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十二因缘


   日期:2016/6/10 8: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网络 编辑:善缘

  释迦牟尼成佛后就开始宣扬他所体悟出来的“佛法”,其最初说法史称“初转*轮”。“初转*轮”的主要内容是“四谛”、“十二因缘”,这也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称为“四圣谛”、“四真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四谛”也就是佛教中四种最基本的道理和真理。“苦谛”指人生是一个苦海,“集谛”之“集”是“集起”的意思,说明人生所以是苦海的原因,“灭谛”是指人生摆脱了各种烦恼痛苦之后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道谛”指修行的道路和方法。

  1、苦谛

  在佛教看来,人所居住的世间,称为“娑婆”。“娑婆”即“堪忍”的意思,意谓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时时处处充满痛苦,必须安忍十恶,忍受三毒以及种种烦恼痛苦,才能生存下去。佛教所说的苦,种类很多,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乃至一百一十种苦。所谓二苦指“内苦”和“外苦”。《大智度论》卷十九说:“二种苦,内苦、外苦。内苦有二种,身苦、心苦。身苦者,身痛、头痛等,四百四种病是为身苦。心苦者,忧愁、瞋、怖、嫉妬、疑,如是等,是为心苦。二苦和合,是为内苦。外苦有二种:一者,王者胜己,恶贼、师子、虎狼、蚖蛇等逼害。二者,风雨、寒热、雷电、霹雳等;是二种苦,为外受。”也就是说,所谓“内苦”是指身体的病痛和心理、情感方面的痛苦;所谓“外苦”是指包括来自外界的各种灾难祸殃。所谓“三苦”,一是“苦苦”,即遇到苦恼、苦难的事情,譬如饥渴、寒热等逼迫而产生的痛苦;二是“坏苦”,即乐事等变迁,如富贵转跌为贫贱等而产生的痛苦;三是“行苦”,是指事物迁流不住而引起的痛苦感受。所谓四苦是置生、老、病、死四苦。所谓五苦,是将生、老、病、死苦合为一苦,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在佛教中,最常说的是“八苦”。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生苦虽然不为自身所知晓,但考之于旁人,则很容易了解。十月怀胎,犹如地狱,母亲喝汤,胎儿在母腹中备受煎煮。出生之际,冷气热风触身,犹如火烧刀割,婴儿坠地,呱呱大哭,乃是肉体上种种痛苦的自然反映。

  第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衰老是任何人所无法避免的。而人一旦衰老,牙齿动摇,白发苍苍,视觉茫茫,听觉嗡嗡。加之,长期劳累,弯腰驼背,肌肉松弛,神智昏迷。对于女人,除了生理痛苦之外,更有青春易逝的痛苦,昔日明目皓齿,今日齿摇发落;昔日倾城倾国,今日老态龙钟。衰老,固然使人感慨,但又有谁能使青春永驻呢?

  第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人自呱呱坠地,就与疾病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等,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等,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谁能够保证自己一生都不得病呢?

  第四,死苦,即面对死亡的痛苦。宇宙万象,生、住、异、灭,永不停息。山峰岩石,寿命也有尽头。一个血肉之躯,到底能够支撑多久呢?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世间万物,安有例外?人于死后,固然万念俱灭,但人之将死,四大分离,呼吸急促,千言万语,欲吐不能。这时,儿孙环绕,生离死别,凄楚难言。

  第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之人分离的痛苦。生离死别,人间惨事。中年丧子,固然万分悲痛,即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分离,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也难于终生相守,更何况其它呢?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法避免的。

  第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相遇的痛苦。此苦与“爱别离苦”相对。与意气相投的友朋,海誓山盟的恋人,由于种种原因,终须撤散相反,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者利益冲突,两不兼容的人,偏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样的人,若能终生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人事问题,纷繁复杂,不是冤家不聚首,在某些情形下,愈是互相怨恨的人,愈容易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象永远摆脱不掉,这怎能不令人苦恼万分呢?

