在诸佛的面前受到诸佛的摩顶授记成佛,这个叫做诸佛现前三昧。这种诸佛现前三昧就是可以不离西方本国,化身千百亿到他方世界上供十方诸佛如来,受十方诸佛如来授记成佛。所以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不是在平生证悟诸佛现前三昧,不是!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才证悟,但是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是在第七观华座观的时候就往生决定,所以世尊才会为她们授记。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断烦恼证菩提,也可以从《观经》这一段经文得到印证。

  既然往生在平生就可以决定,当然我们念佛的人每天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求岂不是就是一份安心吗?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妙法,念佛可以使自己安心。没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妙法念佛充满了担心,诸位有智慧的佛子,你要选择哪一样就由你了!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经文善导大师判为得益分,意即叙述韦提希与五百侍女由于阿弥陀佛的佛力加持而得无生法忍,当下具足往生的利益。文中「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应时即得无生法忍」,「世尊悉记皆当往生」,指的是平生当下即获得。

  尤其善导大师主张韦提希是在第七华座观拜见住立空中之弥陀、观音、势至三尊时,感觉到佛的慈悲而得到无生法忍。夫人在序分拜见国土,在华座观拜见佛身,心里逐渐开朗终于得忍。

  「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指序文的见土,而「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得悟」,则是指第七观华座观之见佛的状态。无生法忍从净土门言,是获得他力回向之信心时,发起无上信心,即得往生无生之生,依此信心决定言无生法忍也。这段说明之文是在说提希夫人见到西方极乐世界广长之相是在经文的序分,韦提希夫拜见西方三圣是在经文的华座观,所以韦提希夫人见西方依正庄严,往生决定得到无生法忍,也就是得到往生决定的意思,并不是在这个时候韦提希夫人就已经去除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分断无明而分证真如。不是!韦提希夫虽然见到西方三圣,消除了苦恼,但是她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与你我凡夫一样都还在,是往生到西方佛国以后才得到诸佛现前三昧。换句话来说,就是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还在娑婆世界,还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她还没有得到诸佛现前三昧,还是凡夫、也还有烦恼心,不是已经禅定心、智慧心、清净心现前。不是!是到西方佛国以后才得到诸佛现前三昧。

  经文说的很清楚,「生彼国已」,往生到西方佛国之后,才得到诸佛现前三昧。所以我们念佛的人不用担心,我们的烦恼、无明、业障,不用顾虑我们的业障有多重,烦恼有多深,只要我们将心安住在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绝对救度之上,一生念佛便可以像韦提希夫人与五百个侍女往生是在平生就决定。韦提希夫人是摩竭陀国的一国之后,被逆子阿闍世太子提剑要将她杀害,非常的苦恼,忧愁憔悴,所以遥向灵山顶礼世尊,世尊有神通,才在灵山没、在王宫出,为韦提希夫人说法安慰。

  韦提希夫人是凡夫,在经文说的很详尽,「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韦提希夫人是凡夫,我们也是凡夫,韦提希夫人比我们还有福报,可以出生在佛世,亲聆世尊的教法。我们虽然没有韦提希夫人这份善根福报,不过韦提希夫人是凡夫可以往生就平生决定,同样我们也可以啊!我们也可以听闻南无阿弥陀佛真实教法,念佛,今生、现在、当下往生决定。我们如果将《观经》读一遍,岂不是就像韦提希夫人聆听世尊的开示吗?佛法就是这样奥妙。

  下面看第四点,《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经文:

  【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又云:是故若有有情、正信佛智者,即时入正定位,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这部《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世尊也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在闻信名号当下就决定。所以经文说:「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就是十方众生的意思,「闻信其名号功德」,这部经里用「闻」,下面加一个「信」,来突显十方的众生,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要生起信心。所以《无量寿经》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说:「闻信其名号功德」,经文的意思都一样。

  闻信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闻而不信犹如不闻,看到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不想念佛、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等于没有看到。所以听闻名号的功德起了信心的内涵,修这种的因,当下得到什么果报呢?「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即时」是闻信名号功德的当下就进入正定位,正定位是什么意思呢?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身分地位。世尊在《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说的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我们佛弟子如果还不相信,实在是烦恼太重了。

  既然往生是现在,闻信名号功德就可以得到,我们现在可以把握,为什么不把握?还寄托在不可把握,不可知的临终之时,这样不是很愚痴吗?现在我们可以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的本愿的道理,产生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一生欢喜安心念佛。现在不把握,还在千念万念期待不可知的未来,不可把握的临终,这样不是很颠倒吗?

