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如何处理家庭与婚姻中的问题


   日期:2016/4/19 8: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仁者啊,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做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才叫菩萨行啊!大家要知道,在生活中你能做个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女、好母亲、好同事、好邻居、好学生、好员工,你就是在修行。再告诉你,佛法永远是不可能脱离生活的。如果你能够将平常日用做修行的话,那是再好也不过的事情了。其实这本身就是在行菩萨行。生活本身也就是修行,你不要只对你尊敬的上师、师父、善知识心甘情愿,你更应该甘心情愿的去对待那些和你无关系的众生。你不要告诉我说你什么都懂。只是做不到。做不到就是只说人话,不做人事。不要以为我这是在骂人。不是,我是就事说事。什么叫说人话不做人事啊?那就是你为人之母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为人之父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为人之学生没有尽到学生的职责。换句话说为国你没有尽忠,为子你没有尽孝,为员工你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为人你不光明磊落,为学生你不能承师供养,你就是在说人话不做人事。

  作为平凡而普通的人,人家不去看你有多么的崇高而伟大,人家只从一些生活、琐事当中去看你的为人处事。你连小事情都不能做好,怎么能让人家信服和觉得你值得信赖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处的两种关系,就是夫妻与婆媳的关系。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处不好,是最最令人痛苦的事情。我常听一些年青人这样说:那有什么难处的,合不来就离。那么我要反问你一句:离了你就不烦恼?不受伤害、不痛苦了吗?我们大家要知道其实人生非常非常的短暂。所以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一定要珍惜、善待我们自己。但首先你要善待别人,你必须要学会善待别人,因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整天不是吵就是打的,那你就不是善待自己,那样的话你会活的很累、很苦、很难、很抑郁、很不开心。诸位啊,百年如黄梁,转眼即逝啊!不要等到你手摸到棺材时,才恍然大悟过来,那就太晚了。听懂吗?我们有许多中年人,人生已经过了一半,可到现在还依然没有觉悟出这一点来。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如意的。没有什么不可心和对不起谁的地方。觉得夫妻的危机、情感的危机这些都和自己没有关系。换句话说,都老夫老妻了不可能婚姻上还会有什么波折、还会有什么危机,这一辈子就这样过了,等等。其实只要你公平的、静心的捋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和许多人,甚至和你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另一半,一点都不交心。换句话说,他心里想些什么,你根本就不知道。就像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展现的那样,女人只会叨叨,男人只会嫌烦。如果世上所有的女子都能将嘴上的叨叨转换成形体语言,也就是关怀和爱护的话,那么所有的女人都会成为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母亲。同样如此,如果所有的男人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也能够把妻子当作朋友,也能坐下来静听一下妻子的倾诉的话,你会发现头发长的女人有时也能帮你出谋划策。爱叨叨的女人也会变的善解人意。不再烦人、不再絮叨。要知道她之所以爱叨叨,是因为你从来就没有重视过她,或者把她所说的话放在心上。如果二人能够多交流、多沟通的话,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爱叨叨的女人不再叨叨了。其实老夫老妻用不着像年青人那样花前月下、心心相印、卿卿我我。二者彼此只要睡前抽出一点点的时间用来相互沟通、交流倾诉一下,有时哪怕是轻轻双手相握、哪怕醒后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彼此鼓励、支持一下就已经足够了。要知道不管你是谁,有多伟大,爱和被爱永远是你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你不会幸福。只会被自己闹的焦头烂额。正因如此,我希望每一个男人或女人都能静心的捋一捋,捋一捋自己的生活。或许你就会捋出你生活的是否幸福,是否婚姻真的和睦和没有危机。不要等到失意时,才想到去修福。你要从现在开始,注意你的生活及你生活的另一半。你要从现在开始审视自己,你认为自己过的幸福吗?此幸福不仅指生活富裕,你的精神生活是否也充实呢?你和妻子或丈夫之间的关系默契及能够互补吗?换句话说,你对妻子或丈夫内心深处想些什么究竟能够了解多少?你知道对方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吗?你知道另一半对你要求些什么呢?你能够理解、原谅对方吗?你爱你的妻子和丈夫吗?换句话说,你们之间的关系能够做到相敬相爱,也就是即是夫妻又是朋友和父女、母子的关系吗?你们能够做到让对方向你敞开心扉吗?也就是妻子或丈夫在内心里不对你隐瞒任何事情、互敬互爱吗?你一想到丈夫、妻子和家时,内心里会有一种家即是我的港湾,又是工作、应酬之后最想去的地方吗?或者说每每一想到家,心中就会生起一股暖流吗?你有吗?你与妻子或丈夫的家人,也就是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相处的融洽吗?你会对待对方的父母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吗?注意啊!不要轻视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啊。正是这些小事情左右着你家庭生活的悲欢离合啊!特别是一些男性公民极为不重视于这些小事情,以为能挣钱,能养家,能让妻子过上钱财不缺的生活,能富裕就足够了。其实有时情感生活比金钱更让人,特别是更让女人重视哦。这或许也正是女子和男人的不同之处吧。所以往往女人对情感和性比男人更专一。都说女人是祸水,其实可以这样说,如果有一百个女人,一百个女人都是因为报复最终走向坏女人的行列的。所以如果说女人是祸水的话,那么培养、繁殖这祸水的土壤则叫男人。注意啊!我们许许多多人的家庭生活,物质都是很充足富裕的。他们有自己的车、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家庭电器化,但是除了这些物质的拥有之外,他们精神上却感到极度的贫乏和空虚。尽管整天电视、电脑为伴,对酒当歌,麻将不离手的忙活着,但是真正让他们可以信赖的东西并不多,甚至是零。这些人最后除了钱,什么也不会了。亲情和爱都会由于该付出时没有付出而远离了他。大家注意啊,不要以为我是在和大家谈一些与修行无关的话题。告诉你,这些问题你认识不到,处理不好的话,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修者。在夫妻问题处理好的情况下,才能够处理好与彼此亲友的关系。在亲友中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做为男人你若想让妻子对你的老人付出尊重与孝顺之心的话,你首先要对妻子无微不至。要知道女人在被爱的前提之下,是能够包容一切的。用一句成语那便是:爱屋及乌。换句话说,你对妻子付出的爱将会还报在你的父母身上。但是许多男人都做不到这一点,都觉得你是我老婆,孝敬我爹妈是你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这些人往往都疏忽了情愿和不情愿之间的区别会有多么的大。注意啊,你随顺了别人,别人才会随顺你。所以你随顺了别人,就是在随顺自己。聪明人你千万不要和自己过不去哟。做为媳妇能够和婆婆融洽相处的,这个比例占的很小,为什么?当然这里存在着一个因缘的问题,其实父女、母子之间因为因缘、违缘相处不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相处起来比婆媳关系好处呢?原因在于你觉得血浓于水。所以对父母你能够原谅、能够容让,其实对公婆倘若你也能够做到像对父母一样的话,那么事情也就好解决了。不信你试试,对待公婆该敬的敬、该笑的笑、小事之处不去计较、原则问题决不妥协,不要碍于情面而迁就他们的错误。换句话说,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但不能随着他们的习气毛病转。让他们了解你很公平、原则、孝顺,但不纵容。作为婆婆身为长者,当然也更应该以身作责。注意啊,什么是身为长者要以身做责呢?那就是关心媳妇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指点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冷暖。并不是让你去摆出一幅盛气凌人的长者架子来对人家喝三五六。更不能有钱是我儿子挣的,花也是花我儿子的,这种想法千万不要有。你要知道,你儿子钱再多,媳妇也不是全职保姆。特别是大家相处于这样一个时速高速运转的时代,时代不同了,旧的观点应随时代进步加以改变。作为长者能自立时,尽量不要给孩子们增添麻烦。要给自己和孩子们一个充分的空间。身体不好或需要照顾时,最好找保姆。这样即能使孩子们能够很好的工作和生活,又能使自己不寂寞、冷落。至于年轻而都有工作的夫妻来说,拿出几百块钱来赡养老人并不是问题。老人也应该有同龄人相伴的生活。我觉得生活在这个世上,尊重别人的生活和让别人尊重自己的生活,这一点很重要。换句话说,那就是让彼此都有属于自己生活的空间。这样才能生活的娱悦和舒展。我们大家要知道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空间,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不要以为我是在和大家扯闲篇。其实如何生活的道理,诸位比我要懂得多的多。但是道理懂得再多,你不去做也没有用。

