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关于闻法的功德以及皈依的重要性的宣讲


   日期:2016/3/24 19: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6年2月4日

  今天是大年初六,初一到十五按藏历都是神变日,当时伟大的佛陀跟六位外道的本师辩论,他们没有辩过释迦牟尼佛,然后就比神通,也没有战胜佛,释迦牟尼佛降伏了这些外道的本师,同时创立了佛教。释迦牟尼佛自己的教法是非常殊胜的,在这样殊胜的日子里,大家做任何善事所得到的福德比平时都要多,要翻倍,翻多少倍呢?十亿倍。

  今天我们祈愿法会第一个阶段就是闻法。闻法的功德非常大,大家以恭敬心、感恩心来闻法,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闻法可以消除业障,不用念什么别的咒,也不用做什么法事,闻法本身就是一种消业、驱魔的方法;闻法还可以积累福德,我们平时通过上供下施来累积福德,但如果你如理如法地闻法,本身就是在积累福德。佛在经中讲过:在所有的善事,所有的功德中,闻法最为殊胜。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心里有的很多障碍和烦恼都可以通过闻法驱除,心里升起欢喜心了,心里变得清净了,外在的这些魔、这些障碍自然就会消除。这是我们自己的心感召来的。

  今天大家风雨无阻的来到这里闻法,有的能明白,有的可能不明白,但是只要你怀着恭敬和感恩的心来闻法,就可以消除很多业障,驱除很多魔障,大家要有这种信心。恭敬心是什么?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自己的观点都放下,这就叫恭敬心。若是你没有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没有把自己的这些观点都抛掉的话,你怎么能感受到佛法呢?

  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傲慢是闻法当中最大的过患,有傲慢心的话是得不到佛法的,有傲慢心的话相续中也不会产生智慧。要把自己放下。其实我们所谓的这个“我”,它是个假我,它是不存在的。若是你还有自己的这种观点,这叫分别念,这些分别念是没有力量的。把自己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佛法。

  还要有感恩的心。今天我们能够得到人身,能够闻到佛法,这都是佛赐予的,众生赐予的,要感恩佛。没有佛的这种教导,没有佛法的智慧,就没有办法积累这些善根和福德。能积累善根福德的方法就是佛法。不是说光念经、光念咒就是佛法。什么是佛?今天这一切的机缘都是佛的化现,都是佛。佛有种种化身,所有都是佛赐予的,佛法赐予的。大家今天坐在下面这样聆听,这就是感恩,这就是恭敬。

  今天我们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但是现在我为什么高高在上,你们为什么在下面聆听?这就是恭敬,这就是感恩。今天我坐在法座上也是因为我要传法,要给大家讲佛理,所以我这也是一种恭敬。若是你们现在能够调整心态,以恭敬心、感恩心谛听佛法,今天你们就没有白来。今天外面下着那么大的雪,大家不顾一切艰难困苦来到这里,不单是为了自己的善根和福德,也是为了祈愿世界和平,为了无量众生的利益。香点上了,灰自然就有,福德和善根自然会积累,家要相信这一点。自己要欢喜、快乐,这叫得到法益,这叫做改变。欢喜心、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这是第一个环节——闻法。

  今天到场的人中,有很多人发心皈依,有很多人已经皈依了,但是依旧糊里糊涂。我们就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什么叫皈依?怎样皈依?皈依以后应该做什么?

  对于今天要发心皈依的人来说,要了解皈依是怎么回事,要懂得皈依的这些相关内容。对于已经皈依的这些人,了解这些也很重要。以前阿底峡尊者是印度那烂陀寺的班智达,精通显密一切教法,但是他到藏地每一次法会讲的都是皈依,因为他讲的太多了,大家都叫他“皈依上师”,这充分说明了皈依的重要性。

  第一个是皈依的基础。皈依的基础是信心,没有信心的话皈依也只是表面上的,实际没法进入佛门。信心很重要,信心有多大,加持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那什么叫信心?信心有三种,一个叫清净信心,一个叫欲乐信心,一个叫胜解信心。

  清净信心,就是清净的欢喜之心,对上师三宝的这个功德有欢喜之心。现在我们皈依的很多人都不了解上师三宝。什么是佛?佛有法身佛,有色身佛;什么是法?法有正法,教法,教法就是三藏——经藏、论藏、律藏,正法就是戒、定、慧三学;什么是僧?僧有世间的僧,有出世间的僧。僧有很多,上师、善知识也有很多,善知识和上师都有他的法相,具有功德和成就的人可以称为善知识,也可以称为上师。

