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善解万物:以科学方式理解因果规律


   日期:2016/6/14 10: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即便一个人毫无社会责任感,也应该坚持行善,因为对自己有好处,行善可以提高一个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更幸福的概率和程度。

  为什么行善可以使物质精神两丰收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高无上、不可改变的根本规律,叫做因果关系。

  在科学中是这样定义因果关系的:"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缘之串联而引起的现象。"

  不要一看到因果两个字就联想到宗教,无论是物理学、心理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等等,都承认因果关系的存在,虽然它们的解释并不全面,也不完全正确。

  凡是认为因果是迷信的,是因为他们认为因果的运行是混沌的、不稳定的、不可重复验证的,简言之就是,他们认为因果规律不科学。

  他们认为,生活中虽然也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事,但也常有好人受难,恶人风光的事例,所以不存在稳定可测试可验证的因果规律。

  这种看法大错特错,不是因果规律混沌不稳定,恰恰相反,世界上没有比因果更丝毫不乱、更科学的规律了。你认为其不可测,而是你没有掌握所有的正确信息和正确规律及机制。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台老电脑何时死机、蓝屏、卡顿、无故重启,都是不可控也不可预测的。在他们眼中看来这些事的发生就是毫无规律的,是混沌的。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任何一次故障都是有前因的,虽然你不知道是什么因导致了故障的果,但肯定与你的操作有关系,即便是硬件的原因,也与你没有常常清理机箱灰尘或长时间开机有关,你每一次操作键盘、鼠标,累计下来对操作系统都会造成影响,最终出现各种故障。

  你认为故障是随机的,不可测的,那是因为你的知识量不足,如果有一个人掌握你电脑软件的一切基本代码和每一次操作,并记录你硬件所有的电路、焊点老化、电压变化等等一切信息,并且他知道这些信息的一切运作原理。那么他就能精准的指出,每一次故障是因何而来,丝毫不差,不存在任何意外和随机。

  并且如果你严格按照这个运作原理去操作、保养这台电脑,它就可以一直无故障的运行到它彻底老化报废。

  电脑好像人的一生,故障就等于是各种灾祸,软硬件的原理好像因果规律。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随机的,只是人掌握的知识量、信息量不足而已,如果人掌握任何一个基本粒子的运动规律,比如空气密度、肌肉松紧度、风速、以及精确的物质重量、引力等等一切物理数据,那么扔出一把沙子的一瞬间,就能计算出每一粒沙子的落点。一颗炸弹爆炸的一瞬间,就能计算出每一片弹片的飞行轨迹。唯一无法计算的就是人的意念变化会做出什么选择,但只要人做了选择,其可能引发的结果就有规律可循了。

  所以根本不存在善人没好报,恶人没恶报的情况,只是人们如同不掌握最精密、最全面的物理数据那样,不明白真正的善恶标准,也不完全了解一个人人前人后做过的全部言行和念头,其中包含了多少善、多少恶。因此,误以为因果规律不准确,不规律。

  下面我会大概解释一下因果规律,以及大家容易对因果产生误解的地方。

  因果规律,最简单直白的例子,你无故打别人一耳光,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机缘,别人一定会打你一耳光。

  稍微缓慢、复杂一点的,一个人常年酒肉不断,毫不节制口欲,那就种下了患病的因。至于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脑梗等等恶果,哪个会率先成熟,就看机缘了。

  简单解释就是,你如何对待他人和社会,他人和社会就如何反馈给你。所以,即便你没有改变社会的志向,坚持行善也可以改变你的境遇,减少遇到恶人、恶事的概率,那自然就更容易幸福平安了。

  假如一个人总是横蛮霸道、坑蒙拐骗、恶语伤人,心怀怨毒,那么这些""就一定会以直接或以曲折间接到令人无法察觉的方式反馈给他。

  假如一个人总是温良谦和,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心怀善念,那么这些""

  也就一定会以直接或以曲折间接到令人无法察觉的方式反馈给他。

  因果规律常常被很多人迷信的理解了,认为因果是由外在的鬼神等高级生命制定的并掌控的,福祸都是外在的力量赏赐或剥夺的,是玄之又玄、无法理解并掌握的。

  于是有人斥因果为谬论、迷信。有人则不思自省、自律,只知道整日求神拜仙甚至问道于鬼。这都是错误的理解和做法。

  因果规律与任何生命的意志和好恶无关,它是一种客观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无论人们怎么看待它,怎么期望它改变,它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变动。无论是否有人把它发现、阐述并宣扬出来,它也一直存在并运行。

