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说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


   日期:2016/6/20 12: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在顺境中把握当下是一种功夫,在逆境中活在当下更是一种境界。固执己见,容易进入死角,产生心理压力,增添身心包袱。转变一个念头,容易使人柳暗花明;转变一个角度,则给思维留一点空间;转变一下思维,就可使人绝处逢生;转变一下心态,就可使人以心转境。我们的命运,就在自己手中!

  ►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

  ► 禅者之所以为禅者,应在于他心如大海般深邃宽广,似秋月般皎洁柔美,像明镜般明亮清纯。所以禅者能两袖一甩,一路清风,踏破山河;仰天一笑,快慰平生;张口即佛,人人都是菩萨;与人为善,天天都是好日子。这就是禅者的境界。心中无佛者,绝对见不到佛,成不了佛。心境还需自己开。

  ► 生命的价值,则在于止恶修善、自利利他。予人方便,满足他人需要者为善;仅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不利者是恶。做任何事,若仅有利于己而无益于人,终将后悔,甚至遗憾终生。唯有能够与人为善,才有永不褪色的安慰。所以,人生只要努力,就是目的,虽然辛苦,还是值得。

  ► 顺境心不动,不喜而忘形,仍是佛念当前;逆境烦恼时,也不忧忿嗔恚,还是佛念当前。这就是定力,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深妙禅!一句阿弥陀佛,戒定慧都在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到无求才上品,书至浑然方入境。

  ► 能看到别人的错误,是清;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是醒;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坦;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是诚;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是聪;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是明;能够学习别人的优点,是智;能够利用别人的优点,是慧。清醒、坦诚是做人之必须;聪明、智慧是做事之必须。

  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内心博大、空灵无碍,犹如倒空的杯子,便能恬淡宁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如日月,超然物外,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自在与安详。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让一切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宠辱       人生)(五明学佛网:宠辱       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佛教」摸象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善生经与人生佛教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快乐的追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的和乐之道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与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需要的佛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是否需要信仰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示寿命之理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谁最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