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信愿法师:何故《阿弥陀经》此经极为难信


   日期:2016/5/5 7: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何故《阿弥陀经》此经极为难信?

  答:良以此经念佛一法,转凡成圣,犹反掌手,太为容易,故凡浅众生,多生疑惑,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其圆顿、直捷、广大、简易,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非宿有善根,决难信受奉行。如《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是故舍利子!当知,我今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类故,说是世间极难信法,甚为希有不可思议。”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云:“言难信者,略举有十:今居秽土,习久心安,乍闻彼国清净庄严,疑无此事,难信一也。纵信彼国,又疑十方佛剎,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极乐,难信二也。纵信当生,又疑娑婆之去极乐,十万亿剎,云何极远而得往彼,难信三也。纵信不远,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云何遽得往生彼国,难信四也。纵信得生,又疑生此净土,必有奇妙法门,多种功行,云何但持名号,遂得往生,难信五也。纵信持名,又疑持此名号,必须多历年劫,乃克成就,云何一日七日,便得生彼,难信六也。纵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离胎卵湿化,云何彼国悉是莲华化生,难信七也。纵信莲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缘,云何一生彼国,便得不退,难信八也。纵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钝机众生,上智利根,不必生彼,难信九也。纵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经,或说有佛,或说无佛,或有净土,或无净土,狐疑不决,难信十也。故难信而曰一切世间,是不但恶道难信,而人天犹或疑之;不但愚迷难信,而贤智犹或疑之;不特初机难信,而久修犹或疑之;不特凡夫难信,而二乘犹或疑之,故曰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元照律师《阿弥陀经义疏》云:“念佛法门,不简愚智,不择豪贱,不论久近,不选善恶,唯取决誓猛信,临终恶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剎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一切世间甚难信也。”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卷三、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云:“净土法门者,如来彻底悲心,普度众生之法门也,令彼无力断惑,具缚凡夫,信愿持名,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同为伴侣。上而至于等觉菩萨,位邻佛果,尚须往生,方成正觉,至顿至圆,彻上彻下,超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以故当佛说《弥陀经》时,六方诸佛出广长舌,一音赞叹,称为《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谓我释迦世尊,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而我世尊自叙宿因,谓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证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令其闻者,信受奉行,以究竟畅己出世之本怀而已。

  然此法门,甚深难测,虽经诸佛本师交相劝信,而世之疑者,犹复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深通宗教之知识,犹或疑之;不但知识不信,即已证真谛,业尽情空之声闻、缘觉,犹或疑之;不但小圣不信,即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即法身大士,虽能谛信,尚不能穷源彻底。良以此之法门,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便是多劫深种善根,况信受奉行乎哉?”

  如来兴世:如来者,通指诸佛如来,别指释迦如来。《大般涅槃经》云:“云何名如来?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然,故名如来。”兴世者,出兴于世。元照大师《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云:“佛身充满,随物现形,示生唱灭,拯接群品。今此且据娑婆所见,诞育王宫,厌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兴世。”盖谓佛身遍法界,无有来去;三际一如,本无生灭,只为应机度化,故现出生王宫,出家修道,降魔成佛,此即所谓兴世。

  难值难见:难值者,难以得遇;难见者,难以见到。如慧远大师《无量寿经义疏》云:“生当佛时,名之为值。目睹称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云:“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

  诸佛经道:诸佛者,通指十方三世佛,别指释迦牟尼佛;经道者,经典所说之道。

  难得难闻:难得者,难以得到诸佛所言经典;难闻者,难以听闻诸佛所说教法。如慧远大师《无量寿经义疏》云:“手得经卷之名为得,耳听曰闻。”

  菩萨胜法:菩萨所修学之殊胜妙法,即指下句“诸波罗蜜”。

  诸波罗蜜:诸者,多也;波罗蜜者,菩萨之大行,通说有六种,如《法华经‧序品》云:“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遇善知识:善知识者,善谓于我有益,导我于善道者;知谓知心,识谓识形。是故,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如《大般涅槃经》云:“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义故,名善知识。”

  《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杂宝藏》云“善知识者,长夜与人安稳快乐,以是之故,应当亲近善知识。”

  闻法能行,此亦为难:善知识难遇难识,今有幸求得,倘于彼善知识所示之法,不能信受奉行,则如遇良医妙药,不愿就治,如是则遇同未遇,故于善知识之教,应闻而能信,信而能行,是为甚难。

  若闻斯经:若者,假若;闻者,闻信;斯经者,此《无量寿经》。故闻斯经,即是听闻弥陀本愿名号之义。峻谛法师《无量寿经会疏》云:“若闻斯经者,知识闻熏也。”

  信乐受持:信乐者,即信心欢喜,此乃言信;受持,接受行持,此乃言行。故信乐受持,信行一体,心口如一。峻谛法师《无量寿经会疏》云:“信乐受持者,往生正因,谓信乐本愿,受持名号。此法超异诸教故,得益超出诸善故,众机通入报土故,一生成办故,必依多劫宿善,超过诸难之事,故云难中等。”

  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上明遇佛、闻经、遇善知识,闻法能行,均极难得,甚为希有。但此上三者之难,莫过于下之“若闻斯经,信乐受持”,故云难中之难。其希有难得,更无过于此者,故云无过此难。何以故?如慧远大师《无量寿经义疏》云:“余义余经,处处宣说;开显净土,教人往生,独此一经,为是甚难。”

  是故我法:璟兴大师《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云:“我法者,即此经也。”

  如是作:慧远大师《无量寿经义疏》云:“如是作者,此经宣说,弥陀如来,修愿修行,得身得土,名如是作。”

  如是说:慧远大师《无量寿经义疏》云:“如是说者,如来上来,为众宣说,名如是说。”

  如是教:慧远大师《无量寿经义疏》云:“如是教者,如来上来,教人往生,名如是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阿弥陀经)(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阿弥陀经)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6 下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6 上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5 下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5 上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4 下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4 上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3 下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3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