  因果既没有人类理解的慈悲或残忍,更不会有喜怒哀乐,所谓天道无情、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就是此意。他们都是绝对理性的,就像四季更替,无论严冬会冻杀多少生命,它也会来临。春暖花开也不是为了怜悯生命。

  公平才是因果的本质,也就是你如何对待世界,世界就如何对你。

  它不会仅仅因为两个人真诚至爱就使他们平安到老,长寿健康,因为夫妻真爱不是平安健康的因,自然也就生不出平安健康的果。如果他们得到了一生平安健康的果,那必是因为其它的因,而不是因为真爱。

  它也不会仅仅因为一个人杀过无辜的人,就使他一生得不到婚姻生活,因为杀人的因造不出孤老终身的果。如果他孤老终身,也必是因为其他的因,而不是因为杀人。

  善恶的真正标准,并不完全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提倡的那些道德规范,只不过有一部分吻合、重叠了而已。还有一部分表面看起来甚至是相反的。

  人类以为某人善,在根本善恶的标准看来可能是恶,比如大家常受到某人帮助,就会说这是一个好人,但他/她可能对动物杀戮很重,或者心中常怀嫉妒、怨怼等恶念,那在真正的善恶标准中他/她就不算是善,反之亦然。

  杀害动物并食其肉寝其皮,与合法配偶之外的人发生性关系,堕胎、酗酒等等在现代某些人看来不是恶行,并且习以为常,自己做了也不觉得有什么惭愧。但很抱歉,这些行为造成的因,在因果规律中就一定有相应的恶果。你认为不是恶,社会风俗和大众理念认为不是恶,那是没用的,因果不管人的看法如何演变,它万世不变。

  但是有一点不要误会,因果如此运作,并不是给被杀的动物和胎儿报仇,也不是为了给被出轨的人出气,它没有这个概念和情感,它也不会去认定谁是恶人谁是善人。说一个"""恶果",那也只是人觉得这个结果令自己痛苦,所以称之为"恶果"

  在人类哲学智慧的巅峰理念中、在因果中,关于善恶的概念是"善恶不二"

  它的运作,举例说明,只是这样的:你伤害了生命,就可能会被伤害,什么时候被伤害,被什么方式伤害,伤害的轻与重,能不能避免被伤害,哪都是缘(就是各种主客观条件)来决定的。反之亦然。

  而恻隐之心,慈悲之心,这无论在人类标准里,还是天道因果里都是会给自己带来顺境、幸福的。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会想,因果规律是谁制定的?为什么是这样运作的?

  答案是,因果规律不是任何生命制定的。它就是这样这样运作的。

  你要问为什么这样运作的,那就等于,问电子为什么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光速为什么是30万公里/秒,声速为什么是346/秒等问题是一样的。不为什么,就是这样。

  非要问为什么,那就涉及到宇宙的起源和一切生命的成因了,我不想在这里探讨什么人择原理、观察者效应、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弦理论之类的概念,因为那些只能起到开拓思路、引发思考的作用,如同盲人摸象,各执一偏,只能说是有部分道理,但离看清整个大象的所有内外结构还有遥远的距离呢。

  本文只在常人能理解的范围内,试图用"科学"的方式解释因果规律的部分原理,其他的不予涉及。再者说,笔者本人也不是通晓一切终极真理的生命体,否则何须在此唠唠叨叨,只是有幸了解了一部分因果规律的运行原理而已。

  而且有些东西根本就不是语言和文字能表达清楚明白的,言出道断,生命真相、终极真理必须各人自行领悟。一般人只需要做到,通过目前掌握的因果原理,主动做一些事情,使自己获得强大圆满的内心,绝不动摇的自信,以及平安幸福的生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人每做出一个言行,心中升起一个念头,都是种下一个"",有了这个"",就会有相应的""等待成熟,""""之间是有距离的,走完这个距离只需要一个""""就是相关的一个或几个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具备了,""就会迅速成熟为""。那么人就要承担这个""带来的顺境或逆境。