  诸位有智慧的四众佛子,你要选择哪一种修行的方法,不知道道理就不知道,知道道理什么人不要现生好好的闻信名号的功德。所以为什么信愿要将净土三经一论重要的经文一而再、再而三的演说,要带给所有一切有缘的众生对名号的信心,一生安心念佛,这是信愿说法的目的,帮助一切众生欢欢喜喜、安安心心、快快乐乐的念佛。

  念佛是一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因为能成佛啊!可是我们看周遭的念佛人,有充满欢喜的心情吗?很多人念佛是念得很担心,念得很烦恼。师父啊!将来我临命终你要来帮我助念开示,不然我不知道会不会往生?将往生的希望托在师父的身上,这不是颠倒吗?往生的希望要寄托在南无阿弥陀佛愿力绝对的名号之上才对啊!我是凡夫如何可以让众生依靠,佛是圣人才是我们依靠的对象,我们是信佛、不是信人,所以会将往生的希望寄托在师父身上的,我就将他引导去寄托在阿弥陀佛的佛号绝对救度之上。

  所有一切的法师、一切在家大德弘法利生,无不是标月之指,标示月亮的手指头是引导众生的视线透过手指头所指的方向去看月亮,很多学佛的佛弟子一直停留在看法师、看手指头的视线之上。不对!要看月亮,月亮是佛,手指是法师、是在家弘法的人,我们的信心建立在哪里?建立在南无阿弥陀佛对我绝对不变的救度,佛的心是真实心、是不生灭心,不会对凡夫作任何的欺骗,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会说这个时候我要救你,这个时候我不救你,不会像凡夫有生灭变异之心,不会!佛要救度我们的心是永永远远不会改变,所以我们相信佛的话。

  所以在《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世尊说:「若有有情的众生、正信佛智就入正定位,不退转于佛道」。佛智就在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之中,因为这句佛号是阿弥陀佛的智慧选取要度众生的方法,所以佛号就是佛智。

  请看下面:此二文与《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雷同,用字更为简要明白,文意清楚可知,【十方一切有情,听闻信受弥陀名号,无上真实功德的同时,即进入正定聚之位,具足往生安乐国之身分。】

  所以听闻阿弥陀佛名号无上的功德,可以使我们当下进入决定往生的身份,我们为什么不要?有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为什么不要?真正要解脱成佛的人为什么不要?所以闻信的目的,正是为了要安心起行,听闻佛号的本愿道理,正是为了一生安心念佛。所以信与行,信心与念佛是净土门的重要纲领,就像鸟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要信阿弥陀佛不念佛,这就是翅膀剩一只,要念佛不信阿弥陀佛本愿,同样也是翅膀剩一只,鸟要是掉了一只翅膀牠就飞不起来。念「南无阿弥陀佛」,有信无行、有行无信,这都不是圆满修学净土的态度,以信破行、以行破信,更非是一个真实的净业行者,所以信心与念佛,对一个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要兼顾,这样才将净土教法圆满修成。

  【正定聚是指以信心欢喜开显之一念,即往生决定的人住于往生决定的身分地位,谓之正定位。即时就是同时、当下之意,既是闻信名号之当下就入正定位。往生业事平生成办之意甚为明白。】

  既然闻信名号的当下就进入正定位,往生的业事平生成办非常的明白啊!确实《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这两段的经文,很值得我们念佛的行者每天早课、晚课读几遍,自然就对阿弥陀佛名号的救度生起信心。

  【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的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是故若有有情、正信佛智者,即时入正定位,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很值得大家多读几遍。

  下面引用第五点《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闻其光明名号,若信受、若称名,即时除无量无数劫生死之罪。】