  第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能遂愿的痛苦。想获得一件东西,经济条件达不到;想谋求一个职位,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还有,即便是有些愿望实现了,第二个愿望又会随之产生,山谷易平,欲壑难填,人什么时候会感到心满意足呢?不满足,就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第八,五取蕴苦,又成“五阴炽盛苦”,即“五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佛家认为,这才是痛苦的总根源。“五蕴”,也称为“五阴”。“蕴”、“阴”都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佛教认为,此五种要素是构成众生之身体的五种基本元素。

  “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以“变碍”为其内涵。佛教中所作分类甚多,此处则以“十四色”暂作解释。“五根”、“五境”及“四大”,构成“十四色”。“色”、“声”、“香”、“味”、“触”为“五境”或称“五尘”。“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四大”即指地、水、火、风。

  “受”就是感受,以“领纳”为义,指感觉、感情,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领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产生的喜、怒、爱、乐等感受。

  “想”就是想象,指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造成概念及表象之作用;或指所作之概念及表象。依感觉或知觉而起认识作用时,如红花、白布之红、白、花、布等等概念,或造成概念之功能即为“想”,即浮现于心中的“相”。

  “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也就是对外境生起贪、瞋等等意念。

  “识”就是了别的意思,即“意识”,也就是对于外境之分别与记忆等意识活动。

  上述“五蕴”除“色蕴”之外,其余都属于“心法”。也就是说,除“色”属于有形体的物质之外,其余四蕴都指人的感性、知觉、理性、意识等精神活动。佛教认为,此五蕴汇聚而成众生之身。众生执着于自己的身体以及内心的精神活动,便有了生、老、病、死等苦。

  佛教从“苦”入手来建构自己的教义,这说明人生问题是佛教关注的中心。佛教视各类生命体所生存的“三界”为火宅,由之再衍生出跳离火宅、脱离苦海的种种修行方法和解脱理论。

  2、集谛

  “集”是招聚、集合的意思。旧译作“习”,有修习、熏习的意思。“集谛”主要探讨苦的原因。佛教认为,人生之所以时时处处充满痛苦,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于人生真理的无知(即“无明”),不懂得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幻影,而错误地把人生当作一种真实的存在。既然将人生当作一种真实的存在,就会产生种种欲望和追求,譬如生存欲、爱情欲、繁荣欲、成名欲、权利欲等等。由于各种欲望的驱使,就导致贪、瞋、痴等烦恼。这无数的烦恼,也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在佛教中,“贪”、“瞋”、“痴”是三种最根本的烦恼,称之为“三毒”。所谓“贪”,即贪爱、贪欲,贪于名利、声色,由此起恶造业。古语云:贪为万恶之源,即是此意。所谓“瞋”,即仇恨、愤恨。由于众生虚妄地区分“我”、“法”,虚妄地执着人、我之别,因此对于他人以及各种事情产生仇恨之心、憎恨之情,由此造成种种恶业。正如佛典中常说的一句话:“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所谓“痴”,即是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特别是指不明了佛教的真理,因此,坠入生死轮回,备尝人生的种种苦难。

  除“三毒”之外,佛教还常说“慢”、“疑”、“见”等大烦恼。“慢”即傲慢、骄傲,“疑”即对于佛教所揭示的人生真理和解脱之道的怀疑。“见”又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身见”是执着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有;“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所谓人死如灯灭,这叫做“断见”,又有一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这叫做“常见”,这种执断执常的见解,都偏于一边,故名“边见”;邪见是邪而不正的见解,如谤无因果,坏诸善事等;“见取见”之“见”即指“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不舍,对于上述三种不正见,执以为是,名“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执行或受持邪戒,错认以为是正戒。“三毒”、“慢”、“疑”与“五见”合起来构成“十烦恼”。这“十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因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这叫迷事惑、迷理惑。有了“惑”,就使身、口、意作不善之业,因此就有了三界轮回之苦。

  3、灭谛

  “灭”也称为“寂灭”、“入灭”、“灭度”、“圆寂”、“涅槃”等,意思是灭除烦恼,获得解脱。这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佛教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变幻无常、假而非真的,人生在世也是烦恼无穷、苦多乐少。而当人们认识到佛教所言的真理,了悟了人生的真谛,就会进入一种烦恼灭尽、“常乐我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入灭”或称“涅槃”。

