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年轻学佛没有朝气,是不行的


   日期:2016/6/30 12: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般修行有次第,以前出家人,一般都从儒家开始,然后到道家,最后归入佛家。像印光大师原来就是儒家入佛家的。还有莲池大师也是。弘一大师到了晚年,也非常赞叹儒家思想。常常写儒家的格言来送给人。说佛家谈玄说妙为多,但要落实行动,儒家讲的就比较详细。

  这个儒家,只要讲要有一股浩然之气,正气。孟子讲的,养吾浩然之气也。浩然之气很难懂,我就用正气,和朝气。大家就懂了。关公就是典型的儒家的代表,正气,忠义。还有文天祥等。以前宋朝时很多儒家出来的将领,也是气节可嘉。包括很多守城的将领战败后,就宁愿自杀,也要保护城里百姓。以免遭屠城。这也是菩萨精神。诸位去研究历史,就会知道。像很多人都做城隍神去了。你不要看不起城隍神,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们而已。很多人越学佛越傲慢,因为无知。

  一般正气足的人,修道容易成就。心力比较强。关于正气我以前讲很多。现在讲朝气。我特别担心,很多人不学佛还好,一学佛,整个就没有朝气了。讲话都是看破,放下啊。我见了实在头疼。年纪轻轻要有蓬勃的朝气。也不要摆着一副老修行的面孔。要积极一点。儒家讲的,留名也要留万世之名。生命要灿烂,生如夏花之灿烂啊。你不要只想着好死就知道了,死了去极乐享福报就好。

  我看朝气很重要。因为你是年轻人嘛,要成家立业。不管在家出家,你都要立业。出家的业,就是好好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要有这个朝气。年轻就要跟群众打成一片。古人讲的,不破参,不闭关。功夫不到家,不要想着躲起来清闲。那没有意义。真闭关的人是功夫到家了,天天都有人来他找,他忙的不可开交,自己修行,念经功夫都没有了。所以只好先去闭关一段,去充电一下。那是很高的境界。

  像有些人,就惦记着出家,又不想成家。这类人最麻烦。要知道,成家也是一种责任感,也要有勇气的。成家的勇气没有,出家要度众生,你以为那么好度吗?所以要有朝气蓬勃。有人问,要怎么能放下自在。我就回答,你事情做完了,你自然就放下了,完成任务了,无债一身轻了,你就自在。

  像我学很多道家思想,跟各位讲,道家是给一流的人讲的,事业有成就的人讲的。不然的话,你就会变成老油条。就像佛讲的金刚经,金刚经也不是给普通人讲的,是给发菩萨心的人讲了。你没有发菩萨心,不要把金刚经挂在嘴边,什么如梦幻泡影,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啊。那目前不是你的境界。

  我想诸位要有正气,有朝气。儒家真正意义在于这里。不是拿着死板的规章来,父母呼,应务缓。这些很死的规章来。好好的儒家都给这些死板的规章给害了。我们要有正气,有朝气,就对了。现在年轻,气血方刚,没有朝气怎么行。你看虚云老和尚为什么成就比其他禅师大,因为他做的事情多,庙盖的多,弟子多,讲的经多,活的寿命多。你看他的生命是这么灿烂。其他人哪怕很厉害,有神通,飞天遁地,又怎么样?还是老和尚比较实在。

  年轻记忆好,很多东西都可以学。佛讲菩萨要有五明,医方明,工巧明,因明,声明,内明。你学医也可以,好度人。这都是靠年轻学。不要学的像老太婆一样,就不好玩。你不要被法师说,要像老太婆一样老实。你想看,讲这些话的法师,原来都是不老实出来的。也是学了很多后才死心的。所以要有朝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朝气       学佛)(五明学佛网:朝气       学佛)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