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哪些是我们菩提心的障碍?


   日期:2010/7/14 9: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发心有二义,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

  这段文是在《往生论》里面,昙鸾法师的《往生论注》,注得很详细。我们要想发菩提心,菩提是刚才讲的觉,那么我们先要把觉心的障碍要认识、要远离它。哪些是我们菩提心的障碍?经论里面讲有三种。第一个:

  【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

  这一条初学的人听起来大概都不以为然,我们要求的就是要求自己快乐,『不求自乐』,谁还愿意求苦、受苦?佛法的大主义也是告诉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为什么说不求自乐?跟我们佛法里面讲的离苦得乐,不是冲突了吗?实在讲绝对不冲突。这个地方讲的乐不是真乐,是假乐,佛跟我们讲,乐是坏苦,可见得它不是真乐,乐是坏苦。我们举个例子来说,遇到自己很喜欢吃的东西,你得到了吃起来很开心,很乐。吃了一碗很乐,再吃一碗也很乐,连著叫你吃个二十碗,你乐不乐?你就不乐了,乐马上就变成苦。可见得这个乐是假的,不是真的,乐马上就变成苦。

  年轻人跳舞很快乐,看著你,叫你跳七天七夜,要命!这苦死了!那就变成苦了。可见这个乐会变成苦,乐就不是真的,乐是假的。所以佛给我们讲,苦是真的,乐是假的。譬如说苦,饿一餐很苦,饿十餐更苦,绝对不会饿到最后会乐起来,没这个道理。拿个鞭子打你,打一鞭很痛,打十鞭更痛,不会打到最后会快乐起来,没这个道理。所以你就想苦是真的,乐是假的,我们一般人都没有留意这桩事情。佛很聪明,他告诉我们,我们想想真的,一点没错。

  这个地方讲不求自乐,这个乐是苦乐之乐;佛法所追求的离苦得乐,这个乐既然会变成苦,我们也不要它,苦也不要,乐也不要,这才是真乐。所以,佛法里面得到的乐,不是苦乐之乐,苦乐之乐是假的,我们要追求的乐是真的,是真正的乐。真正的乐是清净心,真正的乐是真实智慧,清净心能生智慧,这个乐!你看六祖大师在黄梅初见五祖,他就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个乐!我们凡夫一天到晚常生烦恼,常生烦恼这很苦!人家那个心常生智慧。

  说实在的,六祖的心跟我们的心没有两样,乃至於阿弥陀佛的心,十方诸佛的心,跟我们的心也没有两样。现在我们落到这种地步,毛病出在哪里?就是我们的心不干净,我们的心被污染了,所以才变成这个样子。佛法的修学,它的目的就是叫我们离开一切污染,恢复到自性清净光明,我们本心、真心就显露出来。我们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那个心里头是常生智慧,永远不间断的,智慧无量无边,不但智慧大而且深广,智慧深。所以,先要把这个假的乐舍掉,这个乐是假的,要认清楚,不求自乐。

  我们往往看修道的人,佛家的修行人,看到他好像很清苦。我们看到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多数同修没有见过,我也没见过,可是我们看到他很多的照片。从照片上看起来,他穿的衣服都是补好多补丁,我从来没有看到一张虚云老和尚穿了一身衣服没有补丁的,我没看到过。我有他十几张的照片,每一张照片衣服上都补了一个洞一个洞的,都补了好多块。这个我们看起来,老和尚很可怜,都穿破衣服,很苦!老和尚看到我们世间人,好可怜,好苦!什么原因?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我们看到他吃长素,没有肉吃,穿破衣服,住小茅蓬,这很苦。他看到我们心里头常生烦恼,无止境的忧虑、牵挂,他看到这个,可怜,苦!老和尚心地清净,自在光明,过去未来无所不知,他快乐极了,我们不知道。那是真乐!我们一般凡夫没有法子体会,也想像不出来他那个乐,他那个真正的享受。像那么样的聪明人,他那个生活要不快乐,他肯干?不肯干。这是标准不相同。