  就像种下一粒玉米种子的"",加上灌溉、日晒、施肥等缘,即可生长为成熟的玉米这个""。如果不浇水、没阳光,再在上面洒点石灰,那它永远只是个种子,长不成玉米。

  最快速的因果,比如说,《天龙八部》中聚贤庄群雄存心要杀乔峰,这是因,可是乔峰武功太高,当天这些人就被杀了一大批,这就是果。

  比较慢的因果,比如说,段正淳,一生以邪YIN为骄傲,并且一直不知悔改,经过一系列机缘推动,终究落得自戕性命、客死他乡。

  善因就不用多说了,恐怕没人想要阻止善果的成熟。

  我们只说恶因,因一旦种下就无法改变,不想恶果加身,就只能从缘上下功夫,就是别给那个恶因浇水施肥晒太阳。让那个恶因的种子始终保持在种子状态无法成熟,就不会遭遇太大的麻烦和灾祸。

  在哲学上有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信条)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先前某种原因和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人的行为是可以根据先前的条件、经历来预测的。非决定论则否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客观规律和必然的因果联系,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不可预测的、事物内在的"自由意志"决定的。"

  这两种理论可以说都是偏颇的,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意志是可以自由掌控的,并决定行为的。那就是说,即便已经种下了某种因,在果没发生之前,人还有选择的余地,通过修心克己、行善去恶的方式,尽量消除一切可以使恶果成熟的条件(也就是"")。那么既然恶果不能成熟,剩下的自然就是善果了,生活当然就平安幸福。

  比如说,某人年轻时因脾气暴躁,与人争吵斗殴,被刀刺伤,因输血感染肝炎。这暴躁的脾气就是根本大恶因,与人争吵斗殴是分段小因果,但离演变成肝癌这个大恶果还有一段距离。那么如果此人后来开始修心养性,严格控制脾气,不沾烟酒,谨慎保养锻炼,那么他的肝炎永远只是肝炎而已,还可能指标转阴。这就是以善缘阻止恶果的成熟。

  如果此人不知改进,依旧每天酒色财气、吃喝嫖赌,那肝癌是基本确定了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就是以恶缘造成了、甚至是加速了恶果的成熟。

  关于"分段小因果",再用一个故事举个例子。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只是用来说明原理,但生活中类似的真实事件多的是,所以虚构也不妨碍道理的正确性。

  假如某人曾经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并且没有被追查到,逃过了法律制裁。这就种下了一个大的恶因,而这个人后来既没有主动行善也没有过多作恶,只是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日后某一天,他早上出门,碰到邻居和他交谈某事,耽误了三分钟,然后他继续前行,突然从旁边楼上不知谁家落下一个酒瓶,正巧砸在他头上,导致他死亡,这就是他的大恶果成熟了。

  这中间实际实际上有很多"分段小因果"在推动,比如平时他和那个邻居的来往导致他们较熟悉,邻居才会和他说话,比如恰好那天有一件事使邻居非和他商量不可,甚至昨天晚上他爱人做菜多放了一点盐,使他早上感到口渴,临出门前又返回屋里喝了一口水,导致他出门正好碰到邻居,等等等等。一般人会把他的死亡的起因,认为是某个"分段小因果"造成的。

  比如有人会认为,如果他邻居不和他说话,他就不会死。这种看法貌似正确,其实错误。一切"分段小因果"其实只是""。也就是各种客观条件的集合。

  有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重大的因,而他又没有做其它任何足够重的可以阻碍这个重大恶果成熟的"",那么他意外死亡这个恶果就是一定要发生的,即便没有邻居说话这个小因果,也会有其它小因果导致他的死亡。

  而导致他死亡的外因,也就是外缘,只是诱因,主因是他的一切言行和意念。假如他后来有足够重的"善缘"来阻碍这个死亡之果的发生,那么就可能在酒瓶落下的一瞬间,他的潜意识推动他无意识的微微一侧头,使酒瓶砸在非要害处,那就只是重伤而非死亡。(关于潜意识推动人的行为,导致吉凶祸福这一点,后续章节会有阐述。)

  其他一切事情,以此类推。当然,因果具体运作规律和现象,要比这个复杂无数倍,这只是粗浅的举例而已。如果有什么因果现象,也就是每个人的吉凶祸福,是暂时理解不明白的,只要记住四个字:"重者先牵",就一起能解释清楚了。

