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皈依戒以不杀生为核心


   日期:2016/5/27 18: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重生命,是佛教的教义基础。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宣讲了殊胜浩瀚的《大藏经》,所有经典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生命。放生,在佛教里属于无畏布施,是佛弟子尊重生命的践行。虽然佛弟子不可能把全世界所有被宰杀的生物都放掉,但是我们会一直坚持以放生的善念善行,延续伟大的佛陀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的思想。

  在没有信佛之前,很多人会滥杀无辜,把许多生命当成是人类的食物肆意宰杀。至高无上的佛陀早就告诉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最大的恶之首当然就是杀生。杀生的人,活着的时候短命多病,会有很多不顺、烦恼与痛苦。往生以后可能会投胎到地狱承受无尽的苦难。所以,杀生的祸患实在是无穷。

  作为佛教徒,我们要知道皈依的第一戒律就是“不杀生”。皈依戒,是以不杀生为核心,当然“不杀生”在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中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小乘佛教来讲,不杀生的最低限度是不杀人,如果你杀了人,会把整个皈依戒完整地破掉。大乘佛教认为,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不仅仅是不杀人,所有的生命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尊重。这并非是佛教有差别,在佛教初创期,要从古印度婆罗门教盛行的现状,逐渐树立佛教伟大崇高的教义,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佛陀从“人人平等”开始教化利世,随着佛教徒越来越多,因缘越来越成熟,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才被广弘传播开来。

  因故,早期的佛教从男众无论是什么种姓都能出家修行之 “男众平等”、“种族平等”,到女众也能出家修行之“男女平等”。发展到只要愿意修行“出家、在家皆平等”,慢慢地从小乘发展到大乘真正“众生平等”的思想。众生的福报虽有差别,但所有的众生都希望得到快乐,不希望获得痛苦,以此来看众生皆是平等。

  最早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鹿野苑,劝告国王不要去杀生,国王就将这个美丽的皇家园林捐献出来,让野生动物可以自由自在地生存。我们一定要知道,最大的放生就是不破坏环境、不破坏大自然,尊重爱护每个生命,让每个众生都能安乐地享有生存的权利,这就是最大的放生。

  在没有办法的情形下,就像我们现在这样,用有限的财物买下一些生命,救生护生与放生。虽然我们没办法保证它们能一直长久地活下去,但在短暂的时间里能够让它们免于遭受被残杀的苦难,这种无畏的布施功德不可思议。无畏布施之放生,是极大的功德,因由这样尊重生命的善念善行,可以延长我们的寿命、财富,是增长我们福报和智慧的来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皈依       护生)(五明学佛网:皈依       护生)  

 吴润江上师:密宗皈依真义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圣轮法师:浅释「皈依三宝」的殊胜谛 

 惟觉法师:皈依三宝的介说 

 李志夫教授:三皈依与现代社会伦理 

 净界法师:我们怎么去皈依阿弥陀佛的功德? 

 三遮三修明教授 无限生命修皈依 

 怖畏轮回恶趣苦 皈依三宝求庇护 

 进入佛门第一课 认识皈依须明辨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正信与皈依篇 

 温金玉教授:佛教戒杀护生与生态文明——以吕碧城为中心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