  就像我的一位不信佛的朋友,生活条件非常富裕,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家里就她和丈夫两个。工作之余回到家特别想和丈夫唠叨唠叨家长里短,而丈夫一回到家却金口难开。问急了会答上一句:我在外面应酬了一天了,又是点头又是笑的,累极了。回到家了还让我不得清闲。说的我的朋友真是哭笑不得。从那以后她就很少和丈夫沟通,时间一长,人变的木木的,气色精神都不好。于是,我给她送去几本书,然后对她说:你应该看看书、接触接触电脑,没事多出去走走、转转商店。不爱串门,就买些杂志,多到户外散散步,把自己的生活调整调整。不然的话,非憋出病来不可。前段时间我见到她,精神气色都好多了,她告诉我说:她每天晚饭之后都去散步,一走就是十几公里。还结识了一些散步的朋友,过去是吃不下、睡不着,有一点动静就再也无法入睡了。而现在是能吃能睡,躺下就着。我说:那就好,那就好。你们看,她现在能够随顺自己了,能够给自己找乐趣了,能够使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了。这就叫自我随顺。你先不要说为了别人如何。你先要把自己捋顺了。才能去帮助别人。你连自己都捋不顺时,不要告诉我说你会为众生去做什么。既然是有这样的想法,你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我们在这里扯了这么多的闲话,其实用一句话就解决了,那就是懂得多,不如点滴的去做、去行。再换句话说,去做去行的过程就是在随顺的过程。这个做和随顺就是成就圆满普贤行愿海的过程。你想学佛,你想追随佛学,你想以普贤行愿为愿,那么你就必须要从这些生活小事上入手,一点一滴的去学习、去行持。诸位大家啊,何止是普贤菩萨啊,诸大菩萨的行愿都是在这样一点一滴中积累起来的啊!所以我们亦复如是啊。从现在从此刻,就从这里开始吧!听懂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家庭)(五明学佛网:学佛       家庭)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