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SY的危害,请看清本质吧


   日期:2016/6/5 13: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情爱的吸引----“我执”被极大满足

  凡夫都是有我执的,一般的小人物,随时有人观察你的脸色、等着满足你的需求,大家都只是芸芸众生而已,那么这个时候,由于业力的推送,人群中冒出一个人来,他(她)格外地欣赏你、在乎你,盛赞你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如鹤立鸡群,如明月处星;你的容貌多么美丽,你的心地多么善良,你的性情多么温柔;你多么有才情,多么能干,多么优秀,等等等等,千好万好,数之不足--总之,在此时,万千人中,我眼中只有君一人而已--遭逢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因缘不偶,作为凡夫,你的“我执”便被这一切深深地陶醉了,感到一种分外的愉悦。于是你怀着一种类似于被伯乐发现了千里马的心情,投桃报李,对这个“独具慧眼”的人刮目相看,青眼有加,二人彼此发掘,彼此欣赏,遂成其姻好。

  读罢上述过程,你看出来了吗?除了佛教文化 中讲的前世的业力的作用之外,一般情况下,双方总是有一个人先爱上另一个人,不遗余力地满足对方的我执;对方受到感动,又反过来去满足追求自己的人的我执。对于追求者来说,他的投入是要求回报的,也就是说,我先满足了你的我执,之后你也要满足我的我执。如果不满足会怎么样呢?他(她)就会痛苦不堪,甚至因爱生恨;而对于被追求者来说,则是我爱你,是因为你爱我,你令我的我执感到愉悦。实质上被追求者爱的是什么呢?是他(她)自己。自己的我执得到充分满足时候的陶醉感觉,就是情爱的感觉。(按:我执被极大的满足,其中蕴含着:被肯定感、征服感、成就感、价值感、胜利感、陶醉感,因此非常愉悦,难以抵挡。但是,这种邪YIN激情的燃烧,一定会猛烈消耗寿命、官位、富贵等珍贵的福报,因此只有坚决远离,才能保全。。。。。)由此可见,爱情和婚姻的男女主角相处的过程,就是两个人的我执此消彼长的过程,是两个人我执的一种游戏。

  

  情爱就是众生的一种迷惑颠倒。由于恋爱者所执取的对境,是自己能取心识中的爱染相,所以,所谓的“爱情”就是恋爱者本人的一种强烈的我执与我爱,它是恋爱者,或恋爱双方对对方我执最大限度满足的表现。简单说,恋爱者执著所爱的是他自己,是对自己的满足。这种一个个体对另一个异性个体的精神依恋和肉体贪著,是我们无始以来的生死无明,爱情本身是贪嗔痴的产物,是生死轮回的因、轮回的果。正是有了“爱”这种业力,才感召人有了“有、取”,从此才有了“生”,有了死,轮回流转的种子就这样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生生世世不断染污而深深种埋下了,并难以清净。由于能取的心识和所取的对境本来皆空,因此,爱情是虚幻的。它是一种有为法,必定要受到无常法则的支配,因缘聚则有,因缘散则无,执著就是痛苦的根源。美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不过是业障凡夫自己妄想心识制造的幻影罢了,其本性皆空,终不可得,世上根本没有永恒的爱情。

  情的产生是因为贪爱,有贪爱故有执著,因执取而想占有,因拥有故不知不觉想掌控对方,因不能如己所愿,故疑心起、妒心起、嗔心起、无明起,故开始争执、吵闹、互不信任、彼此伤害、粗暴动手、甚至要摧毁对方、更可怕的是想同归于尽。

  可叹,可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