  这段经文简单明了,很容易体会。听闻阿弥陀佛光明名号的众生,若信受、若称名,当下就消灭生死之罪。我们凡夫众生的生死之罪有无量无数,所以经文才用无量无数劫来形容我们众生生死大业的深重,确实从无数劫以来我们在六道里轮回经过千千万万亿亿年这样重的罪业,凭我们自力修行一生三四十年,便可以消灭吗?自力不可靠,从这点来思惟便可以明了。

  如果有一辆载满烈火焚烧的木材,你才用一杯水要浇熄它,哪有办法?一辆车的木材在焚烧,烈火这样大,一杯水当然不够。我们生生世世无量无数劫的生死大罪,就像这辆在焚烧的木材,非常的炽盛。这一生自己修行的功德力,就像一杯水这么少。所以一杯水灭不了一辆在焚烧大火的木材,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才可以将我们无量无数劫的生死大罪灭除。佛号是佛的真如,佛号是佛的法体,佛号是佛的智慧所选取,佛号是佛的真心发愿所成就的,佛号是佛的真心修行所完成的,所以佛号灭罪的功能不可思议。

  虽然我们凡夫的罪业非常的重,无量无数劫,但佛号救众生的灭罪功能更大。所以《那先比丘经》弥兰陀国王问那先比丘说:「我们凡夫的罪业这么重,念南无阿弥陀佛便可以解脱,这我不相信」。那先比丘用比喻说法,让弥兰陀国王可以体会,凡夫的罪业很重就像石头,石头如果放在大海中必沉,石头如果放在船上靠着船的力量便可以将这颗石头从此岸载运渡过大海到彼岸。此岸就是娑婆世界,彼岸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大海就是我们众生的生死大海,我们众生就比喻这颗石头,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比喻这艘船,所以重要的不是石头的重量,有多重、大颗或小颗,不是!重要的是石头放在什么地方,放在海水之中必沉,放在船上就必渡。

  我们凡夫众生罪业很重,我们不必去烦恼,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安住在哪里,我们如果安住在自己,就会继续生死轮回,就像石头安住在水面就会沉下去,我们烦恼心业障虽然很重,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本愿绝对救度之上,阿弥陀佛的愿力就会将我们救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放下自力的计量,完全依靠阿弥陀佛他力的救度,这就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净业行者。

  善导大师、道绰禅师、昙鸾大师,这是我们中国的祖师,他们教我们这样做,日本的法然上人、亲鸾大师他们也教我们这样做。这些祖师都很了不起,印光大师在《文钞》经常教我们【仗佛慈力、必得往生】。「仗」就是依靠,「慈力」就是佛的慈悲愿力,说慈力、说愿力、说佛力、说本愿力、说不可思议威神功德力、说他力,名相这么多,不一样,意思都一样。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的本愿力,确实是我们众生安心之道,既然听闻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信受称名,当下就灭罪,当然我们现在就信受称念,不必等待临终才信受称念。我们现在就得遇了,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可以灭除我们的无量亿劫的生死大罪,我们现在就可以藉着这句佛号威神功德力,灭除生生世世的生死大业,何必要等到临命终才来用?何必要等到临命终才来念?

  【光明是「用」、名号是「体」,所以闻其光明名号有体用一如,若信受就是说信心,若称名就是说行,信心念佛。】

  信与行,在《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世尊开示的清楚明白,经文很浅白,只要识字的人一看就很容易体会,闻其光明名号,若信受、若称名,即时除无量无数劫生死之罪。既然名号灭罪可以在平生当下就决定,诸位有智慧的念佛行者,你难道要等待在不可知的临终才信受、才称名、才灭罪?不用吧!

