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养父母之心


   日期:2010/6/24 10: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一位徐老师在今年元宵节来听中国文化的课程,听了之后她非常欢喜。经过三个月之后,有一天她就走向前来,跟我请教一个问题。我先问她:“您听课三个月了,为何从来没跟我谈过话?”她说:“蔡老师,我看您太忙、太辛苦了,我不想打扰您。”我一听很感动,她的心时时能体恤别人。

她说听了三个月,觉得自己还有家庭都很受益,但不能只有自己家里的人受益,她希望回到故乡去教一些失学的孩子,把这些德行的教诲、圣贤的智慧,也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我一听很高兴,也随喜她的这分发心,我立即拿了很多教材送给她。有很多老师了解到她的这种存心,也把他们很宝贵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所以,她很快就教得很顺利,到目前为止也已经教了八个月。

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给她说:“女儿,能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高兴, 的行为让父亲觉得很光荣。”一个父亲能讲出这样的话,代表父亲对她回馈乡里的行为很认同。而且我相信她的父亲也有这种志向想要利益社会,他的女儿做出来之后,他会觉得很欢喜也很安慰。这是我们继父母的志向去回馈社会。

有一次,徐老师要教孩子《弟子规》其中的一句经文:“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徐老师非常用心,她先买了一大袋的荔枝,带回她的故乡去。她开始教导这一句,她就引导孩子说:“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侍奉父母。而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也有付出,所以任何人的父母也都值得我们尊敬、孝敬。”讲完之后,徐老师就说,我们学完之后,立刻要去做到。所以,就让这些小孩每个人拿着荔枝,到乡里去送给一些长辈。每个长辈接到这些孩子送给他的水果,内心非常欢喜。那一天整个乡里,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顶点。

隔天她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给徐老师,告诉她乡里有很多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这些长辈讲了一句话,“我们乡里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这样关心自己的家乡。”他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高兴;女儿听到父亲这么讲,心里也很安慰。

她父亲的这种欢喜,跟买一件新衣服送他的欢喜,是否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只可快乐一时,而女儿的行为让他值得光荣、感到欣慰,可以欢喜欣慰一辈子。《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用自己的德行去帮助社会,让自己的德行能奉献社会,让所有社会的人感受到,某某人的父母养育出这么好的孩子,才让这个孩子能这样为社会付出,扬名于后世,以彰显父母的德行。当我们能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时,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由于你的成就,让社会人士肯定父母对你的教诲,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       弟子规)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