  每个人一生会有无数言行和念头,那就必然种了无数的因,每一个因就像一根绳子系在身上,哪个因最重,缘最足,就哪根绳子先朝着那个方向拉紧,使那个果先成熟。第一重的因果结束后,就开始第二重的,然后第三重的,依次发生,丝毫不乱。

  假如把善行比喻成将人向上提升,恶行是把人往下拉。那你自己的每一次言行、意念的善恶就决定了你是在往哪个方向上加力,决定了你的结果是好还是坏。

  再举个例子,老一辈人里面男人打老婆的很多,这些男人老了以后下场也不一样,有的依然可以得到妻子和儿女的较好照顾,有的就被冷落甚至遗弃,那为什么同样造下了家庭暴力的因,果却不同呢?

  因为之后的缘做的不一样,有的人关爱家人的缘做的比打人的缘要重很多,那就障碍住了打人的恶果成熟,所以依旧年老后可以获得家人的接纳。

  而另一些人,做的依旧是恶缘,那就等于天天给打人的恶因浇水施肥,那有朝一日,所有的缘具备了,比如儿女经济独立了,妻子觉悟了等等,那自然就恶果成熟了,会遭到冷落或遗弃。

  还有一点很重要,请记住,善恶不能抵消。因只要种下了,就不能被消灭,只能用缘来控制果是否成熟。

  一个人造了很多错事,现在多做一点好事情弥补,没有这个道理。善事善因决定是善果,恶因决定是恶果。到底是善果在前,是恶果在前?那是缘分不一样。所以只要有因,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如果我们遇到善缘,我们的善果先成熟,善果结束后,可能遇到恶缘,那么恶果就成熟。

  所以善果恶果,就在遇缘不同。我们多行善事就是多制造善缘,好,我们没有恶念、恶行就是把恶缘延后了、阻断了,永远没有恶念、恶行,你就永远不会遇到恶果。并不是说做了善事就把以前的恶因给彻底消灭了。

  要想不遭受严重的逆境、灾祸,除了足够的智慧之外,断除一切恶缘,使恶果缺乏成熟所必须的主客观条件,是获得幸福、顺利生活的重要方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大多数人遭遇逆境、灾祸时,会抱怨社会不公、命运不公,那是因为不了解因和果之间的传递原理,也就是说,他/她不明白究竟什么因会引发什么果,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举动甚至是一个念头,会对他人和世界造成什么影响,总以为自己是善良无辜的。其实,世界上什么都可能混乱,可能有私弊、潜规则等,唯独因果不会,它绝对公平,绝对稳定,绝对精准。

  为什么同样年龄,年轻时同样健壮的人,年老后会有巨大的健康差异、寿命差异;为什么一对双胞胎可以一个功成名就一个锒铛入狱;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带着重病的孩子被配偶抛弃,A就可以生活的坚强精彩,B就郁郁而终甚至带着孩子一起自杀;为什么同样是自由恋爱,有的婚姻就一生幸福,有的就惨淡收场;为什么同一城市,同样是老人摔倒,A就有人救助,B就无人理会;为什么无论多大的战争、地震、洪水、车祸甚至是空难都会有幸存者;为什么同样社会阶层、同样收入水平的人,无论穷富,都有活的快乐从容,也有抑郁自杀的。

  一切都是各人的行为、意念造就了不同的重要的因,再做出无数分段的小因果,形成"内缘",加上遇到不同的"外缘"互相作用,最后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所以,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自认多么不公平的祸事,请不要怨天尤人,根源就在你自己。好好回忆一下自己做过什么、说过什么、想过什么吧。

  一切福祸的根本原因,都是人自己的言行和念头决定的,并非外因造成,无论表面看起来是什么外因、什么人造成的那个结果,都只是表象,其真正根源都是自身一切意念言行,在因果规律的作用下,经过直接或间接、迅速或缓慢的与人或物的互动后,传递给自己后的结果。

  外因外缘有时当然会给人一个很糟的境遇,但人面临这个境遇时一定是有选择余地的。

  比如同样面临配偶出轨,可以选择淡定面对,可有的人非得选择自杀或杀人。同样面临被人骗去大额财物,可以选择走法律程序,即使不能挽回,也可以从头开始再赚钱,怎么艰难也比死了好,可有人偏偏就要自杀或杀人。同样的外因下,不同的选择就有不同的结果。没有智慧和意志力的人,就只能随外因的好坏随波逐流。

