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自了法师的印光大师述《无量寿经》缘起


   日期:2016/7/16 22: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生: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不肖弟子自了冒昧报告的题目是「印光大师述《无量寿经》缘起」。

  一、总述:说时虽在方等,教义实属华严

  净土一宗,肇自普贤。震旦远公续法源,中外广流传。遍令圣凡,现在证涅盘。《华严经》末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此释迦佛法中最初首倡也。(小乘见思惑尽便了生死,证真谛涅盘,故以了生死为证涅盘。大乘成佛,方为究竟涅盘。不可谓此涅盘,为佛之究竟涅盘也。)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华严一生成佛之末后一著。实十方三世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最胜方便也。彼妄谓净土法门,为权渐小乘者。皆毁谤《华严》,及谤佛、谤法、谤僧之极重罪人也!

  溯此法之发起,实在於华严末会。善财遍参知识,至普贤菩萨所,蒙普贤威神加被,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为称赞如来胜妙功德,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以华藏海众,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已遍游尘刹佛国。其弥陀誓愿,极乐境缘,往生因果,一一悉知,故不须说。

  然华严会上,绝无凡夫二乘,及权位菩萨。故虽大弘此法,而凡小莫由禀承。乃於方等会上,普为一切人天凡圣,说《无量寿经》,发明弥陀往昔因行果德,极乐境缘种种胜妙,行人修证品位因果。此经乃说《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说时虽在方等,教义实属华严。华严唯局法身大士,此经遍摄九界圣凡。即以华严论,尚属特别,况余时乎!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了生死者。

  二、分述:

  甲、称性极谈,如来正说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於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古今多有深入经藏,彻悟自心,於此法门,不生信向者,以死执仗自力通途之教义,论仗佛力特别之因果之所致也。使知此义,则其信向修持之心,佛也不能阻止矣!以此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也。

  乙、三根普被,圣凡齐收

  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一代时教,浩若渊海。其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者,唯净土一法而已。以下凡信愿念佛,即可带业往生。上圣若肯回向,速得圆成觉道。仗佛慈力,与唯仗自力,其难易固日劫相倍。

  净土一法,为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以故华严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尚须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智者、慈恩、清凉、永明等,自行化他,同归净土者有由来矣。知此,则唯执自力,不仗佛力者,可以怵然惊,憬然悟。以期现生即得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与观音势至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常时亲炙阿弥陀佛,以冀证无生忍,圆满菩提而后已也。吾言不足信,请质之普贤菩萨,自可无疑矣!

  丙、他力妙法,善护行人

  多劫不能成佛,由修自力法门故。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其余诸法门,皆仗自力。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

  末世之人,不依此修,则虽是修行,亦可怜也!以不知仗佛力,而偏欲仗自力,则恐永无出生死之日矣!

  倘不於此法认真修持,而於如来所说一切诸法中,随修一法,或兼修各法,欲了生死,勿道即生不能了,或经百千万生及百千万劫,尚不能了者,多多也。何以故?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专仗佛力。自己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圣号。则於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其余一切法门,必须修到业尽情空之时,方可了脱生死。否则,任汝功夫深,功德大,烦恼若有一丝一毫未尽,则仍然不能出离六道轮回之外。以自力了生死,比仗佛力了生死,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也!

  丁、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净土之为教也,肇始於弥陀导师,演畅於释迦世尊。十方诸佛,出广长舌以赞扬。两土圣贤,发金刚心而流布。总而论之,一代时教,百千法门,无非令人由文字般若而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证实相般若。既证实相般若,则心净土净,情空境空。如一月普印於千江,若万籁咸鸣於一风。光明寿命,横遍竖穷。直与弥陀世尊,同一广大悠久。如是则何经非净土之经?何行非净土之行?约而言之,唯净土三经,专明其致。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

  如来於一代通途教理以外,所立之特别法门。如阿伽陀药,万病总治。故无论业之轻重,惑之厚薄。但能信愿念佛,无一不获往生。如摩尼珠,随意雨宝。故但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待至业尽情空,心佛双亡时。则一切法门,河沙妙义,无不融会贯通於自心矣。净土法门,其妙如是。其有欲上荐先亡,下济群品。令一切人,不废本分职业,各得现生出离生死轮回者,可不汲汲从事於此法门乎哉!

