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孩子要有好老师】第五集心术之要(上)


   日期:2016/4/1 21: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教孩子的学问】

  【教孩子的学问】

  孩子要有好老师 第五集上

  心术之要

  班主任:老师好。

  陈老师:大家好。这套特别节目大众非常欢迎,尤其是老师、家长这些长辈们最希望的就是后人能够有出息,不要说太了不起,光宗耀祖那太高了,让他平平安安一生,现在看起来都难,为什么呢?趋吉避凶没人教,好像是明白,最后都是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今天这集节目重点是告诉给孩子们、学生们,你们来求学要安什么样的心,在这个【小学集解】里叫什么呢?

  班主任:心术之要。

  陈老师:心术之要指的是学生的心术,安错了心,那你这一生真的就交待这了,责任全部都在自己,这期节目没有好好看,所以我们现在就从学生安什么样的心来求学,从这个地方来开始来下手。

  班主任:我们在前面的节目中曾经讨论过,学生在学校里面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那么学生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因为他是人,他有心理活动,他有情绪,那么他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能够来接受老师的教育,同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心术,那么这个对于这个学生是否能够学得到,学得明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圣先贤教给我们“敬是一切的基础”,那么作为学生他要对老师、对圣贤的道理要有敬畏心,也就是说他要知道教给他的这些道理他是必须要去学的,而恰恰现在的孩子又最缺乏的是敬畏心。

  陈老师:现在的孩子爱问一句话,为什么我要这样?在家里问家长,在学校质问老师“我为什么要这样?”怎么回答?我们就一句话,最好当着家长,你的孩子不是问这问题吗,告诉他没有为什么,必须要听,家长也要这么回答。如果家长不能接受,那就不要教了。所谓「敬」,你看都是跟这个「诚」联系在一起的,诚敬心是第一位的。敬是什么呢?敬是表现出来的样子,恭恭敬敬,这是外;内,内是诚,诚是什么?

  班主任:【小学集解】里面下的定义是「心无二也」。

  陈老师:对。师父老人家常常讲曾文正公,这老先生讲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谓诚」,就听老师的话,听圣贤的话,老师是听圣贤的,代代传下来的嘛,所以这个孩子心无旁鹜,你说什么是什么,你想想老师、家长还能害你?圣贤能害你吗?能害人的东西它不会摆在这,它不会往下传。现在都是怀疑心“我为什么”,“为什么”跟你说你听不懂,为什么,凡是这种喜欢质疑的那都很难教,不是说学校老师没有慈悲心,不可以问,问什么,你说为什么孝顺父母?现在孩子就问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孝顺父母?你还给他在那讲,那就真的该揍他了,早就跟你说过,为人子女的本分,你现在还要问为什么,谁教给你、谁让你问的?诚做不到心里边是乱的,表现出来他就不服不忿,他就不能听你的,这怎么能教得好呢?所以你把敬摆在头一位,是一切学子第一心术。你看我们现在也在学,你们这些班主任也在学,你们听师父老人家讲经,读圣贤的书,看一句问个为什么,我干吗要听他的?你不可能学好。所以无论到多大的年岁,这个诚敬没有了,怀疑心起来了,那学的都是知识,你问他他好像也都知道,跟他自己的自性,跟他的德行,学问、能力一点关系没有。

  班主任:那么孩子现在之所以他没有恭敬心,是因为他没有畏惧心,就是他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敬从哪里来呢?从畏惧中来,就是他不敢这么做,不敢不这么做,那么这个畏惧心他为什么没有呢?是因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都太客气了,很多时候是跟孩子商量。

  陈老师:你们知道在五伦里边哪一种关系很客气吗?朋友。师父常讲西方人只有一伦,大家都是朋友,它没有五伦,我们中国人五伦非常明确,按照天道、按照人道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它就是这个,不是我们中国人发明创造的,你按照这个去做,父母也舒服,子女也顺畅,一切都很好。那你说我的孩子分明他不顺畅,他不愿意,那是因为他受了病了,他那病还没好,如果一开始赤子的时候你就教给他正确的,他一点问题没有,你看你们学校的大小学生都没问题。