  有些外因是我们能力之外的事,无论看起来多么荒谬不公,你永远也改变不了分毫,只能改变自己的言行。

    有智慧的人可以用正确的言行,避免或减小逆境带来的损失。如果做了错误的言行,结果当然会很糟,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冷酷,但其实是最冷静客观的智慧,研究学问、规律不能被感性干扰,否则得出的结论就是扭曲的。

  不要仅仅用大众中流行的善恶标准来衡量自己是不是好人,那并不完全准确,说白了就是太过于宽松。举个例子,大多数人认为只要不危害人类就算是善人了,这个标准就有些狭隘自私,视其它生命如无物。皮草市场里每天活剥几十只貂皮的人,即便他再如何孝顺,再如何对妻儿负责,对朋友忠义,甚至常常捐款做慈善,你能说他没有恶吗?

  如果你说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善人,那说明你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这个主义是极其残酷并愚痴的。

  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它主张,人由于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地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看看,多么的狂妄,以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吗?四维上下,十方虚空、无尽生命,难道都是为了人类存在的?实在是荒谬至极。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要强调,只是言行没有恶是不够的,心中常起恶念也是恶,千万别以为只是想想就不影响任何人,恶念的危害有时甚至更甚于恶言、恶行,这个问题后续章节后有阐述。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想,既然一切不幸之人与事,都是由自身所做因果引发,那也就无需同情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了。

  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智慧不足,不掌握因果规律,不能明了善恶,不明白怎么真正的趋吉避凶,是值得悲悯的。就像儿童不懂事,去玩火、电等受伤,我们不能说:"他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这样想就彻底损伤了自己的善因。他人越是愚痴、不明真相,我们越要同情悲悯他们,尽自己能力去帮助、并传递正确理念给他们,这才是大善。

  我们要用最冷澈的智慧去研究因果规律,更要用最诚挚的悲悯心态去怜悯一切弱者。

  如果自己是弱者,无论是物质上的匮乏,还是精神上的脆弱,请一定不要怨天尤人。如果身边人是弱者,就尽量去帮助对方,如果有可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理念和健康的心态,那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救急救穷固然是大善,但终究不能治本,如果救得了心,才是善中之善。

    再次强调,不要见到因果二字,就以为吉凶祸福是神明的赏赐或惩罚。

  蝴蝶效应大家都知道,这里再引用一下。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说穿了就是连锁反应而已,毫无灵异神奇。一个人二十年前打死一条狗,经过漫长复杂的连锁反应,可能会终于在某一天遭遇了车祸,或者换上了癌症。一个人儿时从小伙伴手中救下了一只蜻蜓,同样经过连锁反应,可能会三十年后在一次灾难中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此处只是举例而已,实际情况当然比这个要复杂)。

  一切都是在因果规律下运行的,丝毫不乱。只不过大多数普通人通常无法看清楚,在漫长的时间内,繁杂的因果中,究竟是哪一个言行、念头,引发了后来的哪一个结果。

  很多时候,因与果之间,间隔的时间太长,不像某人打了人一拳,对方马上还击;某人出轨被配偶发现,马上离婚之类的事件那么显而易见。

  因此造成了混乱的认知,要么完全否定因果存在,要么半信半疑,要么将一切推给鬼神,成为迷信者。

  那么有人可能会想,既然因果规律这么复杂,我们怎么能掌握它并从中获利呢?简单的很,前文也说过。"善待一切生命和整个世界"。只要这样做,按照因果规律,经过连锁反应,世界就会善待你,如此而已。

  这善因与恶因就好比一个天平两端,放了两个大桶,一侧是善一侧是恶。你的一言一行、一个念头,就是根据善恶分别在两个桶里加水。

  如果恶的一侧比较重,天平就会向恶的一侧倾斜,倾斜的越多,恶果就发生的越快越严重,反之亦然。当然,真正的运作要复杂的多,比如说,有的恶因会引发疾病,有的会引发离婚,有的会引发财产损失,有的会引发亲朋好友的背弃,有的会引发自己心情变差甚至是精神病,有的会引发事故导致伤亡或自杀、入狱等等,各有不同。但大体上就是这样善果、恶果的倾斜。

