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四)


   日期:2016/6/20 21: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6月1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亲友书》。《亲友书》讲了很多教言,其实佛法无边,不同根基有不同的法门,这里讲的教言都是比较殊胜的。什么叫殊胜?非常符合我们的相续,跟我们的相续相应,让我们受益。比如我们闻法或修法,能得到法益,这叫殊胜。这里每一个教言都特别有针对性,这些内容跟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尤其是凡夫,非常相应。

  在前面讲了,布施才是最究竟,也是最可靠的亲友,今天讲一些与布施相关的内容。

  何者孝敬父母亲,彼族具梵阿阇黎,

  供养彼等今名扬,他世亦转善趣中。

  首先,讲孝敬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恩德非常大,我们首先要知恩,然后才有报恩,不知恩不会有报恩,知恩、报恩才是真正的感恩。

  生命对我们来说非常珍贵,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还珍贵。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比如,今天我们要在生命与财产之间进行选择,你肯定会抛弃所有的财产而选择生命,这说明生命非常珍贵。这个珍贵的生命是谁给的?是父母给的。有些小孩子,尤其是所谓的80后、90后的都不懂事,不懂知恩,说什么从小父母就离婚了,父母对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没有任何付出。你要想想,是谁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个珍贵的生命是谁给的?我们应该感恩一切,如果做不到感恩一切,但要感恩父母,懂得父母的恩德。

  虽然你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但是父母有父母的难处,否则他们不可能离婚。我们有时候时候特别会说:“要包容……”如果对父母都没有做到包容,就不要谈“包容”二字。包容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什么叫包容?心里能接受他人,尤其是能接受他人的缺点、毛病,这叫包容。其实真正从心里接受他人的缺点、毛病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明真理,没有智慧,很难包容。若是明白真理,有智慧包容就不难了。

  他人有缺点、毛病是正常的,因为他也是凡夫啊!作为凡夫不可能没有缺点、毛病。你跟他一样也是凡夫,你也很多缺点、毛病,你为什么能包容自己却不能包容他人?你自己也有缺点、毛病,那你也不应该包容自己。自己有缺点、毛病可以包容,他人有缺点、毛病也要包容。“他犯了错误我可不能包容,不能原谅。”谁能不犯错误?难道你没有犯过错误吗?你也犯过错,你能原谅自己,也应该原谅他人。他人跟你一样都是凡夫,肯定会犯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能这样原谅、包容他人,那原谅、包容父母就更应该了。

  首先,你珍贵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所以要知恩、报恩。每个父母都一样,抚育孩子长大,但这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他们真心对孩子好,真心希望孩子好。有一句谚语说:“父母的心如水,儿女的心如石头。”父母对儿女是真心的,真心希望儿女离苦得乐,而儿女的心又冷又硬。

  很多孩子不懂事,觉得父母能给自己一些物质上的东西,能给自己一些外在的东西,才是恩重如山,否则,就觉得对自己没有恩德。不是这样的,每个父母的能力不一样,福报都不同,他们不是不想帮助孩子,也不是不想给予孩子,但是没这个能力。

  我今天给大家讲父母的恩德,主要讲的是生命是父母给的,所以恩重如山;父母对我们是真心的,所以要感恩。衣食等外在的东西,给予的多或少都是次要的,所以,无论是佛还是其他大德都在讲感恩父母。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所以我们要对父母报恩。什么是感恩?知恩报恩才叫感恩!如果不知恩不报恩,只说感恩没有用。

  我们知恩、感恩今生的父母以及生生世世的父母,这是大乘菩提心。但是我们首先要感恩今生的父母,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与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原则和基础,是不会有其他的功德的。这是第一,要孝敬父母。第二,感恩阿阇黎。阿阇黎指上师善知识,对上师善知识要知恩、感恩、报恩。我们的慧命是谁给的?是上师善知识给的。如果没有上师善知识的摄受,不会有我们的慧命,我们的慧命就会息灭,要延续慧命依靠上师善知识。

  慧命比生命更珍贵!生命是暂时的,慧命是永久的;生命只是一生一世,慧命却是永生永世。上师善知识无论对我们还是对众生,都是真心的,真心希望我及众生能离苦得乐,这是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及心态。