  4、道谛

  “道”即道路,佛教中指灭除烦恼、获得解脱的途径和方法。

  佛教的修行方法,与其它宗教多有不同。它不单纯依靠信仰,而更注重智慧,注重智慧解脱。这种强调智慧解脱的修行方法,在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上——“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三学”、“六度”,有充分的体现。

  所谓“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即八种圣者的道法,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第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指佛教所说的“苦”、“集”、“灭”、“道”四谛论及其它佛教自身的见解和智慧。有了正见就会不为世间邪俗之见所迷惑。

  第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指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邪妄迷谬,以佛教的纯真智慧来思考。

  第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远离妄言、两舌、恶口,做到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等。

  第四,“正业”,即正当的业行,即言行清净。佛教认为,起心动念,无非造业,修道须身不造杀、盗、淫等业,口不作欺妄语,意不起贪、瞋、痴,这就叫“正业”。

  第五,“正命”,即正当的生活和谋生手段,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行业,如相命、占卜、自说功德等。

  第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不断策励自己,努力于道业。恶业未断者,应当立即求其断;善业未修者,应当立即求其修;未起之恶不令起,已修之善令增长。

  第七,正念,即正确的忆念,即应当时时忆持佛法,不起邪思邪念。

  第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也就是正身端坐,心注一境,远离散乱心,深入沉思冥想,以佛教智慧观察世界、洞察人生,从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从“八正道”又衍化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共有七科三十七分,为修行入道之品类,因此名之。“七科”为“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分”。

  “四念处”又称“四念住”、“四意止”、“四止念”,或单称“四念”,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即以智慧观察对境,而留住意念于此。以“身”、“受”、“心”、“法”等四念处,观自相、共相,而一一对治“净”、“乐”、“常”、“我”等四颠倒。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而对治“常”、“乐”、“我”、“净”等四颠倒的观法。于此四境起不净、苦、无常、无我等观慧时,就能够使念止住于其境,因此称为“念处”或“念住”。

  “四正断”,即“四正勤”,已生恶使其断灭、未生恶使其不生、未生善使其生起、已生善使其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

  “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是“四正勤”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一是“欲神足”,指由想得到神通的意欲之力所发起的禅定。二是“精进神足”,指不断止恶从善之力发起的禅定。三是“心神足”,指由心念之力所发起的禅定。四是“观神足”,指由思惟佛理之力发起的禅定。

  “五根”,“根”为坚固不动之义,据《释摩诃衍论》卷一载,“根”有十义:下转、隐密、出生、坚固、相续、出离、集成、茂叶、具足、高胜,这是以草木之根来譬喻修行者所依据的五种内在条件。“五根”如下:一是“信根”,“信”为入理之根本。据《释摩诃衍论》卷一载,“信”有十义:澄净、决定、欢喜、无厌、随喜、尊重、随顺、赞叹、不坏、爱乐。二是“精进根”,又作“进根”、“勤根”、“精进根”,是指深信教法后,如实勤奋地修行。三是“念根”,由精进故,心于所缘境,念住不忘。四是“定根”,又作“禅定根”,即指使心止于一处,不为外境动摇之“禅定力”。五是“慧根”,观达真理,称为“慧”;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因而称“慧根”。在“三十七道品”中,“信根”、“念根”是由修“四念处”所形成的,“精进根”是由修“四正勤”所形成的,“定根”则是修“四神足”所形成的,“慧根”则是修行四谛所形成的。

