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撒播幸福种子,收获幸福人生


   日期:2016/7/13 11: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什么是幸福?为什么物质生活富足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如期而至?怎样才能获得一生的幸福?

  法师首先阐明幸福是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组成。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人的心态问题,如果我们缺乏一种良好的心态、正确的观念,缺乏对心灵的探讨和认识,那么很难获得幸福。如何通过改善我们的内心来获得幸福呢?法师从五个方面,向听众们娓娓道来:

  1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健康问题、家庭问题、感情问题、天灾人祸及人际关系等逆境出现时我们会陷入痛苦中,并引发很多烦恼:担心、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惶惶不可终日。这些逆境为何会对我们产生这么大的伤害,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智慧观照,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往往超过逆境本身。导师用三支毒箭的典故进行比喻,第二和第三支毒箭就是烦恼。佛法把烦恼叫贪、嗔、痴三毒,这些病毒一旦产生作用,就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伤害。我们要用智慧看待逆境,要学会用因缘因果和无常观看待各种变故,世间的一切变化是随着众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明了任何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接纳是一种智慧,要培养接纳变化的能力。要正确看待逆境与顺境的关系,从修行的角度讲,逆境更有助于修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只有这样,任何逆境出现时,才不会被负面情绪所侵蚀。

  2幸福要有福报

  中国古代有一成语叫“五福临门”,就是对人生福报智慧的总结,五种福报,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只有对人生福报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理解生命的意义!身体健康、内心安宁,才能拥有追求和享受幸福的能力。现代社会物质发达,人心浮躁。在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失去了让心休息的能力,无法安宁。佛法讲“涅槃”,就是要熄灭内心的念头,让心静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心智慧的观照力,学习佛法可以帮助我们平息内心的烦恼,所以要学会管理内心,心调好了身体也会好。

  “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个体生命的发展取决于你的行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如何让我们的生命像佛菩萨那样充满大智慧,大慈悲?道德是造就良好生命品质的材料,而良好的生命品质是制造幸福的永动机。如何不断地选择优化你的生命,塑造健全人格,需要有生命的智慧,人生的智慧。

  福报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内心。要拥有福报,就要耕耘三种福田--恩田、悲田和敬田,培养三种心--以感恩心对待一切有情和世界、以慈悲心对待需要帮助的众生、以恭敬心对待一切人。印光大师说“要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萨,只有我一个人是凡夫”,一念感恩、慈悲、恭敬,就会得到很大的福报。

  3提高认识,智慧没有烦恼

  认识与人生幸福有什么关系?法师开示,我们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真正能拯救你的也是你自己。我们要建立正确的认识,善于学会用正向积极的心态看问题,错误认知和负面情绪是破坏幸福的杀手。

  佛法就是提供一种智慧的认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典籍都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当我们学会智慧、积极、正向的看人生,人生便充满光明、希望。《心经》、《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几乎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认识空性智慧的必读经典。佛法的智慧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到“精神追求,塑造良好人格和生命品质”高于一切,这才会对生命产生永久的意义!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佛法智慧帮助我们认清世间的功名利禄的这些无常变化的假相,就能超然物外,过得轻松自在。没有烦恼才是幸福的。“慈悲没有敌人,智慧没有烦恼。”

  4多欲为苦知足常乐

  当今社会是物欲横流的社会,欲望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它只是一种假相。西方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生不过是在痛苦和无聊中来回摇动的钟摆。”人类过分的需求,过度使用地球资源,对世界的依赖越来越多,把自己给丢了。欲望使我们生存成本和幸福成本大大增加,痛苦也变得更多。而对外界执著越多,焦虑恐惧就越多,不安全感也越强烈,怎么能感到快乐?科学越发达,佛法就显得更重要,所以,应该认识到多欲为苦,学会知足常乐。

  5怎样建设健康心理

  心是快乐和痛苦的源泉。一个人没有心事没有痛苦没有焦虑的时候就会很开心自在,反之内心就会产生烦恼。人人都希望自己一直快乐,没有痛苦、压力和烦恼,怎么才能做到?佛法告诉我们,在无明、烦恼、痛苦的生命状态中,还蕴含着觉醒潜质,就像无垠的晴空就是生命的本来状态。这就需要通过学习佛法,摆脱迷惑,解除烦恼。明心见性就是真正认识你自己。通过戒定慧的修行,和自己在一起,看清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进而培养正向心理,把本自具足的觉性开发出来,成为最幸福的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