  班主任:对。

  陈老师:都是老师教,须敬听,那个敬看得出来,他也感觉很好。

  班主任:对。

  陈老师:不别扭。

  班主任:我们学校的孩子,他一开始来的时候他也不是这样,他对老师也有很多的怀疑,他不愿意接受管教,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孩子在家里面他是因为没有受过严厉的管教他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的。

  陈老师:换句话说就是他在家里他就没有畏惧的心,他没有,对吧。

  班主任:他没有畏惧心。有的孩子长这么大没有挨过打,甚至连骂都没有挨过,那么我们知道【礼记▪学记】它就讲,这个孩子他要想有恭敬心就必须要用责罚的方式,当他放肆的时候说「夏楚二物 收其威也」,就是用夏楚二物,它就是荆条,用这个荆条来责打他,让他知道不敢放肆,让他知道要端正。

  陈老师:你看那个【尚书】里也有,鞭,鞭子,这是什么?政府里的刑罚,衙门里的为官刑,撲为教刑,学校里也有刑具,专门收拾那些没有畏惧心的,天不怕地不怕,现在有一本书流传了很久【无知者无畏】,你看把人教的什么,什么都不怕,我看网络上还有人讲“我是流氓我怕谁”。流氓就没有怕的了吗?你说我不怕警察,我可以把他买通了,天理你能买通吗?打雷你不害怕吗?因果报应你跑不掉,所以说从小告诉给孩子,要培养他的畏惧心,是符合人道天理的。一个人什么都不怕死得早、危险多,有道理。什么都敢干,那真的他的危险比别人多太多了。

  班主任:对,他不相信天理会惩罚自己,是因为他从小做错了事就不会受到惩罚,所以他不认为一个人做坏人会得到恶的结果。

  陈老师:天理靠谁来体现?靠父母来体现。「天何言哉」,夫子讲老天没说话,这话的意思很深,靠谁来说?靠你们家长、班主任,靠你们来说。一般人他看不懂,天理何在?替天行道,谁呢?官员,在家里是家长,所以你触犯了天理,家长就要替天行道,替老天爷说话,就得揍你骂你,告诉你什么,你犯了天理你会受到惩罚,那你说我现在不这样做,不这样做将来他犯了这样的错误有人惩罚他,所以我们常常跟学生讲,你现在偷东西是偷吃的,只是屁股挨打、罚饭,如果这个教育没有,你这个敬畏心没有,将来到了社会上你去偷钱,偷别人的东西,逮住小偷我们从小就知道往死里打,警察看到该打,难道不是吗?民风如是。将来人家打你不是说拿手板打,你惹的那个真的是很横的人,人家给你一刀,你这不无妄之灾吗?所以说天理的教育就是敬畏的教育。

  班主任:老师,我们发现在古代有城隍庙,城隍庙是关于因果的教育,这个应该就是天理的教育,敬畏的教育。

  陈老师:对。城隍庙在那个地方,那孩子怎么能受到教育?妈妈给他领里去,所以还得是靠父母,看见没有?说坏话、骂别人、挑拨离间,恶口,拔舌地狱,把这舌头拔出来,那个孩子从小他都受这个教育,你甭管为什么,这可能真的死了之后才能知道,神识离开身体才晓得,但是在世的时候,很小的时候他就懂得敬畏,如果这个东西是骗人的、是害人的,那城隍庙早就拆了,那怎么可能几千年呢?你就知道敬畏心到学校来不行了,在家里就得开始,他这心从哪生出来的?父母替天行道,先揍你,他那个恐惧心、畏惧心、羞耻心都出来了。

  班主任:对。有的家长他会跟老师来讲,他说这个孩子他在家里面犯错误了,那么我们教育他、给他讲道理,然后他就认错了,他知道错了,我们还要不要再惩罚他?