  我们来看这段文的意思,此文之意为:

  【闻信、称念名号的同时,受佛光明摄取不舍,当下就消除无量无数劫的生死之罪」。夫阿弥陀如来是三世诸佛所念之觉体,即是久远实成之古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乃是果后之方便,此即「众生应得生者,我亦成正觉」之誓。为使众生之往生决定也,众生之往生决定者,佛亦成正觉,此正觉未成之昔,为法藏比丘,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时,悉皆成就十方众生往生净土之因,闻其理而起一念信解之心者,佛心与凡心成为一体,此无碍光如来之光明,摄取彼归命之信心而不舍也。】

  这段说明之文的意思是说法藏菩萨为十方的众生,发愿修行,当下就是为了要成就十方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修因,因为修因在念佛,所以要成就众生可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法藏菩萨要发愿修行,圆满了一切愿行功德,才可以使他成佛。有佛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可以使十方众生修因。法藏菩萨四十八愿的任何一愿,不圆满、不成就,就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就没有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要怎么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法藏菩萨为十方诸位你我,修诸不可思议的愿行功德,心心念念就是希望我们往生西方佛国,心心念念希望我们将来可以到他所成就的国土。所以菩萨的心肠是为了要让我们解脱成佛啊!已经成佛了,佛号让我们众生称念,还会设定条件吗?限定要念到没烦恼、没妄想、不执着,念到入禅定、证三昧,念到清净心、智慧心、禅定心现前,这样才加以解救,不会,绝对不会!佛是彻底大悲的人。《观经》经文世尊开示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无缘的人都想尽办法要救度他,有缘的人怎么不救度呢?没得遇佛法、没念佛的人,阿弥陀佛都想尽办法要解救他,有念佛的人想要往生西方,哪有不接引的道理呢?

  我们若了解佛的心,自然就安心念佛。因为成就佛道的法藏菩萨,佛号六字就是要威神普摄归命念佛的行者,所以没有念佛便罢,只要一念佛就会被阿弥陀佛光明照耀;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便罢,有想要往生决定登上阿弥陀佛的本愿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么简单容易。所以在《目连所问经》世尊开示说:「吾观无量寿佛国;易往易取」,世尊的智慧佛眼看阿弥陀佛的国土,非常容易去往生、非常容易得到。世尊跟我们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容易,我们不相信岂不是很愚痴?

  【下面此者《观无量寿经》说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经》说为:「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摄取不舍者,弥陀如来之光明中摄取念佛之众生而不舍,此即必生净土之理。言得不退转者,永不退堕三界六道必然得无上菩提之位。】

  《观经》这段经文说的太好了,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什么样的众生摄取不舍呢?念佛众生。所以念佛的人就被阿弥陀佛以不断光明摄取不舍,这实在是我们凡夫众生的意识心很难去体会。佛这么大慈大悲的对待我们,真难体会。我们念佛,阿弥陀佛的光明对我们摄取不舍。就如亲鸾大师所说的「烦恼障眼虽不见,大悲无倦常照我」。如果我们晚上要休息的时候将窗户打开,让月光照到寝室之内,我们人躺在床上休息,月光一样时时照耀在床上睡觉的我们,虽然我们已经睡着不知道,但月色依然照耀。我们在念佛,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佛的威神光明普摄,但是阿弥陀佛的光明确实是时时刻刻对我们念佛的行者光明普摄。我们如果知道阿弥陀佛的光明对我们的摄取不舍,难道还会担心将来临命终没有正念?难道还会担心将来临命终没人为我们助念?难道还会担心将来临命终病苦临身?难道还会担心将来临命终业障现前?难道还会担心将来临命终家亲眷属干扰?这些担心都会消灭。因为佛菩萨现前,所有一切障碍都会消除。因为我们念佛目的就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每一个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的人,不管是在平生或是在临终,看到佛都会很高兴,我们所求的就是要去西方佛国,佛现前要来接引我们,哪有不欢喜的道理?这世间的感情、金钱、权势、名位都不要了,为什么?你看到佛了,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相好光明,佛光照耀,烦恼心、执着心、分别心、眷恋心通通都放下,一定是正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谁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佛光照耀,还会没有正念?一定是正念的啊!所以我们将来临命终也是心不颠倒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是正念现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弥陀要解》蕅益大师开示说:「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这段开示说的很好,只要信愿持名,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仗他力,你看蕅益大师也教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他力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要如何仗他力?信愿持名就是仗他力啊!他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以名号要救度我们。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誓愿定不唐捐,就是佛发愿修行成就名号让我们众生信受、称念、往生、解脱、成佛,绝对不会白做的,不虚作住持功德。佛不会白发愿的,不会白修行的,名号不会让众生白念的,绝对可以救度众生。所以阿弥陀佛与圣众现前对这位行者安慰开导,「现前慰导」这句话蕅益大师用的非常的好。信愿实在要对蕅益大师鼓掌赞叹,将来我们临命终会因为我们的业障而有病苦。甚至有冤亲债主啊!《地藏经》世尊跟我们说南阎浮提的善人在临命终尚有冤亲债主现前,何况是恶人。我们无数劫的罪业这么多有冤亲债主现前这都很正常的,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我们对我们安慰开导,佛光普摄、令心不乱,所以得到不颠倒,故得无倒。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说的就是因为有佛菩萨现前安慰、开示、引导、放光照摄,所以这个念佛的众生才会不颠倒自在往生,这就是仰仗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说的很好,祖师的话值得我们信受啊!

