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现代教育存在种种偏失如何用佛法来补足?


   日期:2016/3/11 4: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黄公元

  现代教育在取得巨大进展与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面对21世纪,现代教育应如何兴利除弊,使之健康发展?是在整个世界都受到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对改革中的中国现代教育来说,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并不轻松的话题。

  教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则是一个内涵与外延甚为丰富而广泛的复杂概念。

  本师释迦牟尼佛示寂前,孜孜矻矻、乐而不疲地说法四十九年,以佛法的甘露滋润众生的心田,佛经就是他演教导众的如实记录,佛陀是最好的老师、最伟大的教育家。

  佛陀教育始终是其基本内容、基本功能,使人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获得自由是其不变的基本目的。佛教教育的一些理念、原则及其长期积累的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供现代教育借鉴。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认识。崇尚科学、大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现代教育,较之以往的教育固然有许多进步,但决非十全十美。由于种种原因,现代教育也有不少偏差与弊病,有的还相当严重,甚至还可以说面临着危机。

  不少人认为应努力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矫治现代教育的弊病。佛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积着丰富的宝藏。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这样说:佛教文化可补现代教育之偏。

  现代教育最大、最明显的弊端是忽视了人之为人的教育,即人的心灵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忘失了教育的本质、宗旨与理想。

  教育的使命与道德价值脱节,忽视了人格教育。正因为如此,西方不少校园内外之道德腐败现象,如酗酒、吸毒、性滥交、艾滋病、强奸、抢劫、暴力伤害、自杀等问题成堆。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著名华人科学家李远哲,在香港中文大学讲演谈到中国文化与教育时认为在教育的两个层面:“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上,忽略“成人”的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教育才不会走入迷途。

  其实,除儒家文化外,佛教文化中也有不少这方面的精彩内容可以发掘,遗憾的是似乎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类似于儒家的“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佛教则有“成人”与“成佛”的关系。

  佛教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成佛,而基础在于成人。若人都做不像,还谈何成才、成佛?佛教修学的次第有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佛菩萨是由人修成的,人乘是修学者发大乘心直趋成佛的始基,否则学佛、成佛就成了空中楼阁。

  所以佛教教育非常重视切切实实地从修五戒十善做起,首先做一个心地慈悲、与人为善、诚实守信、敬业乐群、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好人,反对好高骛远、夸夸其谈。佛陀专门为弟子讲过《十善业道经》等,教导弟子勤修五戒十善,奠定修学的基础。

  现代教育再也不能侈谈、空谈人的全面发展了,过分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性教育,是难以摆脱现代教育面临的道德困境的。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善于吸取传统文化(包括佛教文化)的丰富营养,把人的心灵与道德教育、把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摆到现代教育的基础与核心的地位,切切实实地落到实处。

  只有在“成人”的基础上“成才”,这样的人才,才是予人类福祉真正有益的人才,否则所谓的“人才”也可能成为祸害人类的恶魔。

  现代教育另一痼疾是陷入应试教育的泥坑而难以自拔,考试的指挥棒使师生皆沦为应付考试的机器,扼杀了学人自由发展的生机与慧命。中国当今的教育中科举的“幽灵”不散,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很难在实践中贯彻,统一的升学考试、模式化的试题、划一的教材等不知浪费了多少人的宝贵时间,窒息了多少人的聪明才智与鲜活的创造力,更不要说人的般若智慧的开发了。

  佛教教育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因材施教,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敷演八万四千法门,正是针对众生不同的根机、依据不同的时节因缘,应病与药、应机施教、善巧方便地导引众生趋向菩提大道,培养出了迦叶、舍利弗、目键连、须菩提、阿难等一大批绍隆佛法的高足,度化了无量众生。契理契机始终是佛教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佛教传入中土之后,在其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宗派与各种不同风格的教法,高僧大德辈出、佛门龙象迭现,教化了无量众生,正是契理契机原则得以实施贯彻的具体体现与丰硕结果。

  佛法的教育与修学既是十分严格的,讲求戒律与精进,又是非常生动活泼的,注意激发觉性与妙悟。尤其在禅师那里,绝没有千篇一律的教法,而是随缘施设、观机逗教,极为善巧方便、活泼洒脱,明眼的师父一旦发现弟子与己不契,即会观察因缘让弟子“转学。

  佛教史上有许多这方面的公案与佳话。这里不乏值得现代教育借鉴参考的有益经验,以克服当今教育中刻板僵化的做法,驱除科举化的应试教育“幽灵”。

  如按现今教育中的某些制度与规定,在衣钵传承问题上慧能是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神秀的,中国佛教史上也可能没有六祖慧能大师与禅宗宝典《坛经》了。五祖弘忍的慧眼固然令人敬佩,佛教教育的契理契机原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保证。

  现代教育涌出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为人们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提供了指导与方便,增强了人们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竞争力与适应性。但是紧张的学习与激烈的竞争,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烦恼与焦虑。

  一方面,外界的各种诱惑越来越多,导致内心的贪嗔痴三毒炽盛,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压力,导致精神的紧张、抑郁、痛苦以至失常。由此而引起的纠纷与冲突的现象也并不鲜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谐遭到极大的破坏与损害。

  现今的教育可以教人掌握知识与技能,但无法有效地解决人的烦恼与痛苦,甚至还会增添人的烦恼与痛苦,而佛教文化中则有许多止息烦恼、消除痛苦的良方妙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对于医治人们的心理疾患,提高心理素质、调整与改善不良心态、融洽人际关系,最终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可以提供极为有益而有效的帮助。

  佛教文化与现代教育互相促进、共同繁荣,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觉悟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是人类面向21世纪的共同期望。

  本文选自《佛教文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现代教育       佛法)(五明学佛网:现代教育       佛法)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六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四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三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二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一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