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那要如何保健?


   日期:2016/4/6 7: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双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相信谁也没有疑议。但是,为什么要比喻成人的第二个心脏呢?肯定许多人都无法正确回答。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双脚格外关注。我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上,就有足心涌泉穴与人体保健的记载;在《史记》上,也有上古黄帝时代名医摸脚治的记录;在隋朝高僧的《摩河止观》书中,有“意守足”的修炼法,“常止心于足埏,能治一切病”;在东汉华陀的《五禽戏》中,有注重足部的导引术,等等。

  到了现代,欧美医学家提出“足部反射区”概念,我国也有专家提出生物全息理论,可见,人体足部与全身各个脏腑、组织是相对应的。人体五脏六腑与脚上区域,如脾、肝、胃、胆、膀胱、肾等脏器都在足底有特定的反射区。

  人们对脚的呵护更是备至,各地出现了各式护理方式,如洗脚房、足疗屋等,许多人提出每天坚持泡脚,或定期进行足疗。

  然而,我们对于“脚上科学”,到底了解多少?

  一、说说双脚与人体的密切关系

  俗话常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为什么双脚对人体有这么重要呢?

  中医学上认为,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分别起始和终止于脚部。它们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通过经络关系,分别与手三阴、手三阳经沟通,共同维持着人体气血的运行。脏腑的病变可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反过来,疏通经络、气血,又可达到治疗脏腑病变的效果。如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在胃脘部有病变时,按摩或针灸该穴位可以达到治疗胃病的效果,而且疗效显著。所以说,脚与脏腑的关系就是整体观念的缩影。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所谓“本”就是生命的根本所在。这就指出脾肾在脏腑中特别重要作用。我们知道,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皆起始于脚部,可见脚部在身体中是非常重要的组织。

  双脚,常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为什么呢?

  心脏,在人体血液循环中是起着动力的保证作用,可是我们的双脚,远离心脏位置,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血液从心脏流向双脚较为容易,相反脚部血液回流心脏则难些,特别是当大量血液积聚于下肢静脉时,下肢组织压力增加,必须依靠下肢肌肉泵的作用,即下肢骨骼肌张力增高和收缩,挤压下肢血管,协助心脏的泵血作用,迫使下肢静脉血液通过静脉瓣流向心脏,完成血液的体循环过程。因此,人们常把脚誉称为人的“第二心脏”。

  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但负担却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一旦,我们的下肢及双脚的血液循环功能不佳,可能影响到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果,我们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如跑步、行走等促使下肢肌肉进行收缩运动,可以帮助心脏把远端的血液回收,从而大大减轻心脏的负担,这样无形中起到了泵血作用。所以,我们的双脚被称为“第二心脏”。

  二、不合适的鞋子 会影响到你的“第二心脏”

  不久前,日本医学界有一份权威报告指出,孩子的健康与穿鞋有相关,并建议,不要让孩子穿太小太紧的鞋,否则有碍于孩子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影响孩子食欲,出现厌食或挑食,从而影响生长和发育。

  研究证明,食欲好坏与脚有很大关系。因为,人的一只脚有26块骨头、19块肌肉、33个关节、50多条韧带、4万多个汗腺组成的;人体12条经脉,有6条循行于足部,一只脚上就有31个穴位,双脚分布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人的足部,由前足(脚趾部)、中足(脚掌)、后足(脚跟)所组成,这些骨头支撑起人体的全部重量。

  如果成年人,鞋子穿得不合适,一样会影响到食欲。食欲即是进食前或进食中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愉快的感觉,如有身体和精神的任何不适,都会引起食欲的改变。当然,心理因素对食欲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胃肠道受植物神经支配,心理与生理之间通过植物神经、激素及神经介质等中介物质沟通和调节。精神愉快时,食欲增加;悲伤抑郁时,食欲减退。

  有些年纪轻轻的女性,竟然全无食欲。岂不知正是为求靓亮,喜欢穿高后跟、硬底鞋所造成的。由于时间长了,引发脚垫和脚底疼痛,又通过人体神经传导,让人焦躁不安,甚至出现莫明其妙的悲伤、抑郁情绪,从而导致食欲减退或拒食。同时,脚部的剧痛,令人体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分泌大为减少,而5-羟色胺分泌增加,通过摄食的神经生化机制,让食欲大为减退和下降。