  戊、大圣垂慈,特留此经

  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阿弥陀佛,最初因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迨至福慧圆满,得成佛道。所感之世界庄严,妙莫能名。十方诸佛咸赞叹。十方菩萨,与回小向大之二乘,具足惑业之凡夫,咸得往生,等蒙摄受。是为《无量寿经》。

  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若如来不开此法,则末法芸芸众生,谁能出离苦海乎?是知释迦弥陀,乘大愿轮,兴慈运悲,度脱众生。一则示居秽土,以秽以苦,折伏而发遣。一则示居净土,以净以乐,摄受而钧陶。

  俾读者各各执持名号,咸归一心。迥出尘世,倏登极乐。以法藏之愿轮,摄取众生。仗净土之境缘,直趋佛果。

  三、结语

  以上内容是摘录散布在印祖《文钞》中不同地方,与《无量寿经》有关的若干段落,按照念老《大经解》「教起因缘」的五个小标题顺序排列,取题名「印光大师述《无量寿经》缘起」。这份报告,其实是会集,并非《文钞》中有一成文为「述《无量寿经》缘起」。全文都是印祖的原话,实无一字弟子臆造。

  错误之处,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不吝赐教。阿弥陀佛。不肖弟子:释自了叩呈。

  老法师:难得自了法师,为我们提供这一份宝贵的资料。他说得很清楚,都是印光大师所说的,但是不是在一起说的,是印光大师所说的这些话,把它聚集在一起,这也是会集。会集得很忠实,自己没有加自己的意思进去,没有改动一个字,这就是忠於会集,像夏莲居会集《无量寿经》一样,这也是我们值得宣扬的。

  《无量寿经》的缘起,得到印祖这份资料,我们就更清楚、更容易明白了,它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净土法门。在我们学习佛法过程当中,不能不学这门课,不能不用这个方法帮助我们在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为什么?除了这一法,之外再没有一法能帮助我们一生成就的。这句是老实话,是一切诸佛所说之法,我们永远要记住,要依教奉行。这一法得来不容易,佛在《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得非常详细,四十八愿是怎么来的。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才会把这个法门当作珍宝,不敢遗失,它能救我们法身慧命。

  不但十法界、六道轮回是假的,佛在《般若经》上把它比作我们的梦境,一场梦。作梦的时候有,醒来的时候没有了,「觉后空空无大千」。不但六道是假的,十法界也不是真的,跟六道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六道里头造的业很重,所以有恶报,四圣法界造的业轻,没有这么重,换句话说,那是世尊的净土,六道是世尊的秽土。我们要超越,不但要超越六道,还要超越十法界。通途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要想超越十法界,往生到华藏世界,《华严经》上所说的,要经历,用大乘来说,十信、十住,上面还有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前面五十一个都是因地菩萨,最后一个是佛果,妙觉。要多长的时间?确实是无量劫,无量劫才能够大彻大悟,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之后,还要三大阿僧只劫,才能超越四十一个菩萨阶位,这是《华严》圆教初住到等觉。然后你才能够圆满回归常寂光,证得妙觉的果位,太难了!

  这个法门教我们当生成就,就在这一生当中圆满证得,而且方法太简单了,所以让权教菩萨都不敢相信,声闻、缘觉就不必再说了。权教是别教三贤,别教的十住、十行、十回向,没见性,他们居住在四圣法界,在那边修行。必须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能够往生到实报土。到实报土之后,三个阿僧只劫,所以常说的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普通人说的,对谁说的?对别教初地以上说的。权教等觉成佛,实际上他的果位等於圆教二行位的菩萨,十住、十行,第二行位的菩萨,你就知道多难。这个法门太奇特,弥陀所成就的,诸佛如来为我们介绍的,我们相信佛没有妄语,佛的话句句是实话,希望我们在这个地方建立信心。

  信为道元功德母,净土三资粮,信摆在第一,有信你就能成就;没有信心,还有怀疑,很难往生。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的人少?唐朝初年,善导大师在世给我们透的信息,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为什么现在一万个念佛人,能够往生的只有几个?六十年前,李老师告诉我们,他说台中莲社的莲友,台中莲社是他老人家创办的,莲友里面同学一万人当中往生不过是三、五个人。六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说一万个人当中真正往生只有一、二个。这什么原因?信出了问题,虽然有愿,想去,他有怀疑,对於净宗的真相不明了。

  净宗的典籍,能把极乐世界讲清楚、讲明白,容易让现在人听得懂的,只有夏莲公的会集本、黄念老的集注。但是现在,这个社会上依旧有不少人说这经是假的,这是伪造的。有影响,早年依照这个本子学习的,现在换了,不敢依照这个学了。这些人能不能往生?很难,他造的有很重的业。什么业?我们自己舍弃这个本子,会不会影响别人?如果别人看到我们放弃了,跟著也放弃了,我们自己不能往生,岂不是害了他也不能往生。这是什么?断人法身慧命。这个果报在无间地狱,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好在现在科技发达,我们一心一意深入这部集注,希望把它讲清楚、讲明白,让大家都能够生起信心,不再怀疑。