  最后引用的经典是《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盘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从《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的经文也可以明了,往生一事是平生就决定的。「彼国众生」这句话是指已经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若当生者」是指还没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还在因地,彼国众生是已经在果地。所以「彼国众生,若当生者」这两句话就包括在因地与果地的人,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还没往生的人,或是已经往生的人,都会究竟到无上菩提。也就是说已经往生的、当往生的,都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涅槃妙乐。何以故,为什么?下面就说出了答案。

  【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邪定聚的人与不定聚的人,就是不了解法藏菩萨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的原因。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法藏菩萨成就的,邪定聚与不定聚就是不了解,正定聚的人就了解。说白话一点就是有听闻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建立的原因,没有听闻阿弥陀佛本愿的人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建立的原因。进一步更简单的说,听闻阿弥陀佛本愿的人知道念佛能成佛的道理,没有听闻阿弥陀佛本愿的人不知道念佛能成佛的道理。一样都是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知道念佛能成佛内心较安心?还是不知道念佛能成佛内心较安心?当然是知道啊!所以要听闻阿弥陀佛本愿妙法使我们安心念佛,道理就是这样简单。

  我们来看下面的说明:

  【依照此文,邪定与不定之人因为不知阿弥陀佛建立净土的原因,所以不能往生。相反的正定聚的人则因知建立的原因,所以能够于往生之同时究竟无上菩提。】不但如此,「若当生者」这句话,也断定了往生人是现在的人,「当」是现在预想未来之语,所以指的是还没往生的现在人,就像我们现在就是还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还在因地,所以我们就是若当生者,所以我们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世尊的开示绝对要信受,拿此文与《大经》之文对照,就可知道《大经》的「生彼国者」句中,含有「若当生者」的意思在内,同时也可以明白之所以「无诸邪聚及不定聚」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阿弥陀佛建立净土的原因,所以很明白的正定聚是现生可得的阶位。

  从《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这段经文「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我们有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就趁现在自己还能做主的时候,好好的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好好的老实念佛,这才是一个真正与阿弥陀佛的佛心佛愿相契相应的念佛人。现在可以把握不把握,寄托在将来临命终,希望别人为我们助念,希望有很好的临终善缘,希望临终自己有功夫、有正念,感召佛菩萨,这都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来听闻净土的教法,听闻本愿的道理,听闻阿弥陀佛建立净土的原因,可以使我们安心念佛,当然我们现在就把握当下。这样才是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念佛人,在这里信愿祝福诸位四众佛子,听闻这番道理之后,一心念佛,闻信本愿,当生成就,念佛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根       观经)(五明学佛网:善根       观经)  

 正如法师:所有善根 心心回向 

 张秉全居士:信愿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决生净土。 

 张秉全居士:一句弥陀,是多福德,非少善根。 

 张秉全居士: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略释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下篇知恩图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下篇知恩图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蒋维乔居士: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第三章 善根发现 

 戒法法师:试论《阿弥陀经》中的少善根 

 妙境法师:如何栽培善根 

 仁焕法师:以善根福德圆满人生 

 仁焕法师:有觉悟善根福德才圆满 

 仁焕法师:善根福德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