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我是个已婚人事,却还对前男友念念不忘


   日期:2016/3/28 9: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感恩师父!弟子回乡听到看到的都是悲欢离合、家长里短,以为自己可以观功念恩,实际上全是观过。弟子第一觉得厌烦,老人们百年后不想再回到家乡,不想每天面对这些;弟子第二对自己修行的失望,没有慈悲心,不能影响到别人,反而被烦恼所惑;第三弟子有深切恐惧,如果说烦恼有这么大的能量,那弟子怎么做才能真正解脱?弟子怎么做才能得内心清静?怎么做才能真正能得成大愿:以后生生世世现清净比丘身,跟随师父修行?弟子内心非常失落,非常失望,非常难过。祈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叩谢师父!

  【XC法师】 体会苦、思维苦,转而激发大愿。修行不够,正需要我们更加精进,而不是失望退堕。想要自利利他,首先要有自利利他的能力,能力是一个果,需要我们长久去用功才能达到。

  2.

  【网友提问】 对别人的打骂自己一再忍让,别人却以为是软弱可欺,甚至出言侮辱,好烦恼。常说要宽容别人,不要斤斤计较,但是过度的忍让,别人又会得寸进尺,该怎样控制好两者之间的这个点啊?

  【XC法师】佛法所说的“忍辱”,是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不是忍受外在的欺侮。只看到忍让的外在行为,而不懂得用心的方法,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内心会更加烦恼与困惑。所以,关键不是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而是要学习佛法看待人事物的方式,懂得如何去思维、调心,清醒理智地处理事情。

  我们总是会在意别人的讥讽、毁谤,把它当做很重的伤害,一听到难听的话,内心就激荡起层层波浪,这是我们自己的烦恼所致。他人的话不过是一个个音节罢了,拆开来也没有什么意义,声音一出口就消失了,自己却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你越是生气,对方越是高兴;你不起烦恼,也就不存在伤害了。

  3.

  【网友提问】 师父,在家庭里总是充满了怀疑以及贬低,每一次的见面就以数落他人为乐,贬低他人为荣,充满了负面情绪以及精神压力。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与这样的家人相处!若为债,何时才是个头!恳请师父开示。

  【XC法师】 不是债,是充满苦、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是策发我们精进之心的动力。

  4.

  【网友提问】 法师,我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见妈妈稳过,我觉得我现在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她一手造成的,生活中的各种痛苦和她都脱不了干系。我已经不需要再理她了,我只是躲着她就可以了。可余下的种种问题我依然不会解决。我只能像她一样神经兮兮的怨天尤人,胡思乱想在情绪中浪费掉一生而不自知了么?

  【XC法师】 那从现在起就找到心理积极健康的榜样,跟着他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个病人若只是诉说病苦而不求药、不服药,那说得再多又有何益呢?

  5.

  【网友提问】 各位师兄、感觉人活在世界上太不容易了。老是有这么多的挫折。我个子矮、老是有人说我小、有的时候难受。

  【XC法师】做思想和行为上的巨人。

  6.

  【网友提问】 阿弥陀佛,师父好,师父什么是业障病?应如何忏悔?感恩师父

  【XC法师】自己有烦恼、恶业,就容易生病。好好用功,内心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少想着自己、多考虑他人,在团体中积极付出,每天欢欢喜喜为大众服务,不要整天牵挂着自己的身体、病痛、命运、苦乐,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7.

  【网友提问】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请问法师,对于人生的重要拐点,从佛教的角度有怎样的建议呢?

  【XC法师】在此之前还有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先要立志、学习、行道,才能达到“立”、“不惑”,不是年纪到了就可以立、可以不惑的。年纪不是人生的拐点,心才是。

  8.

  【网友提问】 XC法师 您好,我笃信禅宗,常常与人为善,依我能力去帮助他人,却往往事与愿违。在我同样拮据的时候几位朋友遇到困难,我情愿用自己微薄之力相助,却在之后都与我不再联系,他们换了手机删了聊天工具。最要好的朋友从此与我不相往来,我本意不为索取,自己想法也从未提及,只感到失去朋友真的可惜。我一直觉得,金钱乃身外之物,总愿意用心交朋友。可是身边要好的朋友借了钱,起初像平常一般,我也就对金钱只字不提,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就与我不再联系,另我十分费解。失去朋友难免伤心,我不清楚是我交友不慎,还是善人被人欺?都说吃亏是福,可四五位朋友都如此,我不知如何反思

  【XC法师】不要乱猜疑,他们到底是什么原因换了号码,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重新联系上。若是真的恶意欺骗,那么失去这样的“朋友”并不可惜。善必有报,不要怀疑善良。布施财物时,要在自己财力及心理皆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9.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我很烦恼和母亲的相处,母亲其实人并不坏,但是却又特别喜欢在公共场合去攻击他人,完全不顾及别人感受的去揭别人短处,特别是那她付出过的亲人,最近过年到处走亲戚,这一特点又开始得以发挥,更让我非常不喜欢。讲道理给她听她完全接受不了反而更加抓狂。我即帮不了她,也不喜欢她这样。

  【XC法师】等待时机再慢慢劝说。

  10.