  作为孩子,有父母的呵护、培养,才能健康成长。作为弟子,有上师善知识的摄受、教言,才能逃脱轮回。所以,我们要时时忆念父母及上师善知识的恩德,尽力报答他们的恩德,这就是知恩、感恩、报恩。那怎样做才是报恩?报恩是供养——财供养、力供养、法供养。

  财供养。父母年纪大了,跟小孩子一样,你去看看他们,买点礼物,送点东西,他们会特别欢喜,特别高兴。财供养就是以你的能力,让父母安度晚年,这是最好的报恩。如果做不到这点,你可以去看看他们,给他们买点东西,送点礼物,让他们高兴,让他们心情愉快,这也是报恩。对上师善知识也是一样。

  力供养。就是伺候父母。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很多老人都成了孤寡老人。七八十岁了,连自理都困难,但是没有人管。藏地老人都留在家里,而汉地的老人都被送到养老院了。现在的人变了,没有人愿意跟老人一起过日子。伺候父母是理所应当的。我们不能自立的时候,是父母伺候我们,抚养我们。父母老了,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们要去伺候、陪伴他们,这都是应该的,这是责任。这叫力供养。对上师善知识也应如此,如果有能力应该做如上两种供养。

  法供养。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让他们进入佛门,明白佛理,念咒念佛。藏地的老人还可以,天天绕大殿,拿着念珠念咒,很充实。虽然老了,但是没有太大的烦恼与恐惧;虽然老了,但心里还有一种依靠,依靠的是佛法。虽然他们不懂太多的佛理,但知道念咒、祈祷。老了快要面临死亡的时候,却没有什么恐惧,因为他们至少有信念。有信念的人内心是不会恐惧的,真正有信念的人面对死亡或灾难,不会有太大的畏惧。这些老人大部分人都有信仰,虽然没有文化,不懂太多的佛理,但是对上师三宝是一心一意的,这种一心一意是真正的信仰。有些人有文化,懂得佛理多,但是对上师三宝三心二意,这样人没有信仰,这不叫有信仰。信仰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汉地的老人老了之后,有的能打打麻将,有些人连这个能力都没有。没有人跟他打麻将,也没有人陪他玩,没有什么信念,在那晒晒太阳等死。真的非常可怜。

  做为佛弟子,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信佛,走进佛门。有信仰就不一样了,能念点咒,能念点佛就更不一样了。再让他们听一些佛法,听一些大德高僧们的开示。哪怕让他们明白一点点的佛理或道理,对他们的相续,对他们的心态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最大的孝敬,也可以说报恩,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信佛,让父母走进佛门,这也是法布施。有的人根本不在乎,有的人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怕父母不接受。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有佛法就有办法,因为有智慧就有办法。如果觉得没有办法,说明自己还不够智慧,这就是法供养。这就是孝敬父母,也是孝敬上师。

  听话,听父母的话,听上师的话,这里面包含了孝顺。这样孝敬父母,供养上师善知识,今生能名声远扬,世人会赞叹这个人的功德。有名声了,财富等自然就有了,世间其他的福报自然就来了。

  来世也可以转生到善趣,即使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什么高深的境界,但只要真正孝敬父母,恭敬供养上师善知识,生生世世可以在善趣中获得安乐,不会堕落恶趣。虽然没有超出轮回,但是跟恶道相比就是享受,就是福报。有时候做人,到人间看看;有时候做天人,到天界看看。

  下面是与持戒相关的内容。

  损害盗夺与YIN行,妄语贪酒非时餐,

  喜高广床与歌唱,舞蹈花鬘皆当断。

  随行罗汉之戒律,若具此等八斋戒,

  持长净转欲天身,当赐善男善女人。

  这里讲了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佛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戒条,也是为在家居士讲的一个要诀。

  戒律有受持一生一世的,也有受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是受持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的戒律。主要是小乘在家修行人受持的戒律。但是在大乘、密宗里也有很多受持八关斋戒的仪轨。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呢?主要是发心、动机上的区别。小乘讲要有出离心的基础。大乘佛法、密宗里讲,必须要有菩提心的摄持。别的没有什么差别。

