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涵养女德 美丽人生


   日期:2010/7/3 11: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刘芳女士主讲  时间:2010-5-11  地点: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敬爱的老师,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学长,还有我们亲爱的姐妹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身为女人,我是怎么样做女儿、妻子、母亲、儿媳妇,还有我们的企业的。
    去年的六月十五号到七月三十号这一段时间,我也在南京居美馨公司(文化教育中心),学习了四十五天传统文化。那一次,我的收获很大。特别是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女子,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当中,我们的角色何等地重要。古人教导我们,“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女子是清源之本。我们每一个女人,能够各尽本分,不仅仅是修身、齐家的需要,也是为治国、平天下,应该所尽的一份力量。
    从那会儿开始,我也在一些地方,曾经作过有二十多场的分享,也引起了很多的姐妹一些反响。在讲的过程当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做的很不够,但每次都得到了老师、学长们,以及很多姐妹给予的力量和支持。特别是在上个月,国际儒联大会在深圳召开的时候,我又一次见到我们的老师。老师提醒我:每一次分享,就当作跟朋友们说说话,或者是跟十几年没见的好朋友说说心里话。我就觉得特别地欢喜,所以今天有这个机会,我来到马来西亚,跟这么多好朋友说心里话,愿我们同生欢喜心,谢谢大家。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我高中毕业以后就下乡两年,做了小学的老师。回城以后,有了一份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年。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就回家了。又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走出家门,开了女子美容院,这一晃就是十三年过来了。那我今天的汇报,主要讲讲两个方面:一个是我和我的家人们是怎么相处的;第二个方面就讲讲我和我们的团队是怎么成长的。
    先说说我最亲近的人,就是我的先生。我们结婚二十八年了,从夫妻又走进事业上的伙伴,二十八年来,相濡以沫,而且有了我们和睦的家庭。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们都说:哎呀,不羡慕他们拥有多少,就是佩服他们手牵手这般恩爱的感觉。连我们的儿子和媳妇也说:爸爸妈妈就是咱的榜样了。
    那么夫妻之间,怎么样能够做到一份恩爱?又怎么样能够保持下来?就是说我们俩是怎么样保持这份默契的呢?我也在反复想。
    先是自己有了一个好老公,这么多年来,他总是照顾我,包容我,鼓励着我。
    再者,我就无限地感恩我们的父母。永远忘不了在结婚前,父亲跟我说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就是:“结婚了,要干活了。”这个情景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我们家六个孩子,就姊妹两个,姐姐是老大,担当了大部分的家务,我呢,从小就学习好,不大干家务活,而且父亲总是袒护着我。所以后来,直到现在母亲回忆起来还说:当年结婚的时候,爸爸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小女儿不会干活。所以要结婚了,父亲第一个嘱咐就是干活。
    第二句话就是:“别给人家添麻烦。”
    第三句话就是:“别叫人家笑话。”
    当时我真不理解,我说我们要结婚了,这么高兴,爸爸怎么这么严肃。结婚之后,家里就发生了这么几件事,我就感受到父亲的话很有分量。
    结婚三个月,我先生就从一个普通的工人调到科室去工作了,科室这个工作是供销科,还要出差,每天忙起来了。六个月的时候,我公公婆婆就分了新房子,原来的那个家就剩下我们两个了。后来,我们就有了孩子。当时有了这个孩子,我先生可冲动了,他说,“啊呀,所有的坐月子的事,照顾老婆孩子的事,都由我了,全包了”,很高兴。
    结果,不多不少才七天的时间,我有一天从床上下来,他就蹲在走廊的小门口,抽烟。我从背影就能看出来,他咕咚咕咚冒烟的那个样子,他很郁闷了。结果吃完了中午饭,我就说:你看咱们家的孩子,真听话,都不哭,我身体恢复得很好,下午你去上班吧。他说:真的?我说:真的。想想当时二十六岁的小伙子,在家里很闷的,一说上班,高兴地就走了,上班去了。
从那天开始,我就自己从洗尿布,到做饭,收拾家,晚上还给他泡好茶等他回来。我妈和我婆婆来了以后,看到这个都很吃惊,说:这怎么能行呢!我说:行,没问题。我觉得,真的就是结了婚,就是要干活了。
    有了孩子,在两年之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常常夜晚醒来,睡睡就哭了,我们当妈妈的都知道孩子起夜。我就赶快抱起来,又哭了,又抱起来。有的时候,晚上都起十几次。我干脆坐着睡觉,又疼他哭,又怕影响旁边的(丈夫)睡觉,抱着,我就坐着睡,抱着睡,就这么样,也就过来了。
    从那会儿开始,我就给自己规定,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起来把家务活干完。我后来就给自己规定,就是在他们睡着的时候,要把家务做完,然后显得这个家就很清静。甚至孩子稍微大一点,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出去玩,每到周日,我们就带着孩子出去。吃完了中饭回来的时候,我一定是先冲进卧室收拾好,大家躺下睡觉。我呢,稍微靠一靠。等他们睡熟了,我一定是关上房门,做一周的大扫除。就这样,他们睡觉,我就把活干好。
    在妈妈的教导下,我觉得真的不难,很快,我就学会了做家务。洗衣、做饭、熨衣服、擦皮鞋,我干得很顺。直到现在,我烫熨衣服和擦皮鞋,怎么也放不下,有阿姨代替,我还是愿意干这些活。一出门就想起别人的皮鞋。因为我妈老早就告诉我:男人在路上走,看到了妻子的这双手。你勤不勤快,你先生穿得好不好,孩子打理得好不好,甭看你人就知道了。所以,我总是要把家务活干好。
    再者,我就觉得,夫妻之间,他挺忙的,我又帮不上他。我是把家务全部担当起来了,我不用他,孩子我照顾、家务我做好。他有的时候,晚上回来晚,有时候出车啦,或者送货啦,反正他不回来,我不让自己睡觉。甚至有的时候是下半夜了,我们家那盏灯一定是亮着的。他走进来一咳嗽,或者走路的声音我听见了,把房门打开,一定让先生回来,热汤热水的喝上口,再睡觉。就是要这样地关照着他。
    后来,也有很多姐妹,也说起来,说:你们俩就这么好?难道他就那么让你疼?每个人身上都有毛病,但是咱们做妻子的,怎么样能够去体谅他。