  非常难得,弥陀慈悲,嘱咐海贤老和尚住世表法。若不是这个缘故,海贤老和尚念佛往生,他要是我寿命不要了,他的寿命我相信也不过是七老八十,正常的,不可能有一百一十二岁,那是阿弥陀佛给他的。他要不要寿命,他二十五岁以前决定可以往生。我们看到一个例子,谛闲老和尚的一个徒弟锅漏匠,念佛三年站著往生。那是什么?那是,我深信不疑,他还有寿命他不要了,他求著阿弥陀佛跟他走了。这是《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头,绝大多数三年往生,都是还有余寿不要了,提前走了。

  海贤老和尚有这个本事,有这个条件。我们相信他,他二十岁出家,师父教他一句佛号念到底,还说,明白了不要乱说,不能说。那个明白是什么?开悟,你念到理一心就开悟了。他都记住。所以他要是舍寿的话,应该在二十五岁这个阶段。我相信这个阶段就受佛嘱咐,佛来奖励他,修得很好,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做个好榜样,做个学佛的好榜样,做个念佛的好榜样,他真做到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努力,像这样的人,五年他可以把一句佛号甚至於连梦中都念佛,他有这个功夫;再念个五年,事一心不乱可以达到。事一心不乱什么境界?把见思烦恼断掉了,见思烦恼断掉等於阿罗汉,就是事一心,往生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再过个五年,或者假设再长一点,十年,肯定到理一心。理一心就是师父告诉他的,你明白了可不能说。所以我的看法是,事一心他应该在三十前后证得,理一心最迟也是四十前后就证得。一句佛号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大彻大悟,世出世间法全部通达了,得大自在!

  住在人间表法,一直到他看到一本书,《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宏琳法师编辑的。这部书的内容就是弘扬正法,向大家详细说明,夏莲公的会集本是真的,把会经这桩事情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经不是不能会集,最早翻译的时候就有会集,他都给你举出来,在《大藏经》里头,你去看,哪有不能会集的道理!会集是有问题,有很多把原来的经文字改动了,这是会集最大的顾忌。有没有?有,连王龙舒的有,魏默深的本子也有。这个本子没有,因为夏老知道,别人批评会集本都抓这些弱点。所以他的经会成之后,经过六、七年的时间,十次校对、修订,让这部经上每个字都是原译本的经文、原译本用的字,一个字没有改。这是最忠实的会集,所以字字句句是真经,让我们对经产生信心,不要再怀疑。第二个表法,是帮助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他也是会集的,集注。用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来注解这部经,没有错误,非常不容易。

  我们一般人有经验,知道有这桩事情,全心全意为佛法,有佛菩萨加持,有不思议的感应。我们相信这些加持感应,夏莲老有,黄念祖老居士也有,我们这些年学习经教有时候也有。都说明诸佛菩萨慈悲到极处,特别怜悯现在动乱的社会,众生苦不堪言,佛菩萨哪能不救护?救护必须要现身说法,有这些人真正发心,真正做出牺牲奉献,佛菩萨就加持。海贤老和尚的寿命就延长了,一直延长到他看到这本书,拿著这本书照相。他身边同修们告诉我们,老和尚一生不拒绝别人跟他照相,不拒绝,但是没有主动要求的。唯独这一次主动的,穿袍搭衣主动要求大家给他照相,这就一次。三天之后他自在往生了,没有生病。一切众生生老病死苦,他老人家老,不苦,没有病,没有病苦,也没有死苦,这我非常羡慕的。他临走的那天,他是晚上走的,白天还干了一天活,这是表什么法?表有生,没有老病死苦。念佛人好!说走就走了。白天还在菜园里面整地、平土、拔草、浇水,干了一整天。大众看到他,黄昏了,天黑:可以收工了,明天再做。他告诉大家:做完了我就不做了。这话里头有话,他做完了,晚上就走了,再也不做了。