  『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这句话非常重要。世间物质享受可不可以有?给诸位说,可以有。特别是在大乘佛法,尤其是华严境界,华严境界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世间种种之娱乐他都可以享受,没有一样不可以享受的。但是,虽然在这个境界里,他的心清净,他的心不动,内不动心,外不著相,人家有这个本事。我们凡夫没这个本事,所以开头学佛,学小乘比较靠得住一点。为什么?戒律持的很严,很固执,择善固执,他能成就。大乘佛法,尤其到一乘佛法,它是完全开放,如果你自己没有真正功夫,学它学不像,最后学到哪里去?学到阿鼻地狱去,这个事情就麻烦大了,学不得!

  尤其是大乘佛法里面的密宗,更是学不得,密宗是大乘佛法里面最高层的一个阶段。什么人有资格学密宗?我自己学佛,一开头指导我的老师就是密宗的一位大德,章嘉活佛,那是个真正善知识。我亲近他三年,他没有给我灌顶,为什么不给我灌顶?说没有资格。我想跟他学法,传个法给我,不传,没有资格,要我先从显教学,而且先从戒律下手。他老人家说,显教如果不能通达,通达这两个字不容易,他说的通达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开悟,你不开悟,哪能通达?真正开了悟才有资格灌顶,学密咒。因为密咒是属於加行法,这个功夫加上去使你成就更为快速,是这个意思。所以普通人哪有资格学密!严格的来讲,密宗的正科生,就是真正有资格学密的,是圆教八地菩萨,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八地是不动地;七地以下,在密宗里面都不是正科生,旁听生!这是我老师教给我的。所以我对密宗的常识很丰富,密宗的上师唬不了我,也骗不了我,我知道的很多。

  我有一年(民国五十一年),我在台湾桃园大溪讲经,那个时候生活非常之清苦。刚刚出家没多久,也没人供养,勉强能混碗饭吃,不至於饿死而已,很苦!讲经在哪里讲?在大溪关帝庙讲经。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佛法,只有神庙,所以我们在神庙里讲经,也讲神经不讲佛经。我在那边讲过《文昌帝君阴骘文》,讲过《太上感应篇》,道教的庙我们就讲道教的经,我在那里讲这些。当时在大溪有位密宗的上师屈映光,就是屈文六,在台湾相当出名。他在抗战时期曾经做过高官,以后到台湾,退休之后他去学密,他是密宗上师,在台湾传密。

  我们那个庙一共五个人住,很苦,他就派了人到我们庙里来,给我们住持老和尚说,希望我们去皈依他跟他学密。如果我们到他那里皈依,他每个月每个人津贴我们三百块钱的生活费用。那个时候三百块钱很大,五个人有一千五百块钱,我们的生活可以大大的改善,可以过得相当舒服。他找我们去跟他学密,我们老和尚心就动了,他也徵求我们的意见,把我们四个人找去开个小会。说屈上师有这番好意,邀请我们跟他去学密,提出这样的这么好的条件。我听了以后我就告诉老和尚,我说我们就值三百块钱吗?三百块钱卖身投靠,这成什么话!我就告诉老和尚,老和尚过去大概也学过一点密的,我说我如果今天三步一拜拜到他面前,想拜他做老师,请他传给我密法,他一脚把我踢开,把我赶出去,我佩服他,他是真正的上师。因为什么?我没有资格,我显教没有通。我这个不通,他就找我去学密,这个密也可想而知,它究竟是什么密我们也就不必深究了,不是真的。

  好像我们办个学校,这个学校是研究所,一定要硕士毕业了才能考博士班。现在你小学都没有毕业,「来,上我的博士班」,你想想看,那个博士班值钱吗?所以诸位要晓得,密法绝对不是轻易可以修学的,这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到。现在这个传传得很多、很广泛,大家喜欢它,就是它不必持戒。平常叫你学佛,要叫你吃素,要叫你持戒,你感觉到很痛苦、很难过。他那里你学了密,照样可以吃肉,什么样的事情照样都可以做,这个佛好自在,这个佛很好学!是不错,学到最后都学到阿鼻地狱去,决定见不了佛。