  陈老师:你要告诉给这样的家长,讲道理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永远讲道理,为什么?他从小就要建立起来人跟人的关系,在他的心目中我不管犯多少回错误你都得跟我讲道理,在社会上这可能吗?那有很多人家不讲理,这社会这些人不是听你的,你等着讲道理,人家一砖头拍过来你怎么办?你这不是惹祸吗?你被打成这样那父母那不伤心欲绝吗?趋吉避凶的教育从小就得给他尝到,什么?吃苦头,怎么吃苦头?啪嚓这一耳瓜子扇过去。我们这个年龄再往上数的谁没挨过打?话又说回来,我们那个年代往上哪听说过这么多犯罪率,青少年说杀人就杀人, 说把父母打一顿骂了还要动刀子,没听说过,什么原因?没有敬畏心,哪有那么多道理好讲?告诉你是怎么回事,记住了,从小就是这个。如果给他讲道理,在讲的过程中是商量,姑息养奸,你宽容孩子,长大了没人宽容他,你不把他害了吗?所以那个从小发现他这个错误,要命的,那个父母那个脸,那长辈那敲桌子,家法拿来那真害怕,所以那个小孩,小小孩,那手板啪打下去之后就那气势他就吓坏了,吓坏什么呢?他记住了。你看那个一两岁的,你不要使劲打他,你对他这么一严厉他就记住了。孩子是最好教的,怕就怕父母吊儿郎当,想起来了臭骂一顿,心情好了他就是犯再大的过失,没事,这孩子教不好,为什么?他在心里没标准。

  班主任:是的,老师,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胡乱地打孩子。有很多父母也跟我们讲,孩子打他会怨恨,有很多父母是怎么打孩子?不给他讲道理,打他,这就属于虐待孩子,因为「不教而刑谓之虐」,这属于虐待孩子,所以在责罚学生的过程中一定先要给他讲明道理,告诉他错在哪里,打,打他的羞耻心,让他长记性,让他不再犯,这样的话我们能得到打的意义,不然的话你不给他讲道理,甚至有些家长随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不高兴了打,高兴了就不打,这都对孩子的影响会很大。

  陈老师:对。所以仁义礼智信那个智,智,它就不是感情用事,它是理智的意思,人本身就是理智的,他迷了,他有情执在里边,他就乱打,有时候他就一点不打,这都不行。你们常常讲讲道理,孩子犯了错,讲道理里边有没有惩罚?也有,脸色就是,脸色很难看,来了之后跪这儿,他就跪这儿,半天不说话,看着他,他都害怕,这本身都是一种对他的处罚,没有好脸色给他看,这是对的。

  班主任:老师,我们发现有的孩子他在最开始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他其实是很紧张的、很害怕的,但是他发现老师也好或家长也好对他的态度是那种温和的,容许他了,没有严厉批评,他就会愈演愈烈,他下次他就会敢明目张胆理所当然地犯这样的错误。

  陈老师:最可怕在哪里呢?当他知道犯错而没有受到惩罚的时候,把他的是非观给混淆了,没事,所以一个家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犯了那么重的罪没有什么处罚,尤其是在人伦方面,现在打父母不是罪,你哪听说过,中国的外国的没人管,为什么?大家不认伦常道德了,伦常不知道了,根本就跟法律没关系,换句话说法律不保护这个,保护人权,你打孩子可不行,它保护这个。你想一想,他分明已经违背了天理了,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了,就像你说的拿着棍子在这打爷爷奶奶,在这种情况下天理难容了,还没有人教他、处罚他,道理也不懂,还没有受到惩罚,将来他什么都敢干,你就真的把他毁了,所以这个敬畏心太重要了。换句话说,这个孩子不犯错的时候知道敬、犯了错的时候知道畏就好办,敬畏二字都包括在其中。

  班主任:还有的家长、还有老师有这样的一种误解,就是说孩子他现在犯错误以后他知道自己错了,然后他认错态度非常好,他发誓要改掉,如何如何,这个时候很多家长还有老师,他就说你既然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那么我们就不惩罚你了,这个其实也是一种很错误的一种做法,这个孩子以后他就会养成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花言巧语来骗别人,说好话,推脱自己的责任,他以后也会混淆标准,混淆是非的标准,他就会认为我只要做错事,我只要说得好我就可以不受惩罚。我们就遇到过这样的孩子,他犯了错误他知道,他很害怕,然后老师说你跪在那,他就跪在那,然后他就开始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下一回一定不这么做了,老师,我保证”。他不停地在说,我想他在家里面可能做过很多这样的事情。

  陈老师:他有这样的经验。

  班主任:对,他有这样的经验。

  陈老师:那个父母长辈就上这个当,你们都有这个体会。

  班主任:对。我们看到学生犯错误了,我们就问他,你在家里面犯错误父母有没有罚你?他说这个要看我自己认错的态度怎么样。

  陈老师:你听听,话里有话。

  班主任:他说如果我认错的态度特别好,那我爸爸妈妈就不打我也不骂我;如果我认错的态度稍微有一点不是太好,那就会说我两句。

  陈老师:在这种教育的观念下,每一个孩子都拼命地花言巧语,巧言令色,你们是怎么管的这类学生?

