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修行的一点体会:对治嫉妒自私等恶习的方法


   日期:2010/7/1 17: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十分惭愧,家母信佛供佛已有10几年了,自己一直是稀里糊涂的迷信着,时常跟着拜佛祈求。殊不知一切都要向自己求,自己的存心言行不善,佛菩萨也不会保佑。

非常后悔,早些年没有用大好的时光去研究学习佛法,非但浪费了时间,还造作了很多的罪业,如果早点能学习佛法,了解生命的真相,便不会做出这么多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事。

现在每每想起来,都非常的悔恨,如果早点学佛,人生该活的多么清净,多么坦然,多么自在。而如今,却是一身的罪业,虽然可以靠忏悔,改恶迁善来弥补一些,但是还是不如不犯的好,佛说: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忘,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现在的我,每做一件事,起一个念,说一句话都会想起这段话,可以说是小心翼翼,甚至是战战兢兢的活着。是畏惧了,因为通过自己的经历亲身证实了因果的不虚,无需别人或书中说什么,都对因果深信不疑。也证明了20多年来形成的思想行为习惯是多么的难以降服,各种的习气毛病,稍不留意就如影随形。

所以真心的希望大家,不要再以身试法,不相信因果,纵容自己,损人利己。也许你会得到一时的利益或快乐。更大的苦果在后面等着了,这些都是我20几年的生活体验,没有半句虚言。我也留心观察了身边的很多人,因果是自然的法则,是真理,对谁都不会例外。善恶到头终有报,决定没错。

自2009年11月份,我在遭遇了人生的一次重大创伤后,发心研究学习佛法,对佛法已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也下定决心与自己身上不好的习气,缺点,错误做斗争。当然,这场战争将是长期而艰苦的。在改正的过程中反复是经常的,事后悔恨也是很多的,虽然在以十分缓慢的速度在进行着,不过,很庆幸,方向是正确的。所以,现在无限的感激,感激自己在做恶之后,佛菩萨还是给了改过的机会,修行的时间。于是,我希望不只自己的人生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希望更多的人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奔波。希望我们都能够好好利用这一世的人身,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将来在莲池相逢。

总结自己这几个月修行的心得,有一些小小的收获,对治自己身上的习气找到了一些方法。也许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试试看吧!

首先,最了解自己的是自己还有身边的家人和同事,朋友。我们自己其实也知道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我就是准备了一个本,起名叫做《修行小录》。先把自认为自己身上不好的地方记录下来,再采访一下身边的人,一定要让他们直言不讳,自己也千万不能翻脸生气,把他人眼中的自己也记录下来。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下面,就可以因病施药了。拿我举例吧,我觉得自己身上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嫉妒,自私,说话刻薄。尤其是嫉妒,可能是女人的通病,很多年前就意识到嫉妒非常不好,是百害无一利的,可就是改不了,遇到别人哪方面比自己出色,就从心里嫉妒嗔恨。我发现嫉妒是非常难以克服的,一旦形成习惯,是控制不住的。自从学佛以来,可以说我每天都读圣贤书,看很多祖师大德的开示,听很多的光盘,不过,说实话,嫉妒改的并不好,语言行为或许好改,可嫉妒的念头一刹那就能完成,非常苦恼。我每天都搜集其他人修行的心得方法,看很多经典的语句。直到有一天,看到了一篇文章,说是孔子一生的思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又看到唐山企业家论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经常提到一句话叫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一下子茅塞顿开,我想爱嫉妒人的人其实就是自私的人,就是我执太重的人,是把自己的情绪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既然把自己看得这么重,正好可以以毒供毒,我们肯定是希望自己的一切比别人都好,可以反过来想想,当我们哪方面比别人好的时候,我们希望别人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我们,我想再爱嫉妒,再自私的人也希望不要得到别人的嫉妒,而是真心的祝福吧。(把赢得他人嫉妒当成成就的怪人除外)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每当别人有好事的时候,真心的为他随喜,送上祝福吧,因为当我们喜事临头时,需要的也是他人一声真诚的祝愿,而不是嫉妒,以及其后带来的破坏性的语言和行为。我们不是爱嫉妒,又自私吗,那么把遇到好事的人当成是自己或者未来的自己吧,想想自己处于那样的情景下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怎样的给予他人吧。用变向的自私来对治自私,不知道您会怎样,反正现在的我学会了随喜,慢慢的不嫉妒了。不只是情绪,生活中发生了很多实实在在良性的改善。我想这就是不嫉妒的好处吧,身也轻松,心也自在。放过别人更放过自己。

我的身上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还在努力的改正中,有了新的更好的体会一定跟大家分享。最后,真心的劝告没有造恶的人,坚持下去,无论顺逆境,结果一定是好的。还有已经造恶还没改正的人,少造一分恶,少受一分恶果。修善弥补还唯恐不及,怎可继续错下去。还有更多像我一样,迷迷糊糊的犯过很多错误,猛然回头的人们,大家的决定是对的,也不要耿耿于怀于往昔犯下的错误。不放过自己是没有智慧,更好的把握现在和未来是当下该做的,并且千万不可再犯。给自己定个修行计划,一步步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记住,要经常念佛哦!

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早日断恶修善,深信因果,往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嫉妒)(五明学佛网:修行       嫉妒)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