    你比如说,我的先生,他有一个吸烟的习惯。吸烟不是坏事,但是他很严重,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吸四包香烟。我总也忘不了一个场景,有的时候到晚上,孩子睡好了,我把孩子的房门关得紧紧的,我们俩就在茶几旁边坐下来,看看电视,说说话,喝着茶。他就吸着烟,满屋子都有点呛,我一定是开开窗缝。二十多年,我从来没说过他。因为我爸爸说:吸烟就是男人的嗜好。有一天,如果先生病了,连烟都不吸了,我可告诉你,这就证明你要当心病得很严重。咱就听爸爸的话,也没说什么。
后来,这个现在说起来是七年前了,他经常咳嗽,再加上他也知道,被动吸烟对别人很不好。从那以后有一天他说,“不想吸烟了”,我还有点紧张。人家说了那句话,就把烟戒掉了。七年来,再也没有吸过烟。我觉得,互相地尊重,可能到了一定的缘分成熟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变了。
    再者,我的先生他很会做生意。有的时候,陪他出去,我发现他脾气急的时候,我觉得咱们女子,一定要给先生留面子,不要当着人,说人家什么。他一急,就因为他这个脾气急,可能搞得我就越来越慢,说话也慢,动作也慢,在家里也安静。我慢一点,有的时候笑笑,在旁边的时候就拉拉他的手,他慢慢地也就慢下来了。我觉得这些年来,他的脾气也改变了很多。
他是个生意人,我该照顾的照顾他,但有些事我也能看出来应该怎么处理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一些建议。
    比如说,我的先生八八年就自己做生意了,当时,他跟一个大哥合作。在九一年的时候,我们家发生这么一件事。几天回来,他好像情绪不好。有一天我就说:最近是不是挺累的?他说:不是,是那个大哥说,要分开做。你看,带他进来的时候如何如何,现在自己搞熟了,就要分开做。我就说:那就分嘛。而我心里就想,不能让他生气,(所以)我说,“你就分”。后来他说:问题是他还要分走三十万。我就说:那你就给他嘛。
    我呢,从来不会管钱,我也没把钱(当回事),我也不知道三十万是多少还是三万是多少的,反正我就是说:别生气。我说完了这个话,他这样看看我,我就这样。(众笑)真的,咱说了这个话不晓得会怎样,但我明显地感觉到,那天晚上,他就轻松了很多了。没过多久,他就把这件事处理好了。
    其实我不是懂得财务,又不是很会,哪里会做什么生意呢。但我总说一句话:别把钱看得太重,用钱能够摆平的事情一定是小事。千万这辈子别让钱绊倒。其实,真的大家想想,气坏了,生病了,多少钱能买回一个生命啊?所以说了之后,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就是这么说。真的就像《弟子规》上教导我们的,“财物轻,怨何生”。后来,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让步,而影响了什么,他一直做得还是蛮不错的。
    再一个,我觉得夫妻之间,现在我们尤其是学习传统文化,真的可以善巧方便地互相帮助。
    比如说,春节前后,我可能在外边跑得多了一点,身体就不好。过春节的时候,就打吊瓶,卧床不起。我先生就急躁了,生气了,就说:再也不能出去了,你看你现在,越老越来本事了,拖着箱子就跑了。这会儿我可不能让你出去了。你生病的时候,就我看着你遭罪。
    我也不敢说话。后来,带我去深圳,让我在麒麟山庄住着,谁打电话都不让我接。我特别着急,有的时候有一些分享,也觉得不好意思,蛮重要的,能够去跟姐妹们说说话,有什么不好。但身体不好了确实是他很着急,我也理解。后来有一天,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深圳的家里,我就把净空老教授的照片镶起来了,一个很漂亮的相框,摆在老公能够看见的地方。他一看电视,只要一歪头就看到。问题是旁边,我还把他的照片也镶起来放在老教授旁边。我当时心里就想,老教授会给你力量的。
有一天我也跟他一起回忆起,去年的八月份,我们到台湾之行。我们去了之后,我们的老师——蔡老师,从嘉义那么远的,到了台北,来看望我们。我老公特别特别地感动。坐着末班车,老师才回去。然后我就说,啊呀,内心就涌动着一股力量。隔了两天,是老公提出来,想见见老教授。结果老教授就请刘居士一早接我们到阳明山老教授住的别墅去吃早餐。那个上午,老教授说着笑着,给老公讲了很多他的墨宝,(陪我们)看了照片,送了很多书。我先生,真的我看着他怎么那么开心地笑。然后老教授还鼓励我说:做得好,以后要多讲。带我们到他的摄影棚:以后要在这里讲,来了就住到山上来。我们好感动。老教授还给我题了词:“中华传统的孝道能救国家,能救全世界”。真的我们特别特别地感动。回去之后,久久地回味在其中。
这次我们讲起来之后,我也看到老公又一次被感动。后来我身体稍微好了一些之后,我就说:济南这边,李导演让我去一趟,您看……我去还是不去?他说:我陪你去。然后他就陪我去济南讲课。去了之后,后来我就说:深圳这边,也有一堂分享。他说:好,咱一块儿回深圳吧。又回深圳。后来这次回深圳,我又说:啊呀你看,我们的蔡老师给我一指导,我就觉得特别轻松了,原来这样的分享可以做得很开心。我说:我还要去马来西亚。然后他说:好吧,只要你身体合适,我就全力支持你!(众鼓掌)
    然后就给我订机票,后来青岛的分享又必须回去,又给我改签机票。我现在对他很客气,在这个方面。(众笑)我就说:“你看,多麻烦你,机票改来改去。”(先生:)“没问题,没问题。”
    所以,有的时候夫妻之间,这份礼道、这份尊重,有的时候忍一忍、让一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的时候,事情就很好做了。所以这么多年来,我特别地感谢他,我只不过是把家务担当起来了,把教育孩子负起了这个责任,他就一直地对我很支持,而且很心疼我。
    我记得有了孩子之后,他就说:你不上班了吧,我也不指望你挣钱。我当时舍不得离开我那个工作岗位和很多的姐妹,我就说:我试试吧,能照顾好孩子,我就上班;如果照顾不好,我一定回来。
    结果就为了能上班,我就起早连晚地拼命做好家务,照顾好孩子。三岁半以前,我就抱着送到母亲家里去。三岁半以后,我就带着去幼儿园。反正千方百计地,我的每一个工作的调整,从共青团工作,到工会工作,到厂长办公室工作,每做一个工作就和领导说:俺家有孩子,俺老公忙,你别跟我安排太多的活,要不然我就回家。后来想想,领导多么包容我,这么多年,我就一直守着那个岗位。
    后来,真的在自己四十岁的时候,有一次体检,检查出我身体不是太好,我老公就说:现在该回来养老了吧?我说:好。我觉得那些年上班,给他添了太多麻烦,他只要不出差,我一有事,一下班,他一定是开着车,把我接回来。甚至有的时候做得不太好,人家也没埋怨什么。这次让回来,我就说:好,回来吧。我就回家了。
    可是我,你看,那会儿没有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家里待着待着,就坐不住。一打雷下雨,我家住在二十八楼,我就跑到楼下跟保安站一块儿,好像心里很空荡的那种样子,很害怕。后来我还跟人家说:青年人不易过顺境,中年人不易过闲境,老年人不易过逆境。我人到中年,还要出去做点事儿,还提出来。后来他说:你能做什么?我说:我可以开幼儿园。他说:现在孩子太娇贵,你做幼儿园,万一有个闪失,你自己的心里受不了。后来我就没敢做。
后来,有一天他回来说:有三个美容院,女子美容院要转让。哎呦,我特别高兴。他就带我去看。看了之后,人家老板就说,其实那三个美容院已经要倒闭了。人家就说:哎呀,你太太的皮肤好,性格好,气质也不错,正适合做这样的美容院。说了之后,他就给我买下来了。
    买下来之后,我就凭着自己想打发自己过日子去做,我一点没做好,很快就倒闭了一家。然后我就说,这两家也差不多了,就算了吧。这个时候,我的同学们也跟他说:刘芳凭什么做生意啊?我们当时就说,你别折腾,你不听,现在你就看明白了吧?但是我老公,人家没说什么,就说:这些年,刘芳对家里的贡献很大,对儿子的付出也很多,就让她试试看吧;不行的时候,她自己回家,也就安心了。他就这么原谅我。