  念佛,来佛寺三个都是这样走得自在,没有病苦、没有老苦、没有死苦,说走就走。头一个走的他妈妈,第二个海庆,他是第三个。走得这么自在,走得这么潇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阿弥陀佛接引他往生了。这个事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告诉一个老同参,在家居士,老居士,告诉他,这两天阿弥陀佛来了,告诉我,带我到极乐世界去了。他给我们证明这些事情我们要记住,决定没有迷信,他头脑清楚,他不是糊涂人。第一个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真有;第二个告诉我们,阿弥陀佛真有,弥陀四十八愿接引众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他一生多次见佛,多次见到极乐世界。我们在典籍里头,只看到东晋初祖远公大师,他在世的时候四次见到。海贤老和尚念佛九十二年,我估计他,见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决定不会少过十次。证得理一心,想佛佛就现前。佛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他是常寂光。所以跟佛见面,这《楞严》上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没有来去。在那个境界里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统统是当处,你想见,佛就现身,想看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你面前,不想看就没有了。没有来去,只有隐现,它所现的是实报土。不但能见佛,十方诸佛刹土凡圣依正庄严想见统统见到。所以,他住哪里?他住极乐世界,人在我们这个世界,他所住的是极乐世界,他知道,别人不知道,他不宣说没人知道。用这种方法为我们做示现,增长我们的信心,加强我们的愿心,让我们好好的向他学习,这句佛号一切时一切处都不能够丢失。

  自了师今天这份报告非常有价值,我们要将它单独流通,供养我们净宗同学。这里头字字句句印祖说的,说得非常清楚,会集得很好。常常想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不要以为今天这个好像很容易得到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过去世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缘,才见到、才遇到。特别是遇到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表法,你看清楚、看明白了,不能不相信。相信了,就照他的模式真干,希望我们每个人这一生当中都能圆满成就,一定要学老和尚,老和尚就是给我们做这个榜样。

  我们接触的外缘,有顺有逆、有善有恶,顺逆是环境,顺境不生贪恋,逆境不起怨恨,用平等心看待。善缘、恶缘是人事环境,也不能执著。善缘我们有报恩心,没有情执,要有情执就麻烦了,就不能往生。恶缘,遇到都是找麻烦的,毁谤你的、陷害你的,甚至於想杀你的,我们要帮助他忏悔业障,我们念佛要给他回向,冤家宜解不宜结。会有这么大的怨恨,这一生并不相识,不认识,没有遇到过,那总是过去生中造的业。我们要相信人有轮回、有三世,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这一生他对我们起很多恶意、很多障碍,我们要感恩他,不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修忍辱波罗蜜。海贤老和尚的忍辱功夫第一,这要向他学习,能忍,能忍心就安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跟我们讲忍辱仙人的故事,那是他过去生中遇到的。歌利王将他凌迟处死,这是辱里头最严重的,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侮辱,忍辱仙人临死的时候告诉歌利王,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释迦牟尼佛成佛了,第一个得度的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尊者就是以前的那个歌利王,佛说话算话。他为什么?佛没有怨恨,佛感恩,让释迦牟尼佛提前成佛了。怎么提前的?忍辱波罗蜜圆满。贤劫千佛,释迦牟尼佛本来排列是第五尊的,结果他第四个成佛了。原本第四个是弥勒菩萨,他是第五,因为忍辱仙人这个功德,让他提前成佛,弥勒菩萨变成他的后补佛。这是世尊为我们表法,让我们在这里醒悟过来,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要学普贤十愿,礼敬平等的,善人、恶人都要礼敬,为什么?他本来是佛。植物、动物要礼敬,山河大地要礼敬,无不敬。佛这样教我们,儒家的礼也教我们,你看《礼记》第一篇,「曲礼曰,毋不敬」。我们佛门,打开拜忏的忏仪,第一句话,「一切恭敬」、「一心顶礼」,就这个意思。恩怨平等,统统是成就我们。顺境、善缘成就我们断贪瞋痴慢,逆境、恶缘也是帮助我们断贪瞋痴慢的,不在境界里头锻炼,你怎么知道你的心清净平等了?一定要在境界里头去练,练到真正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功德圆满了。所以,顺逆境缘都是我们的恩人,如果我们还有怨恨、还有贪恋,错了,我们就堕落了。统统是佛菩萨示现表演来考我们,我们经过这些考试,关关通过,就成就圆满功德。所以,一切众生都是恩人,有恩於我,有德於我,我怎么可以怨恨?

  你要把理想通,如果有这个烦恼习气重,天天想一遍,你烦恼就会减轻,智慧会增长。境界现前如如不动,生起感恩的心,绝不会有贪瞋痴慢,决定不会有报复,这就对了。宇宙跟自己一体,千万记住,害别人就是害自己,敬别人就是敬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这就对了。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一0三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无量寿经)(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无量寿经)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昙注节要讲记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