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贺怀民:你们皈依,我就娶媳妇


   日期:2010/6/23 22: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两天会同师在我们办公室批改网络班学员的作业,天天都来,看他待人接物,让我受益匪浅。

  今天下午,有一个居士来办事,看到会同师在,就请教了一个问题。

  这个居士学佛多年,自觉“佛法很好”,看到父母整天病多,烦恼重,就想让父母也皈依佛门,在佛菩萨加持下,身心康泰,也是一片孝心吧。

  他自己呢,是家族中两门共守的独生子,肩负传宗接代续香火的重责,偏偏偌大个年纪了,还没结婚。父母整天挂念此事,唠叨个没完。

  父母心地善良,热心助人。受党教育多年,在对待佛法的态度上,不转弯,认定了是封建迷信。他本人又传法心切,自认为也是出于孝心,想让父母共沾 法益。在佛法的问题上分歧很大。

  父母不爱听他讲佛法,他不爱听父母唠叨要他成家。这位仁兄竟能想到在这个事情上找个置换。

  一天,父母又开始念娶媳妇经,他就说:“你们要是办了皈依,我就考虑结婚的事情。”

  父母听了,自然欢天喜地,就在他的安排下尽快办了皈依仪式。尔后,父母要他履行承诺了,他却说自己当初只是“打了个方便妄语”,不想兑现了,呵 呵。

  他请示会同师,这样让父母皈依是不是不如法,能不能“退掉?”。嗬嗬,他用的是“退掉”这个词,我在旁边听着,差点没乐出来。

  会同师的开示有几点:

    1、无论是不是皈依,佛菩萨对众生都是一样的平等慈悲;

    2、皈依要出于自心诚愿,这样肯定是不如法的。

    3、他不兑现承诺,会让父母更加对佛法有偏见。

    4、他应该在佛前替父母忏悔业障,争取父母早日能诚愿学佛,成为真正的佛弟子。

  这位仁兄看来是压根不想兑现自己和父母的交换了,在天平上,父母盼子成家的愿心远远重于儿子盼父母入佛门的愿心。

  呵呵,世间事大抵如是。就像我妈妈经常念叨的:父母心在儿女身,儿女心在石头上。(这是一出秦腔的台词)

  这件事有两个引申处:

  一,儿女挑父母的不是,这个恶习很难改,学了佛,只是换个冠冕堂皇的形式而已,实质并没有变;

  二,我作为看客,碰到这种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总想说几句,这是好发议论,好臧否人物的顽劣习气。人家在给会同师述说时,我就嘴痒得不行,硬是 憋住没说。人一走,我终于控制不住了,对会同师说:“这些爱管教父母的人啊!这期净土答疑上就有个这个案例,大安法师说:‘就你这管教父母的一个念头就是 错的!’”我自认为起的这个话头儿很是得体,想会同师怎么着也会应和两声,把我给搁住的。没想到平时对我很客气的师父却一言不发,置若罔闻。令我当时难堪 异常,好在这段时间心还清静,马上意识到自己是犯了小妄语。一念至此,心即平复,内心窃窃感念师父以自己的持戒精严来教化了我。


    附大安法师有关“管教父母”言论的开示,载于即将出版的《净土》第三期。

  问: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觉得父母在精神上对我不关怀,不对我以正确的指导。我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已得病七 年。我的愿望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言语温和,成为一个健康人。我不知道管教父亲对不对,请对我进行指导。

  答:你自己都没管教好,怎么能大言不惭地管教父亲?你之所以出现精神分裂症,就在于你不孝顺。你要成为健康人,先从孝顺父母开始。父母生养了你 的身体,一辈子报恩都报不尽,你还能指责父母的行为吗?你父母在身体上、精神上,三十年来无微不至地在关照着你。由于你是个忤逆的、不孝的子孙,你就不了 解、不理解而已。首先管住你自己这颗心:你精神状态不好,心理不正常,一方面来自多生多劫的业障,另一方面今生好心善意没有生起来。

  你目前的问题不要关照别人,先关照你自己。你赶紧把管教父母的概念彻底放下,这不是作为儿子所应该出现的概念,如果不改变,你就是不孝之人。

  希望你每天念一万声佛号,忏悔自己不孝顺父母的恶业,祈求阿弥陀佛赋予你健全的心智,让你回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敦伦尽分;至诚 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对精神分裂症来说,这句佛号正是最好的药方,它能治疗一切精神上的障碍。令我们躁狂的心转成健全的、清净的、平等的、慈悲的、感恩 的、惭愧的心。如是心灵的转化,便能和谐家庭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