    那后来,我又做起来了。就是因为有一个女士,有一天过来,说,跟先生离婚了,让我救救她。(她)说:脸上这个斑,你要帮我治掉,我还要活下去。当晚,我就跟先生分析了,我说:怎么这么严重,她还这样说。借这个机会,我先生就教育我说:这要是别的什么生意,咱关门就走,你看,多多少少还有些顾客,这个脸,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你还得好好做下去。
    说着,我从那会儿就特别刻苦,学习,包括要出差,四十岁以前,我从没出过远门,真要出差了,先生不得不领着我,就陪着我。他是做外贸的,做了十多年了。结果陪着陪着,我有的时候做得好,有的时候做得不好,我也很郁闷,他就帮我帮我,就这么帮进来了。帮了一段时间,我就通过美容院帮了很多的顾客朋友,很有成就感,自己也愿意做了,然后就做起来了。当然,从三个要倒闭的小美容院,一直做到今天,走向深圳,在青岛开了将近三十个,走到深圳又开了十七家。去年,又走进上海。
    这一路上,取得成绩的时候,领奖的时候,我冲上讲台来了,人家就坐在下边,还给我鼓掌。我做得不好,沮丧的时候,他就会说:你真不简单,我真没想到我老婆这么棒。其实都是在一路上看着我,鼓励着我,才让我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所以我就说,特别感恩。
    走过这一段,夫妻相处,我觉得我有一点体会。就是我们女子,要力求举止端庄,不仅要尽到自己的本分,还要赢得家人对咱的一份尊重。
    第二呢,一定要和颜悦色,特别是说话。因为我身边,我穿梭在女人中间,这么多,几万个会员朋友,我从了解女人的脸,到了解身体,到了解她们的心思的时候,我真的感觉,我们的很多姐妹付出的比我还多,可能就是有的时候说话不是那么注意,就惹恼了先生,所以我觉得语言很重要。
    再一个,就是在家里我们就要养成“不求”的心。不要求于他人。我做了这么多的家务,我从来没想:他们必须感谢我。我觉得身边的人,我们就得疼啊。就看着他吃得好、他的精神好,就高兴了。做了一顿饭,有好吃的,人家都吃了,咱才开心啊。作为一个女子,就是上上下下地体贴,老的小的,我们都要体贴,而且不求回报。
    我这些年来,我也总结,干了很多的家务,咱从来没唠叨过,别干完了活再唠叨,什么也没有了。就得无怨无悔的,慢慢地磨到自己这样的一种心性。
    再一个,夫妻之间,夫妻是互相疼的,一定要互相心疼、互相地关照,以心换心。再者,说,“你们俩就没有争争吵吵?”哪能没有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发生,有的。今天我们更清楚了,“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我总是提示我身边的姐妹,我们要示弱,别就是那个嘴巴厉害,非要跟人家争理。“夫妻不讲理,讲理气死你;夫妻要讲情,讲情互相疼。”这是真的。不要讲,要示弱,能少说就少说,能不说就不说。
    我觉得人家给台阶,咱就得下来。这么多年来,大概都是他给我台阶,我就赶快下来。比如说不开心了,不说话了,人家一个信息:你在哪里,接你吃饭。咱就赶快说,我在哪里,人家一来一接,就欢欢喜喜地上车了。就不要再提过去的事情,对吧,给台阶就下。别说:“你都惹我生气了,你接我吃饭,你自己吃吧!”那就不好了。那就给台阶不下,人家以后就不给台阶了。可能很多的事情,不想发生的事也就发生了。
    这是我和老公相处的一点体会。
    说起孩子,我就觉得一句话:我们当妈的,就是陪着孩子长大,就是陪着他一起成长。我们就一个孩子,这些年来,我总结了孩子的四个阶段,不知道对不对。
    我觉得在六岁之前,他就看样子。所以爸爸妈妈要有个好样子。经常就是笑,给他轻松的感觉,他就看着我们,他没有压力、没有拘谨,看样子,学着我们的样子。
    到了六岁之后,我觉得这个孩子他就照着我们做。你就引领他,这样做,他就这样做;这样叫人,他就这样叫人。你教他怎么做,他愿意跟着做。
    十二岁以后,又不行了。我觉得就是凡事商量,跟他商量。他就觉得,啊呀,他跟个小大人似的,你跟他商量,他就愿意乖乖地跟着我们做。
    到了十八岁以后,我觉得,通过跟儿子相处,就是怎么样?要跟他分享。很多事情,我就是跟他分享:我是这么想的、我是这么做的、我是这么走过来的,他就很能够接受。所以一直在分享当中。
    我总结了这几个阶段。这个孩子,从小,我们就特别地爱他、疼他,衣食住行安排好、照顾好。同样的,我也没忘了给他立很多的规矩。比如说在两岁的时候,第一个规矩,就是吃饭要坐下,谁说都不行,我说,要坐下,不坐下就不给他吃,坐下以后才喂他吃,教他怎么吃。他就知道“我坐下才有饭吃”。后来他长大了就说:哎哟,妈,两岁就给我练定力。我说:是练定力,但是要有规矩。
    孩子五岁的时候弹钢琴。我当时也不会,我就陪着他,一直陪了八年。这个孩子在六岁的时候,他就知道列自己的作息时间。起来以后,歪歪扭扭地写上几点干什么、干什么。我觉得当时我都很心疼他。他把自己看电视、玩玩具的时间,也都列上。没关系,我的要求就是照着时间做事。他就看着电视,那个眼睛就看着表,看着电视的时候他就看着表。到了点了,他就要去写字,或者就要弹琴了。把电视一关,他就按照时间。
    前年,我们老同学见面还说,啊呀,那会儿想想孩子七岁多,有一天晚上我们到你们家,(孩子)说,你回妈家去送东西了。孩子(和我们)说说话,到了点了,他就爬到琴凳上去了,说:阿姨你坐,我要弹琴了。她说:你陪着我们,妈妈又不在家。他就指着表说,到点了——是他该弹琴的时间。
    所以后来,他挺感谢妈,说,特别会安排时间,直到现在。他长大了就知道,当时那个规矩的好处。
    我记得,在上学之后,有一天晚上,他在房间里学习,我看他那个房门关不上,我就一看,他坐在门边上听电视。你说,当妈的,看看,又可怜他,但是又要心硬一点。我从那天,我就告诉自己:孩子还小,还要陪。从那会儿开始,我在他学习的时间,尽量地不去忙自己的家务、搞自己的事情,尽量能让他在感觉到我的空间里,陪同着他,就这么陪着他。
    到四五年级的时候,他的课程,他没学完,我先学完了。每到考试,我就给他把题出好,他都跟小朋友说:到我家,我妈特别会出题。就考前算我给出的题——其实就书本那点东西。所以孩子你陪着他的时候,他慢慢地就养成了自觉的学习的习惯,就好了。
    在他七八岁,我们觉得,就蛮尊重这个小孩子的,离着也远了,不能老跟他,我们就建立了家庭会议。不是常开,都是我想起来的时候,想修理他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就坐下来,开会了。开会的时候,一定是我先带头检讨我自己,哪儿做得不好了、哪儿出了问题了。他一看我举手发言,他也抢,他就说,他哪儿做得不好,把他在学校里干的坏事都暴露出来了。这个,我们就有的放矢地了解他,指导他,帮助他。这个时候爸爸一定就会:妈妈,你要注意什么了——你看妈妈这个地方做得不对。
    我跟儿子,我领着孩子一直非常地尊重父亲。父亲下班回来,我们俩跑到门口去迎接;父亲走的时候,送一送;爸爸说什么,我都会说,“爸爸说了”。从来孩子没有对抗过父亲,在我们记忆当中,从来没有过,非常的尊重父亲。所以爸爸一说、一点评的时候,我们俩都要注意,特别是要他要调整自己。
    后来开到十三岁,他就说:家庭会议都是冲着我来的,你们俩开吧,我不开了。你看,他长大了,他就来劲了。不开就不开吧,我们就说:好吧。那个时候我常说一句话,“儿子,你现在就是有男子汉逆反期”,我说,“什么时候能过去?”“还没过。”我说,“儿子,逆反期还没过?”“还没过。”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这样说说,提醒提醒他,也蛮乖的这个孩子。
有犯错误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家有个游戏室的风波。有一段时间,我翻翻他的书包,看到他的书包挺乱的,而且我发现了一些牌儿,后来我听爸爸说,是游戏室的。有一天,我跟他谈了,他就说:妈妈我还剩下这几个。那个意思,是花了钱买的,要用完。我就想,不知道怎么办好。
