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恒传法师:随顺,渡化多情的美女


   日期:2016/6/26 10: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寺院官方微信收到了一条好友邀请,寺院义工刚点击“添加”,对方马上发过来一张自己的裸照,是一位女士。她发过照片之后说:师父,我心里很苦,我想皈依,你能收我吗?义工吓得马上把照片和信息转发给我。

  我很肯定地回复:我能收你,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做什么,只要有一颗向善的心,向佛的心,我就会收你。

  她又发几张自己的裸照,再问:师父,我漂亮吗?

  我很真诚地告诉她:你很漂亮!你也很坦诚,有一颗向善的心,也很直率,没有任何隐藏。直率而坦白。

  她再问:你会真的喜欢我吗?

  我说:我不但喜欢你,而且还很爱你,全是真爱。

  突然间她又发了几张裸照,问到:师父,如果我见你的时候,一丝不挂地站在你面前,你会怎么样?

  师父直接告诉她:那你就试试看!

  她很失落地说:师父我已经试过,我把我的裸照发给你,我很失望,是我长得不漂亮吗?你竟然连一句赞叹的话也没有!

  我告诉她:你发了吗?你发了什么?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啊!

  后来,有几次她发裸照,都会问:师父,你看到了吗?我是不是很漂亮?或者各种各样语言。我都会直接告诉她:没有,师父什么也没看见。你想让我看到什么?

  她说:那你究竟想看到什么?

  我说:我什么都想看到,可是,也什么都看不到。

  这是一个简单又深刻的事情,她在聊天中会提到她的人生不顺,婚姻不顺,结婚几个月就离了,现在一个人单漂等各种问题,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师父明确告诉她,这是你宿世因缘所造,这一世要尝受不同的果报,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佛在世时已经讲到,末法时期的众生,刚强不化,难调难伏,他们都会沉溺在财、色、名、食、睡之中,强大的虚荣心以及贪嗔痴障蔽他们的心源,在痛苦无聊的生活中失去目标,找不到自我,心里痛苦而又不知道苦在哪里。天天喊着自己很可怜,其实不是可怜,而是可悲。但是当你一旦有了想要寻求佛法的帮助,解脱人生的种种痛苦的想法,佛菩萨以其慈悲与智慧一定会不舍每一位众生,佛说众生平等,不会论你是何职业,处在什么行业。

  但是代佛引渡众生,方便的尺度怎么把握?怎么样因材施教?尺度把握不准,谁渡谁都不一定。我的师兄曾经给我讲过一句话,说让我去渡众生,我要是渡像巩俐那些性感明星,是我渡她们,还是她们渡我都不一定。所以,我现在只能在寺院,把心修定才能出去。每当我代佛引渡不同众生的时候,都会想起这句话。所以我们要引渡众生,不是仅仅需要慈悲和智慧,还需要定力,没有定力和智慧,那就不是你引渡对方,而是对方引渡你。

  佛陀时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佛陀待在外夏历,那是阿姆拉帕莉住的地方──阿姆拉帕莉是一个妓女。在佛陀时代的印度有一个习俗,任何城市最美的女人都不可以跟任何男人结婚,因为那会造成不必要的嫉妒、冲突、和斗争。所以最美的女人必须变成全镇的人的太太。

  它一点都不是一件不名誉的事,相反地,她们非常受到尊敬。她们并不是普通的妓女,只有非常富有的人、或是国王、或是王子、或是将军,社会上最高阶层的人,可以来找她们。

  阿姆拉帕莉长得很美。有一天她站在她的阳台,她看到一位年轻的出家人。她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但是她突然爱上了这个年轻人。他虽然还很年轻,但是气宇非凡,看起来很觉知、很优雅。他走路的方式……她立刻冲了下去,她要求他说:“三天之后雨季就要开始了……”在雨季的时候,僧人四个月不出门,称夏安居。阿姆拉帕莉说:“我想邀请你到我家来住四个月。”

  那个年轻的僧人说:“我要问我师父,如果他允许我这样做,我就来。”

  年轻的僧人来向佛陀顶礼,禀报佛陀这整个故事,说:“她邀我到她家住四个月。我告诉她我要问我师父,所以我就在这里……不管你怎么说。”

