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顶果钦哲仁波切:修习菩提心的根基


   日期:2016/6/3 15: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修习这个法教之前,必须先思量人身珍贵难得、无常及轮回过患来做前行。

  人身

  此刻,我们俱足殊胜人身的十八种特质,是非常难得的。如果能够把握机会,正确地修持佛陀的法教,就如同俗谚所说:

  用得妥当,此身为渡往解脱彼岸之船,

  用不妥当,是令我们停泊在轮回之锚。

  此身乃一切善与恶的媒介。

  从追求觉醒的观点来看,生而为人的好处远超过投生天界的神。在天界的众生以甘露为食,如意树能圆满所有的愿望;既无疲惫,也无困难,既无病痛,也无老迈。在这个时代中,已获得证悟和即将证悟的千佛,都是俱足八暇十满的人,而不是神。再说,人身不是靠强迫或随机得来的;它是正面行为的结果。由于众生很难做出正面行为,因此殊胜人身确实难得。虽然如此,我们现已获得人身,遇见佛法,走上修行的道路,并且正在接受法教。但如果我们无法修习这些法教,听闻法教本身不会让我们从轮回中解脱,面对生老病死的困境时,也不会有任何帮助。我们生病时,如果不遵照医师的处方,即使医师随伺在侧,痛苦也不会消失。

  无常

  如刚才所说,如果忽略佛法的修持,佛法就没有用处。此外,生命脆弱无常,因为死亡及死因不确定,我们随时会离开人世。或许我们会想:“啊,等年纪大一点再修行吧。我现在还年轻,我要过一般的生活,赚钱,超越对手,帮助朋友等等。”事实上,我们未必能够活到年老。只要想一想同辈就好了。有些人可能幼年夭折,有些人在工作岗位上,或因其他理由英年早逝。而我们自己也未必长命百岁。

  再者,相较于畜牲,获得人身几乎是不可能。如果你在夏天检视一块泥土,你可能会发现,里面的生物数量可能比法国的总人口数还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单单以数量来看,人身非常难得。我们应下定决心修持佛法,不要把生命耗费在无意义的活动上。

  借由人身来成就佛法,如同跨越汪洋,寻获珍贵宝珠,满载而归;旅程的艰难也获得回报。空手而返多么可惜!如今我们拥有殊胜的人身,发现了佛陀的法教。透过上师的加持和慈悲,我们已能听闻、研读并修持佛法。但是如果我们把全部的时间用于俗世之事:从商、耕田、超越敌人、帮助朋友、期待重要的职位等等,在死亡之前没有挪出时间修行,一如入宝岛却空手而返。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浪费!因此我们要想:“我不要错失良机。趁我拥有这个珍贵机会,我要修持佛法。”当然,终身修持佛法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能的话,起码要好好皈依,因为皈依是佛法的精髓,同时可以关闭堕入下三道之门。佛法是普世良方,可以应用于任何困境。因此,修持佛法是最重要的。

  此刻,由于语言的差异,各位无法了解我所说的话,但你们都知道,我正在给予一些教导。等我走了以后,一切会被翻译出来,然后你们可能会想:“那位喇嘛教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我必须把它付诸实修。”如果你们真的可以每天实修,那么我的解说就会有意义。请大家确实用心留意。

  轮回过患

  快乐与痛苦的经验,皆是正面与负面行为的结果。要尽量屏弃恶行,培养善德。

  就连住在草里面最微小的昆虫也希望获得快乐,但它不知道如何积聚快乐的因——正面的行为,也不知道如何如何避免痛苦的因——邪恶的行为。当动物互相厮杀啃噬,是出于本能地做出负面行为。它们希望快乐,但它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造作痛苦的因,也因此不断受苦。这是它们无明与迷妄的程度。但如果能真正让它们看到真相,它们会丝毫不顾自己的性命,完成每一项能带来快乐的善德。佛陀法教的精髓,即是要清楚了解什么是应该做的行为,什么是应屏弃的行为。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法教。

  此刻,我们都困在迷妄的状态中,因此我们应该认清自己多生多世一直到今天所犯下的一切恶行。而且从现在开始,要避免从事恶行,不论其大小,如同我们应该避免让刺跑进眼睛。要时时检查自己的行为:犯下任何负面行为,要立即忏悔,从事任何善行,要回向他人。要尽己所能不做错事,尽力积聚善业。

  ——顶果钦哲仁波切《觉醒的勇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心       顶果钦哲仁波切)(五明学佛网:菩提心       顶果钦哲仁波切)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