    但是过了两天,我就忍不住了,我就跟他爸爸说,不行,我着急。跑回家打电话给他爸爸:你得去给我看看。爸爸就到游戏室去找,还真找着了。找着之后,爸爸在后边看着他,他下意识地发现了,爸爸就说:打完了这一局吧。他就打完了,拎着书包跟着爸爸就——爸爸后来描述这个场景说,在车上两个人都没说一句话。回到家交给我了,接着哭了:我都跟你说了,我打完了这些牌儿就不打了,你还让爸去抓我。那个意思:没面子。我就说:是的,妈妈答应你了,但是妈妈心里着急,这个地方咱不能去,妈妈觉得这个地方从现在就不能去。跟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也就平息了。然后就跟我说:爸爸还打呢。告状了。我一听,我知道,他老爸也有的时候玩玩游戏,我觉得这是不是他舒缓压力的一种方式,大人有数,我也不好说。但是儿子提出来了,咱就不能不管了。我就找到他,我就说:儿子说你也打。爸爸就笑了。从那儿以后,两个人就不再进游戏室了,都改了。
    所以这个事,我也说,这个爸爸不能随便做事。你不让孩子做的事,你千万别做,要不然他就学。他可能还想打得更好,要较量你一下子。所以不让孩子做的事,咱坚决不能做,咱得树立榜样。
    后来,比如说还有学习上,考试不合适的时候,他躲着我了,我也尽量体谅他。你越是这样,他也没有耽误学习,自己考上了重点中学,又考上了重点高中,没到十七岁,就出国到英国读书去了。在英国,我当时真舍不得他走,但是孩子也学习蛮好,有了这个心愿,咱就让他出去闯荡闯荡,依依不舍地送走。我就那个电话一天到晚跟着。他每次接到电话都哈哈大笑,他很爱笑,“太好了,妈妈,吃得也好,住得也好”,住在老外的家里怎么怎么样。
    其实,不怎么好。因为第一次回国,我去机场接他,我差点没认出来。大长的头发,比我还长,然后瘦得那个样子,好可怜,最后秤一秤,将近瘦了四十斤。第二天一早说:妈妈,赶快带我剪头发。我说:我以为你们留学生就是这样的发型呢。他说:不是,国外剪头发太贵了,不舍得。赶快剪头发。
    然后他慢慢地,其实是他们学校有一个采访我们娘俩,他才讲出来在国外有多苦:出去吃不饱,然后语言不通,又是水土不服,人际关系又很难于——小孩子不会搞好人际关系。我说:你怎么不告诉我?他说:妈,我要告诉你,你多担心,然后就是,不是我回来,就是你去了。怕我心疼,所以他就这样坚持在国外这五年。我们去国外看他,又见了校长,他还得了一些奖,包括学习成绩,真的不错。
    回国以后,他在英国是考入了电子工程系,在伦敦大学,考进去。后来回国要实习一年,再出去深造。但就在这一年里,他看见父母特别努力去工作的这个场景之后,有一天他一早醒来说:妈,怎么晚上你那么晚回来,早上我还没醒你就走了,你还真干!我们俩平时还开玩笑,但他问我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就说:儿子,你走这五年,爸妈虽然干得不怎么样,但我们是真干。说着,我又去忙。
    就从那儿开始,他就慢慢地了解我们的企业,有的时候来看看,有的时候来帮帮,后来慢慢地还给我设计一些表格、软件。帮着帮着就帮进来了,到现在没出去,也出不去了。从边缘的工作:帮着开车送毛巾,又在企划部,后来,两年前,我先生就把他推向执行总经理这个岗位上去了。我们员工都说,这个龚臣像上了发条的表,猛转,就是一天到晚就干活那个意思,不停。确实是很努力,能力不怎么样吧,但是真干。
    我特别高兴的是,二○○八年底,我们才接触了《弟子规》、传统文化,这是孩子跨越式的一个提升,包括对父母的态度。之前,他进来(公司)之后,明明心疼我,其实有的时候还惹得我不开心。他就说:妈妈,你总是讲心灵成长的课程,你让一让,我们要讲营销,把西方的这套管理要引进,如何如何的。我又急,他爸就说:我有数,你甭担心,到了一定的时候,我就把他拽回来了。其实我还是非常地牵挂。学了传统文化,他才知道,道德文化才是一个企业的根啊,他就慢慢地转化过来了。到现在,他不断地自己带头分享,学习《弟子规》,带头日行一善:妈妈,怎么样的,我们的爱心基金怎么样捐款?他就跟着尽做这些好事情。我就说:你的成长就是团队的成长,能够这样,我就放心了,大方向没错。
    所以我就觉得,传统文化真正使我们能够去安心地支持着孩子,配合着一起工作。孩子的成长,我觉得父亲确实也是一个榜样。
    你看这些年,我儿子回忆起来他就说,“在我的脑海里,有这么几个画面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个是十三岁的时候,我考重点中学……”他特别刻苦学习,爸爸有时候回来心疼他,要跟他说说话,就说:儿子,不用那么用功了,爸爸一张支票,保证把你送到这个好学校。他说:我才不呢。(后来)他说:爸爸当时没有逼我好好学习,他这一刺激,我还非自己考上不可。他说:其实后来我很感谢爸爸的这个刺激。
    他说,再一个就是,在国外,到了最后要选择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时候,他就跟爸爸商量。爸爸就说:儿子,老爸不懂,全靠你自己选择了。他说:从那一刻开始,我就觉得,是自己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了。他说:爸爸当时如果帮我选择,我可能还会觉得有些事情,还是爸爸说的;越是爸爸让我自己选择的时候,我觉得,我要给自己很慎重地做这样一个选择。
包括现在,他就说:老爸跟我谈一次,就够我用半年的。他很佩服父亲的智慧。他说:妈妈,在战略的眼光上,我们永远不要怀疑老爸。他就这样说。他就很佩服他的爸爸,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着,反正现在,你看还叫我是总经理什么的,其实我已经回到了企业的源头,走进学校,教新来的学生们了,我已经在企业行政方面从来不干预什么了,我就做教育。这次又请教老师,老师说要《弟子规》回去扎根,怎么样每个周给员工、给姑娘们上课,我就有了方向了。所以我的重点的工作已经在这里,是先生和孩子,现在,包括一个团队,托起了这个企业。
    所以我就觉得孩子的成长,在我们一路这样的陪同下,也看着孩子长大了,现在看着是一个很勤奋、很努力、很快乐的小伙子。甚至我们就说,要谁来帮他的时候,他就说:就让我好好地尝尝做企业的滋味。这些年来我摔了这么多的跟头,我要把这个企业做好,真的做不好的时候,我想想,我要拥有自己的健康、拥有自己的勤奋和我自己的快乐,我还可以再重新起步。
我觉得他想留下的这些,也是我们想要的,他就拥有这些勤奋和努力,他可以走好自己的路。我们也觉得挺开心的。
    那么接下来再分享一下我这个做儿媳的吧。我公公婆婆是上海人家,我就知道,公公婆婆特别喜欢一家人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场面,所以这个家直到现在,雷打不动,周末一定回家共同聚餐。记得先生出差了,我也带着儿子回家,在我的挎包里,总是有下厨房穿的衣服,我只要回家,换上衣服,一定是泼泼拉拉地洗菜、炒菜、做饭,然后把家收拾一遍,我觉得就这样,回家嘛,就干点活。
    然后,我公公婆婆有三个儿子、两个孙女,加上一个孙子。我们妯娌三个,我排老二。妯娌之间要好好相处。不计较就行,就很好。然后知道人家有什么困难,咱就帮,我从一开始就说咱就帮,而且不求人家,不要有求于别人的回报。我总说,我们条件好、条件好,你说,说着说着,就一直条件就是挺好的。然后,我百分之百地支持先生为弟兄们做好事,一定是这样,毫不打折扣。所以我公公常挂在嘴上就是:我们老二小两口对这个家,贡献大得不得了。就是上海人说,贡献蛮大的。我公公常这么说。然后有什么事愿意找俺两个商量商量。我们一定会满老人的心愿。