  密宗里讲的八关斋戒,是通过密宗的仪轨受持的,出家人和在家人都可以受持。八关斋戒共有八条戒,分三类,第一,戒律分支;第二,不放逸分支;第三,禁行分支。

  第一,戒律分支。

  一、断除杀生。在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中,不杀害任何众生的生命。故意杀害众生会犯根本戒,无意中杀害众生,不会犯根本戒,但是会犯支分戒。比如说受八关斋戒的时候,要少行动,就不会杀害众生的生命了。若是受八关斋戒了,一点都不约束自己,在放逸的状态下往外跑,也会犯一些支分戒。因为这是轻视戒律,罪过非常大。在不得以的情况下犯的戒,没有特别大的罪过,但是以轻视的心态想:“说是这么说,没有这么严重吧……”有这种心态就会犯戒。

  二、断除不与取。不与取是在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中明处抢,暗处偷,或通过欺骗的手段把属于他人的财富据为己有。有权势的人不是偷,而是明处抢。普通人不敢当面抢,但是背后偷。还有是通过欺骗的手段,将属于他人的财物据为已有,这也是一种不与取。尤其是不能占用属于三宝的财产。寺院里都是三宝的财产,如果故意损坏,或是未经开许随心所欲用,都属于偷盗,罪过非常严重。大家看看《百业经》,那里面有很多公案。

  三、断除YIN欲。在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中,断除任何YIN行。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非夫妻之间,若是有这种不净的行为,都属于YIN欲,都要统统断掉。受持八关斋戒期间,以不好的心态看一眼或碰一下,都有过失,所以要严格要求,保持距离。我们现在在朗措玛寺,这里是清净的道场,有三宝的所依。若是在这里有不净的行为,都属于邪YIN。不要说出家人,在家人也不能有这种不净的行为,要严格遵守。

  作为凡夫,做不到不犯错,但是绝不能犯不该犯的错;作为凡夫,做不到不犯戒,但是绝不能犯不该犯的戒。以前上师法王如意宝亲口对喇荣的男女出家人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好好受持戒律,男女之间发生关系,相当于吃我的肉,喝我的血。”这种人是破坏誓言的人,不可以再进入僧团,进入坛城。所以大家要注意,若是实在受不了就下山,造业的地方有很多,不用到成都,到米亚罗就可以了,免得犯这种错误。

  在藏地也有这样的人,都属于破坏誓言的人。在这样的清净道场,若是男女之间有问题,都是邪YIN。邪YIN有很多种,比如在寺院里,在三宝所依的地方,有这种行为,搞男女关系,都属于邪YIN。尤其是出家众要注意。我们这里就是这种条件,本来男女是要分开的。以前佛在世的时候,男女众道场之间至少要有一旬的距离,相当于现在一公里的距离。但是没办法,寺院就这么大,只能这样了。但是男女众的生活区是分开的,男众不可以去女众生活区,女众不可以去男众生活区。戒律部专门管戒律,绝对不可以装聋作哑,要严格管理,必须要监督。他们制止一些事情是应当的,是我让他们监督,让他们制止的。

  大家都要记住:少联系!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只要能保持距离就OK了。现在男女出家众是分开的,如果有事情要商量,必须要有第三者在场,必须要保持规定的至少一米的距离。如果需要谈一些事情需要见面,要有固定的地方,其他不允许。有些人觉得,没有事,我们是父女;没有事,我们是兄弟姐妹……这也不行!这是规定,是要表法的。

  今天我讲得很清楚。很多男女出家众在一起,很多是年轻人,上师如意宝怕出事,而亲口说的。现在我们这里也是上师如意宝事业的一小部分,在这里也是一样的。要是有这样的人,就是吃上师的肉,喝上师的血!这是真正的活生生的魔鬼!之前是,之后也是。都要记住,若是男女众一起走了,发生关系了,就是破坏誓言!不应该跟这种失坏誓言的人接触、联系。

  在家人也要注意,不能破坏出家人的戒律!比如一个女性,破坏男性出家人的戒律,让他还俗;一个男性,破坏女性出家人的戒律,让她还俗,都是近无间罪,这是佛规定的。临终的时候,不要经过阎罗王的审判,直接堕入无间地狱。所以无论是男居士还是女居士,不应该找一个出家人。如果真想结婚生子,社会上有很多人,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生孩子,没人阻拦你。

