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真切?


   日期:2010/6/22 14: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蕅益大师说,要厌离自心之秽,欣求自心之净。自心之秽,即见思烦恼,它是轮回的根本。断见思,即出离六道,成阿罗汉。见思难断,我们求生极乐同居土,只须伏住,即大师所说“厌离:”要把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都看成是毒药毒箭。印祖说,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即伏住见思烦恼)。

印祖又把娑婆世界比喻成粪坑、牢狱,黄念老也说世间难舍之物都像是癌细胞,因此世间万缘,包括冤亲爱恨,色身寿命,甚至是咒名圣像,都不要留恋,全放下。

净土法门法师说要彻底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统统放下,一句佛号念到底,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又强调说,顺境不贪恋,逆境不嗔恚,方为信愿真切。往生同居土,就有把握啦,条件够啦!如果世间、出世间一切法哪怕还有一样放不下的,还有分别,还有执着,就不是真信切愿,念佛再多也不能往生。

净土法门万修万人去,关键就是在真正放得下。放下不仅是在命终时,而更是要在现在;不是在事上,而是在心上。真正放下了,临命终时才能“心不颠倒,”心不颠倒是能不能往生的重要条件。不能“厌离,”不能“放下,”原因正如印光大师所说,不知娑婆实在苦而极乐实在乐。

黄念老也说只因对此世界苦、空、无常、无我认识不深,体会不切。此外,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不少人甚至认为,修净土不需要伏烦恼。对此观点,蕅益大师早就责问过:生同居,虽未断惑,可不伏惑吗?世尊在《观经》中特别强调要修三福,其中初福即有十善,要不贪不嗔不痴,是净业正因。而贪嗔痴三毒就是见思烦恼的代表。可见,修净土怎么能不伏见思烦恼?千万不可自误误人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       净土宗)(五明学佛网:信愿       净土宗)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净界法师:信愿是智慧的观照力 

 净界法师:信愿具足判定的标准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净界法师:往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 

 净界法师:你直接去念佛就能够信愿具足,我实在不相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