    我公公还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传播业的总工程师,一直就蛮忙碌的。所以婆婆一辈子在家里打理家、照顾孩子,没有工作过。我上班以后,虽然我挣钱不多,但是我常花在自己父母身上。有一天,我妈就跟我说:我和你爸都有退休金,你婆婆没有工作过,你要每个月给婆婆一百块钱。我听了之后,我就觉着这一百元钱是提醒我,不仅要照顾自己的父母,还要孝顺公婆。而且妈妈还说:在家敬父母,强过远门去烧香。所以从那儿开始,我每个月开了钱,就从我的工资里拿出一百元钱去送给婆婆。婆婆也不要,但是我总是要这样做。
    直到后来我做了美容这个行业,越做越好。有一天我就想起来,我就跑回家跟婆婆说,我说:妈,以后你也开退休金。她说:谁给我开退休金?我说:芳子美容企业。婆婆还笑,说:不要了,你爸的退休金我们都不用,房子你们买了,该有的都有了,连每个月的花销,财务都全部报销,你给我钱干什么?我说:啊呀,你手头有个方便嘛。我婆婆八十五岁了,当时也是将近八十岁了,还有妈妈在上海,我说:你也好寄给老太太。——上海人叫“老太太”。就这样。
    其实真的也不是钱的事,我就觉得,也不知道这点事能不能够弥补一下婆婆一辈子没有工作的缺憾。后来,反正我们就是这样,我就是觉得,别的老人有的,我婆婆也要有,每个月就是让老人在这个企业里领到这一份退休金。
    另外,我们做儿女的、做儿媳妇的,就是每年经常给老人增加点衣服,逢年过节、过生日,我相信大家都能够把这些事我们都一样地去做。后来我说,都得形成像制度一样。
    有一年,我回家,快过年的时候,婆婆就说:刘芳,过来,你看我的橱柜。就数着她的衣服说:今年不要买了,穿不了了。我就说:好吧,不买就不买。结果过年,初一的时候,你看着老人穿着过去的衣服,人家没觉着怎么样,咱心里就犯嘀咕了。所以吃过中饭,我就拖着先生,我说“赶快走”,又到商场给(儿子的)奶奶买了新的衣服。回去换上的时候,啊呀奶奶笑得,“我说不用,你偏买”——那个笑容不一样。(众笑)后来我就说:没花多少钱。
    老人就这样,总说不要不要,“我们不要,你们好就好了”,其实我们一件一件的事去做了,就是在尽尽孝心。他们很欢喜的,经常跟人家说:你看,这是老大媳妇买的,那是老二媳妇买的。多少年了,咱都忘了,她还记得你给她买的衣服。就这么多话题。
    然后,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定给四个老人压岁钱,红包包上一定写上祝福的话,年年如此。他们或许把钱用了、分配了,但是这个包,他们还留着。“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开心每一天”……我觉得有时候写个文字很重要。送月饼的时候,我有一天要赶到深圳,我给我妈送月饼,(让)阿姨送过去。到了那一天,让阿姨送去的时候,给妈妈写几句话,阿姨回来就说:念给姥姥听的时候,姥姥就流泪了。有的时候送礼的时候,还要带上一点精神食粮,这会成为他们的……好像这份礼物就显得更厚重。不是为了图什么,就觉得,就是让他们开心。
    我们一件一件的事去做,老人也会因为有这些孝子,感觉到,是他们的欢喜。
    另外,我公公婆婆感情非常好,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着他们吃饭你让我让的,包括一起玩玩牌,我公公还经常站起来给我婆婆演讲什么的,所以感情很好。但时不时的,也会吵吵闹闹。每到这个时候,我婆婆就打电话给我:刘芳,快点吧,你爸又犯毛病了。其实爸爸没毛病,我都说,我们女人无论长到多么大,有的时候喜欢扮演弱者,好像总要别人保护似的。我接过电话,我就说:妈,哦,没事,我知道了,我就回去,你让着爸爸哦。其实我们回家,就多说说孙子的事,报喜不报忧,说说企业的事,然后把这些事淡化了,他们又坐到一块,有说有笑的,就没事了。
    我很有经验就是,家里——其实我们也是个大家族,婆婆家、我们家,兄弟姊妹、妯娌婆媳的一大堆。他们常愿意把我当垃圾桶,有事的时候跟我唠叨唠叨。我的态度就是,笑笑,听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没事了,就这么过来了。这个大家族也没有人离婚,也没有什么,基本上还不错。但是他们有的时候,动真格的时候,我们也要认真对待。
    我就记得,有一次,好像上海来了不少亲戚,公公就为了什么事不开心了,回家还跟我们唠叨。儿子还说爸爸:啊呀,这点事……我觉得可能说的方式不太对,我们公公就不开心了。后来发现了就老大和老二还带着老爸出去吃一顿饭,在外边谈了谈,好像还没有完全解开老人的心思。我老公就回来说:该你了,快去。我说:真的,爸怎么这次这么生气?那我也不能马虎,我也得想个办法。因为我回家(如果随便)一劝,我公公肯定给我面子,说没事没事(但心思未必解开)。我就想个办法。
    第四天,早上凌晨四点钟,我在梦中醒来,接着就想出一个方法来:我要给我公公写一封信!我起来就写,越写越精神,越写越感动,越写自己越流泪。想想二十年来,公公对我们有多么好。真的,没说咱一个不字,一回家,“喝汤”、“吃这个”、“吃那个”,没有什么要求。怎么舍得让老人伤心!啊呀,想着想着,自己写完了信。我老公起来以后,我就念给他听,听了以后他也很感动,说:走,快点回家送信去。我们就回家,给爸爸送信。
    送了信,我说:“爸,给你的信,我们忙着去公司,你就看。”走了。啊哟,奶奶说:你写的信,你爸看着就流眼泪了。
从那以后,这封信还真起了不小的作用,无论谁来,拿着信就说:我老二媳妇写的信!你们要看!重点部分还要给人读。(众笑)妈还说:你看你爸,(动不动)就上他房间去翻那封信去了。我就说,这么一点小小的精神食粮就安慰了老人的心,我说我早知道我多写点。
    这封信,我在我五十岁的时候,正好是芳子十年店庆,我应广大会员的要求,就把我做女人、做美容、做家庭的一些感悟全部(整理)在其中——又不像本书,但是就把它整理在里边。我这封信也写在里边,我读给大家听一听。
    我是这么写的:
    “爸,记得我才十几岁的时候,就遇到了您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人。……”
    十几岁,我跟先生是同学——那会儿可不知道谈恋爱的,十四岁,开家长会,这个老人那会儿来了以后,我还是个小班干部,就接待什么的。后来,老人回家还说起来,第二年,还请我们几个同学吃了一顿饭。然后就算了。没想到十年,真的十年以后,他的儿子就把我领到了这个慈祥的老人身边了。所以我说十几岁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位老人。
    “也是您把我引导到这个幸福的家,让我有了一生美满的婚姻、健康的儿子,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全家人对您的善良、为人、对后代及奶奶的爱,讲出来的很少,可我们从内心感谢您的养育之恩,还有您太多的付出。在我心里,您是一位了不起的慈父、恩师。特别是年轻时,我们还发脾气,不服从你们的时候,您从来没有埋怨过我们,您比奶奶更心疼我们,给了我们宽松的成长空间。这些是我们永远难忘的。
    所以,爸,你现在已经八十高龄了,我们怎么舍得让您难过、伤心、生气呢。这几年,因为忙为借口,很少关照你们二老,我们已经对不起你们。每一次接到你们二老电话,假如不是身体不好,我们就觉得一切都好,生怕你们生病。当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时,难免多句少句,我们从来不多考虑,随便出口,总觉得没有歪心二意,关上门,我们是一家人。所以爸,千万别介意,您是我们的尊父,我们以后还会说错话、办错事,特别是孙子,更没有数。不管怎样,您要记得哟,您的孩子永远敬仰和爱戴您。
    爸,奶奶行动不便,您一直一直细心地关照着她,逗她开心、让她满意,我们心里明白,一生一世做到您这样,是一般人所不能够的。当您生气的时候,奶奶又急又怕,我们很理解,也多么祝愿二老恩爱一生,有一个美满的结局。所以,你们要好好地保重,照顾好奶奶,假如失掉你们任何一位,我们不知要难过多久。
