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愿法师:怎样能够成就出世间的解脱呢


   日期:2016/3/8 10: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怎样能够实证涅槃法,怎样能够成就出世间的解脱呢?怎样能够成就涅槃呢?那释迦牟尼佛开悟的时候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为什么佛陀要说人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呢?事实上,我们可以用现在的话来描述,我们在世间的范畴,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组成,我们会认为,这个肉体是我,我能够思考,我能够作价值判断,我能够作逻辑推理,这个精神体也是我。这个肉体和精神体的集合就形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很珍惜的个体的我,但是这个够吗?事实上不够,很多人在这个肉体上去下功夫。你看印度那些苦行外道,用种种方法来折磨自己的身体,但是折磨这个肉体,修炼这个肉体你会成佛吗?不会了。

  有些他会让这个肉体一直炼,炼到他能够长寿,能够成仙,这个样你能够究竟解脱吗?也不能。为什么?因为肉体只是呈现的一个相,肉体的根源是什么?是能量体。药师法门里面讲,七尊药师佛就是讲我们有七重能量体,所以要由相,要向内追溯到它的根源。我们看到佛背后有一个圆光,很多人认为这个圆光是个平面的,是个平面的圆圈,但是是吗?不是,它其实是个立体的,不是平面的,它是立体的圆球,圆球代表什么?代表能量体,代表佛陀打破了能量壁垒,开发出本有的能量,让本有的能量开启出来了,这样是真实修行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七重身心,即肉体、情绪体、理智体、意志体、直觉体、光明体、空性体。肉体是以物质能量来滋养的,我们依靠饮食,依靠呼吸来滋养肉体;情绪体、理智体、意志体这个是属于以精神能量为滋养的,让我们能够思考,我们能够有善心,慈善是精神体的滋养;直觉体、光明体和空性体是要依靠灵性能量来滋养的。所以这样的七重身心我们要能够打开,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不单单是这个肉体,它是一重一重扩大的,像七个一重套一重的球一样。如何把这个能量壁垒打破呢?这个是修行的地方。由我们这个肉体开始由内向外,它是越往外密度就越来越小,一直到无限小,就趋近于零;而由内向外这个振动频率越来越高,智慧越来越广大,一直到遍满法界的智慧。所以我们就可以明白,佛陀是全知者,是真实不虚的。为什么?因为佛陀是把这个七重的能量壁垒,就像把这个蛋壳打破一样,把七重的能量壁垒都突破了,都穿透了,所以对每一重能量空间里面所含载的信息他都知道,所以佛陀的智慧很广大。佛陀说整个法界任何一个众生起心动念,佛陀都知道;下一场雨,总共有多少滴雨佛陀也能知道,就依靠这样的方法。

  其实佛法的修证并没有什么神秘,只要你懂得成佛的原理,当然人人都可以按照这样的证量标准去修行,去成就,去成佛,所以这个是实证涅槃法。

  还有精神体,我们能够思考的我们这个大脑思惟,事实上它是很有局限性的。我们前面一开始就说,要由大脑思惟方式提升到灵性生命思惟方式,为什么?因为大脑思惟是有执著的,它是有成见的;它是碎片化的知识,而不是全景全貌的智慧;它是静态的知识,而不是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所以要超越这个大脑思惟的状态。

  精神体的本源是什么?精神体的本源就是本心,我们一层一层去照亮的时候,一直到开启本心复还,我们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显现出来。《楞伽经》上面就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众生身中,如大价宝,为垢衣所缠。”我们要通过禅修照亮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内心放下对于种种境界,对于重重境界的那种执著心,一直穿透它,一直向内照亮自己内心的盲点。一直到有一天豁然大悟,一直到开启本心;而这个本心还不是自性,本心是自性最初的一层投影;因为自性是不可以说的,说出来就不是了,开口便错,动念即乖。所以我们这样地去修证,这样地去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愿法师       出世间)(五明学佛网:大愿法师       出世间)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郭元兴教授:九乘差别略义·出世间乘 

 张秉全居士: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其它法师:如何处理家庭危机(大愿法师) 

 雪漠:谈谈出世间法意义上的成就 

 雪漠: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3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20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9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8 

 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