  班主任:越到这种学生我们会管教得越严格。因为孩子从小他这个花言巧语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灾祸,所以我们对这样的学生管教是更加严重的。首先会告诉他不要去辩解、不要去解释,这是他必须要这么做的。【弟子规】讲「过能改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陈老师:对。我遇到这样的学生我都劝你们,他错了,他第一件事就要掩饰,刚一张嘴在那要辩解,啪嚓就一巴掌下去,告诉他什么?说,继续讲,不要脸你就说。换句话说,让他从小就记住了,犯了错第一件事情“老师,我错了;爸爸妈妈,我错了。”跪在这儿,真好,淳朴、正直、正派,而不是什么眼珠一转开始在那,那把嘴都说歪了,那个为了自己不受这个惩罚,什么昧良心的话他都敢讲,这个时候老师要明白,所以说敬畏心我们讲到这儿就要告诉给我们的家长、老师要下决心,让他能够做一个内外一如的人,有勇气,最大的勇气——我错了,确实不对。我记得我在香港有的时候陪伴师父,我经常找机会来忏悔,当着大众,我说师父、各位大德,我这些地方做得不好,我刚才有失误的地方,我有机会我就要想去讲,我总觉得这是什么呢?这是应该的,应该在哪里?你自己的错误不要留着,好像是我能掩盖过去了,以这个为聪明,以这个为荣耀,从小就不能让他有这个心,我这么大年岁,周围那些学生看到了之后受感动,为什么?这么大年岁还在常常认错,我自己要改,他就不敢狡辩。那话又说回来,明明是你是对的,老师冤枉你了,要不要解释?不敢,真的不敢。我遇到过两个学生,男生,父母打他,最后是比较冤枉的,有冤枉的地方,这两个孩子传统文化学校教出来的,真不解释,好感动人,真的好感动,为什么呢?我们看二十四史,中国历代的这些名臣,好宰相,好官员,他们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都能够怎么样呢?受辱而不辩解,这个品德就是从现在养成的。他怎么样,他有恭敬心,我不辩解,我也不解释,明明对了也不说,说实在话就这一点可以将来让他多恨的人最后都能够化解。

  班主任:这就是从「父母责 须顺承」这个教育中来的。

  陈老师:对。

  班主任:我们也遇到过学生,那他会觉得这件事情老师处理得不公正,应该是某某某同学的过错怎么来惩罚我?这个时候就要跟学生讲,讲你在老师面前说你委屈,你说你受了冤枉,那问你你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妈妈养活你,操持这个家,他受不受委屈、他吃不吃苦?那么这些委屈难道他要跟别人去说吗?所以说小孩子在大人面前永远不能说委屈。你要是有委屈那就说明你心里面有爸爸妈妈的过失、有长辈的过失,你认为他错了,这个是不可以的,这一点点的见父母之过的心以后就会滋长为忤逆的心。所以说很多杀父弑母逆伦的这些悲剧,它是从见父母的过失开始的,他挑父母的毛病。

  陈老师:反过来父母真的有过失了,这个过失不是让你受委屈,而是什么,你比如说爸爸喜欢赌钱,妈妈喜欢打麻将,玩钱,喜欢吃喝嫖赌,做子女的看到难过,为什么?父母的福寿会受到影响,你该怎么办?「怡吾色 柔吾声 号泣随 挞无怨」,打你你都不怨恨,跟在后边劝谏自己的爸爸妈妈,无比的小心,这个和一点委屈都受不了正好相反,统统都是一个恭敬心、畏惧心,你体会,怎么打你一点点委屈都没有,还在那苦苦相求,就是一个敬畏在里边。

  班主任:对,老师,我的性格是很刚强的,而且是不柔顺的,学传统文化有几年,我发现我走了很多弯路,这个弯路最主要的原因,几年学下来现在知道了,弯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敬畏心。因为你没有敬畏心的时候,第一你不能受益,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得十分利益,没有恭敬心那就不能受益。我以前最初是什么样呢,老师批评我的时候是完全脑子里面听不进去的,就马上会有我自己的知见,或者是我的刚强的性格把老师所说的话全部屏蔽掉了。

  陈老师:对抗掉了。

  班主任:对,会对抗掉,会屏蔽掉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发现很多的错误,因为你没有恭敬心,老师说的你就不会去动脑去想,你甚至不会去体会。

  陈老师:你说一句实话,你怕不怕老师?