  所以学密,许许多多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的,学了不到半年、一年,他证果了。证什么果?神经分裂果。他也上生了,生到哪里去?神经病院。我看到很多,中国、外国看到很多。所以诸位,世间事情没有说贪图小便宜可以得到证果的,没有这种事情,绝对没有不劳而获,哪有这种便宜事情!我很聪明,有这种便宜事情我老早去了,不要等到你们了。给诸位说,佛门里面最便宜的就是这个法门,没有比这个法门更便宜的,这是大家一定要认识清楚。可是这个法门要发菩提心,要认真去念!你不念,你这一生还是得不到。

  这句重要在哪里?诸位要知道,我们学佛最大的一个困难,一个难关不容易突破,就是自私自利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很难突破,能够突破这个观念,那你佛法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你这一生决定有成就。这一条就是破我执的,如果我们不求自乐,对於自私自利这个观念就淡了很多。所以,起心动念要想众生,要想到整体。一切众生有福,我当然有福,一切众生没福,我一个人有福也没用处,还要跟著大家一起受罪。

  所以我希望新加坡的同修们,新加坡在今天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净土,是这个世界上的福地。如果你们不爱惜,不知道珍惜,不知道保护的话,让那些邪知邪见渗透了你们,你们首先思想、心理被人家染污,你这块土就变成秽土,你的福报就没有了。要想守住这个福地,守住这个净土,用什么守?清净心,心理、思想决定不能被染污。最好的方法是要学佛,是要把佛法推广,因为佛法是自净其意。佛教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我们三皈依里面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法是教我们这些的。念念要为国家,为整体利益著想,这是个觉悟的人,佛弟子就是觉悟的人,不迷惑颠倒。所以,第一要远离贪心,远离贪著自身,就是自身的利益要远离它。第二:

  【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第一是智慧,没有智慧,也没有慈悲。佛法里面的慈悲,是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常讲理智的慈悲,不是感情用事,是理性的慈悲,理性的爱护。要拔一切众生苦,一切众生有苦难,我们用智慧、用慈悲去帮助他。远离无安众生心,「安」是叫一切众生得平安,「无安」就是不管一切众生的安全,这个心是违背菩提心的。所以,我们念念要帮助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得平安。

第三:

  【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

  《地藏经》上说得很好,「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菩萨在这个世间大慈大悲帮助这些众生,众生不但不感激,还要毁谤。好心好意的去帮助他,他不愿意接受,还要惹菩萨生气,这怎么办?菩萨要忍受!菩萨不能认为这些众生对我不恭敬,对我没礼貌,我赶快就走,这就不是菩萨。菩萨要修忍辱波罗蜜,要怜愍这些众生,众生愚痴,无知,不晓得是非善恶。所以菩萨一定要原谅这些人,不要去跟他计较,不要说失礼的地方要原谅他,就是得罪的地方也不能够计较,这样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这是三种与菩提心相违背,障碍菩提心的,要知道远离。

  所以菩萨,特别是在末法时期,弘法利生绝对不求恭敬,绝对不求供养,只要众生觉悟。要求希望他觉悟,希望他回头,希望他能够明了净宗法门,依教修行,求愿往生,你就帮助这个凡夫成了佛,菩萨的目的就达到。不在恭敬供养,不在这些;换句话说,如果为了恭敬供养来弘法利生的,菩提心就没有了。他到这儿来干什么的?他是来做买卖的,叫裨贩如来,他是来卖佛法的。为什么?他所获的代价是恭敬供养,他是卖佛法的。卖佛法将来果报统统在阿鼻地狱,因果可怕!这三种远离。

无量寿经玄义   (第六集)  1989/11   新加坡  档名:02-04-0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心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菩提心       净土法门)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90~9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60~6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0~4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30~3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