  喜穿高跟鞋和瘦型鞋的女性,脚趾容易受到挤压,脚的血液循环不畅,严重时会导致脑部血液循环不畅,进一步使摄食中枢的下丘脑外侧区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厌食,甚至拒食,再好的食物也引不起食欲。

  如果发现自己胃口不太好,最好检查一下自己脚上的鞋子是不是合适。

  因此,祖国传统医学一直认为,脚是人体之根;现代医学也认为,脚是人的“第二心脏”、“第二个大脑”。

  三、热水常泡双脚 有助心脏功能改善

  曾经日本国立循环器官疾病研究中心的驹村和雄等人,以4名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为对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研究者让患者每天用热水泡脚15分钟,然后保温30分钟。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心脏血管机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日本专家认为,用热水泡脚可以使体温升高,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更加顺畅,并减轻心脏的负担。

  从中医角度看,泡脚的好处还不只日本专家认为的那些。因为脚上有反射区和众多经络、穴位,当人们用热水泡脚时,就会刺激经络和穴位、反射区,促进脚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解全身的作用。如我们熟悉的涌泉穴和太冲穴,受到温热的刺激后,就能起到养肾护肝的作用。如果刺激脚底的大肠反射区,还能起到通便的效果。此外,泡脚使血液循环加快,让人出汗,不仅能解除疲劳,还能使某些毒素随着汗液排出。

  记得句老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泡脚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现代社会,空调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们普遍爱吃凉的食物,所以体内多寒湿,通过泡脚,可以加速体内排寒。

  很多经过泡脚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泡脚的时候,会感觉膝盖很凉,说明体内的寒湿正在被泡脚的热水和中药逼出体外。因此,如果你得了风寒感冒了,有时不用吃药,泡泡脚,一出汗,将体内的寒驱散,就OK了。还有很多血压高的人,如果长期泡脚,会使得人体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因此,慢慢的血压就降了下来。

  总之,明白了道理,身体力行去做,泡脚好处,只有您自己最清楚。那该如何正确地泡脚呢?

  选对泡脚桶

  既然泡脚,就要体现出"泡"字。"泡"的体现,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起不到养生作用,最多是洗脚,不是泡脚。

  正确选择,买个较深的木桶,最好能把小腿整个放进去。选择木桶较易保温,贴近自然。中医说,肝主木,肾主水,泡泡可以帮助肝肾排毒。

  热水泡脚好

  延年益寿的保健良方--热水泡脚。古语说的好,“春天足浴可升阳固脱、夏天足浴能祛暑湿、秋天足浴可肺润肠濡、冬天足浴使丹田温煦”。

  水温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可以改善心脏的血供,缓解心脏病患者的胸闷气短、心悸、胸痛等症状。

  根据实际,可以加上一些中药来保健,通过药物的局部刺激,作用于足部相应的反射区。如果将足底按摩和足浴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泡脚有讲究

  首先,保持泡脚水的温度略高于人体体温即可,不要超过38—40摄氏度左右。其次,泡脚时间要视年龄而定。就老年人而言,一般泡20—30分钟为宜,但就低血压的、身体比较虚弱的,每天泡20分钟就足够了,以防泡脚时间过长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降低。对孩子来说,因为他们的皮肤比较细嫩,所以泡脚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而年轻人每天泡15—20分钟就可以了。

  具体中要因人而异,初次足浴者水温应低一些,逐渐加热水来升高水温。需要提醒的是,有严重心衰和高血压的病人,按摩脚时手法要轻柔,而且按压时手尽量不要移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泡脚时的水温不能太高,以免发生意外。泡脚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如果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在足疗和足浴结束后,应适量饮水,来补充水分。

  四、保健按摩 双脚刮痧 好处多多

  做过足疗的人都有体会,当按摩师点压我们的脚时,感觉到痛疼、酸胀,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明在相应的反射区内脏腑有问题。当我们做完足底按摩后,就会感觉到浑身轻松。足疗对很多疾病的治疗,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按摩双脚、强身祛病

