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菩萨只替你做担保,不替你还债


   日期:2016/4/24 21: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忏悔有两个意义,一个是觉察自己的错误,改过迁善,不再重蹈覆辙。一个是好汉做事好汉当,心平气和,勇敢承担一切责任。

  现在的人心很粗,善忘多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尤其是错误的、丑陋的、不检点的事,忘得特别快。所以,作为正信的佛教徒要学会时时忏悔,忏悔那些已经忘记的、还未忘记的、已经觉察到的、还未觉察到的过错。纵使经过了千秋万世长时间累积下来的过失,也要一并忏悔,欢喜承担应负的责任。

  很多人会大言不惭的说:我的行事作为坦荡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没有什么好忏悔的。世间固然有许多行事正当、举止磊落的君子,但是,抛开不可考的过去世不谈,就像佛在《地藏经》中讲到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就你眼前当下起心动念间,习性里潜伏着的贪、瞋、痴、慢、疑等等病根,在不知不觉间就犯下了错误,表现在言语行为上,不仅伤害了身边的人,也伤害了自己。

  就像很多父母,自以为所作所为都是爱孩子,结果往往因爱而害了孩子而不自知。历史上也有许多择“善”固执的例子,固执于自以为是“善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施暴而以为是行善。所以,忏悔的意义,是要我们在悔过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醒自己抛开成见,站在不同的角度,检讨自己的言行,多多为别人着想。承认自己从过去以至今日,在不知不觉间犯了许多过错,就能勇敢承担眼前的种种遭遇。一般人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总是怨天尤人,责怪老天爷不长眼睛、善恶不分、清浊莫辨。结果,不是灰心丧志,就是愤世嫉俗。肯忏悔,就能心平气和的承担灾难,并且借着灾难,锻链更恭敬、更谦卑的心态,即使经过再多的打击,也还能保持对人性的信心和慈悲。

  也有人说,忏悔可使重罪轻受,只要天天拜佛忏悔,就可以消除业障、免除不受果报的责任义务。要明白,拜佛忏悔,对消除业障的确有帮助,但是,它的作用是因为佛菩萨看你真有改过迁善的决心及诚心,才出面替你担保,让你暂时不要受报。就像一个欠债累累的人,躲债躲到一个大富翁家里,这个大富翁出面向债主担保,请求大家给这个人一些时间,保证他一定会慢慢还债,请债主不要催逼太急。道理是一样的,佛菩萨只是做我们的担保人,并不帮我们还债,所有债务,还是得由我们自己一分一毫慢慢的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