  但是在道场,如果一个男性出家人和一个女性出家人发生了不净行,这是吃上师的肉,喝上师的血!这是上师法王如意宝说的,不是我说的。如果不相信到喇荣问问,大家都知道的,有这样的(规定)。今天也有必要讲给大家听,有必要强调这件事情。这么多男女在一个寺院里,在一起学佛修行,怕出事。我今天讲的也是佛的教言,上师的教言,没有自己的分别念和想法。

  四、断妄语。一般出家人会犯上人法妄语这条根本戒,居士也会犯这条根本戒。“我看到魔了,怎样惩罚他了……我看到佛了,怎样供赞他了……”有些人特别爱说:“你身上是不是有东西?”身上有东西又怎么了?谁的身上都有东西,这不用你说。如果有人这样说,你就跟他说:“肯定有啊,我有很多护法神。”人都有很多肩神,这都是正常的。

  其实这都是上人法妄语。若是故意、恶意说他人身上有东西,家里有东西,就是上人法妄语。意思是你知道了或感觉到了。在八关斋戒二十四小时的时间里,不能说任何妄语。大乘佛法在菩提心的摄持下,善意的说谎是一种方便语,不是妄语。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就不是方便语,而是妄语。

  什么叫菩提心的摄持?真心为他人好。比如,今天一头牦牛被猎人追杀,你知道这个牦牛在哪里,但是你却说不知道;你知道它往东边跑了,你却说往西边跑了,这是为了保护它的生命。为了众生,是允许说的,这是方便语。再比如,你为了圆满百日共修,跟家人说一些妄语:“我在出差呢,我在办事呢,可能还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回去……”这是方便语。

  故意说,而且恶意说,想欺骗他人,目的是为了自己,这就是妄语。妄语有上人法妄语、大妄语、普通妄语等,还有很多不能说的。

  以上四条都属于戒律分支。为什么说是戒律分支?这些对出家人,对居士来说都是根本戒,所以是戒律分支。

  第二,不放逸分支。

  五、断除饮酒。在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中不喝酒。有些人说:“我可不可以陪朋友喝点酒,可不可以陪领导喝点酒。”不可以的,如果是为了遣除修行上的违缘,为了更方便学佛是可以的。比如,你首先发菩提心,真心为了众生成佛,为了成佛想学佛,为了学佛生活要好,工作要顺利,有的是允许的,但是能不喝尽量不喝。

  为什么喝酒叫放逸分支?因为酒后容易乱性,容易犯戒。醉酒后就变成疯子了,一个疯子肯定会犯错误、犯戒,所以佛当时对此管理的非常严格。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好像不喝酒就不能谈事、不能办事。若是仅仅为了工作,为了遣除一些违缘障碍,少喝点也可以。

  不让喝酒是因为,一喝酒就控制不住了,继续喝就醉了。喝酒容易犯其他的戒律。因此佛杜绝众弟子饮酒。

  第三,禁行分支。

  六、非食。过了中午以后不可以吃喝任何东西,包括饮料、牛奶等,只能喝白开水。为什么这样要求?当时佛在世的时候,要么住在深山、山洞,要么住在森林、大树下。佛涅槃十多年后,才建立一些道场、房屋。他们的生活跟小鸟的生活一样,今天的食物今天找,明天的食物明天找。他们有日中一餐的规定,只吃中午一顿,每天中午他们都要下山去化缘,要走很长的路,然后再返回山上。很多佛经里说佛带着眷属去化缘,经过哪里哪里……有很多这样的公案。

  日中一餐是当时出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要这样呢?如果每天只化一餐,其他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学佛修行。还因为过午之后吃东西容易昏沉,晚上打坐修行也容易昏沉,渐渐就杜绝午后吃饭了。

  中午以自己当地的时间为准。那时候没有表,当时佛专门做了一个工具用来测时间,到哪里都要测一下,过了中午就能不吃饭了。以前上师如意宝专门用一种东西来测时间。我们这边过了一点十分以后就是过午了。其他地方不一定,要看当地的时间。

  七、不歌舞、涂抹、装饰。在二十四小时当中不唱歌,不跳舞,在放逸中演戏,都是不允许的。当时佛规定的非常严格,一般情况下,在大乘佛法,尤其是密宗里有歌舞供养一些修法。但是小乘非常严格,出家人不允许唱歌、跳舞、演戏。所以在家人也要跟出家人学。