  佛陀洞察了他的眼睛之后说:“你可以去。”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回答。有一万个出家人……当场变得鸦雀无声,但是里面有愤怒和嫉妒。当那个年轻人离开去阿姆拉帕莉那里之后,那些僧人们每天都在讨论这件事。整个城市都很激动,他们之间只谈论一件事──出家人跟阿姆拉帕莉住在一起。

  佛陀说:“你们应该保持沉默,我信任我的僧人,我洞察了他的眼睛,在他里面没有欲望。如果我不同意,他也不会怎么样。但是我同意他,所以他就去了。我信任他的觉知和他的静心。你们为什么要那么激动、那么担心?”

  四个月之后那个年轻的出家人回来了,他向佛陀顶礼,阿姆拉帕莉跟随在后,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她也向佛陀顶礼,然后说:“我尽了最大的力量来诱惑你的僧人,但是反而我被他诱惑了。他用他的‘在’和觉知来说服我说真正的生活是跟在你身边。”

  佛陀告诉大家:“现在你们满意了吧?”如果静心很深,如果觉知很清晰,那么就没有什么事可以打扰它。后来阿姆拉帕莉在佛陀的门下成道了。

  所以,我在和这位女士沟通过程中,我说“我什么都想看到,可是,也什么都看不到。”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告诉她:身体是四大假合而成,一张皮,一堆肉,体内充满了脓痰涕唾、血汗粪尿等不净,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尽管外表装饰得华丽无比。而人世间的无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万物皆是空,青春的美丽也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很快就会枯萎,何必去执着,何必去贪恋。有时候,她还不明白,还迷恋自己的肉体,感觉每个地方都比别人美,每个地方都比别人好看。这种心态也就是世俗讲的“自恋狂”。但是这样迷惑于虚妄的美丽,其结果将如同老象沉溺于污泥,越陷越深。

  她不明白师父的意思,发很多色情照片和视频给师父,看师父究竟定力如何,能否上当,被诱骗。她不明白美不美,漂亮不漂亮,身材好不好,对师父来讲,都是一样,一切都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变成黄脸婆,衰老,沧桑,有气无力,最终人身变成一堆骷髅。这一切只是在试探师父、色诱师父、考验师父,看看师父的定力究竟如何,有没有动凡心,是否能破我梵行。从世俗方面来看,师父没有什么隐私,我的微信号和手机号都是公开的,微信号有时会义工和我的徒弟轮流登陆,所以我没有什么隐私,没有什么压力。而她这种伎俩,很容易看破。从佛法修学上,对师父来讲,这更是一个很好的教材,一个考验师父的课题,师父是否能顺利通关,那就看师父真正定力如何。我始终把她看做一尊菩萨,《楞严经·卷六》中讲: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YIN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地藏菩萨本愿经·地神护法品十一》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身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尚有毕竟。就是末法时期,诸佛菩萨为了方便地度化众生利益安乐众生,应化变现出各类众生的形象,普应群机,可能是居士,可能是官员,可能是YIN女寡妇、奸偷屠贩等,应机说法,令众生获得诸利乐事。

  所以这是对师父定力的考察,我们引渡众生的前提是要有定力,否则,没有强大定力做后盾,一切的方便手段都是自欺欺人,已经是被对方引渡了。

  除了定力,引渡众生还需要方便法门,因为每位众生的根器不一样,慧根不一样,对佛法的信仰程度不一样。引渡众生有时候需要甜言蜜语,有时候需要严肃粗暴,有时候需要笑容和蔼,有时候需要愤怒,用不同的办法震慑,他自然会深入佛法,做出改变,不需要过多的复杂的想法。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针对众生不同根器说法,所说的内容就不太一样,深浅、方便、究竟也就会不同,有时候会从生理或作息上来讲,有时候会注重因果,或有时候侧重心法和实义,又或者针对的方向或主题不同,当然讲的就不同。要契合众生的根性。佛经里有这样的故事,佛陀说法有“四种马喻”。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佛陀结金刚座,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

  第一种是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扬起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迟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是能够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扫到了马尾的毛端时,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驰飞跃,也算得上是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

