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会感恩,您的内心才会清净


   日期:2016/3/13 10: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我们举目观察茫茫人海,细细地审视每一个忙忙碌碌的众生时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不在追求着安乐,也没有一个众生不在回避着痛苦。就像只要是水就一定是潮湿的一样,又像只要是火就一定是灼热的一样,只要是一颗心灵,就一定是希求安乐并且不希望得到任何痛苦的。

  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实际情况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幸运之事连连不断地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不仅有享用不完的衣食、财富,而且也受到众人的尊敬、爱戴;而有些人,则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不幸之事也接二连三地降临在他们身上,似乎天公专门与他们作对一样。有人看到这种场景就感叹甚至抱怨命运的不公,这都是对心灵的奥秘尚未通达的表现。

  其实,天地之间并没有一个主宰人类幸福与安乐的神秘力量,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他(或她)自己的思想创造的。《楞严经》中说:“心生种种法生。”《大智度论》中说:“三界所有,唯心所作。何以故?随心所念,悉皆得见。”《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地观经》中说:“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失落的致富经典》中说:“有一种会思考的灵性物质,世上所有事物的形成皆源自它。这一灵性物质是宇宙的填充物,宇宙的每一丝空隙都由它占据着。首先,在这种灵性物质中出现了思想;接着,思想再按照其想像的模式制造出了世间万物。世间万物都是人类的思想创造的——人类通过让自己的思想作用于这个无形无相的灵性物质,就将无形无色的思想变成了有形有色的现实。”

  所以,一个人财富充足,是思想的创造;身体健康,是思想的创造;受人尊敬,也是思想的创造。一个人贫穷潦倒,是思想的创造;疾病缠身,是思想的创造;受人诽谤,也是思想的创造。一个人命中所出现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无不是自己过去与现在思想的创造。

  如何用自己的思想创造美好的未来呢?古今中外的智者们异口同声地说:“感恩。”如何远离痛苦呢?古今中外的智者们同样异口同声的说:“远离抱怨。”感恩就是时时处处看到人和事物好的一面,并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感恩之心;而抱怨就是看到人和事物不好的一面,并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着怀恨之心。人的起心动念无不是在造业,这个业就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感恩就是心灵创造美好的基本方法,虽然眼前的人和事不尽人意,但是忽略不好的,只想到好的,那么心就在创造美好,所以未来一定是美好的;相反,抱怨是心灵创造痛苦的基本方式,虽然眼前的人和事物或许并不那么糟糕,但是如果只思维其不好的一面,心就是在创造不美好,那么未来就一定不美好。

  王凤仪老善人说:“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的毛病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著,从反面上找,土匪还有个‘义’字,若是出卖朋友,‘义’字一倒,一定落网。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又说:“心里长存别人的好处是存阳,常存别人的坏处是存阴,不可不分别清楚。愚人好自用,自以为是。不找人好处,所以多怨,多怨就多苦。贤人能就下,只怕自己有不是,好取人长处,所以多益,多益就多才。”又说:“找好处能生启发力,能接万缘,是破罪障的根。能存一分好处,就多一分阳光。”其实,王凤仪老善人这里说的“找人好处”就是感恩,“看人毛病”就是抱怨。

  《秘密》中说:“如果无法感激目前所拥有的事物,你就不可能为你的生命带来更多。原因何在?因为你没有感激之情时,所发出的思想和感觉都是负面的。这些感觉都无法把你想要的带给你,不论它们是嫉妒、愤恨、不满或是‘不够’的感觉,它们都只会把你不想要的送回来给你。这些负面情绪阻断了属于你的好事的降临。”

  据说,最近南怀瑾老师经常向身边的人推荐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是台湾的陈女生用她一生坎坷而绝处逢生的经历现身说法而写的。在“感恩的心”这一段,陈女生对感恩有着非常精辟的论述,书中说:“有的人一生过得很幸福,有的人却三餐不继、朝不保夕,甚至多灾多难,大病小病不断。这都是有感恩之心与没有感恩之心造成的。经典上说:‘有感恩的心,便什么都有,没有感恩的心,便什么都没有。’……天地有天地不变的定律:一个人能有感恩的心,才能拥有他所想拥有的幸福,而一个不知恩、不知感恩与报恩的人,必然一无所剩、一无所有。”

  她参加救助队救助穷人时队员们的发现:“二十多年来,我们走遍全省各地,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可能的及时帮助……,我们拜访过不少亟待救济的可怜贫户,却发觉一个现象:‘越苦的人越没有感恩的心,甚至予取予求,认为伸手开口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贫户很让人灰心,最凄惨的其实是这类不知感恩又无情义的人。我们救助队的许多人都有个共识:‘最需要同情的人,时常又是最不值得同情的人。’这叫绝人走绝路,身陷绝境。虽然任何宗教都不希冀对方的知恩、感恩与报恩,可是面对一个不知感恩与报恩的人,所有的拯救工作都是白费心血的无底洞,因为这种人永远是无法绝处逢生的悲剧人物。我们教导贫户们如何挣脱拮据的束缚、如何以自力来打开困局,而这些努力,都必须让这些人先打开内心,产生最基本的感恩心。”

  如果你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有一种美德你不能没有——那就是感恩;如果不想有一个痛苦的未来,那么有一种缺点你不能有——那就是不知感恩,甚至是抱怨。(作者:明如居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感恩       清净)(五明学佛网:感恩       清净)  

 傅味琴居士: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5.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六、灵性清净即佛心 

 净界法师:怎样才叫作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吕澄居士: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二编 本论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四、唯识教之传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