  在身上洒香水也是不允许的。不装饰是不带耳环、项链等。以前印度人喜欢带这些东西,连鼻子上都有装饰,这些都是不能带的。这三个在二十四小时当中,没有特殊情况下都是要断掉的。

  为什么这些都属于禁行分支?因为要跟出家人过一样的生活,跟出家人学净化身口意三门,让身口意三门清净。

  八、不睡卧高广大床。一个是尺寸高、一个是价格昂贵。以前的床都有床脚,尺寸超过一肘就是高,不能在这样的床上睡觉。贵是价格昂贵,比如说金子做的,银子做的,珠宝做的床,是不可以睡的。我们讲沙弥戒的时候是分开讲的,这里是合并讲的,这算一条戒。

  八关斋戒共有八条戒,是二十四小时中要受持的。尤其是密宗里讲的八关斋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受持,受半天也可以,受一个小时也可以,受两条、三条都可以,是很方便的。

  十年前我讲过一个八关斋戒的功德,讲得很细,当时用藏语给藏民讲的,但是都翻译成汉语了,在我们的网站里能找到这篇开示,大家可以参考。

  八关斋戒的功德非常大,只是八条戒,二十四小时。受一个小时也行,半天也可以,很方便。八条戒是圆满戒,受一条戒,两条戒,三条戒,四条戒,五条戒都可以,但是在念仪轨的时候要改动一下。比如说受半天戒,不能说明晨日升。受持八关斋戒是一天一夜,但是念一次仪轨,可以受七天、半个月、一年,一辈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这也叫增净,在显宗,尤其在小乘里有增净。比如出家人,每过半个月就要做一次增净。八关斋戒是优婆夷、优婆塞在家修行人的增净法,最少每半个月要受持的。

  仅仅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获得投生为欲天的悦意身体。受八关斋戒的人,可以转生为天子、天女、人,相貌庄严,不用洒香水。持戒清净的人,身上自然就有香味,这叫戒香。不会转为劣身。

  龙树菩萨跟乐行王说:“方便的时候,可以传给善男善女。”意思是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要受持的戒律,可以传授给善男善女。善男善女是对佛法有意乐,精进学修的人。让他们受持八关斋戒,这样在可以生生世世中,能获得人天福报。

  在佛在世的时候是正法时期,一个人受持一生一世的比丘戒(比丘尼戒),不如在末法时期受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在末法时期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远远超过正法时期,佛在世的时候,受持一生一世的比丘(比丘尼)戒的功德。末法时期受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功德利益非常大。

  受持八关斋戒,可以净化身口意三门,正信三宝,勤修三学,息灭三毒——以智慧相信三宝(正信),克服一切艰难,修持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持戒身口意自然就净化了,一切外魔都没有办法侵入你的身体,一切外魔都没有办法侵入你的内心。

  受持清净戒律是最大、最殊胜的护身符。受持八关斋戒的人,时时不离三宝的光明,时时都能得到三宝的加持。

  十年前讲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时,给大家讲过暂时和究竟的八种功德,大家可以查阅。

  我们现在在初一、十五受八关斋戒,初十、二十五做会供。平时也可以受持八关斋戒,如果机缘成熟,尤其在百日共修期间,应该尽量保持身口意清净,先从心里受,不要胡思乱想。进大殿,一切观清净,一切观圆满,都是佛、菩萨,没有不清净的。一进大殿心里开始分别,看这个不如法,那个不如法;看这个如法,那个如法,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如法,什么叫不如法,所以不要这样分别。还有人看这看那,心里杂念特别多,有时候生起嗔恨心,有时候生起贪心,这都是不好的。进大殿,就要忆念这里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人都是佛,都是男女本尊,一切时是圆满的。出去之后,时时不离这种正知正念,由正知正念来守护三门,这都是一种供养。

  百日共修只是一百天,时间很短,这当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你的相续会有很大的改变,可以说是自己生生世世的财富,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今天就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清净)(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清净)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傅味琴居士: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5.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六、灵性清净即佛心 

 净界法师:怎样才叫作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吕澄居士: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二编 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