  佛、法、僧,上师有很多无漏的功德,“无漏”是清净没有染污的意思。你了解了这样的功德,然后生起欢喜心,特别喜欢具有这些功德的佛、上师,这就是清净信心,不清净的叫贪心,清净的叫信心。对无漏的功德产生欢喜心,这就是信心,若是对有漏的,比如对权啊、钱啊等等这些包括神通产生欢喜心,这叫贪心。一个是轮回的因,一个是涅槃的因。清净的信心好比一台车的发动机,没有这个信心,就像没有发动机的车一样无法启动。刚开始的时候,人都有新鲜感,很精进,这个时期过了就没有信心了。若是你对佛法,对上师三宝产生这样一个欢喜心,就如同喜欢金钱一样喜欢上师三宝,你一定会精进的。

  欲乐信心。就是我也要得到这种功德,我也要做上师、做成就者,我也要解脱。不清净的叫欲望,清净的叫愿望。我们可以有愿望,不能有欲望,欲望是轮回的根,愿望是成佛的因。佛菩萨在六道中,他们是因为愿力,众生在六道中,是因为业力,所以这个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自由的,一个是不自由的,一个是痛苦的,一个是不痛苦的。乘愿再来的肯定是不痛苦的,因为他是自由的,自己愿意做的;因业力牵引而来肯定是痛苦的,这也叫轮回。人不能有欲望,有欲望就有绝望,有欲望就有痛苦。但是人可以有愿望:我要成佛、我要解脱,要具备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功德和智慧,要具备无伪的慈悲心,利益众生的各种善巧方便,这个心就是欲乐信心。

  胜解信心。每个人都有佛性,都可以做佛。什么是佛性?把功德福德累积起来这个本能叫佛性。福德圆满了,功德圆满了,你也就成佛了。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自己相续中也可以产生这些功德,自己也可以做佛,对这个深信不疑,这个叫胜解信心。

  这三种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也是皈依的基础,一切正法从这里开始,信心开启皈依之门,皈依开启一切正法之门!

  第二个是皈依的本体,即四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还有皈依上师。皈是皈投,依是依靠。皈依的同时,自己相续当中要产生戒体,四皈依的同时,在我们的相续中要产生四皈依的戒体。大乘佛法中所谓的戒体就是决心。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师的同时,心里要下四种决心,要做四种决定。你下决心了做决定了,你相续中就有戒体了,你就真正的走进佛门了,这样的皈依是真正人生的转折。

  这里好多人皈依已经十年、二十年了,但是如果没有下这个决心,没有做这个决定的话,你还在门外。还在那里分别:我是学显宗的,我是学密宗的,我是学小乘的,我是修大乘的。算了吧,先好好皈依,先入门,然后再选法门。

  皈依佛就是从今以后佛为究竟的导师,只听佛,以佛为中心。我们皈依佛之后,很多人还是以自己为中心,跟着自己的烦恼随着自己的习气走,尤其是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是自己说了算,不是佛说了算。比如你生病了,佛说了这是你前世造的业,主要是杀生,你现在就是要断恶行善,忏悔过去杀生的罪业,但是我们为了治病,又去杀生,为了补身,又开始吃肉,这都没有听佛的话!

  还有家庭不和睦,佛讲这是我往昔造的业,你可能前世就犯过这个邪YIN,现在你就断恶行善,忏悔过去的罪业,以后不要再邪YIN,你不听,那家庭肯定不会和睦啊;佛讲的贫穷潦倒就是你自己没有做布施。做布施多简单啊,你吃饭的时候先做供养,这是布施,然后当加持品吃,排泄这些不清净的东西也是做布施啊!恶道的众生都需要这些。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布施,但是为什么不做呢?因为没有深信佛法,不听佛的话。皈依佛陀,佛为究竟的导师就是从今以后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再也不跟自己的烦恼走,不跟自己的习气走,按照佛的教导去走,按照佛的智慧去做,这个就是决心。

  皈依法,就是从今以后佛法是我唯一的道,是我到达彼岸的唯一方法。我的人生要圆满,唯一的方法就是佛法,解决烦恼和痛苦的方法不是钱,不是权,不是神通,而是智慧,是佛法。这就是皈依法。

  佛法是智慧,得一分佛法,得一分智慧,得一分智慧,减少一分痛苦,减少一分烦恼,光念经念咒,不一定是佛法。咒的力量和宇宙的力量是相同的,你把自我放下,跟宇宙融为一体的时候,才可以启发它的能量。同样,念经你得会念,心在当下这叫念,你心没有在当下,嘴里念经,心里想别的,嘴里念经心里想儿子,这样你的心态没有放下,这样念经是没有用的。

