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自了法师:整天念佛,往生没有把握,什么原因?


   日期:2016/7/4 16: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十祖截流大师的一段开示与憨山大师的《示念佛切要》不谋而合,如出一辙。上面印祖说过,「憨山示生作截流」,两人是一不是二。

  (二)截流大师《示丁耕野居士》。「譬如万斛之舟,欲有所往,樯非不高也,舵非不正也,资具非不完备也,去志非不决也。乘风张帆,有瞬息千里之势。倘若船头一桩未曾拔却,被一条缆索系住。虽种种推排,其能有济否?今时净业人,有终日念佛,忏罪发愿,而西方尚遥,往生弗保者。无他,爱桩未拔,情缆犹牢故也」。祖师举个比喻:一艘船,万事俱备要启程,但船头一桩被缆索系住。这就好比念佛人啊,整天念佛,可是西方还很遥远,往生没有把握。什么原因呢?爱桩未拔,情缆犹牢也,即是憨山大师前面说的「生死爱根没断」,致命的障碍。截流大师接下来教我们对治的办法:「若能将娑婆恩爱,视同嚼蜡,不管忙闲动静、苦乐忧喜,靠著一句佛号,如须弥山相似。一切境缘无能摇动。或时自觉疲懈,惑习现前,便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无始情识,销铄无余。此人虽现处五浊之乡,已浑身坐在莲华国里,又何待弥陀授手、观音劝驾,而始信其往生哉」。

  我们念佛多少年了,往生有没有把握?这件事不必问别人,问你自己!蕅益大师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此事只问心,不必问知识也。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自己心里要清楚,对这个世界消极,才能对西方净土积极;对娑婆愈是放得下,对极乐就愈能提得起;对这个世界的感情愈淡,对极乐世界的感情就会愈来愈深。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把握;娑婆活计轻十分,生西方便有十分把握。你才会发自内心的认同海贤老和尚说的那句话:「阿弥陀佛是我的根啊!」

  憨山大师虽然不是净宗的祖师,但是他对净宗的贡献不小。参禅大彻大悟,通宗通教,劝人念佛求往生。大师著作等身,清朝赵钺居士从《憨山大师全集》中选录出二十二篇开示习禅修净学人的法语,编成一书《憨山大师净宗法要》。一九五0年,这本书在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的废纸堆中被人发现,於是印刷流通。我们再从《憨山大师净宗法要》中摘录三段供养大家参考:

  (三)憨山大师《示净心居士》。「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且众生无量劫来,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何曾一念痛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未常返省。今欲以虚浮信心,就要断多劫生死,所谓滴水救积薪之火,岂有是理哉?若果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头燃,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将此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告诉不得他人,全要自己著力。若但将念佛做面皮,如此驴年无受用时(十二生肖中没驴年,即尽未来际无受用时)。直须勇猛,更莫迟疑。」

  (四)憨山大师《示修净土法门》。「念佛必要为生死心切,先断外缘,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以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拈匙举箸,折旋俯仰,动静闲忙,於一切时,不愚不昧,并无异缘。如此用心,久久纯熟,乃至梦中亦不忘失,寤寐一如,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是为得力时也。」

  (五)憨山大师《示大凡禅人听演楞严宗旨》。「从今将一往生平,驰逐攀缘妄想之心,一齐收摄放下。折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消归自己本命元辰,念念不移,心心不断。以前妄想,乃造生死之染因也,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净因也。果能将此净念,薰前染污苦因,变而为净土真因,则顿令无量劫来生死苦因苦果,变而为净土乐因乐果矣」。

  四、结尾。念佛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印光大师说:「念佛之乐,唯真念佛者自知。」念佛的乐趣,我们体会不到,海贤老和尚体会到了,愈念愈喜欢念。这一句佛号,老人家念了九十二年,自在往生。从老和尚身上,我们每一个自诩为念佛人的人,是时候在内心深处做一次彻底的自我反省,反省我们的信愿,反省我们念佛的功夫。不要自欺欺人,不要装模作样,不要场面行持。这一句阿弥陀佛,我到底念得怎么样?尤其我们出家同修,憨山大师的《梦游集》里面多次提醒出家人,「三途地狱未是苦,向袈裟下失却人身,始为苦也」,我们就知道,这一生如果不往生,后果不堪设想!真是夏莲居老居士说的,「脚根无线似飘蓬,才出迷途又失踪」。古人出家都是为生死大事,所谓「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如救头燃,我们现在呢?把生死大事抛到九霄云外。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妙音居士、自了法师、开吉法师  (第八十六集)  2014/9/3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42-008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自了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自了法师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