  “五力”是指由“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的力量。具体而言:一是“信力”,指对于如来所修植的清净法门产生坚固的信心进而形成“信根”,再也不会被外道以及世间之法所吸引牵夺,“信力”是“信根”显现出来的力量。二是“精进力”,指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为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三是“念力”,指由勤修而念住于所缘之境,能抗外来之障碍而至无念。四是“定力”,指止息散乱之心,归于静寂之禅定力。五是“慧力”,指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七觉支”,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觉分”等,“觉”的意思是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七觉支”。第一“念觉分”,又作“念觉意”、“念等觉支”。修道者在证悟佛法的过程之中,明记“戒”、“定”、“慧”“三学”以及“四圣谛”、“八正道”等佛教教法而忆持不忘。在这种状态中,修道者之心是以“念”为其体性的。例如恒常正念正知,了知身受心法之“不净”、“苦”、“无常”、“无我”等,并将此等佛教正确之世界观,忆持不忘,即是此一证悟阶段——“念觉支”的修行相状。第二“择法觉分”,又称“择法觉支”、“法觉意”、“法解觉意”,指以智慧选择分别诸法之真伪,取真舍伪,而进入菩提。第三“精进觉分”,又称“精进菩提分”、“精进觉支”,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精”意思为“不杂”,“进”是毫无间断,也就是修诸道法时,能觉了且息止无益的苦行,而于真正法中,专心一意,无有间歇。第四“喜觉分”,又称“喜等觉支”、“喜觉支”、“喜觉意”、“爱喜觉意”,即心得善法,以“喜”为体而产生的欣悦欢喜之心理感受。第五“猗觉分”,又作“轻安觉支”、“猗觉支”、“除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即断除诸见、烦恼时,能觉了、能除弃虚伪法,并增长真正之善根。第六“定觉分”,又作“定等觉支”、“定觉支”、“定觉意”、“惟定觉意”,以“定”为体,令心安住而不散乱。修此法已,则“定觉”满足,灭除“贪”、“忧”,于是产生“舍心”,进而修习“舍觉支”,待“舍觉支”满足,则可达于无畏之境界。第七“舍觉分”,又称“舍等觉支”、“舍觉支”、“行护觉意”,“舍”为舍离之意。舍离所见念著之境时,能觉了而永不追忆虚伪不实之法,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以“行舍”为体,而住于寂静。

  “八圣道分”即前述“八圣道”。

  上述“三十七道品”为修行之通途,入圣之法要,因此,是大小乘佛教共同提倡的。“三十七道品”又可归结为“三学”。“三学”即戒、定、慧。

  "戒",主要是指佛陀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所制定的戒规。戒的作用是防非止恶,纯洁行为。佛教的戒规很多,有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八十四戒等。其中,“五戒”是最基本的,是所有佛教徒都应该时时遵守的。

  “五戒”和“八戒”是在家佛教徒所应该遵守的戒条。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身体的酒类及毒品。八斋戒又作“八戒斋”、“八关斋”、“八支斋”,简称“八戒”。第一,不杀生,不杀有生命的动物;第二,不与取,不取他人不给予自己之物;第三,不非梵行,不作男女之媾合;第四,不虚诳语,不说不符事实的话;第五,不饮酒,不饮用一切酒类;第六,不涂饰鬘舞歌观听,是指不身涂香饰花鬘以及观看舞蹈、听闻歌曲等;第七,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坐具、卧具之上;第八,不非时食,亦即过午不食。离上述八种之非法为“八戒”,又因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五戒”和“八戒”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二者不同的是,“五戒”一旦授受,就不许违反;而“八戒”则可以一日一夜受持,较为灵活。

  “十戒”为出家修行的“沙弥”及“沙弥尼”应受持的戒条,又称“沙弥戒”、“沙弥尼戒”。即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淫欲,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涂饰香鬘,第七不歌舞观听,第八不坐高广大床,第九不非时食,第十不蓄金银宝物。

  “具足戒”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所授受的戒条,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

  “定”,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禅定”。“定”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三昧”、“三摩地”,意思为息止散乱之心,使心专注于一境。本来,“禅”和“定”是有区别的,“禅”是“静虑”之意,意谓正审思虑。中国佛教常常将“禅”、“定”合称,这样,“定学”在中国佛教中就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

  "慧",即智慧。佛教强调用智慧获得解脱,因此,“慧学”在佛教修行中常常占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所谓智慧,即“四谛理”、“十二因缘”等佛教义理。通晓这些义理,便能把一切事物,包括人生当作因缘和合而起的假相,进而不执着、不追求,这样便无有烦恼,即可获得解脱。

  随着佛教的发展,“三学”又进一步扩大为“六度”。“六度”即“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下文将给予叙述。

