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每一段痛苦都藏着一份大智慧


   日期:2016/5/18 20: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 : 濑户内寂听

  摘自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人总是在不断地渴望中烦恼和痛苦,殊不知每一段痛苦都藏着一份大智慧,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让自己释怀,唯有活在当下,不断精进,方能无悔。

  世间一切烦恼,皆出渴爱

  佛教把爱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渴爱;一种是慈悲。

  渴爱者,诸如我等凡人男女之间的肉体的爱。而与此相对,慈悲则为佛门之爱。

  最澄言道:“我等人类尽力去忘己利他,难道不是一点一滴地努力靠近佛门之爱吗?”

  渴爱二字,如其字面所示,意为“对爱之渴望”。若嗓子干渴时,自然渴望喝水。此时干渴的人会一个劲地喝,即使喝再多的水也觉得不够。渴爱和喝水一样,是期望获得“更多更多”的爱。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希望别人关注自己……如此永无边际的渴望,这便是我们人类的爱。

  但是,对渴望重视自己、渴望关注自己的人来说,因为渴望的对象也是普通人,自然他人也不会无限地去施舍爱。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和人生,自然也不可能只关注着你的一亩三分地。

  不过,人类并不会就此满足,他们总是希望别人关注着自己,而不愿看到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人。我想人类自己就是以这样的思路去爱别人,所以也渴望自己获得与此相等的爱。

  此外,自己若爱别人十分,则希望得到别人回赠自己十五分乃至二十分的爱情。渴爱便是期望回赠的爱。

  这不仅局限于男女之爱,父母子女之间亦然。

  若为人父母,便会以渴爱的逻辑疼爱孩子。正因为爱,父母会给孩子做好吃的饭食,穿漂亮的衣服,让孩子上学校,然而到后来孩子们丝毫未把父母之爱放在心上……起初若没有任何期待尚且好说,但若期待“爱情回赠”,并且期待这种回赠能与日俱增就会平添几许苦闷。

  无法分别,只因爱自己胜过爱他人

  人类之爱即为渴爱,而渴爱皆为爱自己。由于自己想被人重视,所以去爱他人。无论对恋人、丈夫、孩子多么体贴温柔,到头来后还是视自己为珍宝。

  因为希望别人爱自己,所以自己去爱别人……大概这就是渴爱的真实含义吧。而“忘己利他”的佛门慈悲与渴爱正好相反。

  以前,曾有一位女演员到我的寂庵中寻求指点。这位女演员非常时尚、优秀,而且丽质脱俗。若说起她的名字,恐怕大家也早有耳闻。

  她有一个交往了七年的恋人,但是有一天她突然被告知那人要和她分手。她自然是不愿分开,但是她面对恋人的决绝也不知如何是好。

  听完她的倾诉,我这样问道:“他既然已经决定和你分手,你就应该知道无法改变他的意念吧。那么你为什么还不果断放弃呢?”

  随后,她告诉我说,相恋七年却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分道扬镳,自己是多么痛彻心扉。

  她的遭遇固然令人怜悯,但这只不过是渴爱的结局。

  她不愿和恋人分手,其因不在于她对他爱得深沉。也许我的表达听起来冷血无情,但这大概仅仅是因为她深感自己在七年间对爱情的执着付出付诸东流吧。“回想这七年岁月,记忆中不会都是不堪回首的忧伤,总会有快乐难忘的时光吧?你的心灵深处,也应该珍藏着他对你爱的回忆吧?”

  我安慰她说:“回忆中只要有几段关于爱的浮光掠影,难道就不能称为幸福吗?”她说:“不,因为有回忆,反而更心酸。”

  这也是渴爱之故吧?

  我们的悲哀在于,将他人的付出抛之脑后,心里想的全是自己的付出。诸如“那时我还给你买过东西”“我曾精心为你做过可口饭菜”之类,我们总是清楚地守着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而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却丝毫不记得了。

  此外,即便脑海中全是美好的回忆,我们也不会就此满足。打开回忆的匣子,越回想就会越期待更多的幸福感,所以到后来反而会品尝到种种酸苦。若真心爱对方,难道不该帮助对方实现其心中所想吗?若对方执意分手,那么即使心中有万般辛酸苦楚你也应该毅然决然地答应。世间烦恼,皆出渴爱,然心若自由,则惊恐自消。人总是在不断地渴望中烦恼和痛苦,殊不知每一段痛苦都藏着一份大智慧,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让自己释怀,唯有活在当下,不断精进,方能无悔。

  摘自濑户内寂听《不乱于心,不困于情》,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出品。为迷茫中等爱、错爱、渴爱的人点亮心灯,积蓄内心宁静的力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痛苦       智慧)(五明学佛网:痛苦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