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郭继承: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日期:2016/6/3 1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孔子说,他这一生,怎么成长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的这一生,他从十五岁志于学,一直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做了这个概括。我的看法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从孔子成长的一生中间,来吸取智慧,把孔子当做一个标杆,当做一把尺子,对照自己,和他老人家比,我们缺什么。

  比如,十有五而志于学,什么叫志于学?就是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这一生要做什么,都已经非常清楚了。我们多少人活了三四十岁,都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在碌碌无为,还不知道此生的使命和责任啊!有人问了,有没有人做到的?周总理十二岁“为中国而崛起而读书”,也是这个状态。所以,十五有志于学给我们的启发是,一定要知道此生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人的一生,说起来八十年、九十年仿佛很长,可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要知道自己这一生的追求是什么。

  三十而立,什么是立?孔子到三十的时候,看问题、处理事情,基本的格局就立起来了。我们现在很多人一辈子都立不起来,听到张三说张三有理,听了李四说李四有理,某一个海外归来的人一说西方多好,就觉得多好。到底人应该怎么看问题?要立起来,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考,要有自己判断的能力。很多人陷入到传销里面,进去以后,一两天就已经完全被洗脑、征服了。我们听到各种观点,听完之后,用中庸的话,要明辨之啊。你难道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没有理性判断的能力吗?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三十而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自己关于人生和宇宙等重大事情,有了一个基本判断之后,再听各种学说,就知道该怎么取舍,该怎么判断。

  四十而不惑,就是对道理上都很通达,看什么都很通达。可我们多少人有惑啊!工作里有很多惑,人力关系有很多惑,包括自己升职的过程中,发展遇到很多障碍,有很多惑。可是,孔子四十岁的时候,他看这些事情都已经不惑了,不惑这背后有秘密的。世间的规则都有因和果,任何事情的出现,必有其原因,任何事情原因苗头出现了,必有其结果。理解这个道理之后,你再看事,你的嫉妒也好,你的不解也好,都会消解很多,像孔子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什么是知天命?这个境界很深,一个人知天命,就是一个人,不仅是对外部的道理很通达,而且是对自己在宇宙中间应该怎么活有了领悟。如果“四十而不惑”是对外部的一种通达,“知天命”则是指我本人(孔子本人)在宇宙中间,应该有什么样的使命,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他很清楚了,这就是知天命。知天命的境界,就是我们这一生,该做什么,不做什么,这要很清楚。

  六十而耳顺,什么是耳顺?我们现实中做不到,我说你好,你高兴;说你不好,你生气。表扬你优秀,你美滋滋的;说你这个人不咋地,你就生气。你为什么不耳顺?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对小我的执著,你的话符合我的想法,我就高兴,当你的话不符合我的想法,我就生气。这就是被小我紧紧地包裹了,只有把小我打开了,没有小我了,拥有了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时候你听到什么都耳顺。这就是孔子的修为。

  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从心所欲不逾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是做什么也不违反规矩。这个境界非常大,我们现实中的人,如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得做多少违法乱纪的事儿?可是孔子说不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心所欲还不逾矩,他的秘密是什么?秘密就是孔子把心中那个污点给去掉了,把很多人性的弱点给克服之后,心中留下的是什么?用孟子的话叫良知。用我刚才打的比喻,就是光亮的珍珠,光芒四射,孔子都找到了,找到以后,按照那个良知去做事,超越了人欲境界,从心所欲,就完全是道德的境界。道德的成名之后的境界,而不逾矩,这个时候我们说四个字:人与道同。人和宇宙的大道是一体的,孔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都不违背道。这就是孔子的一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孔子       一生)(五明学佛网:孔子       一生)  

 净界法师:你只要努力一生,就能够彻底的把无始的生死解决 

 徐文明教授:马祖道一生平的几个问题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贪睡令一生空过 

 开愿法师:千万不要拿自己这一生的道业开玩笑 

 张秉全居士:会三力于一时,超五浊于一生。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四 一生补处 

 雪漠:为信仰贡献一生的优秀女性值得尊敬 

 张尚德教授:南老师一生最大的成就 

 不管你信不信佛,这三种事穷其一生也不能去做!你知道吗? 

 蔡礼旭老师:学儒就学孔子 

 陈大惠居士:陈大惠采访:风尘女子——夜总会毒害我一生 

 济群法师:成佛的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