  按摩脚穴,可调动人体的内部潜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治疗人体各个脏腑器官的疾病,特别对某些慢性病有一定疗效。按摩脚穴治病不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能标本兼治,整体调理,多功能一次完成。按摩脚穴的作用是直接的,它能明显地起到双向调节作用,虚者能补,实者能泻,寒者能温,热者能清,积者能散,坚者能软,损之有余,补之不足,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疏通经络,通利关节,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再配合按摩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穴,可益肾固本、培补真元、固养精气、强身祛病。

  足浴按摩、健身祛病

  中医推崇足浴。每晚临睡前可用水温约40℃的水加一勺盐,将双脚放入浸泡。5分钟后,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平行交替按摩双脚涌泉穴各60次,再用双手大拇指在温水中按摩双脚脚趾间隙各20次。随着洗脚与按摩时间延长,为保持水温在40℃左右,可分次加入适量烫水。按摩后揩干双脚,再用双手三指平行按摩同侧三阴交、足三里和风池穴各20次。手法先轻后重,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均匀、柔和。

  足底反射区关联着人体五脏六腑。中药足浴就是利用内病外治的原理,药物通过足底反射区到达五脏六腑,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毛细血管通畅,通经活络,从而改善全身组织的营养状况,加强机体新陈代谢。

  通过足底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解除紧张和忧虑,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从而增进人体健康。

  足部刮痧、家常保健

  目前“足疗城”、“足疗中心”遍地开花,但外出做足疗,不经济也不方便,为此建议不妨可以试试足部刮痧。

  足部按摩,大家不陌生,足部刮痧,知道的可能不多。我们流行的足疗方法大致有3种:一是以足部反射区为主,运用足部健康法按摩方法;二是以足部穴位为主,施行传统中医按摩手法,包括针刺;三是以足部反射区与传统穴位结合,按摩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

  刮痧按摩 三大好处

  一是促进血液循环。

  足部刮痧按摩可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增加,增强全身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通过肾脏等器官排出体外。同时,血液循环的改善也使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更快地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细胞,使机体恢复健康。

  二是调节神经系统。

  足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组织,通过刮痧按摩对足部不同反射区进行有效刺激,可使相应的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得到协调,使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得以保持和加强,使不正常的组织器官功能得以改善和恢复。

  三是疏通经络气血。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病变可通过经络反应到人体体表穴位或足部穴位上,通过足部刮痧按摩可以疏通经气,解除病痛,恢复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使异常或病变失调的脏腑功能得以重新修复和调整,进而达到康复。

  足部刮痧、注意事项

  首先,有个刮痧按摩板,最好是水牛角的,既有一定硬度,又有弹性,对人体表皮无毒性刺激。不要用塑料等化学制品按摩皮肤,以免化学刺激造成继发病症。刮痧按摩板可用消毒液或肥皂水清洗,表面亦可用酒精消毒。

  进行自我刮痧按摩时,可采取坐姿,可隔着袜子和衬裤,但是直接在皮肤上施行时,一定要先洗净足部,用热水泡脚或用温热中药浸泡15分钟左右,效果更好。

  刮痧按摩时的力度要适当,慢慢按压、缓缓抬起,流畅而有节奏,忌忽快忽慢、忽轻忽重。病情属实证、体质较好的人可用力较强,病情属虚证、体质较弱的人则宜轻柔。

  刮痧按摩一般先左脚,后右脚,按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的顺序进行。一般先按左足心脏反射区,手法由轻渐重,如用轻手法受术者已感到疼痛而不能忍受,提示其心脏可能有严重问题,应停止刮痧以免出现问题。如按心脏反射区无明显疼痛或虽疼痛但在可忍耐的范围内,提示心脏无问题或无大碍,则可按照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四个反射区的顺序,继续按摩。每足时间为20--30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为宜。

  刮痧按摩完成后,最好饮用一杯温水,休息10--20分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健康)(五明学佛网:       健康)  

 普献法师:心念影响健康 

 普献法师:健康生活过一天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禅与净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福与慧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身与心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死与活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师生答问拾珍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双溪圣南寺禅修开示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6.外延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5.观念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4.观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