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真正修行人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日期:2016/7/3 12: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论出家还是在家的修行人都知道,尤其是你已经发心出家,没有发心出家的,你是在家的佛的好弟子,都要遵守佛陀教诲,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和执著,魔再多不怕,我们还是平平稳稳的行菩萨道。一点私心都不可以夹杂,要放下名闻利养,那个东西是魔嫉妒的:要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要放下贪嗔痴慢,决定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不随便自己的成见,尊重别人。我们在这个世间知道时日很短,不要以为在这个世间你还能过很长久。我常常劝真正修行的同修,我们的时间只有今天,不要想明天,明天我还在不在这个世间,谁知道?不做明天想,你什么都放下了。抓住一天的时间,我做一天的好事,因为这个好事,你能真正带得走,积功累德。所以多想想这个世间,哪些能带走,哪些带不走?你的善心、善行、善愿能带得走,你的恶心、恶行、恶愿也能带得走。世间一切万法你一样都带不走,你的名闻利养、你的荣华富贵、你一切所有的、你的家亲眷属,统统带不走。“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不能不提高警觉。

  很多学佛修行人都特别虚伪。学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学会;修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修成。是不是?自己看看,你认真了吗?坚持了吗?付出了吗?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你付出过什么?为了修行,为了解脱,你又付出过什么?如果把对生活、对事业的精神用在修行上,你早就解脱了,早就成佛了!

  解脱,能脱离一切痛苦——身体和精神上的。成佛,福慧圆满,这才是永恒不变的。你把最大的事情放在一边,却去追求短暂而又虚幻的利益与享乐。我们想从轮回中解脱出来,为什么还继续种轮回的因呢?我们相信因果,为什么还继续造恶业呢?真正相信轮回才可能不再执着轮回,真正相信因果才可能不再造恶业。

  善恶完全在于起心动念,一定要把念头转过来。念佛念心,修行修心。什么叫念心?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什么叫修心?时时刻刻调整好自己的心。念佛、念咒、念经的时候也是,口里念的时候心里也要念,心和口一定要相应。

  很多人都说念佛方便,边干活儿边念就行。但是你干活儿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佛还是活儿呀?你心里没有想活儿怎么干活儿呢?你心里没有想活儿就能干活儿,那你不是人,肯定是个神。你没有干活的念头,但是也能干,还干得那么好,那你真是太神了。嘴里念的是“阿弥陀佛”,但是心却没有相应,这不叫念,从心里念才叫念。

  持咒也一样,嘴里念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莲师心咒“嗡啊吽班匝格热巴玛色德吽”,心里想的却是家务、事业……这叫持咒吗?你心里没有念,不可能得到加持。

  “我也念佛了,也念咒了,怎么还不管用?”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先把佛的含义、咒的含义弄明白。“阿弥陀佛”四个字的含义是什么?“嗡嘛呢巴美吽”六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弄明白了再念,这才是正念,这才是正知正见。没有弄明白“阿弥陀佛”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弄清楚“嗡嘛呢呗咪吽”六字真言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还念,这就是盲修瞎炼,不可能对治烦恼习气。念得再多,烦恼习气依旧。看看自己,现在也念了很多,但是烦恼少了吗?习气少了吗?

  “阿弥陀佛”四个字的意思是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无量光、无量寿都是出世间的,不能从世间法的层面来理解。无量光、无量寿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显密一切经典的内容,都一一包含在“阿弥陀佛”四个字里。词汇越简单,它的含义越深,越不好理解。往往复杂的词汇反而浅显易懂。

  “佛”字,翻译过来就是“觉”,一个字包含了八万四千法门,包含了三藏十二部显密一切经典的要义,你看容易吗?密宗里也有一个字的修法,“吽”字的修法,“阿”字的修法,那时候一个“吽”字、一个“阿”字,就包含了一切。证悟了真相,你才是彻底开悟、证悟了,那个时候你念“阿弥陀佛”也行,念“佛、佛、佛……”也行,念“阿、阿、阿……”也行,之前不要欺骗自己。

  念佛求往生一定能求到,但是要发菩提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就彻底开悟了;开悟了,才能达到一心不乱。真正证悟了“阿弥陀佛”四个字的真相,才能用佛号打掉妄念和执着,之前是不可能的。你生起贪心,然后念阿弥陀佛,那个贪的念头没有了,这不叫打掉。比如贪心生起来的时候,突然又生起了嗔恨心,这个嗔恨心比贪心强,这时贪心不是没有了,只是它显现不出来了。怎么才能打掉妄念和执着?把“阿弥陀佛”四个字的含义弄明白了,然后从心里念佛,这就是一种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才能打掉妄念,才能打掉执着。

  现在很多人都修禅宗。修禅宗一定要明心见性,在明心见性的基础上才有禅宗的修法。没有明心见性,你怎么修禅呢?什么也不想,在无想当中,这不叫禅。修密也是,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首先一定要证悟空性。生起次第怎么生?最后怎么化?从性空里生,往性空里化。你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真相,怎么生、怎么化呢?只是说说而已。一定要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出离心,第二是菩提心,第三是证悟空性。证悟空性、明心见性以后才进入见道,见道以后才有修道。见道之前是加行道和资粮道,资粮道就是消除业障、积累资粮,加行道是为了证悟空性而做的基础修法。

  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永恒不变的总纲领、总原则,如果与这个纲领原则相违背,那是魔,那不是佛。

  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在菩萨道上,才能找到证入成佛之道。不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在佛法上无论怎么用功,你所学得的只是皮毛、形式,实质你一分一毫都没有契入。

  换句话说,来生后世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你没有办法脱离业力,你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什么人能够出离?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的人,他老实念佛,他能生净土,他能出离。

  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我们的生命很短暂,如果你以为自己的寿命很长,那是妄想、执着!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是讲真话。

  印光大师常常教人,把“死”字贴在额头。我过去到灵岩山寺参访过祖师闭关的关房,他那个佛堂很小,一张桌子仅供一尊佛像,佛像背后,他老人家挂了一个“死”字。常常想到“死到临头”,你还有什么放不下?你还有什么好争的?

  世间哪一样东西能带得去?学佛的人,相信都听过经上讲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除了业力,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去,你的钱财再多,你走的时候一分钱都带不去,你懂得吗?

  你要是真正懂得、真正觉悟了,我今天有能力,我要多做好事、多做功德。为什么?这是带得去的。业力是带得去的,功德是带得去的;聪明人带的是功德,愚痴的人带的是业力。

  业有善恶,善业你来生感得三善道的果报,恶业你所感得的是三恶道的苦报。经上说“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又轮回去了,所以真正修道人,他在时间观念上,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成佛)(五明学佛网:修行       成佛)  

 唐仲容居士:成佛唯一无二的殊胜妙法 

 唐仲容居士:诸佛的心要——顿悟成佛 

 唐仲容居士:试述顿悟成佛义 

 唐仲容居士:在现实中成佛的精要法门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