  班主任:不怕。

  陈老师:这是根本,你怕不怕你的父母?

  班主任:好像也不怕。

  陈老师:为什么学生做不好?学生做不好他就不能受益,他不能成就,白学了,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父不父、子不子。

  班主任: 是的。

  陈老师:那什么叫父?父父的意思就是父母要像个父母,那什么叫父母的本来的样子?父母本来的样子在【弟子规】里。【弟子规】头一句话「父母呼 应勿缓」,他缓了就不行,你就得教他,就得揍他、管他,这是父母的样子。所以说孩子应勿缓是因为有个好父亲好母亲,【弟子规】孩子做得到就是因为妈妈爸爸做到了,所以「父母呼 应勿缓」,他能教出来的,「父母教 须敬听」,你敢不敬听?这就是爸爸妈妈的样子。你看人家的孩子「父母责」,责骂、责打他都顺承,为什么?爸爸妈妈做得好,所以你们这一代除了自责,还要体谅父母,他们也没有受过这个教育,不知道父父子子这些事,断了四代。

  班主任:是的。我在分析我之所以不知道敬畏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就是没有伦常的教育,就是我不知道爸爸应该说话要听,而会觉得爸爸做错的那我自然而然我就要纠正过来,我就要把我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觉得现在应该是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都是这样的,爸爸有错那我就要说出来。

  陈老师:不但说出来还要得让他认错。你看那个学生不就指着老师“你错了”,你要认错。老师真听话“对不起,我错了”,那应该怎么样?你应该跟他叫老师,你都给他行弟子礼了嘛,“我错了”,给他鞠躬,九十度,你是学生,学生是老师。家里边孩子讲他就是不对,爷爷奶奶就说错了,爷爷奶奶过来给他鞠躬,好了,你是爷爷,你就知道敬畏心从哪里来,好像西方有一句话我想起来,“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有这么句话,什么意思?就是我很爱我的老师,但是比老师更重要的是真理,这句话对不对?你们体会,老师不重要,真理重要。

  班主任:我们学校的墙上就有这幅字,然后周围有很多西方的一些哲学家的照片,然后其中就有这句话,墙上就挂着。

  陈老师:对,真理超越伦常了,伦外无人。朱夫子讲「天下无伦外之人」,一句话说尽了,你有再高的学问,你能说这种话、办这种事情,让你的老师给你低头认罪,让你父母给你赔不是,你没有学问,你那个学问说实在话是害人的学问,过去我们常记得有一本杂志【知识就是力量】,我小的时候看过,现在我知道这句话错了,那么多人都有知识,力量没有,他自己连站起来的力量,活下去的信心都没有,他就跳楼自杀,都是学历很高,他有的是知识,我们拿着知识把世界给破坏成这样了,知识成了破坏世界的力量,说明什么?师父讲得对,知识里没有智慧,智慧里有知识,智慧才有力量,好多错误的观念,所以说家长、孩子们、学生都要问这个问题,老师这个问题我们都困惑很久了,爸爸妈妈、老师真的说错了,真的做错了,我们该怎么办?你说该怎么办?如果说谁对我们就向谁行礼,就听谁的,儿子说得对,咱们都听他的,那就跟儿子叫爸爸,你就是这家祖宗,那儿子也说得不对,隔壁他们家说得对,那你跟别人叫爸爸去吧,我们一定要知道,伦常是不能动的,如果说你父母是种地的老农,他总说错话,总做错事,你就不能听了,「父母教 须敬听」就不敬了,「父母责 须顺承」你就不顺了,哪个专家学者说得对我听他的去,那你跟他叫父母去吧,这个社会、这个家就全部瓦解乱套了。所以不能以这个来维系人跟人的关系,敬畏心从哪里来?无条件地敬畏,一定不是说父母对了我敬畏,不对就不敬畏,没那个!那你说他不对我该怎么办?「须敬听」,记住了「须敬听」,但是我们所有的学子都要记得,读圣贤书不能白读,学了之后「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以善巧方便提醒自己的长辈,自己的父母,但是绝对不可以倒过来,你来教训他们,那是绝对不可能,天下没那个道理。

