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有一友人,智慧超群,但觉得苦恼很多,想要自暴自弃或与世隔绝,该如何帮他?


   日期:2016/3/22 9: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网友提问】法师,我发现周围的人都是勉强的活着,拖着身体不情愿的生活着,包括我。总觉得每做一件事都是错的,也许我的价值观有问题,我真的很错,但我不知如何才对?

  【XC法师】如果觉得自己生病了,应该怎么办?要去寻医、求药、服药。心里的烦恼、精神的痛苦,要用心药来医治,要去寻找善师善友、去听闻、去实践。佛法中蕴含了无上的智慧与慈悲,可以治愈烦恼大病,指导我们的人生。

  2.

  【网友提问】师父,每次回家坐车都会遇到那种拿着爱心捐助本示意我给钱的人,而且并不是残疾人,就是指指他的耳朵嘴巴,示意他聋哑,谁会知道是不是装聋作哑呢,遇多了越来越反感。像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作意如何思维呢?难道是怀着善心给他钱并且不管他是不是骗人的呢?想不通。

  【XC法师】无论真假,都是需要帮助的人,可以在心中为他默念佛号回向,发愿未来以究竟佛法利乐于他,不要反感、厌恶。

  3.

  【网友提问】最近感觉到自己身边的人多了起来。既高兴又有点担心。面对各不相同的人,弟子该怎么做才能不让这些缘分成为彼此牵绊的障碍,而成为对彼此有益的殊胜因缘呢?

  【XC法师】自己心中要有道,不然“广结善缘”就会变成“广结散缘”。

  4.

  【网友提问】总是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没有主见还笨,这样子已经很长时间了。

  【XC法师】不能总是想“我不行,我有很多问题”,越这样想心越沉,最后心就没有力量。人的心要向上仰望,要多想积极的东西,要想“不会的我可以学,我能够做到,我会越来越好”,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心态。

  5.

  【网友提问】但却总是太容易被他人的话伤害,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为什么自己这么脆弱?

  【XC法师】要常常去思维听闻的道理,才能取代内心的非理作意。我们总是对很多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道理上虽然知道,可是就是做不到,这是因为,我们内心根本没有去思维、串习那些能够解决我们烦恼的道理,而是一直在重复自己过去的思维模式,就好比有了药没有吃,反而一味哀叹“怎么办”。

  6.

  【网友提问】师父您好,参加助学慈善活动,刚开始都比较有热情,但之后就忘记了,热情就没了。很久以后或者能想起来自己曾有过利人助人的心,但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的,麻木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XC法师】我们的发心是不牢固的,会失坏,内心虽然有善,但还有许多烦恼,不如理修行的话,无明烦恼就会遮蔽我们的善心。不断回归初心,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参加活动不是最终目的,是一个自利利他的起点,千万不要觉得做一点就够了、已经很不错了,要不断去培养和增长我们的道念、大愿。

  7.

  【网友提问】请问师傅,如果我帮助了一个学生,而他后来做了坏事,这样我会有什么业?

  【XC法师】一个业的性质与轻重,取决于动机、对象、行为、结果,对于“救助”这个业而言,当自己的救助完成时,这个业就完成了,自己的本心和行为都是善的,就是善业。被救助对象以后的行为,是他自己另外的业。当然,如果在物质之外能够有持续精神上的帮助,那更好。

  8.

  【网友提问】师父,感觉被某个始乱终弃的人毁掉了人生。事情过去很久,也淡忘许多了,如今他又以优越的姿势出现在我面前,要我“努力”一点,他在扮演好人,指指点点我的生活。我恨意又起。

  【XC法师】把自己不如意的理由都算在外境,用恨意面对他人,“因为他不好,他害了我,所以我才不好”,这样的心态才是让自己过不好一生的罪魁祸首。不要把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也不要把不幸归罪于他人,要找到自己的路,懂得和把握自己的因果。

  9.

  【网友提问】师父,我又想问您问题了。我为我容易害羞脸红的性格感到万分的烦恼和痛苦,到大学了还是这样,特别小的事情都会脸红,虽说是女孩子,但也极度敏感过了头,不敢上台,与朋友相处也会脸红,我害怕被人看到脸红但又控制不住,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XC法师】这是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接纳它就好,不必去烦恼、痛苦。拥有一点自嘲精神,会活得更快乐,不要把小问题放大成不可承受之重。

  10.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想请问让自己时刻在定中,是对外在事物看得清楚,自己内心清净不产生喜或悲的觉受,还是随着外境可以或喜或悲,不执着就行,还有,如果我爱取有,取不到我不执着,这样不可以的话,在学修上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我又想师父教授我们把一切喜怒悲欢化成对众生爱和慈悲,我自己还是泥菩萨呢,时常受到各种压力和苦难,心力弱、行动力差无法自救,现在又没时间钻研佛法,定中时刻不起心念处理外境,怕搞成活植物人了?

  【XC法师】先依师听闻建立正见,净罪集资严持戒律,才谈得上修定。在当下的缘起上好好用功,离诸戏论。

  11.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弟子最近在践行师父所教——行善事,弟子明白利益众生的事方是善,可是有些 事似乎是介于应是自己本分和善事之间的,比如下班关办公区域电灯,这么一来弟子突然就不明白什么样的事算是善事,怎么去界定,请师父深入指导。感恩您!

  【XC法师】有助于他人、有助于大众、有助于未来、有助于自我成长的事就是善事。

  12.

  【网友提问】因果果真丝毫不爽,不差分毫吗?

  【XC法师】千真万确。

  13.

  【网友提问】大师,你好。我想请教你一下,假若身边总是无可避免地有一群悲观的人,如何能避免受到他们的影响呢?

  【XC法师】 多结交乐观的朋友。

  14.

  【网友提问】师父,请教,若有一友人,智慧超群,但觉得苦恼很多,想要自暴自弃或与世隔绝,该如何帮他?

  【XC法师】能够解决自己的烦恼才叫智慧,否则只是知识。用真正的智慧帮助他。

  15.

  【网友提问】感恩師父!去年曾經師父開示,理清了關於出家的最後一點思維混沌,過了自己這一關。穜因方得果,無論內心如何堅定,最終都要落到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每一個具體問題。家人都是執著于“世俗幸福”的人,尤其父親對於宗教相關持絕對排斥態度,小時候見我讀偈抄經便棍棒伺候,母親稍有不同,在和平對話狀態下能夠進行一些精神層面的溝通。可惜成年之後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太少,交流多有不暢。這幾年好不容易努力讓他們了解到我做事態度的堅定【包括終生獨身的意志】以及對於佛法的親近,但要最終說出出家二字,到底還是太難。關於出家一事我極其慎重,尤其又面對這樣一個家庭,所以一直都是只做不說,多做少說,擔心打破目前這種微妙的平衡,激起衝突,前功盡棄,但年復一年等待下去,除了哄得父母開心又有何用,我只擔心時間蹉跎,本末倒置。今年夏天母親會到我所在的地方住一個月,這可能是近些年來唯一能跟母親較長時間相處的機會了,想著應該利用這一點時間,做做母親的工作,以此為突破口,得到父親的容忍,又怕說出來太冒失,徹底毀掉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 想請教師父,要讓父母了解并認可我的決心,我“做”的功夫下到了,是否也應該“說”一“說”了??

  【XC法师】多與志同道合的善師善友交流,堅定愿力,清晰抉擇。多祈求、多發願、多懺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XC法师       智慧)(五明学佛网:XC法师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6.愚昧、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