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用《弟子规》播种习惯


   日期:2010/7/14 9: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张店区和平小区小学 向冬梅

说起《弟子规》我并不陌生,早在几年前我就带学生背过,但仅仅是背诵而已,并没有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真谛,更没有系统地去实践,对《弟子规》的认识仅仅局限在“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上,其他的内容虽然结合德育故事给孩子讲了很多,但反映在孩子行动上的却很少。今年暑假,教育局推荐给我们读《细讲<弟子规>》,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本国学经典,对《弟子规》中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从蔡礼旭老师讲课的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他就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一个极有耐心、极细心的人。

  读《弟子规》,觉得它的作用对教育学生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规范。

  美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一直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每一级学生都有让我遗憾的地方,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坐不端,立不正,有的动作磨蹭,一点作业写半天,边写边玩,有的字写得很不规范,这些小毛病让我很困惑,我在时时思考教育的方法,却常常不得其法。《弟子规》让我找到了教育学生的钥匙。二年级开学整整两个月,班上状况百出,我疲于应付,有时会慨叹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说多少遍也说不进他的耳朵里。这时,《弟子规》帮了我大忙,我带着孩子背诵《弟子规》,从中找出适合孩子的和他们一起阅读,给他们讲解其中的意思,并让他们努力去做。我们从最基本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屡、俱紧切”做起,让孩子首先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结合学校的要求:戴干净整洁的红领巾,行标准的队礼,让孩子有学习的目标,我时时不忘提醒孩子衣着整洁,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学习方面,我用“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去要求学生,希望能以此来规范孩子的学习行为。

  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弟子规》将学会做人放在了第一位,主张有余力再去学习其他的学问。我从最基础的行为规范养成入手,将学会做人规则化。《弟子规》规范了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人格的确立起着关键的作用。

  1、事虽小,勿擅为

  我在指导学生背诵《弟子规》时强调,一个人可以不成材,但是必须学会做人。具体教育过程中,我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施以爱心,经常鼓励学生乐观向上,向学生讲好学生的标准首先就是有高尚的品质。另外积极表扬学生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好品德。班内有一位特殊的学生,学习跟不上,但我不希望他在品德形成方面也有缺陷,我教育他和同学和睦相处,教育别的孩子不欺负他,这样的孩子怕被别的孩子欺负,有暴力倾向,每当他和别人起冲突的时候,我一碗水端平,不是一味指责他,而是问明情况,公平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我要求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安静听讲,不破坏课堂纪律。渐渐的,他也能安静地坐着,不再去扰乱别人了,班中积极向上的好风气逐渐形成。

  我们班有个叫小刚的孩子见到别的同学的橡皮很有趣,也想要,但他不是让家长买,而是让自己的好朋友带钱给自己买,事情虽然小,却在班内造成了不良影响。我用这件事教育孩子们,不正确的事不能做,哪怕是件小事,《弟子规》中讲:“事虽小,勿擅为,苟善为,子道亏。”

  2、父母教,须静听

  蔡礼旭老师讲过很多孝的故事,《弟子规》中也特别强调做人首先要“孝”,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干成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特别是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孩子们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父母颐指气使,丢失了传统的仁义、礼孝,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目无尊长,缺乏感恩之心,若父母稍有不从,便大发脾气,指责父母,好想父母成了他们的奴仆,父母应该为他们干这干那,就连作业忘带也是说,父母忘了给他装书包里了,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或者说一代人,需要我们引导,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引导学生发现父母得不容易,慢慢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在每周一次的雏鹰争章活动中,除了根据孩子在学校表现的章外,我还请家长参与评选“礼仪章”和“自理章”,孩子在家的表现也能在争章活动中体现出来。

  3、见人善,即思齐

  短短的半个学期,我们班已经出现了两起找别人代替写作业的现象,一次是小美为了得到同位的橡皮,主动帮不愿写字的同位写作业;还有一次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孩子嫌写作业太累,要求好朋友帮他写,当然,这两次都被我识破了,孩子们写的字是有差距的,如果有心是一定能看出来的。可我不知道在此之前或者之后有没有这种情况再出现,《弟子规》中提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美德,这几个孩子的行为当然首先是不讲诚信,弄虚作假;《弟子规》还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意思是好友之间相互规劝,力尽善行,不光是找别人替写作业的行为不讲诚信,那个替别人写作业的同学也不能算作是好朋友,看到好朋友犯错误了不加以制止,还帮他的忙,更是错上加错了。几个孩子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决心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我觉得孩子品德的形成需要老师和家长付出很多心血。为了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我给孩子们讲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唯有诚实,才能获得一生的成功。

  看到孩子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我告诫他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孩子们虽不完全明白其中的意思,但知道一定学习别人的优点,向品德良好的人去学,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小小的一本《弟子规》,让我感觉距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越来越近了,我希望通过学习和力行《弟子规》,让每个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而有良好的品行,《弟子规》也让我对这本国学经典越来越喜欢,让它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教育)(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教育)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