  皈依僧,在小乘中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才可以为僧,但是大乘佛法中不是,在家人也可以称为僧,一个人也可以为僧,但是必须得有修有证,解脱的道路上不退转,菩提的道路上不退转的,都可以为僧。皈依僧就是要把他们作为究竟的道友,作为自己修行上的一个榜样,这样的话自己也能很顺利的到达彼岸,圆满成佛。

  最后还有皈依上师,皈依一个具德的上师。一个具德的上师是三宝的总集,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具德的上师他的内心是智慧的,是觉悟的。他的心、他的意即是佛;他的语,他所讲的佛理即是法;他的身即是僧。所以他是三宝的总集。皈依三宝,就是要好好地依止有缘的上师,精进地学修佛法。

  下了这四种决心,做了这四种决定,就是真正皈依上师三宝,真正走进佛门了。这是皈依的本体。

  第三是皈依的分类。有的皈依是为了世间的福报,为了健康,为了平安等等世间的利益。以这种心态去皈依,这叫下士道的皈依,这是最下等的;还有一种中士道的皈依,为了自我解脱,为了自己能够到达彼岸,往生极乐世界;还有上士道的皈依,成佛是为了众生,为了众生而皈依,为了成佛而皈依,这就是上士道的皈依。现在大家可以观察自己的心相续,自己的皈依是哪一种,自己是为了世间的福报,还是为了自我解脱,还是为了众生成佛。如果我的皈依是下士道的皈依,现在可以调整心态,为了众生而皈依,这样就变成了上士道的,世间的福报不用求,你真正有这种利他心,这些福报自然就会圆满。佛也讲过,上师也讲过,想自己福德智慧圆满的话,先利益他人,这是一种窍诀,一种方法。自我解脱也可以,但是你学修佛法的过程很艰难,最终你成为阿罗汉,这个也不是很究竟的,阿罗汉自己能保护自己,但没有办法保护他人,众生在受苦,他自己没有能力去帮助,心里也难受。他知道众生都是自己宿世的父母,佛门弟子肯定是深信因果,深信轮回的,他知道宿世的父母众生都在受苦,自己不敢去救,不敢去帮,心里也不好过啊!其实轮回并不可怕,这是自己的心量还没有打开,你看那些菩萨,他们在六道里面但是不受六道之苦,在轮回中也是一样自在。成佛,你的福报智慧才会圆满,成佛,你才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所以,自己今天要为众生成佛而皈依,这样的皈依就是上士道的皈依。

  第四个皈依的学处今天就不细讲了,它有三种学处,有三种所断,还有五种共同,我们《成就宝鉴论》中有,我在百日共修期间讲的很详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最后讲皈依的功德。佛在经中讲,皈依的善根福德若是有形状的话,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了,虚空是无边无际的,这个善根福德也是无量无边的。有的之前皈依的不如法的,今天重新皈依上师三宝,这是你人生真正的转折,所积累的善根和福德真的非常不可思议。

  你皈依佛,皈依上师三宝,真正走进佛门,时时不离上师三宝的光明。你自己可以忆念,你走路的时候上师三宝就在你的右肩,走路就是绕佛;你吃饭的时候上师三宝就在你的喉间,你吃东西、喝东西就是在供养佛;你安坐的时候上师三宝在你的头顶或是前上方,给你发光,自己也发光;你睡觉的时候上师三宝在你的心间,时时不离三宝的光明,你还会孤独害怕吗!自己时时都在这样喜悦的状态,还能不顺利吗?还能不吉祥吗?还能不好吗?佛在《百业经》中讲的:“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个微尘中有整个微尘数的刹土,在一个刹土中就有无数的佛陀。自己忆念很重要,心里有佛处处有佛。

  有的人到这里拜,到哪里拜,拜这个神,拜那个神,用得着吗?真的皈依上师三宝的人,真正走进佛门的人,时时不离善神护法的护持。护法就是护持佛教、护持佛教徒的,你成为了佛教徒,这些善神护法不用天天供或者求,保护你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再也不要怕一切恶魔,一切邪魔。其实心魔不起,外魔不现,自己心里清净了,到哪里都是清净的。

  总而言之,皈依的功德非常大,很多人虽然皈依了但是自己不知道有这么大的功德利益,没有好好地去享受这种待遇,老是心慌意乱,手忙脚乱。皈依上师三宝的人,走进佛门的人,是佛的四众弟子之一,应该有一点自信,有一点威力!

  除了皈依的学处,其他的都讲得差不多了,大家能不能如理如法地皈依,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今天的讲法就到这里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皈依       功德)(五明学佛网:皈依       功德)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圣轮法师:浅释「皈依三宝」的殊胜谛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