    爸,作为儿媳,我真想说一句话,您该好好地享受晚年,因为您的儿孙真的很优秀。您和妈,要相互照应着,欣赏您的孙子孙女一天天长大成人,我们一家人该多么幸福!您会更开心的。
    祝爸爸新年新气象,健康长寿。
                                                               儿媳
                                                         二○○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谢谢。就给爸写了这样一封信。后来,真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奶奶都说,是爸爸度过的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在二○○七年,爸爸生病了,得的是胃癌。在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尽心尽力地去照顾老人家,老人家还是这样(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的晚上,儿子和先生都在医院,他们说:你累了,快回家歇会儿吧,我们过一会儿就回去。我就和爸爸告别,我说:好,那我回家休息一会儿。结果回到家里,就睡不着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十二点过了,他们还没有回来,我就打电话,没人接,后来我就给儿子发了个信息,我就说:我睡不着觉,想看爷爷。儿子就说:马上接你。我就知道,事情不好。
    真的去了医院,我们的父亲就停止了呼吸。我给爸爸一件一件的衣服穿上。到了第三天,开追悼会,我就一早催着大家,赶快去到殡仪馆。我又一个人,走到了爸爸的那个房间,再看看父亲,因为就是三天前,父亲在病房里把我叫过来:“刘芳,我嘱咐你两件事。第一件事,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太忙了。你要挣多少钱?”我呢,也不敢解释什么,我说:“知道,爸爸。”“第二件事,好好地保护我的孙子。”我说:“知道了,爸爸。”再没说什么。我就想,这就是爸爸在他自己知道他要跟我们分离了,他仍然想到的是下一代、下一代,他再没说什么。我就想,爸爸没有嘱咐我们,怎么样照顾好自己的老伴儿。我就给爸爸整理整理,化化妆,我就想,别让奶奶看到那个很苍白的脸。整理好,我和爸爸说:你想说的我都知道,我们一定会照顾好奶奶的。
    所以就这样,那一天,真的在哥哥、大嫂哭着喊着(之下送走了老人)。所以我们就说,舍不得舍不得,就这样了。在过后,我们总是在回忆当中想起父亲,我们就说,忘了这样了,忘了那样了,都来不及了。所以我们有爸爸妈妈在,我们就好好地陪陪他们,照顾他们。世上两件事不能等,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都听到,一个是行孝,一个是行善。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好好地尽点心意,尽到我们儿女的本分。这就是我做儿媳妇。
    现在学习传统文化,又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以后还要做好榜样。但是尤其是对这个孝,有了认识。以前就觉得,多一些物质上的供给,就是孝了。我们还远近闻名,还觉得我是个孝女。后来才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现在你看我回到家,八十五岁的婆婆就担心你,“你一定要注意身体”,总要很亲近的,你还要很听话,她就特别高兴,(我们回答)“是的,妈妈,知道了”,她就特别高兴。而且,多一些在外面的这些沟通(外出演讲),跟她分享,有一次还很慈悲地讽刺我:刘教授回来了。我就觉得这样,倒蛮觉得跟老人很开心。
    我妈八十岁了,我自己妈妈八十岁了,去年我同学看我妈那时候还说:刘芳,看老人,好像很开朗的一个老人,现在笑容都少了。我还说:啊呀,八十岁了,也不简单了。其实不是的,他们现在需要什么,我们有的时候顾及不到。学了传统文化以后我回家,经常地搂着妈妈,很亲近,很恭敬,一会就摆摆好给她磕个头,她就笑。我突然发现,妈不笑,是因为我们之间总是在管着她:你要吃,你要注意这个,你要注意那个。其实妈妈爸爸不愿意这个样子的。后来我回家就跟她玩拍手游戏。拍,数着数拍,你拍我拍,逗逗,鼻子眼睛逗我妈的时候,她笑得……我突然发现,难怪人说,三岁看八十,大概八十也要像三岁的小孩子一样。真的。我突然真的有了这种感觉,你要跟她闹,然后你要跟她很听话,或者在她面前撒撒娇,她会开心。所以我们这个角色,回到家里我们就是个孩子,就得做好孩子的本分。
    有一天妈妈到我们家住一住,我们俩早上在平台锻炼的时候,有一天我起来得晚了,她还端一杯水进来。以前她如果给我端水,我一定会说:你别动,你别倒水。你看,还会说,“别烫着”,整天就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其实,现在不这么说了,赶快,鞠个躬,“谢谢妈妈。”她就笑,“不客气。”第二天,更早送来了,(众笑)她还想让女儿说谢谢。我又找着窍门了。所以我在厨房给她做饭的时候,她就跟着我,一会儿递这个,一会儿递那个,错了我都说“谢谢妈妈”,搂过来亲一亲,高兴地不得了。太好玩了,老人,现在怎么这么有意思呢。所以我们要体谅他们的心思。所以妈妈现在,我觉得这半年,两个妈妈身体都越来越好。
    而且以前,我还会,“老二,回家看妈去”,“老三,快,给妈送什么去”。现在我不这么说了,我从妈妈那里知道,谁回家怎么着了,我还打电话:二哥,你太孝顺了,妈说你又回家如何如何了。他们都觉得我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所以还要激励着兄弟姐妹都回家尽孝心,我觉得才好呢。
    时间不多了,我赶快说说我和我们的企业。这个企业,十三年来,就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在慢慢地长大。我觉得,最让我感觉有点成就感,和感觉有点自豪感的,就是培养了一个女子团队。这个团队很朴实,来自五湖四海,朴实的这些孩子们就在一起,就凭着她们的善良、用心、卖力气去做事情,也使这个企业慢慢成长起来。你看,从三个很小的、不景气的美容院,慢慢发展到四十多家,我们都是直营的、中型的,可以说是养生馆了。然后从青岛,走向深圳,走进上海,一路上,芳子姑娘走到哪里,留下了一串欢声笑语,也留下了一串串感人的故事。
    另外,这个企业从最早的五十万的注册资金,到现在,拥有三千万的注册资金。并且,把这个总部从青岛在二○○八年,改制以后,迁到深圳,正在做上市的这些准备工作。我不太懂上市,但我就觉得,所有的收入可以如数地交税,心里踏实多了。这个企业这一串的数字,背后就是芳子姑娘付出了勤奋的劳动。
    那么现在美容院做什么?我们说,养颜,养身,养心,学习了传统文化,我们还说,养慧,长智慧。很多的姐妹,因为皮肤的问题走进了美容院。我都做实验了,为了给她们去斑、做理疗,我把自己愣是用化妆品擦啊,擦得我的皮肤全破坏了,一到冬天,我那个皮肤掉皮,都像刀子割一样痛。但是我终于擦明白了,我帮了太多的姐妹解决皮肤上的疑难杂症。我一点不担心怎么样去解决。
    可是做着做着我就会发现,这个脸好不好和身体有关系,这个身体不健康,这个皮肤是保持不了多久的。我们又给顾客调身体,要做到通气通血通便,这是最起码的。怎么通?就不知学了多少的专业的美容知识、养身知识,来传递给顾客朋友。