  第三种是庸马,不管主人多少次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不但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雨点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反映迟钝。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能开始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之时,它视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无知觉;直至主人盛怒之极,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下来,眼光柔和地扫视着众弟子,看到弟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心里非常满意,继续用庄严而平和的声音说:“弟子们!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根器的众生。

  第一种人听闻世间有无常变异的现象,生命有殒落生灭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而丧身失命后悔莫及。

  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侵逼,也能及时鞭策自己,不敢懈怠。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在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

  第三种人看到自己的亲族好友经历死亡的煎熬,肉身坏灭,看到颠沛困顿的人生,目睹骨肉离别的痛苦,才开始忧怖惊惧,善待生命。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幡然省悟。

  而第四种人当自己病魔侵身,四大离散,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过晚了。”

  作为师父也要随机应变,更要因材施教,以人而说法,根据根器不同、行业不一、想法不一,以随机应变的思维来解决更多复杂性人性心态。师父会随着她的思维变化去沟通去引导,尽量让她没有痛苦而快乐接受佛法,引渡到彼岸。不能因为她的身份和她做的一切而舍弃她。她的根器很好,只是被他人和物质环境给障蔽了心源,她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因为宿世的因果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对她心理上产生有一定阴影,因为她对因果关系还不是很明了,所以她走了很多弯路,也经历了各种痛苦,深知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可是她的心底还是善良的,人也很聪明,悟性也很高,就是没有明师引导她,如果她不能真正进入佛门实在可惜。很多话,前期,我都会顺着她的意而去说,她每一次发来照片,师父都会赞叹她漂亮,称赞她。因为她的虚荣心很强,如果说实在话,她会受不了,而且很痛苦,可能就失去引渡她的因缘。或许她会真正失去菩提心。她问:师父,你想我了吗?我会说:哇,我想你了,我特别想你,我每时每刻都在想着你念着你。她听到这种话语的情况下,我相信她会很开心很乐意,在乐意接受佛法的情况下慢慢告知因缘果报的道理,告知空苦无常的人生本质,告知……师父把本意告诉她,希望她从迷雾当中,痛苦当中走出来,走向光明,走向菩提道。不能一错再错,已经经历了不同的烦恼和痛苦,为什么还要继续经历!

  所以说,“师父”二字,不是随便叫的,也不是随便称的,责任重大。大家看到,“师”在前,“父”在后,“父”是“父亲”的父,是生你养你的父亲,不是司机“师傅”那个“傅”。师,是教师,是导师,是天人师;所以“师父”二字肩负教育、引导、关心你,爱护你的责任,时时刻刻都念着你那一颗幼小的心,不希望你受到任何打击和创伤,让你快乐幸福而去成长,可是,有多少人,会明白呢?

  师父对每个人都要献出自己的大爱、真爱、真情,没有大爱,没有大情,无法引渡众生,会把她拒之门外。前提是对方有这样的一个因缘,希望能步入佛门,不自暴自弃,不管过去如何,只要忏悔前愆,都是可救渡的。衣服污秽了,用水洗涤就洁白如初;身体骯脏了,用水洗涤就能干净清爽;心里不净时,用佛法洗涤便能去除垢秽。再污浊的百川,只要流到大海里去,大海必能净化它;只要你们能够信仰佛法,法水必能洗净污秽的人心,使大家都能悟道得救。最怕自暴自弃,甘溺污沼之中。所以,沧浪之水净兮浊兮,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恒传法师       度化)(五明学佛网:恒传法师       度化)  

 净界法师:你是不是具足被佛度化的因缘 

 本法法师:行菩萨道 度化众生 

 传喜法师:度化千二百常随众 

 慧律法师:如何度化家人?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三)~C 师徒二人被度化 

 恒传法师:去寺院或法会立个牌位,是不是就能消除所有业障? 

 恒传法师:人生最可怜的事是什么? 

 宏圆法师:宣说正法度化众生就是报佛恩 

 宏圆法师:宣说正法度化众生就是报佛恩 

 宏圆法师:宣说正法度化众生就是报佛恩 

 恒传法师:“杀生业重,该怎么做,才能消除业障、不影响后辈 

 恒传法师:“诵经不是补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