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积德最好的方式:管好自己的嘴


   日期:2016/3/28 20: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管好自己的嘴巴!能坚持不说负面语言,就是修行。

  现代人在轮回里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最缺乏的:一个是耐心,一个是定力。尤其是我们的嘴巴,毫无定力可言。

  好朋友把她的心思向你倾诉,当她做了一些不如你意的小事,你就可能把她的丑事讲给别人听。定力不够,耐心不够的人比比皆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检讨自己。

  把嘴巴管严实点,也是一种禅定,也是一种修行。张嘴讲话很容易,懂得闭嘴却很难。

  少一点负面的语言,多一些正面的好话,学会赞美别人,多念经,多持咒。贵人语迟,敏于事而慎于言,多讲一些有意义的话,语言才会有分量。

  现在网络发达,造口业太方便了,恶口、两舌、绮语、妄语,很多人已经养成习惯了,负面语言张口就来。

  以前东家长、西家短,还要几个爱传闲话的人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现在只要拿出手机,微信朋友圈一发,微博上一转,马上就能传播到世界各地。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想当一个清静的人不容易。

  培养自己的定力,要从嘴巴开始,训练自己有一张“禅定”的嘴。多关注自己的嘴巴,让自己坚持去说正面的语言,让自己坚持不说负面的语言。能持之以恒坚持一件事情,就叫禅定。

  做一、两天简单,坚持做就不容易。慢慢养成善护念身口意的习惯,经常反观内心,随着内心能量的提升,言语和行动就都会充满力量。

  俗话说:“人受一句话,佛受一柱香。”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些人总是抱怨自己情感不顺、财运欠佳、小人太多、命运不公。

  可他们有没有反省过自己呢?很多人在与人交往中随意任性,不拘小节,尤其不注重口德,说话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殊不知,这样最容易伤害到别人。嘴上不积德,最终结果是伤害了别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人世间的快乐、富贵、长寿、平安等等之福源皆由德而生。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

  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不注意口德,说出伤人的话,往往就像往墙壁上钉了钉子,待悔悟时拔下钉子,却永远留下了疤痕。正如你捅了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却永远不会消失。

  这个伤痛会一直存在。“语言切勿刺人骨髓,戏谑切勿中人心病”便是这个道理。还有一说就是心地再好,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一个人若有一颗豆腐心,却长着一张刀子嘴,也往往会使人倍感寒心而受到排斥。

  开口讥诮人,不惟丧身,足亦丧德。从中国传统的命理学和位理学角度来看,修炼口德,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多。口德好才能运势好,运势好才能少走弯路,多些成就。

  古人说:勿多言,多言多败,勿多事,多事多患。出言不慎,驷马难追。在任何时候,只说该说的话,才是稳中取胜之道。

  一句无心的话也许会点燃纠纷,一句残酷的话也许会毁掉生命,一句及时的话也许会消释紧张,一句知心的话也许会愈合伤口、挽救他人。

  直话,要转个弯说,冷冰冰的话,要加热了说,顾及别人的自尊,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嘴巴让人,一生平安。

  君子言简而实,小人言杂而虚。不知而说,是不聪明。知而不说,是不忠实。不必说而说,是多说,多说易招怨。不当说而说,是瞎说,瞎说易惹祸。

  对失意者,莫谈得意事。面责人之短,人虽不悦,未必深恨。背地言其短,令人不悦,怀恨甚深。与人善言,暖如布帛。伤人之言,痛如刀割,刀疮易好,恶言难消。

  固然,修身养性,非一日之功。但是先把这张嘴修好,才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历史上,凡夫俗子虽不能“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注重口德,尤为必要。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好。恶言不出口,恶言不留耳,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有了这样的修养,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风生水起好运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积德       方式)(五明学佛网:积德       方式)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绪说 一、讲经的方式 

 杨云唐居士:共修的方式与步骤 

 黄夏年教授: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魏道儒教授:文字禅的兴起与禅僧生活方式有关 

 方立天教授: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 

 明一法师:用功方式善区别 

 董群教授:人间佛教理念弘传方式的转折——以《普门学报》为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李尚全教授:净土宗在当代台湾传播的四种方式 

 李尚全教授:重塑当代僧尼的人天师表形象:一心二爱三种生活 

 池田大作:以佛教的思维方式解析生命现象 

 李四龙教授:“止观相即”的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