    那身体解决了很多的问题,我们又会发现,美不美是心说了算。这女人家,好多的压力过大,家庭的问题,自己遇到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搞得心情烦乱的时候,你再怎么做,脸都不会漂亮。所以我们就有了养心文化,经常地我会跟会员朋友见面、有这样的一些沟通。直到后来的这几年,顾客打电话再也不会问我皮肤的问题了,要么就是,“我老公怎么样了”,“我的孩子怎么样了”,“如何如何,怎么办”。我就觉得,我越来越懂得女人的心思,我会经常地跟她们做这样的一些沟通。所以就有了养心文化。
    芳子姑娘也慢慢地学会,在美容院里一定是柔声细语、和颜悦色,顾客再发脾气,咱都不能发脾气。顾客在我们家发脾气,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瞧得起咱,来说说心里话。然后来了之后,姑娘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特别地细心,从你安抚到顾客的头发、皮肤、身体的时候,她已经不断地在安静下来了,所以她来到美容院,她的心里就放松了。很多的会员朋友就因为走进美容院,放松一下又走了。
    你看芳子姑娘有个《同事歌》,说:“同事不会错,如果同事错,一定是我看错;如果不是我看错,也一定是因为我的错,而导致同事错。如果认为同事不会错,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很不错!”这是一个很团结、很友爱、很有凝聚力的团队。她们面对会员朋友,她们就把它改了。谁对婆婆不好,她们就说:“婆婆不会错,如果婆婆错,一定是我看错。”老公来了,说老公不好,她们就会说:“老公不会错,如果老公错,一定是我看错。如果认为老公不会错,我们的日子一定过得很不错。”她们就读这些《同事歌》,改一改。经常地向她们沟通这些事情,所以顾客的心在这里有照顾。
    学习了传统文化《弟子规》,我们印了大量的《弟子规》,还有一些光盘。顾客来了,我们就发给会员朋友。搞养心文化节,四场,就是讲传统文化,我也上去讲,如何做好女人的本分。所以我们觉得,芳子姑娘要拥有智慧,会员朋友也要拥有智慧。我常说,芳子姑娘,我们没有多么大的能耐,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一种影响力,在你的背后,有一个队伍的顾客朋友,回头客;而会员朋友的背后,有一个家庭;家庭的背后,连接着多少的企业;企业连接着我们的社会。所以我们的小起点和大利益,我一直给他们分析。所以我们怎么样把握好自己,做好姑娘,然后用心地做好顾客朋友,我们就为和谐社会,做出了每个人的一份了不起的贡献。
    所以我觉得,开美容院,就是这样的一份价值,体现出来了。所以现在我说,走到哪里,《弟子规》到哪里;我们的传统文化带到哪里,我们的养心文化就要带到哪里。我们要温暖姐妹们的心,温暖家庭,来温暖社会。所以芳子姑娘就是做着这样的(事)。
    所以会员朋友,对我们那个好。到了过节,八月十五,我的月饼没到,会员朋友就送去;一过年,会员朋友还给姑娘利市包什么的。深圳就特别兴这个,“你不要,我不来了”,还生气。我们的姑娘都会,哪怕是十元钱,都充到会员的卡里。就是会员朋友对芳子姑娘的这份爱,我都体会到了这份温暖。
    所以在一路上教导芳子姑娘成长,我觉得我们的学校做得挺好的。老师们都说,我们要把有缘走进芳子的姑娘一定培养成人才,不管你出身贵贱、你家境如何,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地去把这盏灯擦亮。她们还说,部队是培养解放军、出将军的地方,咱们芳子女子美容院就是出好姑娘、好女人的地方。所以为了塑造每一个好女人,我们一定不懈地努力。然后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
    对芳子姑娘,我们的老师们也付出了极大的关爱。反正家里有任何的困难、任何的事情(都尽力帮助)。我们还开家长会,开了四场家长会,把全国各地的家长们分期分批地接到企业来,和孩子们一起开会。一个一个美容院去看,家长们就特别感动。“真没想到,美容院现在是这样的。”有的时候,一个一个家长拉着我的手的时候,我都摸着这双大手,时间到了,再讲一点点好,把后边这一段讲完。可以吗?好的,好,谢谢。(01:26:06-23)所以家长们对我的一番鼓励、信任,我就说,我们每一个老师,一定真的,就是培养着好姑娘的成长。
    所以我们给姑娘们的教育也是这样。在芳子就有两个条件,你做不到,可能就要被淘汰。第一就是,你不爱学习不行,这个养颜、养身、养心、养慧的这些文化,我们要掌握。多少时候,芳子姑娘上中班的时候,都会跑到学校里来,听课、读书、学习。第二就是要卖力气,要想顾客舒服,我们就要卖力气,要按到位,要给顾客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现在顾客头痛脑热来了,肥胖的、堵塞不通的,来“刷刷瘦”,就让顾客瘦下来了。然后身体就慢慢地能够健康。尤其是我们现在女士胸部的这些问题,我们不知给多少的顾客,解决了这些疑难杂症。甚至有一个妈妈,她的女儿在这里做了之后,回家给妈妈做检查,突然发现妈妈经常胸痛,就知道有点问题。去医院,第二天一检查,就留在了医院,说,幸亏是及早发现,乳癌早期,接着就做了手术,就没有造成大的遗憾。
    所以这些,孩子们就是这么做。当爸爸妈妈来到这里,看到孩子们能够做到这些、给予这些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我们一定要在企业里贯穿的就是:芳子美丽,要用心地传递。那我们学校老师,无论员工有什么困难,他们会最早知道。有一个姑娘才来五天,她的姐姐出了车祸,老师们知道,立刻带着礼物带着钱,赶到医院去看望。后来她的姐姐就说,“早就知道芳子对员工好,没想到对员工的家属也是这个样子。”后来还写了一封感谢信,我还登在这个书上,叫这个妹妹一定好好做。现在这个妹妹已经从一个普通美容师,在深圳的二十二院,走上了院长的岗位,特别地用心卖力气地工作。
    再一个,我觉得,员工她所作的这一切让你也特别地心疼,特别地付出这份爱给予她,也愿意。我们一个老师,因为我们是女子美容院,姑娘们到时候要谈婚论嫁,找对象挺不方便的,我们就有一个老师来了以后,专门给姑娘找对象。都在青岛台东那个地方,有些乘凉的老人就说:这位大姐,你到底有多少孩子?她说:几百个呢。所以我们很多姑娘在这里都安了家,有了孩子。然后我们都会鼓励姑娘,一定是做个好妈妈、做个好媳妇。
    我们还有一个深圳的姑娘,在企业里做了四年多的时间,但是爸爸病重躺在床上,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去年,妈妈就想让她到韩国去工作,打工挣钱多。我当时真舍不得这个姑娘,但是一想爸爸病重,是,在韩国那份工作可能会挣钱多一些,能够帮助爸爸看病吃药,后来我也真的依依不舍,忍痛割爱,就劝她回去了。
    但是这个姑娘,妈妈安排她出去先学习,然后再去韩国,有些手续正在办理当中。这个姑娘就给我打电话,说:刘总,我就是舍不得,这个事我可能不能听妈的。我说:那不行,我也舍不得你,你还是要跟妈去商量。所以最后,这个孩子又回到了企业。我觉得她真是在两个母亲和利益方面做了选择,她选择了这个企业。
    后来我说:孩子,既然妈妈同意你在这里,你要更加地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去做出成绩来回报你的父母。后来这个孩子就一步一步地,从带一个美容院,十几个姑娘,现在都带六十多个姑娘,成为了一个区域的小总监。过年以后,妈妈到深圳,参加家长会的时候,还一个劲拉着我的手:啊呀,感谢,幸亏孩子在这里。所以我就觉得,孩子能够这么样地信任我们,家长能够这样地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我们就要好好地培养她长大成人。
    尤其是我们有一个孩子的妈妈,她写了这么一封信,我读给大家听听:
尊敬的刘芳大姐,您好!