  上文所说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三学”等,均属于“道谛”。从上文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出,“四谛法”不仅是原始佛教的根本教义,而且是整个佛教的基本思想。后来佛教的许多教义和思想都是从“四谛法”中派生出来的,是对四谛法的进一步发展。

  除“四谛法”之外,原始佛教的另一个根本教义是“十二因缘”。

  2.“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十二缘起”。具体内容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这构成了佛教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佛教认为,人生是一个念念不住的流转过程,具体表现为“三世两重因果”,也就是由过去世之惑业感现在世之苦果,由现在世之惑业感未来世之苦果。

  过去世的惑业,包括“无明”和“行”。“无明”是“惑”,“行”是“业”。“惑”也就是愚痴,无智慧;“业”即善恶诸业。也就是说,众生之所以会在过去世造出种种善恶之业,是由于对佛教真理的无知。正是这种无知,才产生种种世俗的身心活动和行为,也即“业”。由于前世造下的“业”,所以感生现在世之苦果。

  现在世的苦果,包括“识”、“名色”、“六入”、“触”、“受”。也就是由于过去世业力的牵引,妄生颠倒分别而入胎之“神识”;“名色”也即组成众生之生的“五蕴”的总名,也就是在母胎中形成的物质与精神的混合物;“六入”也即在母胎中长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受”也即由接触外界而产生的苦乐的感受。

  有了苦乐的感受,就会避苦求乐,自然就会有所厌恶;有所贪爱(“爱”),就有追求、执着之心(“取”)。这就是现在世的惑(包括“爱”与“取”)与“业”(“有”),由此惑业更感生未来世之苦果。

  未来世之果,也即“生”与“老死”。因现在世之业因,再去受生,再去受报,再造业,再老死,如此轮回流转、延续无尽。

  上述十二个环节,辗转感果,所以称之为“因”;互为条件,所以称之为“缘”;合称则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链条的,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还没有获得解脱之前,都逃不脱这一因果律的支配。“十二因缘”是生命过程的总结,也是众生痛苦的因由。

  不仅如此,“十二因缘”也是一种修行方法。传说释迦牟尼就是“逆观”十二因缘而成佛的。后来出现的《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四将其归纳为四种观法,可以参照理解:第一,“杂染顺观”,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等,顺次而观迷惑之生起。第二,“杂染逆观”,即把“老死”等安立谛说,从“老死”逆次第而观迷惑之生起。第三,“清净顺观”,即从“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而观成正觉之真理。第四,“清净逆观”,即从“老死”灭是由“生”灭的缘故,逆次第而观成正觉之真理。“顺观”也称“流转门”,“逆观”则称“还灭门”。“顺观”则为“苦”、“集”二谛,“逆观”则为“灭”、“道”二谛。为便于理解和记忆,现将“十二因缘”的基本内容及其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列表如下:

  ┌1  无明   (贪瞋痴等烦恼)─────(惑)

  ┌过去二因─┤

  │     └2  行    (造作诸业)───────(业)

  │     ┌3  识    (业识投胎)───────(苦)

  │     │4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苦)

  │现在五果─┤5  六入   (长成眼等六根人形)───(苦)

  十二因缘 │     │6  触    (出胎与外境接触)────(苦)

  与  ─┤     └7  受    (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苦)

  三世因果 │     ┌8  爱    (对境生爱欲)──────(惑)

  │现在三因─┤9  取    (追求造作)───────(惑)

  │     └10  有    (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业)

  │     ┌11  生    (再受未来五蕴身)────(苦)

  └未来二果─┤

  └12  老死   (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四谛       十二因缘)(五明学佛网:四谛       十二因缘)  

 黄忏华居士:三惑 四谛 五明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10 十二因缘 第十二项 老死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9 十二因缘 第十一项 生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8 十二因缘 第十项 有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7 十二因缘 第九项 取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6 十二因缘 第八项 爱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5 十二因缘 第七项 受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4 十二因缘 第六项 触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3 十二因缘 第五项 六处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2 十二因缘 第四项 名色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1 十二因缘 第三项 识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31 十二因缘 第二项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