  班主任:刚才讲到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伦常不懂,第二个原因这是我学习传统文化慢慢越想越害怕的,害怕在哪?就是不懂因果,不明因果,如果你懂因果或者说你明因果,你就不敢不敬畏老师,不敢不敬老师,因为不敬老师我们知道这是罪是最重的在佛家,这是同伤害父母的罪过是一样的。

  陈老师: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敬老师、不敬父母,你把兄弟姐妹把其他同学都带坏了,你做最坏的榜样,这个家就没法管了,没法教了,孩子如果从小就不听话,长大了就是坏人,一定的,为什么叫坏人?至少他自己会有很多灾祸,他避免不了。

  班主任:对。特别是在一个学校,一个学生带头不敬老师,那其他同学就都会不敬老师。

  陈老师:如果说老师、家长错了,说错了什么,我们就高高在上,我们去批判,这个恭敬心就彻底没有了,恭敬心没有了其他的就都没有了。

  班主任:有的家长担心,说我们对孩子严厉地管教,他犯了错误我们就惩罚他,我们就责骂他,那么这个孩子会不会因为我们说的这个畏惧而产生心理问题,他到时候会自卑,会没有信心,他会有这种很邪恶的念头产生,那么我想跟这些家长来做这个交流,就是孩子因为责打和责骂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前提是你的这个惩罚是符合伦常的,那么你的教导也是符合伦常的,那么这个孩子他只会越来越健康,我们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你看有的孩子他来的时候那是真的有心理问题,他不能跟人相处,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他都不能很好地相处,他欺负自己的妹妹,欺负自己的家里人,然后因为在学校里面要跟同学在一起,他又欺负小同学,这个时候我们就对他进行严厉地管教,告诉他伦常是什么,兄弟姐妹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孩子因为不能跟人相处,因为霸道,挨过很多次打,现在这个孩子他的面相都变了,他变得低眉顺眼的,然后老师说什么话他非常认真地在听,他不但没有心理问题,他还比来的时候更健康,因为他能够跟人交往了,他能够跟人正常地交流了。

  陈老师:孩子、学生犯了错误,受到严厉地责骂、责打不会有问题。从古到今中国都是这个教法,五千年了,这是最伟大的实验,历朝历代的人,家家户户,空间时间都证明这个实验,这是伟大的,这个教育方法不会有问题,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没有问题?

  班主任:老师,我们就发现通过惩罚,比如说训斥、责打,会帮助这个孩子保持住他的好的品行,不会让他有偏失,所以说他这种是顺应孩子的本性的,那么这样的话自然而然他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陈老师:本性是正的,人的自性是善的,正的善的它都是健康的,怎么会来一个心理疾病、心理阴影?那你说你分明在打他,我们给大家讲一句中医的话,给人看病,从古至今那个药性有的时候很烈,药性甚至有的时候带毒,病人吃了之后得救了,病好了,什么原因?中医就讲药来,这个药就好像带有杀伤性一样的东西,药来病挡之,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这一板子打下去好像很疼,他要是没毛病那真打坏了,他有毛病,药来病挡之,换句话说这个药和病到一起就化了,所以说这个责骂和责打就像一味药,对治什么呢?对治他身上的邪,这个邪一碰到这个责骂责打就化掉了,剩下正。药来病挡之,你别害怕,没病的人你给他弄这下那是受不了了,他没有邪你给他来这个他哪受得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懂,责打责骂,【弟子规】里讲「父母责 须顺承」有道理,那你说这孩子真没犯什么错误,那打他行不行?也行,为什么?父母、老师打孩子天经地义,它本身就是对的,就是正的,你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之后那孩子心里边没委屈,所以说他不可能打出毛病来,它是治病的。反过来你看社会上这些学校里的孩子,有几个正常的?有几个心理不扭曲的、不变态的?尤其长大了特别明显,打爹骂娘那算轻的,离家出走,胡作非为,没有人性,麻木自私,还有得精神病的,别的传统文化学校我不敢讲,你们学校我知道,孩子越打越阳光、越打越健康。