    我叫黄翠红,是你二十一院员工巧宁的母亲。今年中秋节,当我收到您寄来的信和月饼时,我流下了感激的泪。是您千里之外的一片心意。当再次收到您寄来的救命钱时,我们家人非常感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借此向您道一声谢谢,您寄来的不仅仅是情和意,而是对我这位即将被病魔夺去生命的人,一次巨大的心理安慰。
    我这一生感谢你。说起感谢,应该早些日子给您回信。但由于我的病情,几次住院,所以没有及时给你写信,很抱歉。当我接到您的来信和月饼时,我就觉得您是一位富贵善人,您在百忙之中想到自己的员工和家人,您寄来的,不仅仅是一盒月饼和救命钱,而是寄来的一片情啊。您知道吗,这片情,给了我生存的勇气,给了我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我愿忘记难熬的痛苦岁月。
    二○○六年末,我查出了急性白血病,住进了莱阳市中心医院,二○○七年六月,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做了自体骨髓移植手术,原以为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没想到,今年九月,病情再次复发,住进医院。我的情绪低沉,总想放弃治疗,一死了之,但我想起涉世未深的女儿,想起了养育我的父母与帮助过我的兄弟姐妹,和我十二岁未成年的儿子,想起你这位好心人。如果我用死去解脱的话,对不起关心、帮助过我的人,所以,我要坚强地活下去。哪怕是一天或一个月。
    刘大姐,我知道您是一个好人,我的女儿在你这里工作,我放心。恕我有一事相托,如果我的生命有不测的话,请你把我的孩子关照好,望你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拉扯成人,教她如何做人、做事,要她好好地工作,让她为企业的壮大与发展,尽点力吧。
    我没有文化,写得不好,请您原谅。按照家乡的习惯,应该捎点东西回敬你,想来想去,没有适合的礼物,我找朋友画了一幅吉利画送给你。以此画作为祝愿与祝福,祝你家庭幸福安康,祝你事业大吉大利,祝你好人一生平安。
此致

    敬礼
                                                             黄正茂 黄翠红
                                                         二○○八年十一月三号
    我就觉得这个母亲在她生命弥留之际,她就会想到,把孩子托付给了我,所以我自己觉得肩上的这份担子很重,所以我怎么能不爱这些孩子,怎么能够不严格地带好这些孩子呢。所以这些年来,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去做。孩子们也拿咱像爹娘一样。上个月有一个员工,生了小孩,才四十来天。结果孩子病了,半夜去医院。晚上十二点多,打我的电话好像没打通,就打我先生的电话。我老公接了电话,怎么半天没睡觉,我就说:怎么了?他就说:罗经理的孩子病了,在医院里。他着急,我去看看。我说:不行,我也得去。他说你就不去了,我说:别。
    赶快半夜赶到医院,孩子、这个员工的妈妈也在、老公也在。她就说,“刘总一来我就安心了。”咱也有经验,看看孩子,赶快请医生,会诊一下,也没什么大事。过后,员工就说:刘总,我多不懂事,半夜三更,吵醒了你。我说:你不找我找谁。就这样。她说,“是,你来了以后,我接着就轻松了,要不我都要吓死了,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咱拿孩子(亲),孩子也拿咱很亲。
    这就是自从学习了传统文化,姑娘们接受地也快,大家都背诵《弟子规》。之后,又力行,日行一善,天天做好事,分享,自己记录下来自己做的好事。三个月以后,她们又很聪明,发明了什么芳子特色的日行一善,叫姐妹篇。每个人都发现身边的好事,记下来,都在记别人做好事。所以每天分享的时候,就是感谢,感谢这个姐妹,感谢那个姐妹。大家都说:我做的那点好事,觉得本来一点不起眼,怎么还感谢我。你也感谢,我也感谢,大家都生活在这种感恩和感谢的氛围里,所以这个团队的氛围就越来越亲。她们写了很多的这样的笔记,我就不再多做分享了,反正她们都很感人。我就觉得,怎么学了传统文化,姑娘们的口才,包括写作能力都大大地提升了。很高兴。
    我的分享在结束之前,我还是想跟姐妹们说几句话。我觉得,无论是古圣先贤还是我们现在的老师们,对我们这些女子都寄予很大期望。包括,“推动摇篮的这双手,也推动了整个世界”,我们多了不起。另外,有一位老教育家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一个男人是教好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是教好一个民族。”我说,真是我们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不能辜负古圣先贤和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不能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这种重望。女子是世界和平的源头。
    所以对我们来说,我觉得有四个字送给大家,一个是礼,这个“礼”字,李越老师给我们讲得太丰富了。礼本乎天性,我们就要随时地懂得身边的人,他的需求,我们要给予别人。
    另外,切忌熟而失礼。我和老公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就是真的彼此,谈不上相敬如宾,但是蛮尊重的,不得随便地伤害别人。说话,凡是家里有很多事情发生,我一旦谈到,有没有觉得熟了,不在意什么礼道了。
    我有个朋友就说,急得要跟我分享,说,你书里讲到,回家要大声地叫公公婆婆“爸妈”,她说:我做了实验。我有一天回家以后,敲开门我就说“爸!妈!”我公公婆婆都这样抬起头来看我,还一会儿洗水果,一会儿说,“今晚上咱们吃什么”,好像氛围就有点挺不一样的。过了五天我又回家,我仍然叫“爸,妈”,过了一会儿我婆婆就凑过来说“小宋,是不是最近买卖挺好的?”好像看看她很高兴。
    我说:那你以前是什么样?她说:以前,结婚十多年了,回家,要推开门,他们看见我还说“小宋回来了”,我说“嗯,回来了”,都忘了叫爸爸妈妈了。
    以后不论怎么样就要叫。可能就是,无论有点什么误会,你进门,大声一叫,他们马上就好了。所以这个礼道不能熟而失礼。有的时候人际关系搞得不太好了,可能也是忘了礼道了。
    再一个就是敬。孝敬。我觉得学了传统文化,我们越来越知道怎么样孝敬父母,要用心体会他们的需求,并且让他们一直感觉,他们很重要,像从前一样重要。爸妈就是很重要。而且我们在他面前就是孩子。再就是和老公要尊重,我觉得这点,一提示到就一定能做好。
    第三个字就是柔,要温柔。温柔是女人的本分,我们现在又是女强人又是什么的,不是的,要温柔。温柔,这个柔情似水才可以养育万物。刘善人、王善人都讲到,女子要性如棉,像棉花一样柔软、温暖、洁白,不要动不动发脾气。这个温柔代表女人的角色。
    我们有的时候出门来做点事情,也可以是总经理,也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警察阿姨,但回家不能当老师,不能当警察。一进门就是太太、就是妈、就是女儿,就得把家务担当好,让一家人感觉来了没有压力。有的时候回家要是像老师一样训人家,一进家门就给人带来了压力了。要温柔。
    再就要顺,要顺其自然,要顺着、顺着。是个女儿就做好女儿的本分,是太太做好太太的本分,是妈当好妈。我觉得,顺,就像我平常说的,又要听话,又要出活。别顺着顺着,咱软绵绵地就懒得什么都不能做了,都不行。又要听话,又要干什么,你还要很干练。家务做好,家里养成习惯了,出门在外了,也能够,一切都是干出来的。
    所以,姐妹们,我们努力,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女人。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多了咱不敢说。上上下下的,就因为有我们,而这个家,一团和气,好得不得了,就这样。在最后,还是特别感谢老师,生命中有老师的指教。我就想,以后,我还是要做好榜样,在家里,我要做好。我儿媳妇啊,很好,很温柔,很善良,从来不动怒。但是你看我做家务,这些利利索索的这些活,她现在都担当好了,整理好衣服,擦皮鞋,她现在比我跑得快,都她擦了。所以我还是要做个好榜样。
    我先生特别渴望,他就说,我和儿子一直说,我们要从我们做起,让这个家族做大,要兴旺起来。我们要做好榜样,说,“妈妈要做好精神领袖”,还让我做好精神领袖。所以我在家里,也做好榜样,那么,在外边,给芳子姑娘做好榜样。同样,我有几万个会员朋友,我想芳子美容院现在正在不断地壮大,会不断地接触更多的姐妹,我也要在她们面前做个好样子,要努力地修身,这也是先生和儿子现在常跟我说的话题。说:妈妈要止欲,没有什么欲望;要至诚,真诚地对待所有的人;要利他,就是能够去利益别人,你甭想出些忙忙碌碌的,还为企业去做些什么,我们慢慢做。我说:好,我努力地做到修身,做个好样子。
    所以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也感谢学长们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有讲得不到的地方,但是这是一个五十三岁女人的真实告白,就这么过来的。我特别地知足,一说起来,谁说我有福,我就说:是的,我知道,太有福了,我必须付出,如果我不付出,这个福就没了,不平衡了。哪有那么好的事都给咱呢。就得使劲干,好好地去担待,而且无欲无求。我就想,我们努力地为身边的人多做一些好事情,有不当的地方,老师和学长们,还有姐妹们多多给我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传统文化)(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