  【网友提问】法师,您好,我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一下:1、我听说出家人最低都要本科学历才行,那是不是本科以下的都不行呢?2、寺庙里的真实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法师您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吗?3、寺庙里有等级观念吗?

  【XC法师】1.出家没有学历的要求;2.自己体验了就知道了;3.什么叫等级观念呢?学校里分年级,分老师和学生,学生要尊重老师,算是等级观念吗?

  11.

  【网友提问】 阿弥陀佛,师父新年吉祥!在家居士用功,有定课放生承担尽孝行善供养等等各种方式,什么都想抓脑子很乱,往往很刻意,又往往什么都做不到。想请师父开示,哪一点是最重要的呢?阿弥陀佛,感恩师父!

  【XC法师】要找到师法友团队,长期、系统、稳定地闻思修行,有宗旨、有目标、有下手处,才能步步安稳。

  12.

  【网友提问】 有的人认为,普通民众不需要太多思想,给他一些简单的做人道理,一些心灵的慰藉,就可以了。请问法师:您觉得我们只是需要一些浅层次的理论还是更高的智慧更有益于人们的发展呢?

  【XC法师】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刻,所需要的东西不同,并无一定。

  13.

  【网友提问】 师父,有时候见到一些人心里特别紧张害怕,不知所措。这是什么业,该如何改善?

  【XC法师】慢慢净罪集资,踏实造善业。

  14.

  【网友提问】 师父,有些女人说话很难听,十句话里面九句带脏字。为什么还能嫁到一个好老公?好到她不用工作,甚至家里不用她煮饭做家务。

  【XC法师】管别人做什么?管好自己的身口意。

  15.

  【网友提问】 师父:我是个已婚人事,却还对前男友念念不忘,现在的老公对我和父母都不错,所以对前男友的难以忘怀总是让我觉得特别内疚,我对自己说 跟前男友只是一段孽缘,想通了自然缘尽了,夫妻和睦一世才是正途!可我毕竟不是失忆,忘不掉就是心里有,请教师父我该如何让自己平静下来,不再去想前尘往事。

  【XC法师】人总是容易舍近求远,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并不是什么“感情”,而是一种不甘心、妄想。

  16.

  【网友提问】 弟子不爱说话不善表达,只是心里默默的忏悔自己犯下的罪恶可以吗?

  【XC法师】关键是后不再造。

  17.

  【网友提问】师父新年吉祥。弟子有一事困惑,我现在有一份安定的工作,赚不了大钱,但是我又不甘平庸,总想去闯一闯,又没有勇气,也没有机缘。想改行去做金融,因为大家都说挣钱快些,又怕消耗自己已有的福报。不知如何才能更好些?好像普天下找不到我为之拼博的职业和行业。师父能不能慈悲指点弟子。阿弥陀佛。

  【XC法师】 都是妄想。

  18.

  【网友提问】 师父,弟子好苦恼。弟子心里特别介意男朋友的过去,虽然他对我挺好,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去介意。又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我应该怎样做找回自己的理智不去介意这些过去的事了呢?求师父开解。

  【XC法师】 每个人都有无数生过去,你要怎样“介意”呢?

  19.

  【网友提问】 顶礼师父!师父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像蚊子虫类这样的思维低等的生物的神识是完整的吗?佛法上说我们的世界是依报一真法界而来,我们的思维和意识都有相似的地方。可是蚊虫此类生物的形成又是依据什么因缘而存在我们的世界,而且还是有情众生,我对此很困惑。

  【XC法师】有情众生根据各自的业力而呈现不同的生命形态,具备不同的特点与能力,佛法并不是根据生理结构来认识众生的。换一个角度想,你认为蚊虫低等,但蚊子会飞,人还不会飞呢。

  20.

  【网友提问】请教法师:给去世的亲人回向什么经最好。谢谢!

  【XC法师】可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

  21.

  【网友提问】法师请问亲人去世如何祈福?

  【XC法师】可以为家人诵经、念佛回向。

  22.

  【网友提问】 请师父开示为何没有许愿、还愿的说法呢?

  【XC法师】许愿还愿是民间说法,佛法讲发愿、践行。

  23.

  【网友提问】 法师您好,首先恭祝您新年快乐,功德圆满。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却有自己的烦恼。我是以前犯过错的人,小的时候拿过小伙伴的东西,高中时有过四五次喝人家的汤没有付钱,后来在上大学时我深深得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总是谨小慎微,时时警示自己非礼勿为,但不知为何可能是源于自己的敏感,在现实 中好像让很多人对我生疑,但我已经深深地忏悔,或许这是我应该承受的果报吧,儒家弟子想问自己该怎样做,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这种境况呢,感恩?

  【XC法师】管好自己的行为,而不要去猜疑他人的心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