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教孩子做个有涵养的人,只需这十点


   日期:2016/7/13 8: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一个人的行为,最好的褒扬是“有教养”;对一个人的内心,最好的褒扬是“有涵养”。

  涵养是一种发之于内、显之于外的修养,体验在人的言谈举止之中。那么怎样才叫有涵养呢?下面这10点,是起码的。

  守时

  守时,往大了说其实是一种诚信,“人无信不立”,所以不要小看了这件看似的小事,而当如《资治通鉴》里所说: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而且守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连教养都欠缺,何况是涵养呢?

  关怀别人

  关怀别人,是一种善良。不仅要关怀家人、亲朋,还要关怀周围的人。

  一个有涵养的人,当别人需要时总是能提供最大的方便、给予最大的照顾。尤其是对弱者的态度,比如老人、儿童、弱势群体等,帮助和关怀他们,是对善良最好的注脚。

  谈吐有节

  谈吐怎样才算有节呢?最基本的就是认真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说话,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可心不在焉,更不能抢着说话。最好在倾听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时,面带微笑,看着别人的眼睛。

  态度和气

  态度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好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一身和气。和气的背后,是心里装着别人,并与人为善。《读书录》里说: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只有一个深富涵养的人,才能时时处处、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一种和气来。

  语气中肯

  语气中肯,反映的是与人交谈时心有诚意,北宋大儒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一腔诚意地交谈,才能称得上是种交流,这是一种交朋友的态度。具体说来,就是心平气和、以理服人,避免声调太高或者带有情绪。

  注意交谈技巧

  很多人都觉得在中国不能说真话,既没人听又容易得罪人。其实,真不能说真话或说了也没用的时候很少,大部分时候其实是我们不懂得说话技巧。要是能把真话有技巧、注重方式地说出来,不仅能对别人有益,还能收获别人的尊敬。

  什么技巧呢?——即使不同意别人的意见,有理有据、心平气和地说出来,不要呛声,更不要让人觉得你对人不尊重。别人做错了,平和地提出来,对事不对人、下不为例就好了,不要过分指责。有些涉及隐私的话,则不要当面说。

  不傲慢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曾国藩也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一个人傲,耽误的不仅是自己,在别人面前也会表现自己的优越感,或者取笑别人的缺陷、践踏别人的尊严,而惹人厌恶。一个有涵养的人,绝不会如此。

  信守承诺

  这也是个诚信问题,但是更大、更重。有多大多重呢?荀子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不信守承诺,就是小人。

  俗语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答应。明明做不到却夸夸其谈,耽误别人的事,对于自己这是轻浮,对于别人这是辜负。不夸张地说,这是人品问题。除非有特殊原因,那也要真诚地说明和道歉。

  大度

  大度,就是博大、宽容,对于自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别人是“宰相肚里能撑船”“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一种气量,也是一种雅量,唯有心胸开阔的君子方能为之,何止涵养二字所能囊括。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矛盾和不如意,大度容之,一笑置之,还有比这更有魅力的涵养吗?

  富有同情心

  同情心的实质是什么?是恻隐之心,是仁者爱人,是慈悲。

  韩愈《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人,就是仁人,就是义士。他们做的也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只是对于别人的困难和不幸,能够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和支持。而这,就是最大的涵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       涵养)(五明学佛网:孩子       涵养)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内在心思的涵养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仁清法师: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寂静法师:如何培养孩子 

 寂静法师: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学会反省自己唤醒孩子的良知 

 蔡礼旭老师:教会孩子勤俭 

 蔡礼旭老师: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