  多数人是善恶大体均衡,所以生活比较平淡,既没有大的得到也没有大的失去。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有些人做了恶,却没有马上遭遇恶果。前文提到过,因果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者先牵"。你只看到了他的恶,却不了解他的善。尤其是他心中善念有多重,你并不知道。更何况,善恶的标准,并不是常人理解的那么简单,这一点前文也有叙述,有时你以为是恶,其实背后隐藏着善,反之亦然。所以,有时一个公认的好人会遇到很大的逆境,也是同理。

  好人遭遇逆境,那是他有不为人知的恶因的"重量"在这段时间超过了他的善因。恶人平安生活甚至风生水起,那是他有不为人知的善因的"重量"在这段时间超过了他的恶因。

  有些朋友可能会想,自己或者某位亲朋好友,确实没有什么恶劣的言行,怎么还会碰到一些比较严重的逆境呢?

  这是不明白一个道理,只在言行上没有恶是不够的,有恶念也是不可以的。恶念就好比在善因的桶上打开了裂缝,把善因漏出去了。比如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对某人产生了恨意,很恶毒的想,他怎么不被车撞死呢,怎么不得癌症呢。或者听说那个人或者他的家人倒了大霉,就幸灾乐祸。

  诸如此类希望他人倒霉,或对陌生人之不幸麻木不仁甚至拍手称快的念头,都是戾气。在网上常常可以看到,因为一些狭隘的观念,每逢其它国家有人因事故、灾难或恐怖袭击大量伤亡时,就会有一批人大声叫好。这种人群几乎在每个国家都有,只是多少不一,大多是生活不如意或者精神格局低下的年轻人。

  这是极其恶劣的负能量,对自身极为不利,对同类的死亡都能兴高采烈,这种人的生活如果能一帆风顺,那就奇怪了。哪怕只是一瞬间产生此类想法,也会飞快的泄漏这个人的善因。他承装善因的大桶就变轻了,天平就向恶的一边倾斜了。再加上因缘具足时,恶果就会发生在他身上。

    说到因果规律,说到个人的言行意念会影响自己的吉凶祸福,很多人就本能的反感,那么为了照顾这个群体,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费斯汀格法则。这个法则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发现的,下文引用过来。

"费斯汀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这就是"费斯洛汀法则"。这个法则对社会现象的解读比蝴蝶效应又更深入一层。

  在费斯洛汀的著作中,为了清楚地解释他的新理论,他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颇为有趣和发人深思。

  这个例子是这样的:卡斯汀早上起来将自己的手表放在洗漱台上,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顺手拿到餐桌上。儿子吃早餐时不小心将表弄到地上摔坏了。卡斯汀照着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又骂了妻子几句。妻子不服气与之争吵,一气之下,卡斯汀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才发现公文包忘在家里,于是又掉头回家,回到家里发现家中没人,自己未带钥匙,只好打电话妻子送钥匙回来。妻子慌里慌张往家赶,路上撞翻了一个货摊,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去公司,卡斯汀因迟到了一刻钟,受到上司的严厉批评。因心情不好,下班后因一件小事又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迟到被扣除了当月的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比赛,因心情不好发挥失常被淘汰了。

  在此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来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是那另外的90%。都是因为当事人没有掌控好那90%的事情,才使这一天变成闹心的一天。如果卡斯汀在手表摔坏后换一种处理方式,比如安慰一下儿子,也不责骂妻子,则儿子不会带着坏的情绪去上学,妻子也保持正常的心情去上班,他自己心情也不会那么遭。这样随后的一系列不好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这个法则告诉我们,当我们无法控制那10%的事情发生时,就要用良好的心态和行动去控制好另外90%的事情,这样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

  看着是不是很有道理呢,很有权威性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啊!第一大国的专家啊!比什么太上感应篇、什么佛经道典权威多了,科学多了。某些朋友内心深处是不是有这种想法啊。

  其实这和古人所说的:"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一会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完全是一个意思,而且还没有古人说的透彻。表达的都是一个道理:或轻或重的负面情绪、念头必然会带来或大或小的逆境。

  所以呢,任何人,无论遇到多大的灾祸,以及任何一种逆境,无论你认为多么不公平,先不要急着怨天尤人,指天骂地。这些恶念只会导致逆境更加严重,最正确的心态是,首先反省自己,五戒十善,你违背了多少。请永远记住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       万物)(五明学佛网:因果       万物)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万物皆是同一体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如何与万物同一体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万行法师:万物同体息息相关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