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找寻自性的方法


   日期:2016/7/9 23: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中所有的修行教法,不外乎用自性和心去转化和修正内在与外境所有的二元对立,和如何进入绝对的一元境界之中。这其中所有一切的关键,认真的讲,其实只有一个问题,那便是对于「我」应该如何去看待?因为「我」的问题,如果没有真正处理成功,那就会形成一连串的执着,这些执着和贪、瞋、痴是有绝对关连的,渐渐地清明的时间愈来愈少,迷惑的时间却愈来愈重,渐渐地连自性的影子也将被彻底地封盖住,就如同深山之中所蕴藏的灵丹妙药一样,时间一旦过久,药草也会腐坏一般。人的佛性其实一直存在的,它就像金刚宝石一般,世界上所有一切的石头矿物都有各样各式的方法可以腐蚀和穿洞,唯有金刚宝石,即便所有的杂石、污泥把它团团围困经过千秋万载,但是起出以后稍微拨弄、用水去除污染,照样可以光彩夺目;也如同深藏在几千英呎下面的黄金矿石,起出以后用药水溶解,它的本质便是黄金一般。人心中都有成佛的条件,就因为所有的烦恼把自己自性的光芒遮盖住,所以久而久之,连自己有没有心都看不清楚。

  烦恼的起源都是来自于无明和贪慾,麻烦的地方是一般人看到喜爱的物品,只能看到令人迷炫的外在,却无法探究了解到它的本质,而被贪爱降服在它的底下。这是极为可悲的一件事情,但如果没有智慧的方法是绝对无法清楚的看到黑暗和灰沉的无明本质,就如同得了热症的病人一般,在发烧未退以前,他始终是昏昏沉沉、浑浑厄厄,没法真正生起清楚的思考能力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丢弃一根刚吃完的骨头给一隻路边的狗,狗一定会死命的去啃咬那一根已经没有肉的骨头,但最后它不但吃不到任何的肉,反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人类的贪慾就如同是这一隻饥饿很久的狗一般,它是一种无穷无尽蚕食着人类的佛性本质最大的过患之一。如果真正想要看到自己清淨的自性本体,我执和贪爱是首当其冲要去面对、转化和克服。

  在你还没有找到 立即去除无明、贪爱方法的时候,最起码的要有不断警惕自己的方法伴随自己;当我们的心开始在追逐世间一切名位、财力的时候,自己内心就要去提醒自己,这些就像拥有了也只是短暂的享受和快乐而已,接着要问自己,什麽才是长久不会疲厌的安乐之道呢?当我们一直在追逐世间各种的技术的时候,我们也要提醒自己,就算你得到了最高的荣誉或者是奬品,那又如何呢?如果是这样子,所有诺贝尔奬的得主是否也都可以解脱和证悟呢?当我们被毁谤与中伤困扰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去观察自己的心念是否有被影响到,还是很清楚的安住在如同没有波纹的水面一般宁静。我们应该知道,如果可以再加以应用外境给予自己无情、无理的干扰,怀着感恩的心,把它当作是在帮自己淨化无始劫来一切的业障,同时让自己的身心完全处于鬆坦、放任的状态,你便会很容易看到你的自性。

  有时当我们的心出现鬱闷不乐,或者是贪执不断的念头,如排山倒海一般汹涌而至,此时只有两件事情可以做:找一个清淨的地方,观想对面虚空有佛陀为代表的十方一切诸佛,如云海一般汇集在你对面的虚空中,正汇集一切不可思议的光照射着你,此时你应用最恭敬虔诚的心,用大礼拜的姿势顶礼十方一切诸佛,口唸百字明咒,心中了无杂念,一段时间自然淨化。中等条件的修行者,此时也可以寻找一个清淨之处,金刚跏趺之座,用瞪大的双眼紧扣牙关,接着紧竖嵴椎,用心观察当下的念头,则这些妄想自然就会消散;如果是上等条件的修行者,他一定知道当这些烦恼来的时候,他不用使用任何的法门,他唯一的法门就是看着烦恼来,融入在烦恼当中,最后烦恼也就会无趣的远离。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为了满足从南部而来的几位对大手印有兴趣的行者简单的述说了自己的一些观念,其中的一小片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自性)(五明学佛网: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自性)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4.自相、自体与自性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济群法师: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演培法师:解深密经语体释 无自性相品第五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二章 回归自性的家园 

 法界法师:自性观音 

 陈兵教授:自性清净心与本觉 

 张秉全居士: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明一法师:本源自性天真佛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六、不识自性,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五、顿断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