  班主任:对。

  陈老师:有的那学生学了三五年了,那父母看了之后真欢喜,太好了,我这孩子太健康了,为什么呢?越打越明白,越打羞耻心越强,越打把那身上那点毛病全给打掉了,但是前提打之前要会打,不能乱打,乱打那真的是会打出毛病来,真叫心服口服,所有你所教的全顺着他的人性来,全顺着他的本性来,凡是有点自私、邪门歪道,统统给它骂掉、打掉、给它处罚掉,这些东西没有他自己也欢喜,他也舒服。

  班主任:确实是这样。

  陈老师:你天天溺爱那孩子,那都是违背人性的。长辈伺候晚辈、溺爱孩子,那都是种的恶因,所以你看着好像都给他了,他不高兴,你看那孩子他怎么待着愁眉苦脸,活着没意思,你看是不是?

  班主任:确实是这样的,老师,我们有这样的例子,二十岁的女孩子犯错误了,老师责罚她,她在前面罚跪,我们就发现她哭,哭完之后我们当时会觉得是不是觉得委屈,后来我们就找这个孩子谈,这个孩子张嘴就给我们讲的是,老师,我不是觉得我委屈而哭,我是觉得为什么又是我犯错误了,又是我让老师伤心,让老师担忧,让老师难过。

  陈老师:惭愧了。

  班主任:对,惭愧。

  陈老师:所以责骂、责打要会,你自己首先要知道正法是什么,你得知道正的是什么,乱骂这是不行的。所以说久而久之,敬畏心他自然就有,我听到有的人几十岁了吧,大老板,四五十岁了,还在那讲我怕我妈妈,你看为什么他害怕?儿女怕父母,学生怕老师,下级怕上级,这是符合伦常道德的。

  班主任:所以中国几千年来关于教育的典籍浩如烟海,关于教育研究的非常的精微透彻,但是唯独它没有研究心理学的。

  陈老师:专家就觉的这值得怀疑,我们老祖宗太愚蠢了。你看人家西方什么科学都有,咱们就那么三几门,还连心理学都没有,心理学研究什么的?其中一个怎么不要有心理疾病,我们中国就没有心理疾病,说哪个孩子你看看古书这孩子是心理变态,还有就什么他到了青春期了,他是正常的,这都是西方人教的,你按照西方人那种教法,我们的孩子准有青春期,他准有变态的那时候,准有逆反的时候,你按照它那方法教嘛,你按照我们古法教,你们传统文化,大的小的这些学生没有一个什么到青春期敢跟父母叛逆,还有跟父母没话说,你们做证,你们学校的孩子见到父母什么样你们知道。

  班主任:见到父母之后赶紧给父母磕头,然后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就问,然后跟父母讲我在这边学什么了,然后父母就流眼泪,他说我们在家的时候我们说什么都不搭理的,那孩子都跟没听到一样。

  陈老师:没话。

  班主任:没话。

  陈老师:电视在教,学校在教,社会也在教,传统文化一教你看,人跟人那种亲,「父子有亲」一下就出来了,他自然就亲,还要教吗?你给他恢复正常,别让他受污染,他自然就会。

  班主任:当年圣王舜在推行五伦教育的时候,他为什么要推行他就讲过,他说因为现在的人民之间没有亲爱了,所以要推行五伦的教育,我们就知道这个五伦的教育因为很多人会觉得这都是等级,这都是规则,这都是约束,它会让人之间更生分吧,实际上他不知道这里面有很深的道理,它最后的结果是让人和人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这个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这种很腻的、很浓烈的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有伦常的基础,有道义在里面。

  陈老师:我们一定要知道伦常道德是正、是自然。按照这个走你想要的都有,你不该要的都没有,它自然它就给你排斥掉了,它有这个功能,就像我们身体一样,所以一定要恢复到自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       好老师)(五明学佛网:孩子       好老师)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仁清法师: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寂静法师:如何培养孩子 

 寂静法师: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学会反省自己唤醒孩子的良知 

 蔡礼旭老师:教会孩子勤俭 

 蔡礼旭老师: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成绩 

 蔡礼旭老师: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